绿林网

《看见孩子,看见自己》读后感精选

《看见孩子,看见自己》读后感精选

《看见孩子,看见自己》是一本由【英】A.H.布拉夫曼 著著作,北京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21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看见孩子,看见自己》精选点评:

●简单管教是容易的,而理解孩子不容易,成本高的多,要求高得多,要不停的学习和反思。

●被高评分吸引进来,书籍内容不算吸引,每一篇的结构和启示都差不多,长篇累牍可以用几句话概括,并没有太多干货。文字表述也是英文语气,不舒服

●事例+点评,参考价值很高。真实,可信。感觉很神奇。因为有些明明是孩子身体上的病痛,最终却能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决问题,奇妙。

●真正成熟的父母,不会只想着去处理孩子的问题,而是先去处理孩子的感受——《看见孩子,看见自己》

●讲的是无效沟通、父母的错误解读、父母的内心冲突都会导致孩子行为异常。但只要这些潜意识被看到并被表述出来,孩子的问题行为就会不治而愈。

●孩子出现的非生理疾病,大都是情感困扰所造成的。

●中国父母在教育上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大多不会探究背后的原因。尿床、便秘真的都是孩子的生理性问题吗?咬人、大喊大叫真的是孩子不听话吗?厌食、呕吐真的是孩子矫情吗?有些孩子只有身体症状,但是没有生理病因的问题,是否可以换个思路来解决呢?感谢布拉夫曼博士的著作《看见孩子,看见自己》,他用24个生动案例表明了,如果孩子的内心冲突与焦虑无法得到纾解,那么他们就会用用外在的身体症状去表现。而父母如果不看见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如紧张焦虑、消极情绪,就会引发孩子的生理甚至严重的心理问题。想要消除孩子的症状,就要帮助父母与孩子建立起双向沟通的桥梁。让父母解读孩子症状背后的原因,这才能根本帮助那些“不开心”的孩子。

●精神分析有一种说法,如果情绪不能被语言捕捉,那么它将一直通过行为来表达。只有父母理解了孩子,并用语言回应了孩子的情绪,孩子表现出来的躯体症状和行为问题才能得到解决。《看见孩子,看见自己——与不开心的孩子聊聊内心冲突》正是一本教父母如何理解孩子的书。

●书中强调的理念和《优质父母教养实践指南》有相通之处,即要有同理心,我对于你的所作所为是表示理解的。尿裤子、便秘、梦游、呼吸暂停,这些看似生理上的疾病背后都多多少少存在家庭关系的问题。孩子需求得不到回应,身体就会作出反应。书中具体的案例可以帮助我们去看到内心冲突背后的东西。

●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孩子和父母属于一个互相影响的体系,在这个紧密联系的体系中,一方的态度发生改变,那么另一方的行为也会发生改变。 身体力行的力量胜过千万句的唠叨,改变孩子前先改变自己。

《看见孩子,看见自己》读后感(一):通过问题本身去了解孩子

1.父母常常会通过言语去教导孩子,而很少会问问题或问题本身去理解孩子对于某种情况的感受。

2.当孩子出现不适症状,或听别人说自己的小孩有什么异常状况,当父母的就会特别的担心和焦虑,到处寻求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父母以为这是在关心孩子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但是有时父母忽略了,这种焦虑和寻求帮助的行为本身也会对孩子造成影响。

如果只有躯体症状却没有生理症状的小孩,都会对安抚的言语和各种专业方法做出反应。

3.如果孩子的情绪没有得到理解,他就会通过身体语言去表达自己的苦恼。如果父母理解了孩子的行为,那么一切都会好起来,孩子的问题也可以得到解决。但是如果父母的反应不符合孩子的心里预期,那么孩子就可能会重复某种行为,这样会让父母觉得自己的孩子“出了什么问题”。当父母无法帮助孩子解决这个问题,就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父母与小孩都觉得没有被理解,形成长期沮丧的局面。

4.心里咨询的目的不在于提供“正确的建议”,而在于理解孩子症状背后的意义。

《看见孩子,看见自己》读后感(二):《看见父母,看见孩子》| 父母和孩子都是对方的一面镜子

孩子成长过程中会出现厌食,咬人,尿裤子,大小便失禁等各种令家长苦恼的问题,《看见孩子,看见自己》这本书结合二十多个实际案例,讲了很多好的解决办法,读完后对我有很大的帮助,并启发了我的进一步的思考,意识到自己育儿过程中一些不恰当的做法。

《看见孩子,看见自己》的作者布拉夫曼博士有着从事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咨询50年之久的经验,布拉夫曼博士通过许多生动地案例告诉我们:如果孩子的情绪没有得到理解,那他们就可能会通过身体语言去表达自己的苦恼。如果父母正确理解了孩子的焦虑,那么一切都会好起来。但是如果父母的反应不符合孩子的情感体验,那么孩子可能会重复某种行为,这样就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孩子和父母都觉得自己不被理解,变得越来越沮丧。我们做父母的都深有体会,确实是这样,在家庭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如果解决孩子问题的方式方法不对,会使得父母和孩子感情对立,甚至“两败俱伤”。

当时我的孩子不用纸尿裤后,老是夹着东西睡觉,我们觉得这样的习惯不好,总想帮他赶紧改掉,但是我们用了各种方法强迫他,却总也不见效果。这次我按照布拉夫曼博士的方法与孩子沟通,他说出了真正的原因:他说夹着东西就像是穿着纸尿裤,这样晚上就不会担心尿床了,妈妈也不用老洗床单了。我们这才恍然大悟,并且也非常感动于他对妈妈的关爱,我们于是改变了对他的方式,从强迫纠正到理解倾听,他也果然改正了过来,不得不令人佩服布拉夫曼博士有效地解决方法。受到鼓励,我又用如此方法解决了孩子的其他几件小事,结果父母和孩子都很高兴,既解决了问题,又恢复了以前和乐融融的家庭氛围。

布拉夫曼博士相信,真正成熟的父母,不会只想着去处理孩子的问题,而是先去处理孩子的感受。当父母终于知道究竟是什么在困扰着孩子,并且努力改变他们对待孩子的方式时,孩子的症状基本都会消失。找个时机,与孩子聊聊不开心的原因,理解他的感受,去帮助他的处境,同时也更好的成就了父母,和谐了家庭,增进了亲子感情。

正如《看见孩子,看见自我》中的一位妈妈所言:“我很高兴现在已经把问题抛在身后,我们终于能够理解他的难题,而非不顾他的焦虑把社会认可的行为强加在他身上。”总之,这本书让我获益匪浅,收获不小,会帮助父母的和孩子共同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看见孩子,看见自己》读后感(三):心病还须心药医

对于心理学这门知识,一直是心存敬畏和崇拜的,曾经有一段很想丢掉自己目前的职业,改行到心理学科。无奈决心不够,想法不了了之,但是对心理学类的书籍都特别喜欢。很多时候能治愈一个人的心理疾病,其实要比生理疾病困难的多。

《看见孩子,看见自己》有一个副标题叫“与不开心的孩子,聊聊内心冲突”,书中讲述了24个孩子,在各个年龄段出现的不同心理疾病。这本书也是作者从事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咨询50年之久的经验之作。从每一个成功或者被放弃的案例中,我们真切的感受到,布拉夫曼博士对于儿童和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倾注了毕生的爱心和努力,感受到国外医护从业者高度的职业责任感。

看过本书,我们很容易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几乎每一个问题孩子的就医经历都十分相似,从生理检查,专科会诊,再转诊到心理,国外医疗机构对于儿童疾病的就医程序非常连贯、负责,孩子最初的检查病历到最后心理医生那里是完整无缺的,每一个步骤上的大夫都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孩子的诊断情况,检查结果,治疗进度以及现存问题。这种完美交接是让我非常羡慕的。没有办法,我们的人口,医疗制度,医疗从业人员等等很多限制因素只能让我们望洋兴叹。

很多患有心理疾病的孩子,生理上是不存在问题的,往往会诊了一大圈最后转诊到心理医生这里,每个孩子的内心有一个家长无法到达的病区,不管年龄大小其实孩子都有表达自己的一个出口,那就是深藏于他内心的一幅画。作者就是靠这一幅幅简单又毫无逻辑的画,来猜测、试探每个孩子,观测他们对于心理医生的反应和配合度,先建立精神的链接,才有可能探测到孩子内心真实想表达的东西,进而建立医疗对策。

孩子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需要成人付出耐心的事物,心理医生更甚。所以对他们表达最起码的尊重,是对父母最基本的要求。案例中也不乏对医生缺乏信任,敷衍的并由此导致治疗中断,对此作者只能表示遗憾,看来医患关系的紧张世界普遍存在。

读过这么多病历,我们作为家长也从中认识到,作者在着重向我们传达的一个道理:父母对孩子想表达的东西一无所知,但还相当自负。这一特点中国的父母特别突出。

不了解孩子的内心,便不能真正解决孩子内心存在的问题。可以说父母对孩子的影响100%,如果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那绝对也是坏分子的标杆,我们无意识的言行都可能给孩子心理上造成阶段性或永久的伤害,所以,父母难当不是理由,做好自己,多学习多探讨,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才是帮助我们的孩子走出心理暗疾的关键。

《看见孩子,看见自己》读后感(四):解读孩子的心灵密码

解读孩子的心灵密码

评《看见孩子 看见自己》

带过孩子的父母们都知道,孩子在一岁之内只会用哭闹表示自己的不满,饿了冷了热了都是用哭闹来“示威”,这个时候父母一般都会喂养的习惯和孩子的表情来判断孩子的需求,通过满足孩子的需求来平息孩子的情绪,达到喂养的目的。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他们接触的环境也越来越大,他们表达的方式也丰富许多,发现他们问题就越来越有挑战性了。一些孩子缺乏安全感、迫切想要得到父母的关注,或者仅仅是因为家庭环境的紧张影响造成的心理冲突,这种冲突必然带给孩子不开心(心理问题),进而发生生理上的问题,这些问题并不能在医院里通过物理治疗解决,而是需要解读孩子的心灵密码。

一旦发现孩子的生理问题,作为父母的肯定急切想去解决问题,缓解孩子身上的病痛,但他们的着急经常适得其反,反而加剧了孩子的问题,甚至破坏他们的亲子关系。《看见孩子 看见自己》书中提供了很多解决孩子生理问题(便秘、尿床、自慰等)的成功案例,这些问题的解决多是通过与孩子见面,通过与孩子的沟通,与孩子父母的了解,掌握孩子生理问题背后的心理问题,让孩子自己陈述可能面临的问题或压力,特别是让孩子通过画画来表达自己的想法,然后针对孩子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心理上的疏导。这种疏导最神奇的地方就在于:它不需要用药,更不需要介入式治疗,而是只要你点出了问题所在,孩子的心理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这种问题就会慢慢地消失。在阅读众多案例之后,我深感“理解万岁”的内在含义!

孩子幼小的心灵犹如蜗牛的触角,一旦伸出来碰到坚硬的阻挡(困难)时候就会缩回去,直到他认为足够安全之后才会再次伸出来的;而经常性的阻挡就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身体上的伤害,孩子身上的身体病症就是一种语言,这种语言是通过孩子和父母或其他人的互动中形成的,要医治这种病症,我们需要准确地知道病症所代表的语言。要知道这种语言,就需要去了解背后的语境,采用一定的心理知识去探究孩子内心深藏着的秘密。心理咨询的作用,就是取得孩子的信任,懂得孩子的心理,明白孩子内心的困惑或者难题,为孩子揭开生活的隐喻,让他们重新回到成长的正常道路上来。

有很多亲子方面的书籍都会提及这句话:孩子就是一面镜子,镜子里照出来的是他的父母。作为父母,当我们看见孩子时,也就能看见自己;当我们看见孩子的问题的时候,也应该首先反省自己的不足。当我们看见孩子可能存在的问题,我们也应该看到孩子的情绪,不能因为问题而让自己变得焦虑和着急,从而丧失了更好解决问题的机会;而是应该去包容孩子的问题,接纳孩子的情绪,从自身找原因,从孩子的环境中找到病源,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2018-11-13

《看见孩子,看见自己》读后感(五):看见,是解决问题的开始

养育孩子是一件辛苦的事,常常令父母们心力交瘁,心力交瘁的父母常有,能轻松把问题解决的父母却不常有。当孩子哭叫、喊闹、打人或咬人时,苦恼的父母们是否知道,这其实是孩子表达内心世界的方式?当父母们采取措施帮助(惩罚、鼓励)孩子时,是否能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不能对症下药的努力,反而会加重孩子的症状。《看见孩子,看见自己——与不开心的孩子聊聊内心冲突》打开了一个问题解决的新思路,书中提供的成功案例,也许能让更多困扰的父母们从无效努力中解脱出来。

本书作者是英国国家健康中心的心理咨询师布拉夫曼博士,从事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咨询达50年之久。来到他这里进行咨询的孩子,大都是经介绍从其他处转诊过来的,布拉夫曼博士可以说是很多问题的终极解决者。

《看见孩子,看见自己——与不开心的孩子聊聊内心冲突》主要针对的是有躯体症状、却没有生理病因的孩子。很多孩子去医院查不出病因,却显示出恐惧、过度害羞、呕吐、尿床、疼痛、行为怪异等现象,布拉夫曼博士指出,这些身体症状是其内在情感困扰的外在表现。

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带来的困扰通常可以归为两个方面:

第一, 孩子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冲突

一个不肯上厕所的小孩,原来是不明白自己身体里发生了什么,对排便这件事感到害怕。一个对蜘蛛感到恐惧的小女孩,经过咨询与诊断,被发现其实是她将蜘蛛与姐姐的病联系了起来。一个十二岁却在尿床的少年,其实是承担了家庭过多的忧虑。他们内心的困惑无法用语言表达,而作为一种潜意识显现在行为上。如果这种行为没有被理解,孩子们会感到焦虑和苦恼,并且不断重复某种行为,直到让自己和父母都非常沮丧。

第二, 父母的不良情绪反作用在孩子身上

小女孩格洛里亚非常害羞,不肯去学校,一提到上学就苦恼、说自己全身都疼,在排除病理性原因后,格洛里亚的父母找到了布拉夫曼博士进行咨询,博士发现格洛里亚的问题在于父母的过度保护,让她觉得父母非常需要她,妈的对这个孩子非常重视以至于唯恐失去的焦虑传递到格洛里亚身上,让她认为自己无法从父母身边离开。

面对这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呢?布拉夫曼博士给出的解决方案并不难:父母应当跳出自身的局限,试着去理解孩子的真正意图。可以通过画画、耐心交流、询问等,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去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而不是想当然。当孩子们能意识到自己在忧虑什么,换句话说,当他们潜意识中担心的事被说出来时,这些事所带来的情感压力就会迅速消失。

除此之外,父母们还应当正视自身的情绪问题,因为情绪会影响和传染,当父母们意识到,孩子的行为问题很可能是自己的不良情绪造成的,他们就已经给了孩子一种暗示:我知道你在为我担忧。父母对自身行为进行调整时,会让一切都向更好的方面发展。既要看见孩子的内心,也要看到内心真正的自己,这大约就是《看见孩子,看见自己——与不开心的孩子聊聊内心冲突》想要告诉我们的事。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