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场景》读后感摘抄

《场景》读后感摘抄

《场景》是一本由【加】丹尼尔•亚伦•西尔 / 【美】特里• 尼科尔斯•克拉克著作,方寸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8.00元,页数:49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场景》精选点评:

●工作用书

●提出了可以量化评估的模型,但在我国很难照搬,很多想法是有趣的。

●看名字瞎买书系列

●吴军已经发了一些文章,成都搞公园城市也用上这个理论,估计很快风靡规划设计界

●本科专业实习参考书。翻译很成问题。

●令人愉快的内容 翻译就能毁掉这种愉悦

●挺好的一本研究报告,奈何翻译实在不咋滴。。

●以为跟互联网场景有关,却大都关于社会学的。空间社会学的案例在内地似乎越来越多,因为随着贫富差距拉大,服务于两者的空间地理之差异就凸显出来了,富玩表,穷玩机,腿玩年,城会玩,是网络表达上的差距,而别墅、小区与地下室就是实打实的生存空间品质问题了,作者所突出的那套测量学,用在西方可以,若以它为辅助工具用在内陆,十有八九通不过九曲十八弯的体系审批。

●竟然忘了标记。算是编的第一本严肃的英文译著吧,几个译者水平不一真的是很坑,光是核对原文、修改和增补译文、统一人名书名等等就花了很久。但书本身是挺有意思的。

●今天才发现原来场景理论是否可以被解释为基于布尔迪厄的“品味共同体”概念的对于象征经济的解释性工具?

《场景》读后感(一):场景是空间整合的手段

这本书为我国转型期,社会突出矛盾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思路,小的生活场景最能贴近人们满意度,也是从微观研究上提供了帮助,我国的研究往往图大,而日常生活的研究的确较国外落后。本书将舒适空间的营建放在社区、邻里单元,这对于我国社区公园和居住区的空间尺度、满意度研究有启发。

我国社区及其社区公园的建设功能化意识明显,社区的场景建构不够丰富,主要问题来源与场地的缺失,以及空间布局不合理,缺少多部门的、多要素的整合构建策略。

场景就是日常生活状态,其背后的文化素质和教育潜移默化影响着社区的舒适性的建构。

场景也是人可持续发展的建构,将儿童教育、游憩与老年人的康健、生活质量提高,形成良性的莫比乌斯环。

《场景》读后感(二):场景理论的开山之作

和所有开山之作一样,这本书跳出了已有单一学科的框框,创立了一套全新的场景分析方法。对于城市公共政策制定者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事实上,这本书在中国的城市政策领域起了很强的指导作用。浙江的“未来社区”,成都的“花园社区”都以本书的场景理论作为理论基石。 本书作为理论大厦的奠基,也需要其他研究者进一步明确优化理论范畴,充实理论框架。目前,对空间设计师而言,因为本书偏理论,很难直接对规划设计产生直接指导。另一方面,本书的研究对象是城市中的社区,研究的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舒适物的定量分析,对于舒适物数量较少的小尺度空间缺乏直接指导意义。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作为乡村振兴的创新规划师,正在把本书场景理论本土化,结构化,乡村化。让本书的理论对乡村振兴产生指导意义。这么做的理由很简单,乡村振兴也不是单一学科课题,乡村需要用场景去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乡村振兴需要提升地区的品牌价值而不仅仅是造几个网红房子。这个工作不容易,但是目前我们的方法论已经初步建立,并全面应用到咨询设计实践中。欢迎对此话题感兴趣的朋友来交流

《场景》读后感(三):记读《场景》

不建议读,除了第一章相对友好些,后面的都加难读,除了第一章后面的都是基于数据的分析,但并没说明数据为什么会呈现成这样,只说了数据会受什么影响,没有讲是通过怎样的连接产生了影响,而且翻译非常不友好。 主要是在讲一个概念 场景-Amenities “舒适物”(Amenities)一词源于经济学,是一个比较难界定的术语。它与“消费”有关,通常是指使用或享受相关商品和服务时所带来的愉悦,但又很难量化的东西。这与增加市场价值的生产性“资本”概念形成鲜明对照。在这个词的使用中,歌剧、公园、钓鱼湖和舞蹈俱乐部都属于舒适物范畴。最为典型的是经济学家对诸如清洁空气、温暖天气等自然舒适物对租金的影响的分析。 场景理论的一个主要目标是将数据和文化理论相结合,将质化的意义嵌入不光可以观测的地方,还有虽然有限但可以量化的地方。 阅读这本书的原因是对于“场”这个概念的着迷,对于商城,商店,公园,广场这些有别于农村的都市化场所疑惑,比如万象,鸡公煲,肉蟹煲,公园,主题场馆,疑惑于这样特别于其他普通场所的区别以及影响。 本书讲意义和影响嵌入水泥建筑中,以舒适物为来展开叙述与分析。 看了这本书,还是会多些了解,没对城市化生活会更有把握一点,不至于让个农村人看到这么华丽的建筑而社恐,哈哈哈哈。

《场景》读后感(四):对于城市商业活力相关研究很有价值

一开始没抱什么希望偶然点开,但是越看越惊喜。场景理论其实道理很简单,现在很多城市设计和商业策划也都会附和让人觉得这个理论似乎价值不大。但本书展开了一个健全的场景科学研究框架,从理论到量化分析到实证,最后又试着回归理论。

其中量化分析的部分是最令人注意的,通过对兴趣点(书中的舒适物)分价值维度的评估,然后汇总片区的兴趣点特征以得到这一片区的场景评估,后续更是有和其他社会经济属性的相关分析,从实证角度上相当完整。

令我惊喜的另一部分不是在文中,而是这一框架结合现在可获取的数据和分析手段可以拓展出更多的可能性(文中的主要研究大约在十年前)。本质上这是一个深入研究poi的框架,通过价值维度评估,用地区poi的构成来表征区域文化,再加上现在对于动态人口画像的可获取性,为更精细地研究社区文化生活、社群和创新经济等拓宽了视野。

一直觉得场景理论是一个拿来理论,现在看来有诸多误解。然而中文语境下相关的研究特别是实证研究也的确薄弱,在我的印象里城市规划领域似乎也没有类似的精彩研究。但看完后我的一个疑虑是本文提出的框架中舒适物只是场景文化的表征,也就是反过来的影响似乎是说不通的。那么对于规划设计来说就不是想象着改变兴趣点就能改变本地文化这么简单,这些研究如何为规划和公共政策带来价值又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

最后是被诟病的翻译和行文,不得不说确实有些问题,但就当成机翻的论文来看还行。如果是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建议先看第八章,再挑选其他的章节看。

《场景》读后感(五):论文需要,读来耳目一新,但可能略微有些水土不服

本书译者序中指出:“工业时代的学者们更多地把城市看作具有生产意义的地点,而后工业时代的学者们可能更多地把城市看作具有美学意义的地点,涉及消费、体验、符号、价值观与生活方式等文化意涵。”

作为所谓的“后工业时代学者”,本书作者在影响城市发展的要素方面,首次引入了文化风格和美学特征,提出了“舒适物”(amenities,也可以理解为直译的“便利设施”)的概念。“舒适物”通常是指那些能带来愉悦感的商品或服务,而如何界定“舒适物”,则受到个体价值判断差异的影响。在不同的城市区域中,舒适物的分布差异使场景更加“明确”,场景的影响力得以渗透到城市的经济增长、生活方式、公共政策制定等各方面。

此外,作者在充分强调了场景概念的重要性同时,也提出了:“场景即是一个地方的文化风格和美学特征,如果用元素周期表的方式来理解,场景也是由一个个的文化元素,以美学意义的离散方式排列组成。”基于此观点,作者提出了一种相当可靠的分析框架。

将3个主维度(真实性、戏剧性、合法性)下的15个文化元素(见下表)作为评定任一场景的15个子维度(这一划分方式并不固定,作者也承认在不同情况下可能要采用更多或更具有针对性的划分方式),由此一来,每个特定的场景都可以在这15个子维度上被给予不同的权重,使研究者能够对某一场景进行定量分析,并在同一参考系中对比不同的场景。

在作者提出的这一分析方法中,数据的来源是来自统计局的“邮政编码商业模式”(BIZZIP)和面向客户的黄页。通过这两种渠道,作者搜集了美国约520种、加拿大约1800种类型的社会设施的位置信息,并将这些数据与上述15个子维度进行关联,即不同设施的数目对应着相应维度的权重。

书中提出的量化分析方法在北美地区可能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统计学、地理信息科学等思想的引入亦相当新颖;但能否克服海量数据的获取、社会观念之差异等困难并应用到针对我国的研究中尚且存疑。在我国,考虑到数据的获取难度及其真实性、准确性,书中提到的分析手段或许针对更加微观的社区范围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而对于城市整体发展脉络的把握意义不大;反而是书中提出的场景构建、“舒适物”与不同文化元素之对应等思想,可能更加切中当下我国城市规划的需求。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