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哲学100问读后感摘抄

哲学100问读后感摘抄

《哲学100问》是一本由书杰著作,华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页数:43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哲学100问》精选点评:

●逻辑清晰 文字流畅 适合零基础入门,看完对哲学的发展史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推荐的

●读了一半

●除了康德和黑格尔讲得不好,其他都还不错

●语言通俗易懂,文章很有条理性,每一部分都有总结,对于哲学通俗读物来说建立理论框架很有帮助,推荐

●还不错,简单易懂。

●哲学启蒙还是很不错的 思路架构都很清晰 看完对哲学史有了一个了解 ,尤其是要配合着 喜马拉雅音频课《哲学100问》 ,效果最好! 非常美

●通俗易懂,深入浅出。

●通俗易懂,是本好书!

●一个是自然哲学的路径,一个是形而上学的路径。

●八十位哲学家,三百多期节目,书杰帮我们梳理了2500年的西方哲学史,对哲学有了一个系统清晰的认识。这几天节目大结局了,完结撒花!

《哲学100问》读后感(一):惊喜的入门读物

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冯友兰

自己很喜欢这句话,也让自己清楚的明白了,哲学的本质是认识自己,认识自然。这是一个最初的基点,让一切都变得简单。自己不再混乱于各式各样的哲学发展史,各式各样的观念,也开始十分的欢喜于这本书的价值。

上半部分十分的连贯,浅显易懂。但是到了中世纪以后,作者的描写就变得越来越晦涩,越来越生硬,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他无法通俗易懂的去解释往后的哲学思想了。事物往后的发展固然是复杂的,但有一点自己是相信的,尤其是通过对比各式各样的公开课,书籍之后,我彻底的明白,那些真正明白一件事物的本质的人,是可以将这个事物解释的通俗易懂的人,而不是生搬硬套。

这里的根本区别是,一个人看清了本质,一个人还在不断的使用更加准确的方法去分析问题。自己所见过最多的混乱,是不去切合具体情况,争论方法的逻辑推理,直至上升到个人喜好,个人经历的矛盾。具体情况会有具体的目的,具体的解决方案,相对于个体总会存在一个几近固定的解答。例如,你饿了,你要吃东西,至于吃什么,这通常是一个个人喜好问题,但是吃东西的目的本质是保持个人健康,在根本上维持个人生命的延续,在其上维持个人健康。所以当目的是健康的时候,会有固定的需求,固定的答案。

这是具体情况,具体问题,具体的答案。不会存在其他的解答。而在自己看来,哲学的本质就是这点,找到一个通用于所有具体问题最本质的规律,而这一切的解答都是通过自己和外界的矛盾产生的。

作为一个没有系统性学习过哲学的门外汉,这本书的前半部分价值很高。至少我连贯起了哲学思想发展的基本过程是什么,仅仅是一种感觉,还没有上升到一种结论甚至理论的地步。但这也够了,比起那些晦涩的翻译强了太多,更比那些拿哲学来炫耀自己的自尊,使用各种复杂的方法去制造混乱的人强了多。

考虑实际问题,看这本书就是为了了解哲学。

能看懂原本的哲学思想文章的,自然不需要了解基础哲学。

而看不懂的,这本书是一本不错的入门。产生了兴趣,有了大致的了解,才有往后。

《哲学100问》读后感(二):向死而生 海德格尔

为了读懂海德格尔,特意在喜马拉雅买了哲学100问课程,听完后,终于对海德格尔有了初步了解。

存在与时间》这本书,以什么是存在为追索,从人的存在出发,探讨了人过去 现在和将来各自的生存状态,即在人在时间中是如何存在的问题。

1.为何以人的存在为切入点来探讨存在的问题?

海德格尔认为,万事万物都存在,而唯独人的存在是研究其他存在的前提。因为,首先,只有人自己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并且能够思考存在的问题,而物却并不具备种特性。再者,人的存在是物的存在的前提。因为如果没有人的意识,也就没有物的存在,人没有感觉到,也就认识不了,所以,以人的存在为切入点是研究存在的最好选择。

以往的哲学,从巴门尼德到黑格尔,都对存在的定义没有切实的了解,哲学中的存在,是一个高度抽象的概念,自巴门尼德以来就是哲学研究的核心概念,由于其抽象难定义,以至于后来哲学家把它作为一个自明的概念,无需再定义,当成一个不可规定的规定,或者是上帝,直接引用而不加分析。

但海德格尔重新提出存在的问题,认为这个问题关系到人的生死存亡的问题,不可不提。在导论中,海德格尔再次提出重新认识存在的问题的重要性,存在问题关系到人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第一,存在是最普遍的概念。人虽然不能明确定义存在,但无时无刻不在领会存在,如花草树木,石鸟虫鱼等。

第二,存在这个概念是不可定义的。我们只能定义存在者,但不能定义存在,如我们可以定义人花鸟兽,但这都是存在的特殊性,是存在者,但不能定义存在,存在本质上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能单纯把存在理解为 是……的问题。

我们还没有把握存在本身的概念,我们所用的都是存在的特殊性,即存在者。而存在又是哲学中最核心的问题,如果没有搞清楚什么是存在,那么,其他问题也就不可能知晓了,所以,海德格尔认为重提存在问题非常有必要。

2.人是怎样存在的?

这个问题是本书的核心问题。人在时间中是怎样存在的?时间分为过去现在和将来。海德格尔把过去成为沉沦态,把现在称为抛掷态,把将来称为生存态。现在就仔细分析人在这三种状态中是如何生存的。

过去——沉沦态

过去的存在称为沉沦态,在沉沦态里,人主要分为畏和恐惧,畏就是面对死亡的胃,死亡就像悬在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都有可能掉下来,因此,人心理总会感觉到畏。除了畏,还有就是恐惧,也就是害怕。对即将发生的事感到害怕,怕完成不了,怕坏的结果等等,这都是非本真状态。

回顾过去,我们总是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选择,在困难来临之前,我们总是担心自己会搞砸,甚至在脑海里想象事情的最坏结局,把困难或挑战想象成巨大而难以完成的,心存焦虑,好不容易克服了困难,又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我们心中总是充满了恐惧,这在海德格尔看来,都是非本真状态。

现在——抛掷态

人现在的状态就是抛掷态。这个意识就是人就像被抛掷在这个世界一样,是否出生不能选,出生在哪里不能选,与什么样的人成为亲戚不能选,总之,人就像被上帝突然抛掷在这个世界上一样,一切都是陌生的,但是又必须要去面对的,因此,加缪认为人是荒诞,生活充满了荒诞感,每天都是过着钟表一样机械的生活,起床,上班,吃饭,睡觉,起床……,正如加缪在《西西弗斯神话》一书里描述的那样,神惩罚西西西弗斯每天把石头从山脚推到山顶,之后石头又滚落到山脚,西西弗斯又重新把石头推上来,周而复始,这就是我们每天的生活,也就是人生的写照——结婚,生儿育女,抚养儿女,儿女长大后又结婚,生儿育女,如此周而复始……难道,生活就是荒诞吗?海德格尔认为不是的!

首先,海德格尔把人在现实生活也即 在抛掷态中发生关系分为两种,人与物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人与物的关系。海德格尔认为,物是人的工具,物分为现成在手之物和现成应手之物。现成在手之物就是人手上正拥有的,应手之物,就是备用,等要用的时候才用的。自然万物都是人的材料,都是人的工具,山就是人类的矿石场,森林就是人类的林场,海洋就是人类的运货机,风就是人类的动力等等,总之,自然万物都是人的材料。

人与人的关系。在抛掷态中还有人和人要打交道。分为本真状态和非本真状态,本真状态就是指与人相处要负责任,说话要有依据,不能道听途说。人有绝对的自由选择权,人到底成为怎样的存在,并不是先天被决定了的,而是人自己在不断选择中慢慢形成的,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一个人,完全由自己决定,由自己去做出选择,人要为自己做出的选择负责,而在本真状态中,人应该负责任地去塑造自己,为人处事的标准由自己决定,这里我特别想引用康德的道德律,也即道德法则。道德法则是说,为人处事的准则应该是可以普遍化的,从应不应该着手,而不是只考虑效果,比如,你选择说不说慌这个问题,如果说谎能给你带来好处,那你到底是说谎还是不说谎?许多人明明知道说谎不好,但是出于人都是自利性的假设,你可能会选择说谎,或者,你选择不说谎,考虑的也只是担心说谎可能引起诚信受损。这都不是康德口中的道德律,康德考虑的只是说谎该不该的问题,而不是权衡说谎的后果。想起柏拉图《理想国》里的一个故事,假设你有这样一枚隐形戒指,戴上以后,可以做任何事而不被发现,从而免受惩罚,那么,你还会选择做好事么?要是海德格尔来回答这个问题,我猜,他可能会说,说谎还是不说谎,这是你的自由选择,如果你选择说谎,那说明你处在非本真状态,如果不说谎,那么你就是处在本真状态,对于生活到底有没有意义,也是如此,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以怎样的状态对待工作,这都是你的选择,如果你以负责任的态度来选择,那么,你就是本真状态的存在。

相反,非本真状态就是不负责任,海德格尔把它分为好奇,闲话和含混,也就是对一切都好奇,但都不去研究考证,喜欢这里看看哪里摸摸,然后就跟人不负责任地闲谈,喜欢道听途说,喜欢不负责任地扯闲篇,这里的好奇不是科学上的好奇,而是对一切都浅尝辄止,不去研究求证,保持含含混混的状态。

未来——向死而生

人在未来的生存状态就是生存态,人有无数种可能,人成为什么样的人,完全靠自己的选择,那么,该怎样选择才能克服在沉沦态里的畏惧呢?海德格尔认为要负责任选择,做好规划,不要惧怕死亡,因为死亡是人的本真状态,就像苏格拉底说的那样,哲学家就是要不断地练习死亡。死亡是非常个体的,没有人能替代,过程都是要亲身经历,因此,我们不怕畏惧死亡,负责任地选择,做到向死而生。

《存在与时间》的意义

海德格尔从人的存在去分析哲学上的存在,体现了人本主义的觉醒,这区别于传统哲学的存在,以往把存在要么归于上帝,要么归于精神,要么归于绝对精神,要么归于物质,而忽视了人的个体感受。海德格尔从人的存在出发,考察了具体个人从过去到未来的存在,提出人的本真状态和非本真状态,强调人不应惧怕死亡,做到向死而生,这无疑为人找到存在的意义提供了指导。

《哲学100问》读后感(三):世界上的美好,都与哲学有关

曾几何时,我以为哲学是疯狂的,因为尼采疯了;

我又以为哲学是深不可测的,因为苏格拉底、柏拉图既久远又遥不可及;

我还以为哲学是故弄玄虚的,是很多人故作高深的幌子。

直到读了《哲学100问:一看就懂的西方哲学简史》,我才了解到,创立解析几何的笛卡尔、发现微积分的莱布尼茨、为了维护“日心说”而被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的布鲁诺、大名鼎鼎的经济学家休谟、西方政治学奠基者霍布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哲学家。

当我们读不懂西方的价值观时,读不懂国外的教育理念时,读不懂西方青年的生活态度时,其实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我们没有读懂他们背后的西方哲学体系。

就像我们中国人熟知的儒家、道家、佛家思想对我们行为准则深入骨髓的影响,西方人的一言一行,其背后也是有着一套哲学体系在支撑着的。

希腊德尔菲神庙上刻有三条箴言:有所为,有所不为;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认识你自己。

第一条和第二条都比较好理解,只有第三条“认识你自己”,乍看简单,但细想想又觉得变幻无穷,很多人可能终其一生都没有做到“认识自己”。而苏格拉底更是将这句名言作为自己的哲学宣言。

认识自己是谁,认识自己的无知,认识自己的潜能……认识自己,就要找到心灵中的内在原则——发心动念,在生活中加以奉行。

其实这里面最典型的例子是,一个小孩学习成绩很好,他大学想学的专业是航空航天技术,NANA这样的机构是他理想的工作场所,而他的父母认为他的想法很不现实,坚持让他学医,从而走上一条在父母看来很保险的成长之路。

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一个小孩学习成绩很好,但他不知道自己对什么感兴趣,也不知道自己更适合什么,而他的父母都是老老实实的工薪阶层或农民,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并没有比这个孩子高一些,这个孩子最后凭感觉胡乱填报了高考志愿,然后兜兜转转10年、20年走不出来。

没错,这样的案例真的不少。

后来,这两个本来天资聪颖的小孩,要么终其一生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要么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又没有勇气去追求。然后,成为“想得的不可得,想舍的却舍不得”那一类人。

据说美国著名的卫斯理女子学院(美国最优秀的女子学院之一。卫斯理大学致力于培养改变世界的优秀女性,许多著名女性从这里走出,包括希拉里·克林顿、宋美龄、冰心等)最重要的教育理念便是“认识你自己”。据说他们会告诉到访的每一位父母,在卫斯理女校学习的4年中,我们只教给学生一件事——认识你自己。

所以,认识自己,多么重要!

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这是斯宾诺莎提出的一个哲学观点。

斯宾诺莎本是信奉犹太教,但后来开始研究哲学,离群索居靠打磨光学眼镜片为生,同时思索哲学问题。他用数学公式来证明伦理学问题。

自由是什么?是自由自在、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是不受束缚?……真的是这样么?无论在古代、现代及未来,无论中国、美国还是渺无人烟的南北极,哪里有理想的自由?

自由是个相对概念,只有对世界认识得越多、对必然性知识掌握得越多,自由度才可能更多!

这就像我们家长帮助孩子填报志愿,只有在了解了填报规则、各个高校专业设置特点、孩子的个性及未来规划后,才能最大限度地拥有选择的自由。否则,就只能是两眼一摸黑的瞎选择。

就像庖丁解牛,只有掌握了规律,才能最大限度地有所发挥。

这是最好的世界吗?

这个世界光怪陆离,善良、丑陋交相挥映。

性善论与性恶论交相辉映,相爱相杀……

然而莱布尼莱,这位具有人类超强大脑的数学家,却大胆说出“这是最好的世界”。

他认为:我们的这个世界是一切可能世界中最好的世界。虽然这个世界中存在着恶,但这些罪恶不仅没有使我们的世界黯然无光,反而使我们的世界更加和谐美好。

莱布尼茨为什么认为恶非但没有拖恶的后腿,还成就了完满的世界呢?他甚至给恶做了分类,来解释这就是最好的世界:

第一类是——形而上学的恶,是一种必然性的恶。原因在于上帝是完满的,他创造出来的世界和上帝相比,必然是存在缺陷的。

第二类是——道德的恶,这种恶就是罪恶,是一种偶然性的恶。如果人类没有了自由选择的权利,是不是就不会产生道德上的恶呢?在上帝看来,一个有着自由意志的,可能会生出道德的恶的世界,比一个没有自由意志不会有道德的恶的世界更加完美。就像断臂维纳斯,她的断臂,加深了她的美。

第三类是——形体的恶,这种恶是苦难。比如生老病死,人的各种疾病与病痛,就是形体上的恶。莱布尼茨认为,形体上的恶是对道德上的恶的一种惩罚。

所以,我们真的不必抱怨这个社会,抱怨命运的不公平,正如黑格尔所说:“绝对的光明,如同绝对的黑暗”。或许,这就是那个“最好的世界”。

看了《哲学100问:一看就懂的西方哲学简史》,我产生了几个疑问:为什么哲学家往往同时是数学家、天文学家?为什么哲学思潮与西方科技的变革优势交织在一起的?

后来我明白了:哲学——爱智——也被视为一切科学之“母”。

首先,哲学是关于思辨的学问。

像休谟,他是怀疑论者,他怀疑因果关系。休谟认为,因果关系只是人习惯性的一种联想,使两个客观发生的事情产生的一种主观性的关联。

而康徳呢,更是了不起,发起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以往别人都认为 “主体”应该是符合“客体”,但康德反过来了,提出“客体”要符合“主体”,仅仅是思维的转变,但确实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

其次,不是数学家的科学家,绝不是一个好的哲学家。

古希腊最早的哲学家泰勒斯,曾在公元前500多年成功预测了一次日食,天文学家经过精确计算确定那一年是公元前585年。

阿那克西曼德,早在公元前五六百年就绘制了世界上第一张全球地图。

“芝诺悖论”虽然是悖论,但确实也是提供了一种新的对世界的解读方式。到近代理性主义时期,笛卡尔、莱布尼茨、斯宾诺诗、洛克、贝克莱、休谟等也是集各类身份为一身。

所以,哲学家往往是通才,其哲学思想自发性地为科学开通道路。

最后,哲学所提供的答案随境况而不断改变,但本质上,却又是始终如一。

这个怎么理解呢?这个不太好理解,建议大家读一读《哲学100问》这本书。

这里我们不妨看一看别人关于“哲学是什么”的论述,关于哲学与科学的关系,或许会豁然开朗:

以今日惯常的用法来看哲学,意思是指科学地处理与世界的认识及生命的智慧有关的一般性问题。

——文德尔班

与个别的科学不同的是,哲学的目标不是实在界中圈限出来的一块儿领域(生物学:生命;化学:物质的组成),而是一切的存有,旨在发现事物的本质与关系网络,并未人类发掘意义与价值。

——彼得·昆兹曼

哲学100问:一看就懂的西方哲学简史

从小到大我们学的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没错,马克思是对的,当我们看过其他哲学家的思想后,还是会觉得马克思很伟大,他的确是对的。但是,马克思不是唯一的,其他的哲学家其实是带给了这个世界更多种可能。人类几千年历史中,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家其实屈指可数,所以如果有时间,为什么了解一下这些人类思想的精华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