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独抒己见》读后感精选

《独抒己见》读后感精选

《独抒己见》是一本由[美]纳博科夫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页数:33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独抒己见》读后感(一):被宠坏的作家

重重复复就是那些纳翁的惯常论调,缺乏和书的厚度相匹配的内容的丰富性。就是个剪贴簿,不值钱的东西。 读过莫言的采访实录,高下立现。 一个作家居然缺乏即兴说话的勇气,有点可悲。即兴说话并不需要表达能力,会发音就行,它是了解作家的人性的宽度和思想的深度的极佳途径。纳博科夫在这个项目上躲躲闪闪,未免显得外强中干了。

《独抒己见》读后感(二):纳博科夫,值得去看

一直以为作家都是思维发散的,会编故事,天马行空的思考,非凡的想象力,不寻常的洞察力等等。但纳博科夫的思维更像是理工科的,严谨、精确、重逻辑。他会花时间查阅词典去找寻能够准确表达自己所想的词语。坚持连采访稿都是要自己提前书面表达整理出来。因为不满意译者对作品的翻译,他有能力自己去翻译自己的作品。大拿啊!读他的书会认真反复看他的句子,去学习他的用词,词汇量真的很重要,佩服他清楚自己的想法,并且可以精准的表达,书里他的采访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很直抒己见的人,看似是不太仁慈但很有知识的读者,我认为这就是令人欣赏的读者。

《独抒己见》读后感(三):摘录即感想

时间爱好者能够在时间的构成中感到身心愉悦,感受“它的材料和绵延,它的褶子的下滑,它的灰雾般的不可碰触的状态,它的冷冷的延缓”。

时间是隐喻文化的流动媒介,是两次节奏性跳动之间的昏暗的空白和两次跳动之间的、有限的、无底洞似的沉寂;而不是跳动本身,跳动只囚禁时间。

在此基础上,人类生活不是一颗跳动的心脏,而是错乱的心跳。

小说中的时间则是纯粹的时间、感性的时间、具体的时间、脱离内容和背景的时间。

过去是意向的不断累积,现在是过去的顶端,没有未来。

大脑并非不断进行回顾的理想器官,我们能做的只是提炼出并努力保持一闪而过的彩虹般的记忆碎片。

保持记忆是现实事件的艺术性选择、艺术性混合、艺术性重组。

作家真正意义上的创作实际上是组合、并置记忆中的细节。组合与并置的对象是小说中的所有人物,而这些人物都为一个主题服务。即作家想要表达的主题。

灵感的突如其来会让作家震颤,有种癫痫发作的快感,它没有源头也无对象。延伸、生长、又悄无声息的归于平静。与此同时,它打开了一扇窗户,黎明的风吹过,每根暴露的神经都震颤起来。消散了,回来了。作家知道他已经准备好了。

写作是将想象中的视觉对象用流利的、精准的言辞描绘出来,通过描绘一页页想象的画面,再用逻辑或情感将其串联起来。即小说。

而想象有一片丰富的沃土,即记忆。而记忆的构成建立在一颗颗跳动的、分裂的、组合的时间碎片之上。

《独抒己见》读后感(四):《独抒己见》

年初读了《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和《洛丽塔》,两本书在各个层面都不相同,《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如若简化处理,可归类道德小说,而《洛丽塔》是无法进行类似简化处理的,它丰富的细节庞大的体量精彩的片段隐晦的故事,在读完小说后,让人情感复杂到无法表达。纳博科夫《独抒己见》的访谈录中,对《洛丽塔》表达不少观点,让读者可以离小说更近一些,“我永不后悔写了洛丽塔。她就像编造一个美丽的谜——它的谜面同时也是谜底,因为两者互为镜像,这取决于你观看的方式”,“《洛丽塔》给我留下最美好的回忆——也许因为这是我的一部最纯粹、最抽象、也最精巧的作品。”“并不是我认为亨伯特•亨伯特和洛丽塔之间的关系不道德,是亨伯特自己这么认为,他在意,我无所谓,我不关心公众道德,无论在美国还是在别的地方。”“亨伯特•亨伯特是个自负、冷酷的坏蛋,他想方设法显示他的感人。”“实际上,我将因《洛丽塔》和我对《叶甫盖尼•奥涅金》的翻译而青史留名。”纳博科夫的文学观与艺术观,最简短的表达是文学没有什么用,只是猜谜游戏,而艺术只有一个流派,就是天才派。《独抒己见》之前的译为《固执己见》,新译本表达了对纳博科夫的尊重,但隐匿了纳博科夫固执的性格。而他文学观与艺术观,更丰富的表达在他的这些话中,“没有比政治小说和具有社会意图的文学更让我讨厌的了。我要求学生具有科学的激情和诗歌的耐心,作为一个作家和学者,我看重细节胜过人工合成的果酱。我为什么要写我的那些书呢,既是为了自得其乐,也是为了知难而上,我的写作没有什么社会目的,也不传递道德信息,我没有一般观念需要阐述,我就是喜欢编造带有优雅谜底的谜语。我对一个初出茅庐的文学批评家的劝告如下:学会识别平庸,记住庸才以“观念”为乐,留意时尚的信息,如果你发现的象征不是你的脚印就自问一下,忽略寓意,无论如何将怎样置于“什么”之上,但别将“怎样”与“那又怎样混淆起来”,信任你的汗毛突然竖起。我所有小说的功能之一是要证明:一般意义上的小说是不存在的,我写的书是一个主观的、特殊的事件,我写作中根本没有目的,除了把书写出来。如果读者的阅读也是一种劳作,那么读得越辛苦,效果就越好,艺术是困难的。只有目光短浅的人才会原谅出于无知的含混不清,在高级艺术和纯粹的科学中,细节就是一切。”他的固执,体现在对这些作家的歧视,福克纳、托马斯•曼、加缪、陀思妥耶夫斯基、巴尔扎克、司汤达,可能还有一长串名字。他的天才,需要读者去他厚厚的小说中去发现。

《独抒己见》读后感(五):纳博科夫:我只取悦自己

《独抒己见》收录了纳博科夫接受报刊采访的记录、与编辑的通信,以及他犀利的文论。这本书可以看作是“讲稿”系列的延伸,因为报刊提问的角度不仅涉及到文论部分,还触及到纳博科夫的个人部分;与编辑的信件“交锋”则像是“泛文学产物”,它们既是有关文学的讨论,又是纳博科夫自如挥洒个性的天地。所以,这部“讲稿”不仅是“文学讲稿”,还是纳博科夫的“人生讲稿”。

他当然会谈到文学创作,从小说的构架到微妙的音节,再到令他陶醉的带着色彩的字母;他不厌其烦地回答媒体有关《洛丽塔》中人物现实影射和原型的提问;也一如既往地将访问者提到的某些作家列为骗子、疯子、哗众取宠者、背叛文学者,(其中必然会有他厌恶的四个“医生”)认真地再次“伤害”他们执着的拥护者。

读者对作品的热爱自然会转移到作者身上。虽然纳博科夫一点也不希望读者投来作品之外的关注,但出于友好或者礼貌,更重要的是出于对荒唐臆测的无法容忍,他不得不描述自己的家庭、生活、爱好,以及“一身美国肥膘”“庞大而又欢乐”的自己,以澄清事实,特别是要消灭读者再次浪费时间关注他个人而非作品的可能。多亏了那些好奇的提问者,甚至要感谢胡乱猜测的恶毒评论者,我们才能看到这个骄傲的胖胖的老头身体里住着被动荡耽误的蝴蝶研究专家、天生的风景画家、对俄国的记忆永远停留在少年时期的美国人。

不论纳博科夫在“公开展示”自己时是否快乐(料想他难以快乐),至少我们很快乐——光是想到这个经常睥睨文学世界的大师却不得不担心媒体任意编辑和断章取义就让人忍俊不禁。不过,他的担心不应被视为维护自我,而是取悦自己,因为我们很难把对自己用词遣句反复修改琢磨,并细致到音节上的“文字迷”定义为苛求他人的刻薄者。

他更乐于接受(或者说强烈要求)书面形式的采访提问形式,且不允许删减,样稿必须由其本人确认后才能发布,这可视作创作的延伸,理顺访谈思路就像编排他的写作索引卡片,他投入其中,只在意是否诚实、直率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而媒体的想法则不在考虑之列。

即便对蝴蝶的研究他也是如此,他痴迷地追随自己心仪的目标,完全不在乎愤怒的蝶类学家指责他相比属和科更关注亚种与亚属。因为其实在他看来,快乐不分“种属”,不必也不能冠以“伟大的主题”,而应追随内心,科学研究如此,艺术创作尤其如此。由此想到那些著名同时又“可怜”的“纳博科夫受害者们”——陀思妥耶夫斯基、康拉德等,他们或以“哗众取宠”被痛批,或因无独立思想而受鄙夷,在纳博科夫眼中,他们与可笑的蝶类学家不相上下。

为了自己的快乐,为了文字搭配出的奇妙色彩和美好读音,纳博科夫宁愿忍受与橡皮、铅笔“作战”的痛苦,心无旁骛地沉浸在反反复复的捶打炼造中,一边挥汗如雨,一边在炉火的光中微笑,所以,当他从辛苦得来的快乐中抬起头时,对于某些读者对他所谓“晦涩难解”的评价自然不屑一顾:“让他们去做星期天报纸上的字谜游戏吧。”

被问及若执导,有什么喜欢拍摄的场景,纳博科夫回答之一是:“俄国人离开阿拉斯加,他们满意这一交易。一只海豹鼓掌的镜头。”

突然感觉纳博科夫像极了那寂寥冰原上快乐的海豹。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