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超级用户经典读后感有感

超级用户经典读后感有感

《超级用户》是一本由[美] 艾迪•尹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页数:21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超级用户》读后感(一):“怎么推”运营推广人干货学习交流网站

在运营推广过程中,为了提高转化,应该明确用户及产品的特性,大概可以分为5类

1、社交属性。用户之间有很强的内容交流,社交关系建立需求,它们会自发交流生产内容。

2、PGC需求。用户对该领域感兴趣,需要了解专业知识。

3、线上聚集地。一对一邀请用户,效率上即时通讯工具最佳,质量上社交网站最佳,取决于需求的用户类型和数量

4、线下聚集地。一个是用户的地域属性,为了形成区域性的服务,线下推广可以将用户“一网打尽”,形成效应。

5、工具属性。一些产品通过单边的工具切入,再延伸服务。比如做一些查询、比价插件,可以跟信息服务平台进行植入合作,从而获得流量。

更多关于推广运营干货内容,请大家搜索网站——“怎么推”,作为推广人学习网站,站内还有众多推广人的学习社群,主要交流探讨运营推广知识,交流不同推广方式的技巧与效果。

————来自推广人交流网站“怎么推”

《超级用户》读后感(二):自己读太慢了,我这有音频版!找我领

《超级用户》读后感(三):吸粉、吸粉、然后是利润

《超级用户》一本书是我近段时间读过的书中值得被推荐的一本——因为它能给我一些启发和新的东西。

比如“超级用户”的定义,以及对公司销售的影响。以前我也知道有些客户是那些“重要客户”,也约略对其性质有一些理解,但是这本书能让我对这个概念有更进一步的理解。

作者有着大量的数据作为佐证,而且这些数据来自知名的咨询公司,所以得出的结论令人信服。

书中提到的案例也很有借鉴意义。对于我现在与几位伙伴合作的公司来说,这些案例中有些可以非常简单地略作修订然后应用;有些虽然不能如此,但是也给我带来了不少启示。所以对我来说,后续的跟进就是和团队进行交流,看看如何结合我们公司的特点,将这里的一些概念活学活用。

==========

这是很不容易的。

我读一本书后,一般只有这么几种感觉:

一、哇!学到了!一般来说,这样的书以系统性论述文字为主,比如我最近看的《时间地图》、《数学颂》、《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等都是如此。这样的文字能开拓我的视野,让我巩固我已经成型的思想体系,加入新的要素、修正原有的要素。这是上上之作。

二、哦!我能有所行动!这是上中到中上之作。这些书籍能让我理清我原本可能稍有混乱的思路,使其更加清晰。然后能想出下一步要做什么。《超级用户》这本书就是如此。

三、看过而已,仅此而已。但是,还有不少书还是属于这一类。这类书有着种种华而不实的名字、夸大其词的宣传、不知所云的内容,以及看完之后“万万没想到,这样的书也能出版”的莫名惊诧。

读书,就是要尽量多看第一、第二类的书籍。可惜,往往只有在看完之后,才能做出判断。那么为了避免过多浪费时间,找对出版社就很重要。

本来我想说作者也很重要,只是现在只要是个人就敢说自己是作家——在此再次感谢微博、微信——所以如果真的要看作家买书的话,就只能找那些已经成名、自己又喜欢的作家。这实在也是很痛苦的一件事情——尤其是这些作家狗尾续貂的时候。

乔布斯说的好,“必须行动”。所以,对于日常来说,第二类书籍往往是最有用的。所以,我很赞许中信能出这么一本书。

最后说一下翻译。本书翻译基本可以接受,不过还是存在不少可以商榷的地方。

以上权当本书的读后感。

《超级用户》读后感(四):每个追星的粉丝都是一位超级用户——《超级用户》读后随想

断断续续看完了这本由尼尔森的高管艾迪•尹写的《超级用户》,可能是由于作者就职于市调公司的关系,书中有很多详尽且令人眼前一亮、感觉颇有些意思的案例与观点。在本书中,作者先用超级用户带来超级增长的案例向我们证明了超级用户的重要性;然后把超级用户能对企业带来的影响娓娓道来;最后又教给了读者寻找超级用户的核心步骤,整本书逻辑严密又以诸多实际案例为论据来支撑观点,总体来看是本值得一看的好书,尤其适合市场及运营人员阅读。在后文中,我将从回顾整本书的主要论点、《超级用户》之我思、随笔趣聊这三个部分来展开对这本书的讨论。

《超级用户》主要观点回顾

第一章节-超级用户带来超级增长

就像世界上大多数事情都符合二八定律一样,不同用户为企业带来的利润也并不是平均分布的,一件商品60%以上的销售额可能是有由极少数超级用户贡献的。比起来一般用户,他们购买的频次更高,购买的量更多,能为企业带来更高的利润。但他们并不是简单的重量级用户(特点也是为企业贡献高利润,忠诚度高),除了能为企业带来可直接观测到的利润以外,他们还有着能帮助企业不断优化产品、甚至拓展更有价值的产品类型的潜力。超级用户的五大特质是:①不仅仅是重量级用户;②每款产品都有自己的超级用户;③不仅花钱购买产品,还对产品投入感情;④辨识度很高;⑤愿意购买更多的产品,也会招徕其他购买者。

一般来说超级用户并不是天生就有的,普通用户转变为超级用户往往会有一个“契机”,对于作者的妻子来说,转变为剪刀、订书钉这类产品的超级用户的契机就是他们孩子出生、她变成了全职太太。为了消磨时间并且从带孩子无穷无尽的忙乱中解脱出去,她逐渐喜欢上了制作手工制品,并且因此成为了社交网络上的小红人。超级用户仿佛自带浪漫属性,每一个超级用户背后,可能都有一个不为人知的、与产品密切相关的故事。

第二章节-超级用户是低成本获客手段

超级用户的伟大之处不仅仅在于他们身上现有的高价值,也在于他们是一个个传播中心,同时也是一个很好的产品改进器。超级用户与重量级用户的主要差别之一就在于他们对产品的无以复加的喜爱之情,这种喜爱之情会让他们自发的为产品做宣传,也会让他们寻找有对同一产品有同等喜爱之情的其他超级用户,并逐渐形成超级群落。此外,由于他们对产品的使用场景有更深的拓展,因此能更好的知道产品的不足点在哪里,优先需要改进的是什么。对企业来说,仔细倾听超级用户的意见比广撒网式的调研问卷成本更低、但有效性更高。

第三章节-打造超级用户的核心步骤

每个产品都有自己的超级用户,企业需要做的就是识别他、了解他、吸引他并依靠他,这也就是作者提出的与超级用户建立关系的FUEL框架。

识别超级用户的方式有:①从数据分析中寻找;②从团队内部寻找;③从身边的亲人好友中寻找。

了解超级用户的方式有:①从理性角度寻找;②从感性角度寻找;③从情境中了解;④从文化角度理解。

吸引超级用户的方式:①针对超级用户对产品的热爱培养同理心,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②了解你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影响他们的情绪。

依靠超级用户的方式:①依靠他们给产品带来更多的创新;②依靠他们形成超级社群,口口相传。

除了识别并利用好现有的超级用户之外,还可以把普通用户及低涉入用户转变为超级用户。转变的核心手段主要是改善乐厌比,也即降低用户对产品的厌烦程度,并不断通过产品创新提升产品对普通用户的吸引力。就前者来说,降低产品使用门槛,提供便捷度更好的产品或服务是关键。在《见识》一书中,作者吴军也提到了产品能带来便利的重要性。吴军认为,共享类产品能成功的本质并不是真的通过共享来少量减少支出,而是提升人们生活的便利程度,比如滴滴、摩拜等。就后者来说,产品创新的关键点也于利用已有的超级用户。

总体来看,整本书的核心思想对企业经营、尤其是互联网运营很有启发意义,但真正的价值还需在日常的运用之中体现。作者身处的时间和空间中,对用户运营的方式可能掌握的尚没有国内互联网行业的基础用户运营人员那么全面,但其核心思想是每个市场或运营人员都应该具备的。

《超级用户》之我思

我思之一-发掘超级用户身上品牌故事

11月份,36氪上一条援引彭博社的报道称,Facebook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将公司的未来押注在“故事”上,即期望通过视频和故事优化facebook广告的转化效果,进而提升其广告收入;国内的广告主也逐渐的倾向于用故事或内容来“带货”,其本质是利用生动的、与产品或品牌相关的故事引发用户的情感共鸣,进而产生对产品的认同感及购买欲望。而比起聘请广告公司编写故事剧本,从超级用户身上发掘的故事更加真实且具有感染力。

我思之二-改善乐厌比,尽可能为用户消除使用门槛

粗放发展的红利期结束之后,对用户的抢夺更多的需要依靠产品的用户友好程度及内容的质量,每一环操作步骤的缩减可以带来的用户量和价值可能是成倍或者成指数增长的。越来越多的产品倾向于不给用户选择,以简化用户操作,提升用户体验。在《见识》中吴军博士也同样提出了“少就是多”的概念。举例来说,行政部的员工A需要提供员工度假游的福利方案,最开始她的做法是为大家提供两个Plan,她觉得这样会让大家有更多的选择,可以有更高的满意度。实际上的情况是,如果最后决定使用Plan A,选了Plan B的员工就会心生不满;且如果到了目的地发现其实没有想象中的好,那么原本选了Plan A的员工也会后悔,产生“当初就该选Plan B”的想法,导致不满意程度的提升。因此反倒不如只给一个选项,这样总体的满意度会提升很多。做产品也是同样的概念,如果给用户的选择过多或操作较为复杂,怀有特定目的来的用户会觉得其他选择是无用的“噪声”,影响体验;没有特定目的的用户则会被过多的选择搞得眼花缭乱,可能随便使用了非核心流程后觉得该产品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而选择放弃此产品。因此尽可能减少用户的选择、降低使用的复杂度是提升用户体验需要关注的重点。

我思之三-不要试图敷衍用户,因为他们可能比你更了解你的产品

对于某一产品的超级用户来说,他对产品的了解可能比公司的绝大多数人都要更高,早些时候有的公司为了控制成本但又不提价,采取了给单个产品少量减量的方式,他们认为这种微小的改动用户是察觉不了的,但其实每天都会接触产品的用户来说,这不过是企业的掩耳盗铃。通过作者的调查来看,现在大多数企业都比他们认为的更加“轻视”用户,而这种轻视未来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越来也多的麻烦。

《超级用户》之随笔趣聊

如果将每个明星都看做一个产品,那么粉丝效应就可以被看做是超级用户带来效益的最明显表现。实际上如果从超级用户的特点来看,明星粉丝符合超级用户的所有特征,他们不仅为自己的爱豆花费很多很多的钱,还对爱豆投入感情,有很高的辨识度,非常会“安利”。在不追星的人看来,完全不理解这种消费的动机,但仅仅是少量的粉丝超级用户,就为明星带来了大量的收入。这就是为什么追星的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很小,但明星赚的却很多很多的关键,因为每一个“死忠粉”都是愿意花大价钱的超级用户。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