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乱时候,穷时候》读后感摘抄

《乱时候,穷时候》读后感摘抄

《乱时候,穷时候》是一本由姜淑梅著作,猫头鹰文化·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344图书,本书定价:49.8元,页数:2017-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乱时候,穷时候》读后感(一):乱时候,穷时候

《乱时候,穷时候》写她自己早年的亲历和见闻,顾名思义,是饥荒、战乱年代的事,也是今天读书人大抵没听过没见过的事。那些故事令人心惊、心酸、心里发堵,老人用简朴的字句讲出,不渲染不评判,事情说得活灵活现,态度超然,几乎让人觉得淡漠。姜淑梅只讲故事不作判断,可以抱怨、骂人、赞美的事情,她只原原本本讲出来。

《乱时候,穷时候》读后感(二):啥时候活着都不易,要加油啊

人命在时代和历史面前卑微到自己都不当一回事。

被荒诞的故事触动之余也对作者个人的事迹感到震惊

作者笔下的故事以前发生过,现在和以后未必就不会发生,人呐,都不容易

作者个人的故事也在我们身边发生着,善良,努力,心怀希望。

生命就是一件冬天的大衣,不爬虱子,但可能有几处污渍,有的在里,有的在外面,有人喜欢足够御寒的款式,有人选择风度翩翩的轻薄款。

爱谁谁吧,都别冻着就好。

晚安了您嘞。

《乱时候,穷时候》读后感(三):人心好!人心歹!

很小的时候,看过一个伊索寓言。

主人刁难伊索,让他找来世界上最好的东西

伊索端来一盘舌头,因为世界上最美好的话语都来自这跟舌头。

主人让他找来世界上最坏的东西

伊索端来一盘舌头,因为世界上最恶毒的话语来自这跟舌头。

姜家老大娘的书,真是没有一个字的废话,学不来的质朴。涟漪一样从童年到壮年,从自己荡漾到家庭,到夫家,到娘家,到村子,到城市,到同事。。。这里面有像畜生一样毫无人性的黑暗灵魂,也有温暖感人的乡亲。跟着文字心口堵一会儿,鼻子酸一会,感叹这一百年日子实在是过的太艰难了。故事的发生有年代,但那个年代真的过去了吗?面对今天的世界,不要轻易的说是什么时候开始世风日下的,中国始终是哪个中国。

《乱时候,穷时候》读后感(四):不管是何时,都要铭记在心

这里的故事,是姜淑梅老人的一生,是我们不曾经历的过去,正因为这样,才无比珍贵。

现代的城市生活,是和平的,是稳定的,丰衣足食,吃饱穿暖。颠沛流离的苦难日子到我们这一代算是结了尾,是过去的前辈们替我们承受,为我们塑造了今天的岁月静好。姜淑梅老人讲述了关于她看到的、听过的大大小小民间传说般的故事,说着他们那个时候是怎么讨生活,怎么支起一个家,怎么面对乱时候穷时候的纷纷扰扰。正是现在好日子形成的强烈反差令我惊愕,从前的生与死其实就真的只差那么一步。这一会还阳光晴好,一转眼可能就支离破碎。作为后代,读到一半,合上厚厚的书本,书中的画面从脑海里浮现。真的,过去的生活,不易。

作者生活的年代,是动荡的革命时期,中国的体制尚未形成,一系列的民生建设都未开始。战争来临之前,家家户户过着穷苦的农村生活,处理的是乡里乡亲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这个村的寡妇没守住,那个村的男人跑了,胡子来抢东西了,怪事奇事,啥事都有,家长里短,那时候的那些事情,也都是穷出来的。后来遇上战乱,老百姓流离失所、挨饿、家破人亡,大多数人不得不背井离乡,到其他的地方讨生活。如电影《1942》,说的是河南饥荒,没吃的,没喝的,卖老婆,卖闺女。人成了廉价的物品,一袋小米竟比人精贵许多。问原因,为了活着,为了保命。

作者作为媳妇,嫁到男方家。老时候的那句话,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姜淑梅开始了谋生的生活。在那个时代,农村家庭的女人地位很低,在家里就是做饭干活生孩子带孩子,苦活累活都得一个人做。遇到了不好心的公公婆婆,就更加不像个人,甚至连牲畜都不如。闹饥荒的时候,男方一家人搬走,留媳妇和孩子独自在家受饿,要不是亲戚的救助,真怕是熬不过那段时候。之后和丈夫一同到了东北谋生,丈夫在厂里干活,媳妇在家里熬碱卖碱、当家属工。这之间的很多事情:差点丢了孩子、去地里偷吃的、孩子出疹子、参加、闹黄皮子、打地主等等,姜淑梅经历了她的身份和地位所要经历的事情,也遇到了意想不到像是命中注定的变故,如同《活着》,如同《平凡的世界》里写的那样。生活从不一帆风顺,都是从风里雨里走过。

书里,我们能看到那个时代,那个作者所居住的地方,他们的习俗、生活、规矩,他们的家长里短,他们的行为和感受,他们处理事情的方式,还有很多人性的透露。很多很多,也正因为有如此多的生存经历,才有了这本叫做《乱时候,穷时候》的书,让后人能够了解到,原来以前的生活是那么个样子。向姜淑梅以及她的老师,致敬。

《乱时候,穷时候》读后感(五):那时的焦苦生活,那时的牛逼人物

过年想找本书来读,要有烟火气,以符合过年气氛,选了这本书。 边读心里的感慨就越多。忍不住赞叹:世界广大,有人在野。

又心想那时候,那是怎样的一片原野——最近“元宇宙”的概念流行,而姜淑梅所言之北地则是一座“原森林”,那里芳香遍地,牛鬼横行。

铁受第二锤子,相比同样力的第一锤子,更能受。那时的人们,身在被时代之火焦烤的大地,却不觉得那是一块被焦烤的大地,只觉得人生或许就是这样,这样的一种可爱是真可爱。不由得发出一问:“谁是最可爱的人?” 自问自答:“农民”。 曾想通过一个概念,什么为美? 想来想去,窃以为,美是智的反面,自知为智。而不自知,为美,因为它反映了美偏静的特性,延伸说,美而不自知,为真美,就像一个姑娘,她是美的,若她还不知道自己多美,那就更美了,若是她知道自己美,继而弄姿搔首,那就让美打了折扣。 另外,美是静,是新,是灵,是野,是干净,是简洁,是真和善的助力,是相对对称是和谐统一。 这么说来,那时的人的心灵,契合美的要义。那样的人,那样的心灵,不可爱吗? 姜淑梅的文字系乡村语言,极简,每一句都让人忍不住心里读出来,按说这样的读法一般读得慢,但是耐读的缘故,读得一点也不慢,哗哗哗地两天半的时间就读完了这二十万字。 在书页空隙的旁批里,我这样写道: 1,好文字是去掉废话的文字。姜淑梅的文字仿佛没有刻意去掉废话,却把废话全部刨除了。 2,什么是单纯的人?只讲感觉之一二,不枝蔓道理者,是也。 3,对于平常的人,悲痛或是转机。它排却久积的毒垢,造出清新的人。 4,在未知或已丢失的文化面前,保持谦卑,这本身就是一种高尚。 5,有些人说吃解千愁,喝解千愁,我还是觉得忙碌最解那愁,可解万愁。那时候的人都是忙碌的。 6,读姜淑梅,更爱山东人。 7,带点稚气的文字,最好。 8,这里写对话的风格,像那个山西警察曹乃谦,地道的土渣子味,最是简洁,却在简里“超繁脱俗”,又在土里开出花开。 9,猜想,姜淑梅之女张爱玲肯定帮忙做了不少润色。 10,牛鬼蛇神,牛和蛇是自然且真实的,鬼和神是人造的,突兀的。 (以上笔记都来自前三十页) 和世界和解,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世界抗争,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两者没有优劣。不同的对待生活的方式和态度,造就了不同性格的人。那时的人,比之现在的人,更能抗争,一个个要强得要命。 乱时候之乱,也是比之现在而言。再过100年看现在,也是乱的。哪里有不乱的时候呢,星河流转,世界哪有“齐整生活”?! 穷时候之穷,那时候的表现是为食而忙,继而生出各种风俗和人情来。现如今,看着反而一种浪漫。说浪漫不是现在吃饱了站着说话不腰疼。而是因为浪漫本身就包含稀缺的缘故。钻石稀缺,它是浪漫的。粮食稀缺,那么一块面包也是浪漫的。浪漫不只是月亮,六便士也是,就看月光和六便士落在何时,落在哪块土地上。 后面看《苦菜花,甘蔗芽》的时候,姜淑梅写到她在北京开读者见面会时,一位读者叫了她一声奶奶后就哇得一声哭起来了,哭言模糊不辨。她安慰那位读者:“看俺的书不要哭,不要流泪,事都过去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