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读后感精选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读后感精选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是一本由李泽厚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5.00,页数:30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读后感(一):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图书馆随手拿到的一本书,竟然让自己在 996 之余,花了一个月的时间认真读完,手打了4千多字的摘抄,读书人的快乐,大概就在于此——好书如烟海,足够对付一生的时间。

今天读到结尾,想起了之前看木鱼解说《三国演义》的尾声那段评语——"古往今来,中国人也迷信鬼神,但内心却有一种基于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实用主义,难以笃信超自然的力量真的会降临到生活,所以,中国人喜爱悲剧,而且故事中少有奇迹。"小时候读三国,读到星落五丈原,一边难受一边生气,觉得孔明后来用的"法术"越来越多,怎么反而失败的更快了呢?现在想来,这里面大概饱含了中国式的理性和审美。我们只有英雄没有神明,而且英雄总是要牺牲以成为英雄。

之前去五台山,看到香火最盛的寺庙中供着龙王,看到只要有个垫子就下跪的人们,不免自以为是地鄙视这一切好似不够纯净的东西。却忽视了中国文化的这种贯彻到底的实用理性精神是多么的宝贵,它让中国从未产生一个真正的全能的"神",将对全能"神"的需求化解在日常与伦理中,其实是无比独特而智慧的发明。

孔孟、老庄、墨子……轴心时代的中国,丝毫不输希腊的哲学和印度的佛教,在那个光芒万丈的时代,先贤们似乎已经说尽了世间和人生的一切事。

用书里提到的禅宗第三境,恰好形容对这本书的感觉——"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读后感(二):未选择的路——读《中国古代思想史论》有感

余篇皆作学习用。仅泽厚先生从长远历史与人类整体高度出发,对宋明理学一番公允评价,已不负其姓名,真可谓“恩泽广厚”。 宋明理学从公元一千年周敦颐始,至张载集大成,朱熹、二程发展至顶峰,直到王阳明横空出世,方革除思想弊陋,将“心(人欲)”置于“理(天理)”前,但余殃仍绵延有清一代,民国建立,理学方死,然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时至今日,仍不时窥见禁欲主义的残余。 天理时隐时现,人欲时放时收。纵观百代,唯宋明理学盛行之际的人间最为惨烈,后世对此的批判层出不穷,其罪愆亦罄竹难书:多少本可自由生长的双足平遭废毁,多少平民百姓死于理学的屠刀。法家以法行凶,宋儒以理杀人,与法相比,理对人的限制更甚,更坚牢,这种规训潜移默化,且遍及生活各处,令人无可遁逃。我本可大肆批判宋明理学尸位素餐,贻害人民,排挤人本主义进步思想,使得其后近千年暗无天日,但我又深知每段历史皆有其必然性。宋明之际,商品经济空前繁荣,社会上下物欲横流,并且伴随着新兴地主阶级逐渐取得经济主导地位,取代了旧的贵族门阀,统治基础转移到了互不相干的地缘地主阶级身上,脱离了门阀的血缘宗亲下的习惯法,自然需要一套新的意识形态来限制地主,以此来维护统治。以上种种,终于催生了“存天理灭人欲”,一种令宇宙观为伦理学服务的极端意识形态。取其上,得其中,取其中,得其下。源于思想和行动的相对分离,宋儒需要一套严苛的思想体系,以达到上述目的。 正如今日之资本主义消费社会向我们展示了人欲泛滥的极致,宋明理学同样昭示了人欲可以被克制到何种地步,两相比照之下,动物性与人性皆彰明较著。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既然逻辑的两端是“不贤” ,那么中点便是“贤”,只有两端显露无疑,中点才便于择取。正因为有不贤,我们才内省,如无内省,人类整体降格、沦为走兽的命运便无可避免。我以为这便是宋明理学的价值所在罢。 黄色的林子里有两条路, 很遗憾我无法同时选择两者。 身在旅途的我久久伫立, 对着其中一条极目眺望, 直到它蜿蜒拐进远处的树丛。 我选择了另外的一条,天经地义, 也许更为诱人, 因为它充满荆棘,需要开拓; 然而这样的路过, 并未引起太大的变化。 那天清晨这两条小路一起静卧在 无人踩过的树叶丛中。 哦,我把另一条路留给了明天! 明知路连着路, 我不知是否该回头。 我不知是否该回头。 以上。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读后感(三):《中国国代思想史论》小结

中国古代思想错综复杂,之所以画这张图,是为了便于理解与记忆,有很多不正确以及疏漏的地方请指正。

简单梳理书中出现的各思想流派以及人物

谈论思想,那么我们必须要了解思想产生的土壤。对于中国古代思想的萌发地,必然是以氏族血缘为联结的小生产方式。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的出发点就是前者氏族血缘,而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的出发点则是后者小生产劳动者。 以氏族血缘为出发点,就必然要强调“礼”的作用,以此来维护氏族对内的稳定,对外的权益。但是,随着外在环境——氏族社会逐渐向地域性国家转变,礼崩乐坏,孔子不得不“以‘仁’释‘礼’,将社会外在规范化为个体的内在自觉”,希冀君臣民的内圣,来达到维持社会和谐稳定的目的。不得不说,正是这样的思想极大的塑造了中国人文化—心理结构,但我们也清楚认识到,这样的思想在当时的环境是不可行的,法家的盛行也刚好印证了这一点。 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继续发展“仁学”的血缘因素和心理因素,而荀子则在残酷的现实中不得不寻找更加有力的思想武器,“制天命而用之”最能体现荀子思想的精华以及儒家思想的转变。“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传》则深刻地揭示了荀子或者说中国人内心深处“天人合一”的思想。这种思想并非空穴来风,是来自于在小农生产背景与科学技术落后的现状下对天的顺应。 在这里,我不得不插叙书中孙老韩这一条线。这一从军事经验中提炼出来的辩证法在 《老子》的作用下提升到政治以及社会层次,再具体到法家的“重刑”治国思想,看似脱离了中国思想的原生土壤,实则正体现了这原生土壤的巨变——从氏族血缘统治到地域性国家体制,再到大统一专制帝国。法家在乱世兴盛,而在大一统后迅速被儒家取代吸收,成为其“外王”、“治法”路线,一如贾谊所言“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二则表明中国古代社会的元结构——家庭,具有深厚的基础。 孟子“内圣”、荀子“外王”,构成了儒家内部的二律背反,在其后的千年里,倒有一种“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即视感:秦汉重外,魏晋重内,宋明治人,明清治法,中国古代思想在这种内在系统中越发根深蒂固,最后竟然到了国破家亡的地步,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再说墨家,以小生产者为代表,其地位相比儒家,更接地气,因此,“节用”、“重力”、“交利”的思想呼之即来。也正是墨家脱胎于从事现实生产的小生产阶级,所以带有浓厚的朴素浪漫主义思想——“兼爱”,以及原始的宗教人格神思想——“天志”。现实的需求、宗教的痕迹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望构成了墨家思想的三大支柱。 如果说儒家代表着中国古代思想的正统,那么墨家则是底层劳动人民思想的凝练。在政治极大的迫害底层人民时,我们总能在农民起义的指导思想中发现墨家思想的痕迹。依我看来,墨家在中国古代思想中更多地起“政治上的反抗”作用。 本书非常有趣的一条线是“壮玄禅”,庄子、魏晋玄学,禅宗的哲学共同点在于以本体论的角度展开。庄子追求理想人格、玄学家不仅注重养神还服药以求长生、禅宗则更多的是追求“神秘性质的心灵体验”,三者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消极色彩,但不妨换个角度来看,它们起到了引导“个体上的反抗”作用,即出世的精神。 当然,构成中国古代思想的类别还有很多,但是构成中国古代文化—心理结构的主干还是这“一正两分”“一正两反”,也正是这两个特性在根本上保障了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