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独处的艺术经典读后感有感

独处的艺术经典读后感有感

《独处的艺术》是一本由萨拉·梅特兰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216图书,本书定价:30,页数:2017-3-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独处的艺术》读后感(一):《HOW TO BE ALONE》

《How To Be Alone》 作者:萨拉·美特兰 陈磊译 对于译名有些不赞同,原著《How to be alone》与书本内容更为贴切,而中文译名《独处的艺术》听起来更具文艺感,但与内容还是有所相隔。 本书首先以为什么要读此书为话题打开,告诉读者读下去的理由,并且把自己的概况稍加描述,让我们了解这样一个真实的作者。 作者用宗教理由来阐述社会对独处人士不赞同的原因,不过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独道的见解,我们可以去了解作者的思想,但不可以完全被这种思想占据,毕竟身处在中国的我们受基督教的影响还是少之又少。 而后作者告诉我们应该怎么面对独处。首先必须克服对独处的恐惧,社会对于独处有许多的不接见。结合本人自己的生活,就有过这样的事情,餐桌谈话上得知一位年过四十的阿姨至今未婚,叔叔阿姨们的态度多数不支持。这也反映了现在的社会对于独处人士的不理解是有很多的,每个人做事情都是有自己的理由,不要把自己的思想强加与别人,毕竟你不是他,你不懂他。 出于个人自由选择的独处其实不会让我们得到太多害处,它其实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独处的时候我们可以去学习某一项技能什么的,技多不压身,自己喜欢的就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学习是为了更好的提升自己,我们可以从这本书里收获独处的自信,打破对于独处的恐惧,保持自己的思想,要知道,打破常规的都是勇士。但不要盲目模仿作者的行为,毕竟世界上没有两片同样的叶子,没有人的境遇是一模一样的,因此活出自己的特色,你要明白你是独特的,世界上也只有一个你,而不是和你一模一样的两个人。

《独处的艺术》读后感(二):独处的艺术:自然界的声音并不会打破寂静,只有说话声会

对于许多人包括我在内,“自然界的声音”,例如风声和水声,并不会“打破”寂静,只有说话声会。

——萨拉·梅特兰 《独处的艺术》

你是否如是这般,深有感触?

这里的“寂静”应是类似“清净”之意的良好氛围,但你不好咬定这到底是好的还是坏的,你可曾担忧过,难道不是出于“反人类”的情绪才会生出这样的感觉吗?

萨拉·梅兰特是个独处成性的作家,不惜抛家弃子,躲进蛮荒。有时候,我也是,但我没有什么资本以供我躲进“蛮荒”,我选择最廉价的方式去保护这种令我着迷的感觉,我低头走路,戴耳机听歌,埋头看书,我还神游现实之外。

对于一个独身的人来说,这不坏,不会影响他人,多些清净反倒有机会做些其它事情,相比出于应酬而说些言不由衷,甚至阿谀奉承的话而言,这真是棒极了。

或许我仍要问一问自己,这真是自己想要的么?这不坏,但也绝对称不上好。我们是社会性动物,我们渴望像猴子一样彼此梳理毛发,抓虱子。那感觉一定很棒,这是我们的属性决定的,我们身为哺乳动物中的一员,千万不要宣扬什么独身主义或遁世哲学,要知道我们从娘胎里出来,热望温暖的怀抱是我们的天性。而之所以出现我们彼此渐行渐远以及难能相处的局面,只是因为,我们在也不了解彼此了,我们不热望了解彼此了,取而代之的是机器,机器更了解我们,机器更被我们渴望了解,我们的文化和物质发展正将我们从哺乳动物变成为“充电”的怪物,看看你的周围吧,你就会相信,确实如此。

孤独是好的,独处也是好的,好就好在它令我们深知我们的热望和期许,如若不能,那便会坠入另一个极端。

《独处的艺术》读后感(三):《独处的艺术》读书笔记

BOOK:《独处的艺术》【英】萨拉·梅兰特著 陈磊译 上海文艺出版社

SHOP:傅雷图书馆

READ:2021.10.13

阅读原因:

对于独居、独处、孤独主题的书,一直都挺有兴趣,之前看过《独居日记》《当你学会独处》《人生因孤独而丰盛》都有不错的收获,所以在图书馆找书时,就把这本也带上了。

阅读体验:

整个书籍的内容设置和常规书籍有点相反,一般先是前言,大致说一下本书会讲啥,然后再去展开来说。但本书直接上正文,全部结束后再来一个前言总结,不太习惯。

一般来说,文章引用其他书的内容无可厚非,但如果你隔几页就要引用一下,那我觉着你就是一个搬运工,只不过把别人写过的内容打乱重新组合一下而已,这些话你自己不会说?你的个人见解在哪里?

虽然从书里能看出作者是一个博览群书的人,但看的多不代表就写的好,独居本来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主题,但本书却把这个主题写的很无趣,不仅是语言风格上的,还有整本书框架的设定。

本书先介绍了21世纪人们对独处的误解;再分析了历史上独处曾经拥有的地位、哪些人因为独处而取得非凡的成就;再鼓励大家改变对独处的态度;最后说了一下独处有哪些好处。就非常的学术论文范,又加上一本正经的语言,读起来着实费劲。

不过这个观点我觉着很有意思:我们之所以闲暇时间变少,是因为现代社会极大的增加了“维护”所需的时间,比如:清洁、洗涤、打扮和装饰(我们自己以及家园)。

之前做电器广告时,都是站在商家的角度来说,这些智能电器能给人们带来多少便利、节省多少时间。但也正是这些省力化的家具让清洁标准不断提高,以前衣服上只要没灰就行,现在还要没有细菌;以前头发不脏就行,现在还要没有油和头皮屑;至于其他就更不用提了,所以觉着这点是之前没太想到的。

另外本书推荐了一些关于独处的书籍,这点也不错,书单拉一下:

《漫漫长路》伯纳德·蒙特瑟尔

《鲁滨逊漂流记》丹尼尔·笛福

《瓦尔登湖》亨利·梭罗

《海上房间》亚当·尼克尔森

《徒步回家》西蒙·阿米蒂奇

《极夜中的女人》克里斯蒂安·里特尔

《刺杀希特勒》乔弗里·豪斯霍尔德

《高处不胜寒:独行登山史诗故事集》约翰·朗编

《中间场所》罗里·斯图亚特

《狂人之旅》彼得·尼科尔斯

《独处的艺术》读后感(四):享受独处

从有记忆起,我就比较喜欢一个人呆着,我记得我小学的时候喜欢把自己长时间地锁在厕所里,因为只有这样我的父母才不会来打扰我,我喜欢那种宁静的感觉。大学时代喜欢一个人独来独往,喜欢一个人上自习。工作了之后喜欢一个人在寝室呆着,室友不在寝室我就会很开心。但是,工作之后,独处出现了问题。接连几个礼拜,我一个人呆着的时候会特别的低落和沮丧,甚至会没有缘由地哭泣。看到了这本书的名字《独处的艺术》,我决定听听听别人是如何面对独处的。

1.卡尔•荣格的人格定义(原文)

“以卡尔•荣格在1921年定义的人格“特质”为基础,围绕着“一个人想要或者需要多少独处空间”这一问题,发展出一整套分析系统。建议(而且有各种“解释”理论,包括刺激皮层、童年憧憬和体验等)是,有两种不同类型的人,他们对待刺激的方法截然不同。例如,在一套定义品质中,你描述如下: 外向者都是“行动”导向性,内向者则是“思维”导向性。 外向者追求知识和影响的“宽度”,而内向者追求知识和影响的“深度”。 外向者喜爱“频繁的”互动,而内向者喜爱“内容充实的”互动。 外向者通过与人交往补充能量,而内向者则通过独处来补充能量。 不幸的是,经证明,想要创造一种令人满意的方式,来以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检测一个人到底属于哪一类却是极其困难的。这部分是因为,绝大多数人都不是只有一种始终如一的反应方式,而是在不同的环境或情绪下显得更加内向或外向,还有部分原因在于,要找到一种不存在重大文化偏颇的测试方法,被证明是几乎不可能的任务。“你喜欢参加派对吗?”这个问题就是建立在一种西方式的假设之上,即假定参加的是一种特定类型的派对,然而,在某些国家,群体集会也许完全不具有“派对”的社交功能。(举例来说,去教堂这一社交集会,对多数参与者来说都很享受,常常有歌有舞热闹非凡,对于某些人或某些文化来说就算是“派对”,但对另一些人来说却并非如此。) 因此,有些心理学家宣称,幸福需要具备三种特质:自尊心,乐观心态和外向型人格,而且那项研究证明,外向的人比内向的人更快乐。然而,这些发现也曾遭到质疑,因为给予研究对象的那些“快乐的提示语”,例如“我喜欢和他人共处”和“我喜欢有人陪”,只能够衡量外向者是否快乐。[1]”

2.享受独处

萨拉·梅特兰先换这种一整天见不到一个人的感觉[1]。但是其实他并不孤僻,她成长于一个大家庭,她深爱她的家人,她结过婚,有自己的孩子,生活得一点都不孤绝[1]。

当然,对于外向者而言,跟他人相处能够让自己补充能量[1]。但是,对于内向者而言,独处才能够让自己回复体力,长时间无效的交际会让他们倍感疲惫。所以,我们既不应该要求所有人都享受独处,也不应该对于享受独处的人投去异样的眼光[1]。

2.1.冒险

冒险是独处的一种形式,但是非常令人感到费解的是,人们对于一个人呆在家里这种行为表示无法理解,但是却对第一个肚子攀上雪线的人表示敬仰[1]。是因为人们对于独处的认识不到位,还是那种成功挑战的行为让人们觉得可能自己也可以做点什么。

2.2.噪音

人类的噪音声音会扰乱寂静,但是自然的声音不会[1]。

2.3.恐惧及应对

当恐惧的时候,人很难保持清醒,同时很容易将这种感受以愤怒的形式投射到他人身上。于是,就会对跟自己不一样的人感到愤怒。就比如说,已婚者看单身者就觉得有问题[1]。但是,更严重的是,随后单身者可能会产生“随意投射”的效应。也就是被认为不正常的人(比如单身者)会真的觉得自己不太正常。还不仅如此,由于大众媒体会利用公众的恐惧心理来盈利,所以上述情况会更加严重[1]。

面对这种恐惧,人们就会想要逃避,其中最常见的两种无效策略一个是诋毁那些不害怕的人,给他们加上“悲惨”、“自私”、“疯狂”或“乖戾”的刻板印象;另一个就是无限拓展我们的社会联系,社交媒体的影响力与日俱增。诚然,对于恐惧的最佳解药之一其实是知识[1]。

2.4.不快乐的共居者

亚里士多德曾写下:“说人类的至上幸福即孤独是很奇怪的,因为人是种政治生物,其本质就是要与他人共居。[1]”可是,我们这种政治生物并不是很快乐。“我们生活其中的这个社会,满是不快乐的孩子、孤独的年轻人、不关心政治的成人、单调乏味的消费主义、不平等程度节节攀升、整个经济体系中令人恐惧的强烈震荡、精神疾病患病率不断上涨,整个地球被损毁的程度已如此深重,结局我们可能会将一切毁灭殆尽[1]。”

3.独处教育

““交谈丰富理解,但独处却是孕育天才的学校,”爱德华•吉本曾写道。[1]”

“弗吉利亚•伍尔夫在《一间自己的房间》中曾有力地争辩,伟大的女作家之所以很少,是因为她们太难获得独处时机:作家需要有属于她自己的房间,要有足够的钱来维持。[1]”

“维尔纳•海森堡曾经同一个理论问题角力了好些年,想要模拟原子,以将那些看似会扭曲所有数据的数学问题纳入考虑。他对朋友和其他专家详细谈论;大家似乎都一筹莫展,他感到强烈的挫败感。接着在1925年他走了“大运”,患了严重的枯草热;为了康复,他独自前往赫里戈兰(北海中的一个小岛,以没有花粉而著名)。他独自待在那里。很快地,他自己想出了不精确理论(现多称不确定性原理)。这是一条极富创造性的物理学理论,它挑战并激励了许多之前他曾交谈过的人。它打开了现代物理学迄今为止已知的最具创造力的年代之一:量子力学就因为海森堡所患的枯草热以及独处所发挥的作用而得以存在。[1]”

“在世界上许多国家中,一段时间的独处被视为开场仪式的必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人生大事来说——这些仪式标志着从一种社会地位向另一种的转变。举例来说,许多土著年轻人都会被送入沙漠中独自生活,有时会长达六个月,以进行自我照料,之后才会被视为成人。其他社会也会为这些转变的关键事件安排别种隐居活动。例如,西北亚马逊的塔库纳人认为少女在初潮期间非常危险,因此创造出一个被称为Festa das Mocas Novas(女性成人宴)的复杂仪式,一方面为了提供保护,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庆祝这一事件。 这项仪式在女孩初潮时举行;在四到十二周之内的某个时间,女孩要独自居住在家宅内专门建造的一个小房间内,那里代表的是阴间,她要在那里躲避一个名叫奴(Noo)的邪恶妖怪。仪式最高潮时分,客人们戴着面具前来扮演魔鬼奴,女孩则被涂上黑色颜料。她要躲在房间内,三天之后,在家人的保护下,被领出来参加仪式,跳上一整晚的舞,直至天亮。接着巫医递给她一块色彩明艳的牌子掷向奴;魔鬼的邪恶力量被打破,女孩自此被视为成年女性。[1]”

3.1.童年对独处体验的影响

当一个婴儿对于食物、温暖和接触感到满足的是,ta便会进入一种佛陀般的状态。这种时候她完全自由了,而且是“在母亲面前独处”。这样的体验直接决定了ta在之后的人生旅途中享受独处的能力[1]。

3.2.不快乐的孩子

我们的孩子不快乐,萨拉•梅特兰认为是因为我们加强对他们的监护、管理和照看,并且纵容了他们的自我意识[1]。从而导致他们无法集中注意力和缺乏判断力,不相信成年人也不愿意和成年人交往[1]。[1]甚至2009年王子信托基金会一项针对十六岁至二十五岁的报告指出有十分之一的年轻人认为人生不值得一过。

4.当代人的特点

4.1.更爱自由却也更怕独处

现在的人们比以往更加追求自由,但同时也比以往更加害怕独处。同时,人们认为独处者或者是不婚者“有毛病”[1]。虽然自己的婚姻生活并不幸福,却总是想把未婚者拉入这一围墙之中,并且不允许他人质疑自己的妥协[1]。

4.2.休息时间反而更少

现在我们有各种仪器和服务帮助我们完成各种事物,我们不断提升我们的生产效率,理应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可是实际上我们却更加劳累。“休息时间”反而成了现代化社会的最大损失之一[1]。因为我们并不会使用我们所“节约”出来的时间,同时,我们所获得的多余的东西需要更多的维护时间。这样的结果是,即使是欧洲中世纪的农民所拥有的节假日也比现代的中产阶级工薪者要多[1]。

4.3.工作和娱乐的界限越来越分明

在电力普及之前,很多时候的农活是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聊天一边完成的。这给人的感觉既是工作,又是娱乐[1]。但是随着生产效率越来越高,伴随的代价就是这样机器轰鸣的嘈杂给人感觉非常难受,从此,工作就开始折磨人了,不再像之前那样也可以是一种休闲[1]。

5.独处的好处

“(1)更深层次的自我意识。 (2)与自然更协调。 (3)与超越(守护精灵,精神与神祇)的关系更加密切。 (4)创造力提高。 (5)自由感增强。[1]”

6.记忆力和其他能力的关系

“创造力与记忆的能力深刻相关:“记忆(remember)”一词源自“re-member”,意为“将部件复归原位”。尤其是当古希腊神话中将记忆女神作为“缪斯女神之母”,这种感觉就尤为强烈。 缪斯女神包括九位美丽的仙女,这些少女象征着各种艺术,给予艺术家以灵感:卡莉欧碧(史诗);克莉奥(历史);欧特碧(笛子和抒情诗歌);塔莉亚(喜剧和田园诗);美尔波墨妮(悲剧);特尔西科瑞(舞蹈);爱拉托(爱情诗);波莉姆妮娅(圣歌);乌拉妮娅(天文)。她们的父亲是万神之神宙斯,母亲是摩涅莫辛涅——记忆。我们至今仍用“缪斯”一词来形容为男性艺术家带来持久影响的女性。[1]”

所以对于学习而言,首先是记忆力,只有将知识记住了之后才能够进行创造。

参考文献

[1] 萨拉·梅特兰. 独处的艺术[M].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7: 198.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