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西方思想的起源读后感锦集

西方思想的起源读后感锦集

《西方思想的起源》是一本由聂敏里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元,页数:27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西方思想的起源》读后感(一):聪明的脑袋和有趣的灵魂!

看到微信公众号推荐了这本守望者系列新书,立刻想收入(收藏癖要不得啊!可是这套书好美啊,尤其纳斯鲍姆那两本书也好赞啊!完全不是人大社呆直男的封面套路!)

说正题:如果你厌倦了教科书形式的西方哲学史、也不想让绕口的翻译影响自己的阅读体验,《西方思想的起源:古希腊哲学史论》绝对是走入古希腊思想世界的优秀读本,作者以深厚的学养和十数年对哲学专业新生入门教育课程的授课经验打磨出的心血之作,易读又兼具文采和思想性,似乎现在被关注的西方哲学研究者大都转向现代政治哲学,也许是语言关难过(古希腊文献要学拉丁语啊,泪目,上学时被虐惨了)、也许是更容易在现实社会问题上发声(想当公知的人太多),大部分人对古希腊哲学认知很少,也有畏难情绪,怕很难读啊……(敲黑板!)其实古希腊思想世界的魅力之大,却一直没有被更多的大众读者熟知啊,聂敏理教授这本书就是为大众打开古希腊哲学的大门,强烈推荐给对古希腊哲学感兴趣的人,尤其拿来跟中国哲学对比着看,就会感到人类的思想跨越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关心着相似的问题,答案有相通之处,也有迥异之别,不禁感叹聪明的哲人都有着有趣的灵魂啊!“人是万物的尺度”、“回忆说”、“思辨是最大的幸福”这些古希腊的脑洞都好有趣!比看教科书什么的强太多~~强烈推荐!

《西方思想的起源》读后感(二):桥

客观,明晰,公正,几乎不带感情色彩和个人偏见地梳理和阐述了古希腊哲学的源起与发展,可以说是哲学史、哲学思想介绍类书籍最理想的文风。作者字里行间呈现的克制与严谨十分令人钦佩,而书中翔实的引用资料和来自古希腊原文的直译也尽情凸显学术研究中的一个“真”字。

哲学史研究和哲学思想研究所做的工作侧重于对于已有思想和资料的剖析,学者们还肩负着传播思想的任务。其中的一个遗憾同样也是伟大之处在于,研究者们要竭力抹去自己的个人色彩,无论文风还是思想上都不可喧宾夺主。这一点是我在读这本书中的一个很强的感受,而敏里舅舅不多的几次来往给我留下低调、不张扬的印象,和本书的文风一起,在我脑海中留下非常高尚、严谨而相对平淡的学者气质。

我在上面谈到的还是读这本书的总体感受,关于其中的内容,我边读边做了一些批注,后来觉得问题太多就没有一一写出来。我原来之所以不爱看谈论所谓“本质”或者事物之理的哲学著作,按照本书的定义就是形而上学,是因为我觉得这些哲学家们所提出的道理非常荒唐,一言蔽之:严谨性与普适性之间存在永恒的冲突。我认为他们所提供的一些论点总可以在逻辑上或经验上找到反例,现在我仍然这样认为。这也是为什么我想没有必要探讨书里内容的原因。这样的印象仍然没有被打破,以至于我依旧把阅读哲学的重心放在伦理学的问题上,我认为数学家才是对逻辑体系最完善和最自洽的运用者,而对于形而上学所讨论的世界本原问题我持有怀疑态度,现有的宇宙论允许我对于世界的起源和构成发挥自由的想象,因此我怀疑的是这个问题本身的价值,我怀疑对于这个问题的探讨是否是有意义的。当下我从哲学中寻找答案的问题是:人要如何过好这一生?

这本著述如同一座桥,无私地引渡二十一世纪的人走向古希腊智慧的黄金时代,是作者的厚积薄发之作。不过我仍然认为古代贤哲具有启发性的思想和思维方式,该使我们更好地去创造出新的领悟和洞见。期待敏里舅舅对这个世界更多自身的思考,能在将来成书立说、大放异彩。

《西方思想的起源》读后感(三):古希腊

梭伦什么是幸福?拥有最多的东西,把它们保持到临终的那一天,然后又安乐死去的人,只有那样的人……我看才能给他加上幸福的头衔。 宇宙生成论传统泰勒斯世界变化的原则是什么?世界像水一样处于不断的循环、往复、生成、变化之中。 人类的生活像水一样流转不定。 万物处于永恒的、不竭的生成运动中。水渗透于宇宙万物之中,使宇宙万物处于生生不息的变化和生成之中。阿那克西曼德世界变化的原则是什么?世界处于不断的变化中,对立面相互之间的转化是变化的原则。阿那克西美尼世界变化的原则是什么?宇宙万物的生成与变化正是在极富变化性的气的基础上、通过气的疏散与凝聚来实现的。赫拉克利特世界变化的原则是什么?逻各斯就是事物变化的精微之理,事物正是在对立面的相互之间的对立关系的不断变化与调整中才彼此区分开来,各自成为自身,但是又具有内在的统一性。逻各斯是永恒的活火,火的无穷无尽的燃烧、熄灭与变化就是这逻各斯。 形而上学本体论传统毕达哥拉斯世界是怎样的? 世界是按照数的和谐法则构成的,由头四个自然数构成的四元是永恒流动的自然的泉源与根苗。色诺芬尼世界是怎样的?一神是全视,全思,全听,永恒不动的。巴门尼德 “存在/是”问题对于思维存在一个可以被确定为真理的真实的认识,存在一个最终被确定为实在的认识的对象。遵循逻辑的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 世界是怎样的?从而被系词“是”所对象化地肯定了的永恒不动的本质世界存在。芝诺为什么世界是多、是运动的观点是错的?论证有一个绝对的、永恒的、不动的世界超出生灭的世界存在着。 元素论者恩培多克勒世界是怎样的?世界变化的原则是什么?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可以还原为水、土、火、气四个元素,友爱和斗争所引起的四元素的结合与分离产生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阿那克萨戈拉世界是怎样的?世界变化的原则是什么?万事万物都可以还原为种子,心灵的旋转引起宇宙的旋转运动,宇宙的旋转运动造成种子的结合分离,从而导致万事万物的生成与消灭。德谟克利特世界是怎样的?世界变化的原则是什么?万事万物都可以还原为原子(存在)和虚空(不存在),原子在虚空中碰撞所造成的漩涡运动以及由此而来的结合与分离产生事物以及事物的生灭。 智者学派普罗泰戈拉人可以认识什么?个体的主观感觉经验构成了每一个人判断对自身有效的真理的尺度和标准。德性是否可教?德性是教育的产物而非人的自然禀赋。由此,德性不是贵族的自然禀赋,是人人可以通过接受教育而具有德性,并且由于教育者可以影响受教者从而任意塑造一个人的德性,从而德性本身的价值丧失了。高尔吉亚人可以认识什么?由于我们自身思维的主观性,即使有物存在,我们也无法认识它。 苏格拉底人可以认识什么?一方面,要求超出感觉经验的层面而达到本质对象的层面,这就是通过定义的方法(《泰阿泰德篇》150B-151D)。另一方面,在借助定义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后,又要求经验现象与之相符,能够根据它得到合理的解释。德性问题 《普罗泰戈拉篇》中普罗泰戈拉谈到人的社会属性是区别于并且优越于其它动物的根本特性。苏格拉底区分内在的善和外在的善,追求德性本身的快乐。并且,道德首先是一种知识,道德规范要求证成。 柏拉图中期人可以认识什么?在《美诺篇》《斐多篇》《斐德罗篇》《理想国篇》中谈论了回忆说以及灵魂转向说经验认识起到唤起回忆的作用,我们对事物的本质其实早已认识。借助线喻洞喻说明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具体过程。 柏拉图晚期一和多的关系问题在《巴门尼德篇》中先后谈及芝诺论证、中期理念论引入辩证法,在逻辑上说明可以同时既是多又是一,但是之后又借自我批评暴露了分有观念的困难。最后,在对话的第二部分谈论了八组辩证推理,

提出概念辩证法,否定了仅仅作为自身而存在的、单纯自我肯定的概念,而将概念本身置于矛盾之中。《智者篇》不同概念之间的关系问题运动、静止、同一、差异、存在,这五个基本概念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 亚里士多德存在问题 《范畴篇》中对概念的分类也是对存在本身的分类,因为概念关涉的是存在,从而我们事实上也将全部存在分成十个范畴。亚里士多德在这里明确了实体是一切陈述的绝对主词和一切存在的绝对主体,实体是个体性的,只有个体事物才具有严格意义上的实在性。《物理学》存在问题,对话伙伴是巴门尼德和柏拉图(智者篇),一个东西只是相当于它所要生成的那个东西而言是“不存在”但就其自身而言是“存在”。事物的变化与生成是怎样的?形式、质料、潜能、现实、四因说。《形而上学》(第四卷)存在问题,接续《范畴篇》的讨论。存在(实体)的原因是什么?不动的、永恒的、可分离的实体,也就是神。(原因问题在第六卷得到了进一步讨论)《形而上学》(第七、第八、第九卷)实体问题,接续《范畴篇》、《物理学》中实体问题的讨论。本质问题,事物的本质是在其自然生成的变化运动中所实现出来的自然本性。《形而上学》(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卷)接续第四第六第七第八第九卷原因问题的讨论,谈论了神作为不动的推动者是第一因。 《尼各马可伦理学》什么是善?接续柏拉图的讨论,对善的概念进行逻辑分析。什么是幸福?何种幸福是真正自足的?什么是德性?对话伙伴是智者派以及苏格拉底,普罗泰戈拉将德性置于习俗。苏格拉底提出德性即知识的命题。亚里士多德区分理智德性和伦理德性,前者更多的属于至善问题的讨论,后者则是《尼各马可伦理学》的核心议题,在伦理德性的讨论中,中道、选择、明智三个概念非常重要。明智(实践智慧)是一种将一般性的道德知识运用于具体的道德生活境遇、将理论与行动联系起来的认识能力。 晚期希腊哲学斯多亚学派、伊壁鸠鲁学派、怀疑论学派 如何理解单个的个体人在世界中的存在或生活的问题基督教如何理解单个的个体人在世界中的存在或生活的问题新柏拉图主义如何理解单个的个体人在世界中的存在或生活的问题

《西方思想的起源》读后感(四):《西方思想的起源:古希腊哲学史论》梳理(一)

这本书整体性比较强,对于我这样的初入西方哲学的人比较友好

古希腊哲学是古希腊人的理智成熟的产物。任何一个民族,当它的理智达到成熟,当它开始用理性的方式来思索宇宙万物,它就会孕育出哲学。

而古希腊人的理智成熟可以被视为地中海文明圈广泛、频繁的文化交流的结果(而不是什么神秘的文化中心主义的种族主义的精神奇迹)。希腊半岛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身的地理地貌使古希腊文明成为了地中海各大文明分支(克里特文明、埃及文明、亚述文明、迈锡尼文明、腓尼基文明)的交汇地带(多样性)。

由于诸多原因,古希腊人在公元前8世纪开始进行大量的海外殖民运动。殖民的范围主要包括小亚细亚沿海地区、意大利南部地区等,他们建立了大量的城邦。其中代表是伊奥尼亚人建立的米利都。

在蓬勃发展的城邦生活中,古希腊人开始以理性的方式来审视他们自身的生活和他们所处的世界。

一、自然主义。古希腊哲学还不能把人与自然分离出来,即基于一种主体性的立场解释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是把人置于自然整体之中,把人作为自然的内在有机的一部分。

二、缺乏历史主义的视野。古希腊哲学把自然作为永恒存在。

三、先验主义。

古希腊哲学史被作者分成了三个部分:前苏格拉底哲学(从泰勒斯到智者学派)、古希腊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晚期希腊哲学。

宇宙生成论的关键并不在于探讨宇宙起源,而在于探讨变化和变化的原则。

宇宙生成论的开端是泰勒斯及其学生阿那克西曼德,以及阿那克西曼德的学生阿那克西美尼所构成的米利都学派,由赫拉克利特达到顶峰(米利都学派和赫拉克利特学派并称为伊奥尼亚学派)。

泰勒斯所谓的水并不是作为某种物质元素的水,而是直接经验到的水,即河水、溪水、井水、海水。世界万物就像水一样生成变化。水是对一个处于永恒生成变化中的世界的总体象征,而不是世界的构成元素。水所象征的变化是世界的根本原则。

阿那克西曼德不再使用象征,而是直接用“无限定”这个概念表达世界的变化特征。

“对于诸存在物生成出自于其中的,也就有毁灭归于其中,按照必然性;因为,它们向彼此交付不正义的赔付和补偿,按照时间的安排(时间的秩序)。”

世界不仅是变化的,而且是有变化规律的,即“按照必然性”。而且世界的变化规律主要体现在事物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转化、生成(事物变化的内在动力),即“向彼此交付不正义的赔付和补偿”。

阿那克西美尼继承和发展了阿那克西曼德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转化、生成”的思想,用气的凝聚和疏散解释事物的生成变化。

这一理论模型影响了后来的赫拉克利特的火和逻各斯、阿那克萨戈拉和恩培多克勒的元素理论、德谟克里特的原子论等自然哲学。

赫拉克利特肯定世界是变化的,但是他不仅研究变化的原则,还进一步把世界变化的原则本身置于发展变化之中,置于对立与统一之中。他提出了逻各斯这一概念。

逻各斯不能简单的形而上学的理解为永恒不变的自然规律。逻各斯作为变化的原则始终在对立之中变化(火和香料的比喻),它就是变化本身,就是“永恒的活火”。

同时,“永恒的活火”的燃烧、熄灭在一定的“分寸”之中,“一些分寸上点燃,一些分寸上熄灭”,即变化不是任意的变化,而具有其内在的限制关系。

赫拉克利特通过逻各斯这个概念达到了早期古希腊哲学宇宙生成论传统的顶峰。

相比于伊奥尼亚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和埃利亚学派构成的意大利学派无视(否定)周围世界的发展、变化,更关注自己心中的超越现实的永恒不动的本质世界(反动)。理性得到了抽象的发展,理性在超验的运用中逐渐具有了先验的特质。

真理之路和意见之路。在真理之路的残诗中,巴门尼德分析了存在(“是”)这一概念的内在含义,以及这一概念在思想判断中所具有的不容置疑的真理判断特征。

系词“是”构成了一个对于某一对象的判断,同时,通过它的“断定功能”来表明这个判断是对于某一对象的真实判断,即抛开具体判断,对于思维来说,存在一个可以最终被确定为真理的真实的认识(认识的绝对的真理性);存在一个可以最终被确定为实在的认识的对象(存在的绝对的真实性)。这构成了形而上学本体论的基本理论框架,也构成了形而上学本体论的基本理论追求(对先验主义的永恒不动的本质世界的认识)。另外,系词“是”包含着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包含着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

从对系词“是”的语义学分析出发,巴门尼德认为,世界的变化并不存在,世界归于“存在”,只有“存在”存在,即只有被那个系词“是”所对象化地肯定的永恒不动的本质世界存在。他认为,伊奥尼亚学派沉浸在现象世界中,而没有看到本质(现象和本质的对立)。

运动场悖论

阿基里斯追龟悖论

飞矢悖论

运动的相对性悖论

在巴门尼德的埃利亚学派之后,古希腊哲学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工作就是,如何用不变的东西来解释变化的东西,如何将变化最终归结为不变。

恩培多克勒、阿那克萨戈拉等人尝试用不变的物质元素来解释变化的世界。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则尝试用不变的形式法则来解释变化的世界。

巴门尼德的形而上学本体论产生了一个认识论问题:如何摆脱经验认识的片面性、局限性,认识那个永恒不动的先验的本质世界?经验的人是否具有非经验的、实际上是先验的认识能力?那个永恒不动的先验的本质世界是否是真实的,是否仅仅是理智的虚构?

智者学派注意到了这一问题,用基于主观主义和感觉主义的认识来挑战巴门尼德开辟的先验主义思想。

塞克斯都·恩披里柯《皮罗学说概要》:“普罗塔格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既是是者说它是的尺度,也是不是者说它不是的尺度。”

柏拉图《泰阿泰德篇》

“人是万物的尺度”表示的是一种基于人的主观经验的相对性的认识上的相对主义。既然人的感觉经验具有主观限度被认识到,并且被绝对化为人的认识的根本依据,那么人从这样的认识出发不可能到达客观普遍的真理和存在。

三个命题:一、无物存在(本体论命题);二、即使有物存在(认识论命题),也无法认识;三、即使能认识,也无法把它告诉别人(语言学命题)。

智者学派的思想激发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更深入的思考,以此回应智者学派的挑战,捍卫巴门尼德的传统,由此达到古希腊形而上学本体论的传统的顶峰。

《西方思想的起源》读后感(五):哲学笔记丨邓晓芒or聂敏里?古希腊哲学传统究竟是什么?

《西方思想的起源》聂敏里

本篇源于在看完聂敏里的《西方思想的起源》之后,我个人对邓晓芒和聂敏里所说的关于古希腊哲学传统的初步理解。

自然哲学,即古希腊时期所说的物理学。它研究的是作为整体的宇宙万物,也就是宇宙的生成和自然的本原等问题。

形而上学(Metaphysics),即第一哲学,专门研究“存在”本身以及“存在”凭借自己的本性而具有的那些属性的科学。原出自亚里士多德一部著作的名称,因为这本书被安排在他研究自然哲学的著作《物理学》的后面,所以又称物理学之后。

本体论(Ontology),即探究世界的本原的哲学理论,研究的就是“什么是‘存在(on)’”的问题。

认识论,即研究能否认识,及如何获取认识的问题。

泰勒斯——巴门尼德——亚里士多德

伊奥尼亚地区的几位哲学家都把一种活动的原则作为自己所认为的本原,不管是泰勒斯具有流动性的“水”还是赫拉克利特在一定的尺度上燃烧的“火”,都不同于后来元素论者提出的元素。与其说它们是一种物质形态,倒不如说是用来象征一种活动转化的原则。

而从毕达哥拉斯提出“数是万物的本原”,已经隐隐有了脱离现象转向抽象思辨的趋势,而巴门尼德则正式提出了“存在”。

在巴门尼德之前的自然哲学家们,关注的是运动变化的原则。自他之后,人们开始关注那个不动的本原。巴门尼德作为自然哲学到形而上学的转向,开启了关于“存在”的形而上学之思。

他之后的哲学家,则开始运用抽象思维思考“存在”究竟是什么。柏拉图说是“理念”,亚里士多德把“实体”作为自己体系中的本原,把“神”作为最高的实体。

因此,本体论的发展从古希腊的第一位哲学家,一直到晚期希腊哲学之前,作为希腊哲学研究的线索肯定是可行的。

赫拉克利特——巴门尼德——智者学派——德谟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古代怀疑主义

认识论的对象是关于如何获取知识,而那最高的知识就是关于终极“存在”的知识。而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也是终极“存在”。

赫拉克利特大约能算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涉及认识论的哲学家,他提出“自然习惯于隐藏”,充分肯定了通过感官得到认识的必要性,主张从感觉和语言材料的正确理解中,把握作为其内在本质的“逻各斯”。

巴门尼德则将感觉与抽象思辨分离开来。把通向“存在”的理性思考称为“真理之路”,把感觉经验称为“意见之路”,否定了从感觉得到真理的可能性。从此,开启了支配整个西方哲学传统2500多年的围绕现象和本质这一主题地漫长的认识问题的讨论。

他之后的恩培多克勒和阿那克萨戈拉分别提出了“同类相知”和“异类相知”的原则。

智者学派则彻底把感觉上升到绝对的程度,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主张以单个人的个体感觉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而另一位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高尔吉亚,也认为认识存在要靠各种感觉,又通过三个关于“存在”的论证否认了“存在”可以被思维认识的可能性。

德谟克利特的哲学活动按照时间在苏格拉底之后,因此我们放在智者学派之后讨论。他分别提出了“影像”说和“约定论”,将知识分为两类,一类通过理智得来,是真实的;另一类通过感官得来,是虚假的。总得来说,这还是沿袭着巴门尼德的“真理之路”和“意见之路”的区分,轻视感觉,重视理性,并且具有不可知论的色彩。

苏格拉底提出“德性即知识”,主张用辩证法,通过不断地诘问以达到认识真理的目的。

柏拉图则将可知世界与可感世界彻底分开,主张通过回忆说和灵魂转向来获得知识。

亚里士多德把灵魂三分,分别是营养灵魂、感觉灵魂、理智灵魂,感觉灵魂具有感觉能力接受可感形式,理智灵魂有思维能力认识可知形式。

古代怀疑主义则否定了一切不确定的感觉经验,主张悬搁判断。

尽管前苏格拉底哲学的目的在于获取关于最高本原的知识,但他们大多都是独断的,没有经过逻辑推理。他们把感觉作为知识,主要讨论的都是感觉被认识的可能性。

直到巴门尼德把现象和本质分离开来,知识的可能性也没有得到讨论。而到了智者学派,知识问题才上升到讨论的层面。在此之后,从苏格拉底到亚里士多德这三代哲学家都是从理性出发,围绕知识问题而展开的自己的思考。

由于在自然哲学中认识论的问题尚未进入讨论,主要是以感觉主义存在的,而智者学派以后才进入感觉和理性的关系问题的思考。自然哲学到古典时期的希腊哲学主要是从宇宙论过度到本体论,这一时期也可以说是本体论或形而上学的形成时期。但按照感觉主义到理性主义的认识论,我们也是可以基本将古希腊哲学整理出一个框架的。

感谢开心提供的图

希腊哲学始终以获得关于自然的知识为最高的理想,而自然哲学却始终局限于感性经验的领域,但形而上学主张通过理性认识达到这种最高的认识。因此,从认识目的上来说,自然哲学和形而上学是一致的。但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深度来说,自然哲学则是形而上学的前身,也就是前形而上学。而在讨论古希腊的哲学问题上,因为形而上学和本体论都是关于“存在”的学问,加上这种研究还不够深入,本体论实际上是包含在形而上学研究里面的。

邓晓芒所说的古希腊哲学传统,即“自然哲学和本体论”,实际上就是把古希腊哲学分为两个阶段,即自然哲学到形而上学的一个演变过程,也就是研究对象从变动的现象如何到不动的本原,具体来说就是泰勒斯——巴门尼德——亚里士多德,巴门尼德在其中作为自然哲学到形而上学转变过程中的一个转折点,奠定了从自然哲学转向形而上学本体论的传统。

但我们从自然哲学到本体论的研究对象变化来看,自然哲学把握的对象是变动的现象,本体论则是关于不动的“存在”,从现象如何认识本质的认识论问题,实质上也就是包含在自然哲学——形而上学的演变过程中的。

聂敏里的“形而上学和认识论”传统,是从里外两个方面来看待古希腊哲学的发展。他把自然哲学看成是形而上学的一个方面,而整个希腊哲学的发展,是形而上学研究对象“存在”的逐步确立,和如何认识这个“存在”的过程。但是,他在研究中又单独把认识论从形而上学中割裂开来。事实上认识论在古希腊,就是思考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也就是如何从现象中把握本质,从而达到对最高知识——关于“存在”的认识。因为本质和现象属于形而上学基本范畴的概念,很明显,古希腊的认识论就是形而上学的一部分。形而上学的发展,绕不开认识论的问题。而认识论后来从形而上学中分离出去,则是从笛卡尔开始的。

在这两种理解之下,我认为两种说法都各有其侧重点,主要是理解的问题,并没有谁的学术水平更高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在古希腊时期:形而上学=本体论+认识论,总的来说,古希腊哲学传统实质上还是一种形而上学发展过程。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