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生与死的战斗读后感锦集

生与死的战斗读后感锦集

《生与死的战斗》是一本由[美] 哈利特•巴塞基 / 保拉•艾尔曼 / 南希•古德曼著作,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3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生与死的战斗》读后感(一):放开心态,寻求积极的心理防御——《生与死的战斗》读后感

这是一本心理学的专业著作,书中专业词语比较多,对于没有心理学基础的我来说,着实不是太容易读懂。所以我主要把它当成故事书看了。书中的案例是真实的,看后让人唏嘘不已。虽说以前也看到过一些自残成癖的电影片段,但对那些从切肤之痛中寻找快感的人,很是不能理解。就像我不能理解抑郁症和同性恋一样,我想,这些病态的心理大部分是后天形成的。所以为了预防,还是应该更广泛、深入地研究一下的好。

《生与死的战斗》读后感(二):平衡与存活

《生与死的战斗》 是我读过的第二本关于施受虐方面的书籍,因不是心理咨询行业从业人员,只能作为一位普通读者从旁观者的角度窥探一番,再加之中文此类图书相对较少,所以总是十分珍惜。

几年前曾读过国内一位社会学家对于施受虐的相关著作,印象深刻的是,她并没有单纯把这一异于常人的行为归纳为精神病学研究的范畴,而是从虐恋和亚文化的角度,从切身体会阐述属于两性甚至同性之间被正统社会所不容却又合情合理的精神和肉体上的特殊联系,以此基础剖析案例,立意深刻。而本书中的几位心理学领域资深研究学者,也从自己经手的不同案例出发,不仅仅从精神病理学的角度来探讨施受虐之间的关系,更着重研究了心理咨询师与病患之间的移情于被移情,施虐与受虐等等情境,站在更高的角度探讨着双重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这一庞大错综复杂的联系。

从婴儿口欲期到幼儿肛欲期再到青春期甚至成年,任何一个小小的错失便会引起人们精神上不由自主的改变,想对于敏感人群更是如此。从对父母亲、家庭、社会的不满足甚至精神及肉体上的折磨,是施受虐人群所经历的挥之不去的噩梦。施受虐者们的行为是以伤害为主导,他们从伤害与被伤害,从精神与肉体上的相互折磨而获得快感,从重复性的破坏与攻击中达到心理满足,依靠自己的力量,他们很难走出这迷宫,无论施受虐的任何一方,都会深陷漩涡中难以自拔,陷入更深层次的罪恶之中,他们的灵魂不断忏悔受到煎熬,这可能会引发更多的精神创伤,直至毁灭他人,毁灭自己。

弗洛伊德曾经说过:我们的工作是从生死本能大对立中开始的。心理工作者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心灵做支撑,没有一个独立的灵魂,是很容易与患者之间产生情感倾斜的:或过分同情、或过度厌恶,使自己也成为新的施受虐关系中的一环。当然,心理工作者也不是完人,他们的心路历程也不一定完美,在解决病患问题的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审视自己的过程,要达到平衡,不能让病患产生过度的情感依赖,也不能让病患产生厌恶与不信任感,通过肉体与精神、心理与性,从自体、他者和分析过程中皆得以存活。

《生与死的战斗》读后感(三):介于看懂与看不懂之间

大概是给专业人士看的吧,没有精神分析的知识基础真的好难看懂,各种概念向你飞来但又不解释清楚,尽管临床案例分析这种写法非常吸引人,但是除了案例之后的部分真的晦涩难懂以至于无聊。毕竟是临床案例,分析不仅着重在原因,还在于治疗以及改善治疗方面上。理论部分很少但还是可以提炼出来一点。 根据不同的情况,施受虐倾向也有不同的表现。施虐和受虐是可以互换的,有人是通过受虐的方式施虐,有人则相反。当我们(仿佛)失去自身与外界的联结,就会感受到自我湮灭感,是一种无法感受自己存在的对虚无的恐惧感。因为为了摆脱恐惧和虚无,就只能通过痛苦本身来感受存在。自我诱发的痛苦功能之一就是试图刺穿无感(not-feeling)这堵墙。 在第一个案例中,病人通过自 对自己有极高的要求(导致瘫痪)来体验痛苦,以此否认自身作为人类的脆弱和局限,这根源于重男轻女的父亲对自己的无视,以导致病人从小以超越男性来要求自己,同时憎恨男性。 又或者,当我们无法正确区分主观客体和真实客体时,往往在认同过程中,把自己变成客体本身,因此让客体仿佛变成了自身所有,因此自我与客体的边界就会被模糊。 如第三个案例中,病人肆意地侵犯他人的空间以施虐,或者对于自己与他人(自以为)过于亲密的关系有种窒息感因此逃离,因为病理性认同过程让她把自己变成了客体本身。 他们都有一种压倒性的感受,他们挣扎于恐惧被认识和恐惧不被看到之间,重复着这种感受。 可以说,父母对孩子的熟视无睹或过度侵犯(即所谓“灵魂盲目”和“灵魂谋杀”)都会导致孩子以后出现施受虐倾向,这种倾向(基本)心理创伤应激综合征,这种创伤是一种持续的过程。孩子长大后在情感和交际方面,在精神或实际行为上自虐或对他人施虐,无法感受正常的情感交流和快乐,他们潜意识地以主动的方式重演曾经被动遭受的折磨,有时会把自己变成当时的施虐方(如父母),发展出一个非常残酷的他者体验,但内在的防御系统和超我又迫使他们认识到其中的羞耻和痛苦,于是在两种极端情感中重复,正如凝望自身的深渊,“良心变成了暴君,扼住了激情的喉咙”(《简爱》)。 把这种情感倾向性欲化,是一种用来调节情感的原始防御,他们的施受虐倾向有时会以性欲的方式呈现,由性欲引发的羞耻感能够抵御心理创伤带来的脆弱感和绝望,渴望被穿透和恐惧被穿透,都反映了身体及心理创伤的穿透性这一特点。 书中的治疗时间都是四年到十五年不等,时间之长让我感到非常诧异,在高级精神分析师一周四次长达十五年的治疗,这得多少钱啊!

《生与死的战斗》读后感(四):施受虐者的救赎之路

1976年,由皮尔·保罗·帕索里尼执导的电影《索多玛120天》在意大利上映,该片放映不久就被世界各国封杀,而后更是被列入了世界十大禁片之首。该部影片是改编自萨德侯爵的小说《索多玛的一百二十天或放纵学校》,而这部在狱中写下的小说不仅将血腥和暴力展现给了读者,还衍生出了两个精神分析领域的重要词语:虐待狂和受虐狂,也就是我们俗称的SM,这个单词也是根据萨德侯爵的名字(Marquis de sade)派生而来。

而由美国三位哲学博士编写的《生与死的战斗》一书,主要讲述的就是关于现实生活中施受虐患者的治愈案例。我们对施受虐的印象很多还停留在性的层面,当然无可否认的是施受虐很多伴随着性行为。施受虐心理在文学经典中层出不穷,比如谷崎润一郎的《春琴抄》、三岛由纪夫的《美德的动摇》等。文学作品中的施受虐,特别是日本文学,往往以一种唯美的笔触来写这种病态的心理和人伦关系,以至于读者很难察觉其实施受虐是一种心理上的疾病。

《生与死的战斗》是一本非常专业的施受虐心理治疗的案例分析书,说实话,这本书没有学过专业心理学的同学想要读懂是不可能的。但经过我的阅读,我选出了几个重要的心理学词汇以及解释(百度的解释),你如果了解了这几个心理学词汇,你阅读这本书便会轻松不少。第一个词是:力比多。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一切身体上的快感,心理学上将它称之为一种力量,是一种本能,也是你心理现象发生的驱动力。

第二个词是:移情。这个是心理治疗的一种手段,《生与死的战斗》中的常用手段,你可以理解为把病人的情感投射到你的身上。

第三个词是:俄狄浦斯。你理解为恋母情结就行了。

了解完几个心理学词汇之后,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就是案例了,一共是4个案例,而且是完全不同类型的施受虐患者,你会发现施受虐的影响范围很广,并不仅仅是你之前所以为的性行为,当你把它从文学经典中抽出来,用病例来看待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这些患者非常的可怜。作者在一开始就告诉读者为什么这本书要叫《生与死的战斗》,因为这些患者既想生存下去,又想毁灭自己,他们在痛苦的矛盾中挣扎着。

第一个案例:戴安的案例:

戴安好比是那些女强人的变态版,她毫无节制地强迫自己努力,以至于自己的身体出现了严重的残疾。她的施虐对象是自己,这个心理形成取决于她的童年,她从小被忽视,而且父亲是个暴露狂,经常在她面前手淫。童年的创伤让她对自己和男人产生了否定,从而慢慢转向了同性恋,最终变成一个施受虐的患者。

第四个案例是:A先生案例

这个案例我觉得是最有趣的一个案例,而且和文学中的案例最为接近的一个。首先它讲的是一个俄狄浦斯患者,也就是有着强烈恋母情结的患者的故事。俄狄浦斯的一个重要信号是排他性和仇视父亲,甚至觉得父亲不应该进入母亲的卧室。他甚至想象母亲的自慰棒是一个卷发棒,烫伤母亲阴道后好让父亲不能占有母亲。而A先生之所以有这种心理问题,是因为他小的时候觉得自己胸部变大了,让他自己觉得女性化,然后自己把自己孤立了起来。第二是他的家庭环境十分恶劣,父母有吸食大麻的习惯,而且父亲在母亲面前总是表现的很柔弱,让他看不起父亲。不过让我很钦佩的是,这个案例治疗师治疗了十多年,最后A先生治愈并拥有了自己的妻子和家庭。

总的而言,《生与死的战斗》是一本非常专业的心理书,我觉得两种人或许会喜欢它,一个是专业学心理学治疗的,第二个想知道喜欢SM的人脑子里究竟在想什么的。

《生与死的战斗》读后感(五):激情和限制——评《生与死的战斗:与施受虐的对抗》

文/缪绍疆

1792 年,皮奈尔被任命为巴黎男子疯人院(比塞特)的院长,他解除了疯人院里病人的镣铐,主张以更人道的方式来对待精神病人,这是写入精神病学教科书上的标志性事件。几乎与此同时,萨德侯爵因写作《朱斯蒂娜》《朱莉埃特》在1801年被再次强行关进夏朗东的精神病院,直至十几年后死在那里。即使在启蒙光芒的照耀下,萨德也是不能被接受的。因为他的施虐、残暴,以及毫无节制,至少表面如此。而这可能也确实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在萨德的另一部名作《美德的磨难》中,他只是在试图以他自己的方式来达到美德的彼岸。很多哲学家讨论过一个问题:康德的道德位置和萨德的施虐位置有多少重叠,康德是潜在的施虐狂,还是萨德是一个康德主义者?

受虐则源于马索克这位奥地利作家,他是乌托邦思考者,信奉社会主义和人道主义,他在1870年写作了《穿裘皮的维纳斯》,埃宾据此在《性心理变态》中以他来命名了“受虐狂”一词,埃宾同时也写道:“他(马索克)经历了严重的伤害,但他通过他的作品消除了他的性偏离……这是一个令人深刻的例子,性能量可以是善也可以是恶,这取决于我们内心的构成和方向。”

“施虐”和“受虐”这两个词虽然较为晚出,但其表现一直存在,也许和人类历史一样久远,帝王贵族的施虐,苦修士的受虐都有很多例证。他们的施虐受虐可能并不处于性能量的支配之下,道德感往往是一个更重要的因素。明太祖是贫民出身,痛恨贪官污吏,贪污之人一旦被他抓到,下场通常就是剥皮。而有基督教徒会在大腿上绑上带刺的苦修带,每当活动时,倒刺扎就会带来皮肉的剧痛,他们认为这样能够更接近上帝。内在激情越强,个体的冲突可能性越大,所需采取的限制可能也越多。

启蒙时期之后,施受虐在西方被纳入了一个被审视的位置,被纳入到学科中,包括哲学、伦理学、性学,以及心理学等。在其中,精神分析对施受虐的探索可能最为精微,在方寸之室中,在经年累月里,分析师和病人之间的情感和需要被言说、被见证,也被规训。

本书序言中有兰格尔的一封信,里面提到:“我所写的是纯粹的、极端形式的施受虐。你写的是‘形式更加温和’的施受虐,更为广泛的施受虐。是的,就像是恋物或者古老的、潜藏的同性恋因素,施受虐在传统的神经症人格中是广泛存在的。在当今世界,完全不受施虐、恐怖主义的威胁,那恐怕是不可能的了。只有把我们的观点集合起来,才能够描绘出这个个体、这个病人、这个独特自我的全部图景。” 本书确实如此,将近二十位作者通过四个临床案例,从自己的角度来理解施受虐这对关系。

施虐和受虐首先是在病人的内心冲突和潜意识幻想中,病人会扮演两个角色,在施虐和受虐中不断反转,就如本书一个章节的标题——A先生的原始超我:施虐复仇幻想、激发及随后的受虐懊悔。然后,这种关系会反映在病人和分析师的关系中,同样是轮流扮演两个角色。这也类似于本书的另一个章节标题——和B先生穿越“伤害的爱”的航行。

精神分析是一种心理治疗方式,也可能是最有名的一种心理治疗方式,但和大众理解有差异的是,这种方式是反社交的,有着几乎最严格的规定,分析师和病人要杜绝任何可能的社交行为,在这种框架下,病人的内心得以展开,激情和幻想被允许其正当性。而这种严格的设置本身就有着施受虐的意义,因此长程精神分析一定会有施受虐的部分。分析师去体验,去容纳,也去限制,然后病人来学习这些。

福柯认为,精神分析是基督教忏悔实践的现代版。忏悔能够使个体获得解脱,重新和至高者和解,在精神分析中,个体在分析师的帮助下,重新审视自己的激情和欲望,加以限制,其中最重要的条件是分析师要能够在病人的激情中存活下来。但和牧师有神可以依托、可以信仰不同,分析师是在人文主义的背景下成长,他如何去探索人性的险峻幽暗,而又不被激情湮灭,本书提供了这样一些参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