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成年孤儿》的读后感大全

《成年孤儿》的读后感大全

《成年孤儿》是一本由(美)亚历山大.李维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2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成年孤儿》读后感(一):不想修的必修学分

那天无聊出去逛书店,在家乡这座小城这是除了去咖啡馆外少有的能让我感兴趣的事情。“直到父母离开,我们才真正长大成人。”看到封面上的这句话,让我瞬间决定买下《成年孤儿》。

心里建设用了三天时间,才在今天鼓起勇气一下子读完这本书。总有一天要和父母说再见,不再是某人的小孩,真正的长大成人,这种想法瞬间就让我眼中含泪。

没读完这本书之前,无法理解外婆和姨母的相继离世,怎么能让母亲的心理状态彻底崩溃,郁郁寡欢多年,以至于她的健康受到影响。读完之后,能明白了一些。对于我来说只是失去外婆和姨母的疼爱,对母亲来说是她仅有的亲人们,在外公过世多年后,外婆的离开对母亲来说意味着成为了孤儿——成年孤儿。家里的琐事,和丈夫吵架的委屈,因为女儿不听话的牢骚都再无处可说了。她再也不是母亲的小女儿了。

外婆过世已经十五年,我已记不得她的容貌,只能从偶尔吃到的似曾相识的味道里回忆。这几年不在国内,连熟悉的味道都有些模糊了。唯一的连接,只有共同的信仰。想起外婆过世前,每天晚自习前的匆匆探视,心里还是隐隐作痛。如果到了和母亲说再见的时候,没有兄弟姐妹的我,能支持下去吗?

感谢上帝,让我看到这本书,提前明白成为一个“孤儿”会遇到的种种可能。无论是否经历过丧亲之痛,这本书都值得一看。与父母和解,与自己和解,与悲伤和解。当人生的课程需要修这个学分时,不要让自己挂科补考。

《成年孤儿》读后感(二):请让我哀伤

如果问,你为什么阅读?

不同的人,对于不同的书,回答应该有很多,获取知识和智慧,开阔视野,打造品味,消磨时间,etc

对于这本书,我的答案是,因为哀伤,需要帮助,需要拯救。

虽然已经快两年了,但一直都不能完全从父亲突然离世带来的伤痛中恢复过来。虽然不像刚开始时那样的普天盖地,但是哀伤的情绪还是常常会扑面而来,而且完全没有任何的预警。

哀伤,对,是哀伤,不是悲伤,不是悲痛。

悲伤和悲痛,这是最一开始面对这种巨大的冲击时的反应。甚至还有愤怒。

随着时间过去,情绪不再像刚开始时那么强烈,似乎慢慢的变淡。

就是这漫长的哀伤了。也不是无时无刻,但却时不时的在各种相关不相关的场景中出现,让你知道,这一事实将永远陪伴着你,与你的生命共存。

而且不知道如何应对这样的哀伤,而且也不允许自己把这样的哀伤显露给别人,会怀疑自己怎么这么软弱 。可也会觉得如果有一天哀伤停止,是不是就意味着将父亲遗忘。刻意做父亲在世时会做的事情,把与父亲的合影摆在桌子上。

看这本书,会让你觉得这样的哀伤,是被允许的,也并不孤独。

而在此之前,真是孤独啊。我对朋友的表现感到好失望,你们怎么都不能明白我此时是多么难过,是多么的煎熬。我内心是多么期望你们对我关心,安慰我。

看完这本书,让我明白,我对他们这样的期望是过分的。并不是他们不是真正的朋友,也并不是他们不够爱我。他们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失去,对于我的感受其实是完全无从得知,也无能为力。

也许不需要看这本书,大概你也会明白,你终究会从这哀伤中恢复。可是在这过程中,能够知道你并不孤独,会让你过恢复之路更容易些吧。

《成年孤儿》读后感(三):成年孤儿的成长教育

文/夏丽柠

很遗憾,我已经不记得父亲去世的具体日子了。只记得那是个闷热的夏日夜晚,父亲的肚子鼓胀得像个透明的肉皮球。几年之后,我知道我是刻意将这段记忆抹去了,总以为他还活着。可当母亲渐渐老去,我再次感到了死神伸出的双手。我反复被提醒,我快要成为孤儿了。

成年孤儿》书腰上的话击中了我,“直到父母离开,我们才真正长大成人。”成长的道路真是漫长啊,终于有人说出了我的心里话。

本书作者亚历山大·李维是美国犹太裔心理医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作家。所以你会发现书中没有抒情、没有感伤,而是理智冷静地为你讲述如何面对亲人的死亡、了解失去双亲的困境、冲出哀痛的泥沼,共同完成“失去父母的这堂课”,最终勇敢地面对生命繁衍,面对生活,才是本书的精髓所在。

父母离世,那么复杂的感受,轻易无法说出口。可像我们,生长在善用“老庄”思想的国度,从小就被教育生老病死,人世无常,“向死而生”是生命的常态。 当李维在第一章中强调父母离世后对人生造成的巨大影响时,我很不以为然,觉得外国人就是矫情,死亡本来就是我们无力回天的事实。可当他写道,“我不再是谁的小孩了”。我才惊觉:我的生命没有出处了,那个被称作“家”的地方被摧毁了……我瞬间潸然泪下,哀伤奔涌而出。

哀伤的源泉便是那些“该死的”或者“甜蜜的”回忆,而能与你分享这些的只剩你自己了。失亲的人最大的痛苦是孤独。那么,“走出哀伤”就是每个丧亲人的必修课。就像书中派翠西亚·斯高的诗句:“我再也不可能成为任何人的宝贝女儿了。”接受这个现实,不仅仅是时间的问题,而是需要一个心理过程。

李维说,“自从首度丧亲之后,我们便开始了一段独特的成人时期,一直持续至在世的父亲或母亲去世时”。 所谓独特,我理解为是丧亲之人在培养“与哀伤和平共处的能力”。李维书中所说的对于亲人死亡事实的“怀疑、回避和拒绝”,我都经历过,甚至以为死了也不错了,至少可以跟父亲一起生活。这是非常幼稚的想法,说明我们还未真正成长。

丧亲之后,我们终于被迫剪断了家庭的脐带,完成了“不再属于任何人”的身份转换。然而,随之而来的是:我们无法再与人确认自己的成长细节,成了一个无处连接的孤岛; 我们终于认识寿命,而且学会了为自己的生命倒计时; 我们终于可以无所顾忌地主宰生命。当然,有的人选择珍惜余生,有的人却仿佛逃脱桎梏般放纵生命。也就是说,有的人走出了丧亲之痛,有的人一生被羁绊其中。

李维在书中提醒读者:“父母持续介入我们的生活,或许对我们有所助益,但也可能产生问题。”死亡能够成就永恒,通过选择性记忆,坏的也能成美好。比如书中的保琳,随着时间的流逝,蛮横专权、粗鲁自大的父亲在她心里竟然成了慈祥可亲的英雄。

当然也有人专门去记父母的坏处。 这令我想起了获得第146届芥川奖的田中慎弥的《相食》,小说讲述是一个父母离异的少年,父亲常年对女性实施暴力,而少年因恐惧自己长大后会想父亲一样,不由自主地对女性做出同样的行为。少年为了控制自己的行为,拒绝与女友来往。却意想不到,在一个雨夜,父亲竟然伤害了前来约会的女友。结果气愤的母亲杀死了父亲。小说结尾,少年心中释然:终于可以不像父亲一样暴力了。

其实,这部小说里有一个隐喻:说明父母是我们人生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而他们的影响不仅是血型基因等生物现象,还有为人处事方式,恋爱婚姻家庭等方方面面。少年摆脱父亲的阴影,长大成人从那一刻,才真正开始了。

“成人生活三个阶段:双亲健在,只有父亲或母亲在世,双亲离世”,李维认为绝大部分人的一生里都会经历这三个阶段。而很多人生问题,却发生在这三个阶段之后,还有些是父母在世时遗留的问题。李维的一位患者说过,“父母过世时,就好像下雨天没带伞一样。” 不经历风雨,怎可见彩虹,这大抵是“长大成人”的奥义。

李维深入浅出地为我们上了一堂“失去父母”的课。跟他一起,我们尽情地哀伤,却也在哀伤的过程中,意外地发现了一件事:我们长大了。如何学习生命的价值,令我想起了胡文辉写过的一篇文章的题目: “爱不在乎忘记”。只要爱在心里,便不会随着肉体而消逝,反而可以转化为对抗死亡的动力。这便是亚历山大·李维教给我们的有关“成年孤儿”的真谛。

转载请豆邮联系

《成年孤儿》读后感(四):贯穿书中故事的三个比拟

作为一个跟书中谈话对象经历相似的读者来说,作者的笔触真的很温暖很温暖,我们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字的力量。从纸张跃到心里的是一种情绪,一个个温抚人心的倾听者、讲述者。作者用自己的故事,别人的故事诉说且总结出了很多成年失去父母后的变化和反应。虽然他给了一些指导方针,但并没有试图寻找所谓的解决方案,因为我们都深知针对每个人的药方是不同的,面对中年丧失亲人的巨大变故,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继续生活。

给我印象很深的书中的三个比拟,既形象又很有共鸣。

1、父母去世后的那种巨大的孤独感,以及贯穿本书最为触动人心的一句独白“我再也不是谁的小孩了”所映射地或者说比较重要的连锁反应,就是一种无法磨灭的孤独感,一种找不到任何归属感的漂泊感。想远一点,也许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老了老了会要落叶归根,要认祖归宗。即便所谓故乡早已远去,却仍然要找到宗庙祠堂。也许终其一生的孤独感,虽已不惧怕,但仍希望心有归属。说回书里,作者说,可能因为孤独感,我们自己会改变。我们可能会变得无法与别人相处,就连原先很熟知的人也一样。我们会有一段时间变得和任何人接触都极为吃力。“告诉别人改变有什么意义?如果我真的改变了,我就不再是从前的我,如果真我不再是从前的自己,很显然地,我已不再有熟络的人,我也不愿意也不想联系陌生人了”。我想,这种孤独感是失去父母这种物理上的断联带给我们的,同时也是那种心理上的改变潜移默化地加给我们的。这种自我变成陌生人的孤立感,一个“不再与陆地相连的岛屿”,正是一种认识改变发展的开端。在父母尚未去世之前,孩子无论年纪大小,至少仍然能够透过他们与世上的其他部分相连;而一旦父母不在了,那份链接就彻底消失了,遗留下的孩子(无所谓年龄)顿时需要面临汪洋。兄弟姐妹也许仍然能够让我们感觉少许孤独,但他们也只是另一个岛屿,我们需要面对的风浪大小也许不同,但相同的是依然要开自己的力量在这片海域生存。

2、当某人处于某一个转换时期,其他家庭成员同样扮演者支持的角色。一位姐妹结婚,其他人就是她的随行者;有一个人毕业,其余的家人就是毕业典礼上的观众。但是父母的死却不然,它是独特的,因为当父母过世时,家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得在同一个时刻经历相同的转变,没有人可以当个只在一旁提供协助的旁观者。每个人都牵扯在内,每个人都能感觉到失落(或者必须感到失落),没人可以幸免,每个人都想找人帮忙,然而这次,没有父母可以依赖。于是,一种情绪促使分裂变成了混乱,这种混乱就像管弦乐团在指挥者离去后,依然继续演奏。每个人都清楚知道自己所演奏的部分,但是不知道如何开始何时结束,也没有人计时。不过最终,每个人都会开始即兴演奏,试着去找一些新的曲调。比如父母过世后还要不要聚会,要不要去某个地方吃饭,要不要有某种仪式,家里一些人默认的角色也许在潜移默化中早就发生了变化,一种新的家庭氛围,小团体秩序开始展现。但无论如何,这个管弦乐团既然会继续,乐章依然在进行,人们会自己组合,形成一个新的变调,因为,生活在继续。

3、火车上,每一个世代都有一节车厢,我们的兄弟、表兄弟都和我们在同一个车厢;上一辈如父母、阿姨叔叔则在我们前面的车厢,或许还有更前面的一节车厢中载着祖父母。他们帮我们直面死亡。我们后面是我们的孩子和后代,我们所有人都在一个直线上。每个车厢进行的事情都不属于另一个车厢,他们拥有自己的车厢,自己的问题以及自己的故事。同样地,我们也是。虽然车厢是线性的,但却又是静止的,因为我们有选择性地相信,年长的人总是年长,中年者始终中年,而我们也永远年轻。这是因为我们的视线被前方父母的车厢挡住了,智能从两侧瞥见窗外的景色,透过窗户,现实成为过去,如同一张照片,呈现永无止境的视野,但是很安全。接着我们的父母过世了,在前面的车厢不见了,于是我们第一次直面前一个车厢看到的风景(死亡)。我们一开始可能会在刚刚到来的视野而带来的强光中流泪,但是只要继续走下去,我们不知能够看到新的东西,我们身体、细胞也能够感受到领先的风景。诚然,我们是下一个将要逝去的人,但我们会明白,车厢和车厢没什么不同,我们会开始明白,未来,过去和现在,其实都一样。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