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中古中国门阀大族的消亡》读后感1000字

《中古中国门阀大族的消亡》读后感1000字

《中古中国门阀大族的消亡》是一本由[美] 谭凯 (Nicolas Tackett)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页数:3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古中国门阀大族的消亡》读后感(一):中古中国门阀大族的启示

门第观念在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无论政策发生何种变化,把持上层社会的大族都表现出了良好的适应性,帮助家族的年轻人仕途高升。

大族之间显示出了复杂的,紧密的婚姻网络,阶级固化严重;且多居于京城,向外迁徙意味着重返政治生活困难;例如安史之乱时期,出现过大族外迁潮,但在动荡结束之后大族也重返京城。

高度聚集的居住环境,给黄巢创造了把中古大族一锅端掉的机会。

《中古中国门阀大族的消亡》读后感(二):旧版古代精英的倒下

本书是讨论中国唐朝中后期的门阀大族的衰亡,其中第一章到第四章是界定这些大族以及研究他们的居住范围和迁徙方向,和社会地位等。从第五章开始讲述大族们的消亡原因,就是黄巢起义通过屠杀的方式将这些大族们同时也是当时上层社会精英消灭,而安禄山叛乱则没有彻底屠杀这些精英,因为他明白他们的作用,所以未下狠手。第五章对于战乱残杀的描述,让我联想到了清明上河图大结局第6本,满目疮痍,尸横遍野,遍地沧桑,就连长安作为王朝首都上千年的大都市,在此后的几个世纪中,成为“几乎被遗忘的城市”。而分散在农地的废墟遗迹成为后世文物学家满足好奇心的地方。

《中古中国门阀大族的消亡》读后感(三):士族的灭亡

熟悉毛汉光的读者大概不会对本书的方法和一些结论感到惊艳。作者最核心的观点其实就是“士族中央化”对士族覆灭的影响。稍有新意的我认为是本书的第四章,作者通过士族在藩镇上层的普遍任职及与中央的密切联系说明了藩镇对唐代在安史之乱后能够延续其统治的重要贡献。

语言是限制外国史研究的一大屏障,尤其对于一般中文世界的读者也不太容易完全理解的文言文而言对洋人只怕更难,故许多汉学著作硬伤累累,不得不说有对史料解读精准性欠如的因素。但国内研究更需要的是外人的视角与方法,因此有时不得不采用两个标准进行评价,不过从作者能够准确并灵活运用墓志材料这点来说,在西方只怕并不算多数,凭这点给个五分并不为过。

《中古中国门阀大族的消亡》读后感(四):立足于科学研究方法的史学著作

有人认为此书没有新意、无聊。可能是因为我不是历史学科班出身,历史书读得少吧,我认为这部书挺有新意的。读完收获挺大的。里面的研究方法和历史教科书完全不同。措辞也挺谨慎的,总是根据已有的证据提出新观点。还真没见过能与之媲美的中国本土学者的作品。

作为一名理工科学生,我对此书的数据库系统和统计学方法的应用感到很熟悉。与中国传统的历史学研究方法比起来,我认为这种研究方法更加科学严谨。当然,此书也运用了很多传统史料。

中国的历史研究者的研究方法给人的感觉普遍还停留在封建时代。他们对历史已经形成刻板的印象,总是喜欢拔高与自己类似的观点,贬低与自己迥异的想法。我认为,现今我们给历史下结论需要有数据、考古、史料多个维度的支撑。而某些人却喜欢夸夸奇谈,重复前人的观点,对新事物、新方法置若罔闻。

希望中国文科界能够摆脱文人相轻的恶习和浮夸的氛围,能够真正与时俱进。

《中古中国门阀大族的消亡》读后感(五):读书感想

相较于哲学/理论/思想史作品读得很快,作为历史外行收获颇丰。全书核心观点是晚唐贵族门阀的突然消亡并非来源于传统观点所谓安史之乱后逐步消逝,而是被黄巢起义攻占两京导致的集体肉体灭亡造成,明显受到当代新史学“偶变性”思潮影响,其中真伪我才学疏浅无力辨别,就我目前认知计划至少还要参考: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上承门阀制度发源,中接谷川道雄《隋唐帝国形成史论》了解贵族政治,下接李碧妍《危机与重构》思考藩镇割据问题。方法论上本书前两章依靠墓志铭建立庞大数据库并处理为量化指标,同时开展社会网分析重构唐代贵族关系网络,后三章分别探究中唐高层贵族政治权力再生产、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问题中央地矛盾(强调贵族适应性!)最后揭示黄巢之乱的灾难性毁灭。核心感受是其中运用的数据库处理方法确实强大新颖,但核心弱点正如经济学帝国主义入侵历史学时(代表人物例如毛咕噜大神acemoglu)遭到的反驳相似,即关键变量的选取测量是否合理是判断量化方法应用是否恰当的核心,也直接影响了研究结论的信度;另外传统历史学批判的“不典雅”也确实还需要努力解决…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