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无违读后感100字

无违读后感100字

《无违》是一本由王跃文著作,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3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无违》读后感(一):想看作者自传

这是王跃文的首部人生随笔集,就尘梦、观闻、灵肉、执念、天命、逍遥、无违等几个题材,也采用问答的方式展示了自己的观点,这里的有些观点比较尖锐,直抒胸臆,很有愤青的味道,有别于他的小说里那种表面上看上去风平浪静式的叙述,或许小说里需要包含,而随笔就可以纵横。

但话题也就集中在官场、文学、对作品的评价、乡村和社会现象的点评,与前面看过的《王跃文文学回忆录》有不少雷同,像对“官场小说”这个概念的不认同、奶奶的四六句、爸爸的右派批斗等例子,都是经常出现的,已经看过好几遍了,觉得重复的太多,但本书中对像《红楼梦》、《论语》以及外国名著的引用和评述却是很有新意的,很有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味道,用她们的意思表达自己的观点恰到好处,可见作者的文学功底深厚。

其实我很想看看那种纯粹式的作者自传,只叙说不评论,就像他的小说那样的。虽然本书中也涉及到了一些,像写他的小时候、他的大学阅读、他的奶奶爹妈哥姐等,可惜很少,也写得很简洁,只是几个小例子一样的事,不过瘾。很希望以后能读到王跃文先生的自传,不知能否实现?

《无违》读后感(二):王跃文:绝不是一个不懂味的人

就像张恨水,琼瑶、匪我思存的言情小说之于万千女性对爱情的幻想,吴敬梓、老残、王跃文的官场小说对中青年男性权力欲望的营造也格外容易引起共鸣。这里有深层次的原因,不必细说,简而言之,它蕴含着大量非上位者对权力和统治阶级的意淫。

看看前段时间火得一趟糊涂的《人民的名义》,还有公务员热门岗位六千分之一的录取率,你绝不会怀疑王跃文在微博上牛逼哄哄地说:我的读者粉丝群有一千万人,随便一本卖几十万是大话。

古人说,知人论世。我一直认为,小说家都是满嘴谎话的骗子,唯有在写散文时,他们才会老老实实,有一说一。被媒体称为当代官场小说第一人的王跃文,到底是个什么人,答案全部在这本散文集《无违》里。这是王跃文的一部很有勇气的散文集。他在这本书里说了很多大胆的话,让官员们听着如坐针毡,这是难能可贵的。

《无违》共分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尘梦”,涉及王跃文从童年到中年的经历,读来颇有情趣;第二部分“观闻”,是王跃文的官场思考和社会批判,作者深邃的思想和犀利的语言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第三部分“灵肉”,谈人类精神对肉体的背叛;第四部分“执念”,是文学话题,王跃文谈了自己文字生涯的孔见和对写作的看法;第五部分“天命”,是湖北大学周新民教授和王跃文的对话;第六部分“逍遥”,纯粹是聊天,通过作者的日常生活,包括读书、喝茶、写作习惯、生活习性等等来见证人生,见证人性,也谈男人和女人。第七部分“无违”,《大家》杂志符二博士代表读者从各方面质疑王跃文,王跃文对各种质疑的回答。

全书七章既可独立,又有内在关联。读者可根据自己的阅读目的选择感兴趣的章节阅读。如果想窥探王跃文的思想和文学价值形成的内因,可以把重点放在第一二三四章,这些部分详细描述了王跃文从湘西小村,走向官场,经历官场洗礼,又退出官场的人生经验。当你了解了它,你也就不难理解《国画》等小说里的人物内心为什么是那样的。比如他的圣女情结,在小说里女性绝大多数时候是美好的,坏的只有男人。而在现实生活中他也吃过女人的亏,曾借钱给一文学女青年,结果血本无归。

关于作家和作品的关系,刘庆邦有句话,作家写什么是命中注定的。以前不懂,现在非常认同。王跃文也无法逃脱命运的安排。从小在农村的经历,以及大学毕业给领导写材料,这些都无形之中,为他未来的写作做了准备。乡村和官场成为他关注现实无法抹去的背景色。官场小说《国画》让他成名文坛,乡土小说《漫水》获鲁奖让他得到主流认可。这颇像湘菜大厨在厨师大赛上靠做其他菜系的招牌菜拔得头筹,不免让人尴尬。

文学爱好者都有个作家梦,在这本书里王跃文也提出许多中肯的建议,比如不要随便全职写作,一定要有工作养活自己,能发就发,不能发也不要受到打击。想偷师学艺,对文学创作有兴趣的读者,不妨看看第五第七章,这两部分是真实的人物访谈,实在是可以单挑出来精读,尤其是第七章“无违”,可以感受到年轻的文学博士二对王跃文锋芒毕露,甚至很不礼貌的连环问,当然都被后者一一化解。

王跃文说,他不在乎是不是成为伟大的作家著书立说,流芳千古,他只是爱好文学,喜欢小说。但我们从他接连不断的创作中,分明看到了野心,文学的野心,当然这应该与其倡导并向往的平和清明的生活并不冲突。无违于自己,无违于天地,这是王跃文安身立命之理念,也是他的创作的秘诀。如此说来,他当初从官场进入文坛,完全是因其志趣和秉性,并非不懂味,相反,正是他懂味的表现。

笔者断言,他是一个懂味的人。说不懂,那是骗小白的,透着官场的虚伪。

《无违》读后感(三):作家王跃文对话自己:一生无违——说给这个怕与爱的时代听

王跃文:我是一个职业作家,文学就等同于我的生命。我的作品跟我的生命是连为一体的。也就是说,我必须写作,我才会快乐。

因为我这个职业,决定了我必须要通过文学来观察生活,思考生活,这是我生命的意义所在。如果我不写作,我什么都不是。

经常有人问我,“您写小说有什么秘密吗”要说秘密——,我其实不知道有什么秘密。但写作的时候,我相信两个字,潜心。写作的时候一定要潜心。

作家写作的本能是要入境,要进入到那种情境。我写作的时候,是一种完全忘我的状态。如果换两个字说到所谓写作秘诀,我会用这两个字:无违。无违于自己,无违于天地。人要做到无违,其实非常之难。我不敢说自己处处做到无违了,只是努力而已。

再若说到什么秘密,我会引《红楼梦》里面的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我最喜欢的仍然是《红楼梦》,现在我的手机里面下载的书仍然是这样一些东西。有时候开会无聊的时候,我就拿出来看。这些小说就是不慌不忙地讲故事,非常精微地去处理一些细节,还有人物之间关系的那种照应。写小说的人,就是要做到世事洞明,人情练达。

举一个例子,我经常被人称道的一个中篇小说《秋风庭院》。一九九五年中国作协的《小说选刊》组织过一次全国小说评奖,把我这个小说评了一个优秀中篇小说奖。当时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停办多年,鲁迅文学奖还没有创立,这个奖其实还是很有份量的。我去领奖的时候,有一位老作家看见我说,哎呀小王,你怎么这么年轻啊?我开玩笑说,我不可以年轻吗?他说哎呀不是,我看你写退休老干部的那种心态,捉摸得那么透,以为你至少是一个五十岁以上的作者。我当时其实也就三十一二岁。

《秋风庭院》这个中篇小说,灵感来自于我同一位地委书记的一次目光的碰撞,一次眼神的感应。

当时我们老家有一位退下去的地委书记,这位地委书记政声极好,口碑极好,在当地很有威信。他毕竟是一个地委书记,他在位的时候,从机关大院里走过,背着手,头微微地昂着,目光一片空蒙,眼睛不会注视任何一个人。但是所有的人见了他,赶紧书记好、书记好,没有人说他目中无人。因为这位领导的政声很不错,能力也很强,干部们都敬重他。好,退下来以后,他只在省里边安排了一个闲职,也没到省里去上班,仍然住在那个机关大院里。但他再从机关大院里走过的时候,就是一个探寻的目光,希望有人跟他打一个招呼。我当时是刚刚调进那个机关里头去,跟他并不熟。有一次在食堂门口,他走过来的时候,我望了他一下。因为他是老领导,我就面带微笑。他马上双手伸过来,您好啊。我赶紧说书记您好。当然他也没问我是谁。当时我就想,这个老人退下来,他的心境是怎么回事呢?就是这么一次目光的交汇,我写了这么一部中篇。

这个小说里,有一个细节我是听说的。过去常年他习惯了每天清晨起来,吃过早点以后就夹着一个包,从家里抄近路,往办公室去。结果退下来之后,很长时间不适应,不习惯,还夹着一个包去办公室。走到半路才想起来,我已经退休了,算了,不去了,又折回来。这就是退下来之后,老干部的那种失落,不适应。他从小离开了故乡,家乡已经没有人了,现在不可能回到家乡去,而中国人的故园情结又很重,但这个地方也不是自己的故乡。工作了一辈子,最后没有归属感,不光是肉体无所归依,精神灵魂更是无所归依,剩下一种飘零的感觉。这个小说好多人看了都说写得太好了。

所以我说写小说,尤其需要世事洞明、人情练达。

比如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那种很温情、很温暖的关系你怎么处理?处理那种很圆滑、很投机的关系又怎么处理?作为一个作家,我看得清清楚楚,才可能丝丝入扣地写出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写作其实是对人性的一种洞察力,作家必须要有。我觉得这个方面的能力越强,写作会越好。作家在创作的同时,也创造了自己。因为文学在我看来,就是思考生活、思考人生的一种方式。那么我在思考的过程中,我会有是非,会有判断。一个人的天性或者说作家的禀赋,一般来说他是向善的。当然也有这样的作家,他要写坏书,写恶书,写诲淫诲盗的书,但是我想这样的作家,在整个文学史当中,不会是主流。因为他同人类的正面价值是相违背的。人类为什么能够生生不息?就在于人类对正面价值的选择是一种本能,人类对正面价值的选择永远是占上风的。作家也是如此。所以说,我们作家在写出好的作品的同时,慢慢地其实他也在砥砺或者说改造自己的人性。

就像沈从文曾经说到这样一个意思:一切优秀作品的制造,都离不开手和心。更重要的是,也许它还是培养手和心的境。我理解先生的意思,他所说的手,是指文学创作的手法和技巧;心,讲的是作家的人格、品格和道德。也就是说,我们的创作离不开我们的文学能力和我们的人格力量。同时作家在创作的过程叶也培养了自己的创作能力和人格。

我们可以对文学有一千种定义,但是我的定义是:文学是人类思考生活、思考人生、思考社会的一种方法。

我是多少岁发现了这一点?文学是我的天命”,从事写作最大的改变,是在现实中,获得了比较大的身心自由。这一收获完全改变了我的人生状态。

我基本上可以做到心无旁骛,无所顾忌;我不用仰人鼻息,看人脸色;我不会因为什么东西患得患失。这个对我来说,已经是非常理想的一种人生状态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