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菊与刀》经典读后感有感

《菊与刀》经典读后感有感

《菊与刀》是一本由[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37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菊与刀》读后感(一):这本书看得我后背发凉,原来日本人是这样的

☕️《菊与刀》首版时间是1946年,深刻分析了日本骨子的性格。

直接影响了战后美国对日本的接管政策。

·

《菊与刀》读后感(二):泛日本印象

失眠的夜里重读《菊与刀》,美国人剖析日本文化,现在读来最搞笑的是他的评判,日本遭遇战争或者事情的想法大意是“我们早就预料到了,已经做好准备了,我们永远都会胜利的”,而美国人的做法则恰恰相反“看!是别人来欺负我们,迫害我们,哼,得让他们瞧瞧我们的厉害……”一个幻想自己是主宰者,一个幻想自己是被迫害的主宰者,川普生动阐释了这一点叭哈哈哈。国际风云政治,谁说得清呢?普通人关注最多的应该是,那根植于传统,生异于当代融合的各国文化差异,这也是社会的有趣之处吧。

当初第一次看这本书的感觉已经忘记,印象深刻是因为希我老师的推荐。说到希我老师,他真的是一个特别酷的作家,写的书都是比较暗黑系的,比如《带刀把的男人》《抓痒》,以前好像出版无门,话说我为了看到他的书,翻了学校图书馆好久……

日本和中国带水相邻,无论历史与文化都同而不同。最初接触日本文学还是在高中时,因为太宰治的《人间失格》写心理活动写得太合我意了。后来上了大学,经常泡在图书馆里,渡边淳一、三岛由纪夫、川端康成等作家的书一系列一系列地看,当时觉得日本人真的是固执又精致,哀伤又唯美,生性敏感,细致入微……私小说就是近代以来日本作家独特的文学样式,关注个人心理活动和自我剖析,表现形式跟欧美国家的差异特别明显,欧美多是相反的宏大叙事……

好叭,深夜胡言乱语,改天应该好好写一篇关于日本的比较文化论文

《菊与刀》读后感(三):外部的认同

各得其所,各安其分的等级制有点神奇。

对恩的阐释很深刻。“他们不喜欢随便受恩而背上人情债。”恩是必须正视且认真偿还的。所以当你接受陌生人的简单帮助时,相比于他给予的帮助,要还给他的恩是个更巨大的麻烦。自己也有类似的感觉,以前最希望的状态就是我不麻烦你,你也不要来麻烦我。不过现在想法有点稍稍改变,人还是社会性的,人渴望被看见,人需要关系,关系或者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是要在相互麻烦中产生的。

义理我就有点不清楚了。对自己的名分的义理我理解的是个面子问题,这个也算是一个在鲁思这个美国人看来惊世骇俗但在我这个中国人眼里感觉很普通的一些日本人行事的准则了。比如“教师名分的义理不允许我说我不知道。”很常见嘛,老师即使不知道也装作知道,错了也不接受反驳。我们学生的惯性思维也是居然连这个都不知道还是老师吗?这里面“对某人行为或者能力的任何批评,就自然而然变成了对他本人的批评。”所以,就事论事真的很难做到啊。

不过我觉得这里面所叙述的日本和中国的一个差别在于,好像日本更有无条件忠的感觉,书里最深刻的故事就是忠和义理的对立。上级羞辱他,出于(名分的义理)面子他伤了上级,然后出于要对上级忠,他刺腹自尽。最后他的自尽我还是不太能理解(明明是上级的错)。中国尽忠前好像有个仁的前提。

日本的耻文化“真正的耻感文化依靠外部的强制力来做善行。一个人感到羞耻,是因为是因为他或者被公开讥笑、排斥,或者他自己感觉被讥笑。”

这么看来,从恩、义理、再到耻文化,文章里的日本人很依赖外部世界的认同,这代表对自我的认同。

再有,那个泡澡方式感觉好舒服,好想体验。

《菊与刀》读后感(四):《菊与刀》读后感

《菊与刀》最初是在二战后期,美国的社会人类文化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是受美国政府委托,把战时在美国的日本人作为调查对象,同时大量参阅书刊和日本文学及电影,写成的关于日本社会和日本民族性所做的调查分析报告,旨在指导美国如何管制战败后的日本。

后来,由于美国政府的对日政策以及日本整个局势的发展基本上与这份报告的主旨一致,于是鲁思·本尼迪克特就在原报告的基础上增写了关于研究任务和方法以及日本投降以后的日本应该如何发展的前后两章,出版了《菊与刀》。这样一份原本只是为了给政府制定政策做指导的研究报告却在出版后引起了强烈反响,甚至一度被称为了解日本人的入门书籍。

作者从日本森严的等级制度、恩与报恩、情面、名誉、对待享乐的态度、道德、自我修养、以及儿童培养这些方面详细地对日本人在日常生活琐事中的行为模式及其背后的文化原因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我并非社会学的专业人士,对于作者在书中讲到的许多内容也还未完全理解吃透,但是作者的一些观点也让我对日本人的某些行为模式背后的动机有了一定的了解。

读罢本书,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点就是日本人对天皇的“忠”。尽管天皇在政治上并没有任何的实权,却是一个如同神一样的存在。天皇是日本社会的核心,所有人都完全忠于天皇。所以尽管在漫长的历史中,日本社会发生了诸多变化,但天皇从未被推翻过,民众们始终坚持对天皇尽“忠”,在战争中也会无条件无限制地服从命令,坚持不投降主义,也会在天皇承认战败后迅速转向,从“一个极端转向另一个极端”。我想,正是因为对天皇的“忠”是日本社会和文化的基础,才会形成了如此独特的日本文化。

过去,我一直以为,我们的中华文化与这个一衣带水的邻国是非常相近的,也从未认真思考过中华文化与日本文化的差别到底在哪。但是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里对此做了分析。中华文化的道德基础是“仁”,中国人也讲究要尽忠尽孝,但这些都应当是在“仁”的基础上,也就是说主君需施仁政臣民才对对其忠,否则臣子就可以反抗主君,而长辈需为仁义之事后辈才会对其尽孝,否则晚辈就有权不孝敬长辈。但是日本人在吸纳中华文化时,却完全地摒弃了“仁”,所以他们需要对天皇绝对效忠,对长辈绝对尽孝,而不管天皇的命令或是长辈的行为是否有失。从这个角度来讲,或许可以说日本民族是没有善恶之分的,只有愚忠愚孝。

等级制度亦是日本社会里非常鲜明的一个特点。“各安其所”是日本人最基本的行动模式,甚至日本人发起战争也是因为他们认为他们认为当下世界因为各国都拥有绝对主权而处于一种世界性的无政府状态,所以他们要为建立世界性的等级秩序而战斗,要让世界各国都能“各得其所”。正因为有着如此森严的等级制度,所以日本人非常习惯在一个特定的等级模式下生存,他们都非常明白自己所处的阶级以及对应的地位、特权和义务。日本人那些繁琐复杂的礼仪也是为了确认和维系等级制度的存在。

除了前面阐述的3点,《菊与刀》中还详细地分析了受恩与报恩、名誉、情义等方面的文化特点,但对于这些内容,我也并没有很深刻的了解,就不过多妄言。想要了解日本文化,《菊与刀》还是非常值得一读的。

《菊与刀》读后感(五):方法论与精神

日本人生性极其好斗而又非常温和;黩武而又爱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梗不化而又柔弱善变;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忠贞而又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懦怯;保守而又十分欢迎新的生活方式。”

“菊”与“刀”意味着作者对日本民族带有双重性的看法。菊花是日本皇室的标志,刀象征着武士道精神。一手持菊,一手握剑的日本人形象便跃然纸上。毫无疑问的是,书名带有二元论的意味,本尼迪克特本人认为日本民族本身是矛盾的。好斗而和善,野蛮又包含温柔,这种矛盾又极端的东西总能带给我一种美学上的震撼。

本尼迪克特没有去过日本,却搜集了如此众多的文献资料,从一些稀松平常的生活琐碎中以小见大,在分析这些事实的基础上探求一个民族的复杂性和矛盾特征形成的原因,描绘出日本人的精神生活和文化全貌。本书可大致归纳为:研究方法论;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度;“恩”和“报恩”;义理;名誉;人情;日本道德缺少统一性;以及儿童教育。

我想先谈谈这本书被人诟病的方法论。本尼迪克特是美国人类学家,她没去过日本,不懂日语,更没有接触过正常生活状态下的日本人,仅从美国人写的日本游记、日本文学作品、电影、以及缴获的日军士兵日记中收集民众习惯和观点,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进行系统的二手资料质量研究。这个研究项目最初的动机只是由于二战之后美国军方指派给她的一个任务。这是一件耗时耗力的艰巨任务,不仅要从中提取有用的文献,还要归纳总结出具有决定意义的民族特征。这不仅需要耗费时间精力,更需要独断又敏锐的分析能力。尽管其中有许多对日本民族的误解甚至荒谬的地方,但在对社会现象进行量的把握和测定方法上不乏是一个值得学习和称赞的文化研究。

另一方面来讲,这项研究报告带有“美国思维”的局限性。美国社会学研究普遍缺乏对历史的考量。这本书也不例外。本尼迪克特强调种族之间文化差距的必然性,声称自远古以来,民族性格不曾变过。然而作为一个“想象式”的研究,这本书缺乏先验和封闭的逻辑方法论,只是把预设的“耻感文化”套在繁杂的具体事实上,并没有解释力。不同于韦伯的“理想型”,其本身并不应对具体事物,具体事物通常与理想模型有一定距离。然而本尼迪克特对日本民族的研究却将一切具体事物与模型一一对应,未免过于独断,缺乏张力。除了对深度的挖掘,我们理因从纵向的角度看待文化和民族。因为历史从来就不是一个简单的因素可以决定的。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作为第一部文化人类学的读物,我的起点并不算低。说来奇怪,除了教科书,我从不主动去看入门级的导论,总是喜欢生啃晦涩难懂的原著。每次读完后都不由地感叹道:“果然偶像的偶像才是真偶像。”对于这些开拓者,我一直怀有很高的敬意。在阅读过程中,我虽保持一贯的“批判式冷静”,看罢却不忍从鸡蛋里挑骨头。这本书以西方角度解析东方文化,不仅描绘了日本民族特征的全貌,更对日本和中国文化中许多相似却模糊的概念做了根本上的区分,读时只觉醍醐灌顶,那些当初只道是寻常的事物,却又是那般不同寻常,总是暗藏着一些像是必然的因素和动机。在阅读和学习社会学的过程中,我的心境与两年前全然不同,却丝毫没有背离当初或是命运或是直觉的看法——它不仅是一个给你提供理解世界的工具,更是召唤个人价值的一场修行。就像作者在这本书里说的那样:“民族差异进行系统研究,既需要有某种硬心肠,也需要有某种宽容。人们只有自己具有坚定不移的信仰,才会有不寻常的宽容。”

艰巨的任务总是找上他们。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