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不乖的哲学家读后感100字

不乖的哲学家读后感100字

《不乖的哲学家》是一本由[法] 罗朗·古内尔(Laurent Gounelle)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乖的哲学家》读后感(一):迷失的人类

这本书让我想到《路西法效应》,《路西法效应》制造了环境去释放人性的恶,而这本书是让文明社会的人用重新定义、区隔、断开与自己与他人与自然的联结,单纯依靠外界的评价衡量自己,有了高低贵贱之分,用嫉妒、欲望、焦虑替代了尊重、平和、快乐。而我们所处的现代社会是不是也是这样的?被植入记忆的可能不只是复制人,我们会不会也是被植入了千篇一律的价值观的又一批复制人而已?#“不要焦躁,不要沉睡,不要装模做样”#

《不乖的哲学家》读后感(二):内容既吸引人又充满哲理的小故事

故事的内容颇为吸引人,篇幅也不长,不到两天就读完了,很适合生活在都市快节奏,高压力的我们阅读。这个故事会让我们思考”现代文明“到底给我们的心灵带来了什么?小说中”现代文明“与”原始部落文明”相互冲撞,进而一步步割裂人与大自然联系的纽带;吞食人们单纯、善良的本性;增加无谓的欲望与追求......但还是在最后给了我们一个‘会心一笑“的美妙结局。

书中来自罗马帝国的皇帝也是哲学家马克·奥勒留的智慧语句穿插出现,伴随着故事主人公哲学教授桑德罗思想的变化、挣扎和最后觉醒,这种安排颇为巧妙和精彩,也让我见识到一位古代智者的思想光辉。

PS:书的封面设计真的好棒,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不得不承认这也是促使我下单的原因之一。翻译得也不错,读着顺畅通达,推荐。

《不乖的哲学家》读后感(三):“桃花源”一旦遭遇现代文明,它终将成为一段往事!

很巧,我就是学哲学的,所以当读到这本《不乖的哲学家》时,我就光因为这个题目就兴奋不已。这本书是由法国作家罗朗•古内尔所著,他以非常幽默、引人入胜的角度展开了一个很有趣也值得人深思的故事。

因为作家罗朗•古内尔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文学者、人格发展专家,著有多本心理学小说,其本人展现出对哲学、心理学的高度热情,所以其作品也自然有着浅显外核下的深意。

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复仇”的故事,而实际上又是现代文明与原始文明的碰撞与博弈。桑德罗是个年轻的哲学家,他的妻子在南美洲因为当地原住民祭献的缘故而丧生,于是桑德罗对原住民本来的好感消失殆尽,他现在一心只想为妻子复仇。与一般人的复仇方式不同,哲学家不会采用那么直接粗鲁的方式,比起杀掉这些野蛮人,桑德罗觉得最好的复仇方式就是让他们永远感到不快乐。

于是桑德罗将现代化的商品引入原始部落,让原住民开始有私有财产的观念,让他们开始有个人想法、产生竞争心态,生出相妒的心理,而这一切的结果都正如他所愿,效果立竿见影,他们因为现代社会的私有制、因为强烈的占有欲,彼此厮杀争夺打斗。这就如桑德罗所想,美好世界的破坏就在于一念之间。

就像我们小时候读的课文《桃花源记》,印象极为深刻,那种与世隔绝、家家户户和谐共生的画面,而外来人的侵人既带来物资、带来了繁华,也带来了破坏和伤害。所以,任何简单野蛮的背后往往是很单纯封闭的环境,人们与外界的不隔绝,自然也不知道欲望丛生的感知,直到这一切终将被那扇打开的门彻底破坏。

就像作者在文中的这句经典描写“地球提供给人类的食物是无限的,正如同别人给予我们的爱也是无限的。每个人都那么‘可爱’,我们不需要做什么或表现什么就能得到他人的爱。但是,如果一旦让人们相信物质和精神食粮都是有限的,这就会令人们变得个人主义,彼此产生冲突。如果人们意识到并不是所有人都值得被爱,这就会产生竞争。”

这也正是作者罗朗•古内尔写作的深意,不乖的不是哲学家,而是文化的对碰,外界对内打破鸡蛋的表现。相信通过此书,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愉快的阅读体验,还有一个对社会文明的深度思考。

《不乖的哲学家》读后感(四):桃花源复仇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相信大家对《桃花源记》并不陌生,陶渊明给后世描绘了一个远离尘世喧嚣的乌托邦世界。

在亚马逊的丛林深处,那里的原住民们也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故事同样由几位外来者引出,可惜这一回,来者不善!

为首之人就是书名里提到的这位“不乖的哲学家” —— 桑德罗,他的妻子在南美洲因为当地原住民祭献的缘故而丧生,令他对这群原住民心生恨意。此次他千里迢迢从美国赶来,只为复仇。

当然,哲学家不会选择一种血雨腥风的野蛮模式,他的复仇方式也显得颇为诗意。

“让他死太便宜他了,我要让他生不如死。”古装剧里面总有那伤了心的女子咬牙切齿的诅咒着负心汉。我们的主人公很同意这个思路,死亡是生命的终结,也是所有痛苦的终点,如果能目睹仇人活在痛苦之中,比简单的杀死他们更痛快。

倘若只是在人们耳畔吹吹风就可以使他们堕落,又何苦亲自动手呢?狡猾的桑德罗意识到这一点,决定效仿伊甸园里的那条毒蛇,于是他每日在自己的帐篷里安排计划,其余的事件就晒着太阳耐心等待,这一刻哲学变成了他的武器,他利用自己的知识扮演者上帝。丛林里的原住民们想一块块没有未经雕琢的璞玉,桑德罗在计划着一场伟大的社会实验 —— 让他们塑造成我们“自己”。

没错,桑德罗的复仇计划,就是让原始人像现代人一样活着。因为人类痛苦的根源,是自身会无限扩大的的欲望与贪婪。

那么这个计划如何实施呢?第一步就是让原住民产生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哲学思辨的核心。有了自我意识,我们才能够区别人类与地球其他生物,能够区别个人与集体,能够区别“我”与他人,才能问出“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为什么活着?”这是人类的巨大进步,在书中却变成了桑德罗复仇的致命武器,他将自我意识化作一颗邪恶的种子,在这片原始丛林里播种苦果。

渐渐地,原住民开始产生欲望、学会自私、拒绝分享、相互猜忌、相互攀比、不懂感恩、心怀鬼胎。桑德罗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一次性把所有的负面情绪都灌进了这平静的丛林了。

在桑德罗看来,报复一个人,最好的办法是让他变成自己。

在作者罗朗·古内尔看来,使人们反思现实社会的诟病,最好的办法,就是毁灭一座“桃花源”。

《不乖的哲学家》读后感(五):不快乐的源泉来自于欲望与攀比

毁掉一个人最残酷的方式是什么?

在我看来,莫过于让这个人永远感觉不到快乐的存在。人不快乐的原因有很多,悲伤、失落、愤怒…..这些不良的情绪都站在快乐的对立面,而造成这些不良情绪的源泉就在于欲望永无止境。

这是本讲述一个关于复仇故事的小说,这也是一部探寻生命意义的哲思。

书的封面被各种树木植物叶子的抽象形象所覆盖,但在树丛的遮蔽下,一只深邃的眼睛却在悄悄地注视着远方。

他在看什么?面对看到的一切,他又想要去做什么?在这神秘的目光之下又掩藏着怎样的仇恨与阴谋。

青年哲学家桑德罗的妻子在南美洲丧失了生命,原因竟是被当地的原住民献祭。任是谁恐怕也无法接受这一残酷的事实,无法走出丧妻阴影的桑德罗发誓要为妻子复仇。而他所选择的复仇方式却是比夺去这些野蛮人生命更为可怕残酷的一种方法……

书中所描述的这个还处于蛮荒时代的原始部落其实是一个真正的幸福天堂。他们的每一瞬间都非常投入的活着,没有期待,从不去思考当下之后会发生什么以及要做什么。在他们的生活中,凝视就是凝视,倾听就是倾听,品尝食物就是品尝食物。他们从不评判别人,也不期待得到别人的赞赏,所有人都深深的活在每个瞬间,真诚与自由永远伴随在他们的身边。

然而年轻哲学家的复仇怒火彻底改变了他们的世界。桑德罗和他的同伴们用现代化的商品与思想诱惑了这些心灵纯净的原住民。犹如潘多拉的盒子被打开一般,欲望、贪婪、嫉妒、攀比等等罪恶念头开始弥漫在这个原始部落中的所有人之间。

正如桑德罗之前预想的那样,快乐开始在这个部落中慢慢的消失殆尽,所有的一切都在按照他所铺设的复仇之路上前行。

法国作家罗朗.古内尔是人文学者、人格发展专家,他著有多本心理学小说,这本《不乖的哲学家》便是其作品之一。

在这本书中,作者引导着我们在这片原始的土地上开始了一场探寻之旅。快乐究竟是什么?是财富的积累?欲望的达成?成功的获得?还是心灵的满足?

人如果有一百种方式可以让自己得到快乐,那么就会有一百零一种方式让自己不快乐,因为人总是贪婪的,欲望与攀比就是人不快乐的源泉,而让我们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的,恰恰是我们自己。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