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1000字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1000字

《自卑与超越》是一本由[奥]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著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9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一):接纳自己,包容自己,超越自卑

对个体心理学做了详细的诠释。读着读着,感觉好像在写自己,把整个自己剖析在你面前。

书名写着自卑与超越,作者追溯到童年期,即原生家庭阶段,从人的不同成长阶段,解释了我们该如何面对和解决人生问题,如何在有限资源和位置的地球上生存发展?如何与人合作共赢?如何进入并经营好一段良好的婚姻?放下个体优越感,形成社会责任感,学会与人合作共赢,不把眼光仅仅局限到自己这个个体,应该放眼世界,对世界保有关怀心与使命感。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另一方面,是一本育儿问题详细指导书(针对被宠坏的儿童)。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二):关于记忆这段

对于小学的回忆,我经常会想起一件事。记得一次中午下课,有个同学叫谭鑫煜,平时关系都还挺好的,那次和他有点小矛盾我要去抓他,他在教室里我在教室外,他跑的很快,抓不到,后来我应该是着急了,又不愿意收手,正好隔壁班的一个“差”学生(就是大家都很害怕的那种)从旁边经过,我知道他和谭鑫煜之前有些过节,谭也很怕他,基本看到他都是躲着走的。我就告诉“差生”谭鑫煜在教室里,结果他就进去把谭揍了一顿。我不记得我当时是不是很高兴,但是从教室走到校门那一段路,很多同学都陪着被打的谭鑫煜走,而我是被疏远在后面的。

这件事发生在三年级已经过去20多年了,但在我对小学的记忆中占了挺大的比例,我应该还算是一个善良的人,但当时为什么会做出这样龌龊的事情,至今感到很自责与内疚。

这件事对我现在的疑惑是,我为什么会对这段记忆印象这么深刻,还是会有一种负罪感呢?一定是有什么心理学的解释在里面,我还不知道缘由,记录下期待能有解答的时候吧。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三):论合作能力的重要性

《自卑与超越》是阿德勒代表作。概括如下:

生活的意义是与人合作,并产生贡献。

问题儿童产生原因,生理缺陷,过于溺爱,缺乏关注。

了解一个人的最好途径是其合作能力。

自卑是个人或社会从平凡原始走向成功进步的原动力,而自卑情结归结为达不到诉求目标,而个体就是在追求优越感上成长。

童年,也就是早期记忆决定了人格塑造。家庭的影响,学校的影响,阿德勒作为一名精神病学医生,用一些案例加以说明。

犯罪受环境,遗传的影响,但最终取决于个体。童年对犯罪人格形成的影响,归结为罪犯对个体优越感的追求对他人无益,且他们缺乏合作共赢能力。至于合作能力低下,源于家庭环境,贫穷,生理缺陷,社会不利因素。

最后他提出一些方案,比如职业选择,友谊爱情婚姻的积极影响。宗教,政治,社会行动的外界引导。

总而言之,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主推“合作”的意义。

纵观整本书,好多理论带有主观偏见也受时代约束,有失偏颇,不过有些建议还是非常有参考价值。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四):What Life Could Mean To You?

Alfred Adler

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心理学的三大奠基人。

人生的三大约束

1、我们居住在地球这样一个贫瘠的星球之上,别无去处;(职业问题) 2、我们生活在与他人的联系之中,离群索居与没有交流能力的人必将走向灭亡。因为个体本身是有确信、不足和限制的;(人际问题) 3、爱情婚姻。(两性问题)

社会责任感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五):阿德勒《what life could mean to you》

《What Life Could Mean To You》汉译为 《超越自卑》or 《自卑与超越》 和大多数心理学派一样,个体心理学对人的记忆和梦境都有一定的研究。并且与弗洛伊德学派观点在许多事物的观点截然相反。(比如,梦。) 但个体心理学派,对人的心理变化,行为目的研究归结到“自卑感与优越感”,“自卑情结与优越情结”使人耳目一新吧!(不可否认,这种解释收到很大认可,并且应用很广呢!) 而以作者阿德勒为代表的心理学派,分析人要追溯到儿童时期,并且一般固定在0~4, 5岁的时候。 并且与此时期,儿童对生活的统觉形成,对生活的原型已基本确立相当于将成熟果实,与成熟果实之间的差别。 这本书主要集中在对儿童童年心理变化,及其性格形成的原因。并且集中在家庭范围,学校范围对儿童成长的影响。作者写的很有逻辑,并且有很多案例。非常有带入感,嗯,在阅读过程中,总是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并且可以分析自己,分析自己的童年,分析自己的性格。阅读感到觉很好。 !!!最后就是作者对爱情和婚姻的阐述,嗯嗯,非常好,他所确定的爱情观,婚姻观我觉得必不可少,十分重要!!! !!!再者值得入手阅读的就是,就是在今后为人父母时,对儿童的观察以及儿童心里的发展,都会有更多的关注和多方面的考虑,分析,然后给予恰当的指导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