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自卑与超越》经典读后感有感

《自卑与超越》经典读后感有感

《自卑与超越》是一本由[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元(有2018年9月5印本),页数:2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一):社会人是自卑感的救赎??

读后感:在这之前读过了《被讨厌的勇气》,出于对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兴趣再看了这本书。原以为这只是一本教育拥有自卑感的人们如何走出自我怀疑,获得内心解放的实用性书本,但同时,我也学到了一些如何成为一位合格母亲的实用方法。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二):我的第一本个体心理学

人人都要面对人生三大问题:工作,社会和两性,我们该给出什么答案呢?合作。如何更好的合作呢?从心理学角度,超越自卑。

三个问题相互依存,互相交织。认识到这些,超越自身的自卑感,秉持客观合作,以利于自然、社会和婚姻的态度对待,可能结果会是要积极正向,客观理性的。

自我认知需要更新说实在的,应该将书名叫生命意味着什么。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三):读后感

自卑情结适度会促进自身的进步,但是过度必然会导致精神世界的崩塌。以作者的观点,拿精神病患者或者犯罪份子来说,他们最后变成这样的结局全都可以从他们在孩童时期的环境映照出来。全书重点强调培养一个人在幼年及童年的合作精神。反思人类的发展以及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也离不开合作(包括婚姻)。确实善于合作的人,不会以自我为中心,也不会关闭于外界沟通交流的渠道,那么一定是拥有一个健全的精神世界。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四):我理解了自己,却没办法治愈自己

自我判断有很严重的心理问题,自卑是核心,害怕进入一切亲密关系是表现,于是带着问题打开这本如教科书般的书,认认真真一字一句地花了四个月的时间将它读完,好几次看到共鸣后在深夜嚎啕大哭,关于早期记忆和家庭影响,刺中了我内心最深层次的因,也印证了我在成长中渐渐明白的原理,最终的结论是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而且这是自我选择认知和理解的结果,无法怪罪于任何人。

本以为问题的答案在变得越来越清晰,本以为解决办法的大门在缓缓地被推开,但看完全书才明白开篇所说,这本书旨在于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很遗憾,是理解,而不是治愈。

What Life Could Mean To You,看完书的英文名之后感觉翻译成“人生的意义”或许更合适些,而“自卑与超越”恰恰正中了我想要寻找超越自卑的答案的诉求,不能说被欺骗,但却是被忽悠了。但作为阿德勒的经典著作和个体心理学的针对性著作,对于系统了解心理学、解答人生的意义问题、理解自己还是帮助极大的,只是理解了自己后的治愈还是需要靠自己的认知和理解了。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五):基于此书,对当下媒体的一点儿看法

想找寻一个答案,于是读了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和武志红的《自我的诞生》,他们毫无疑问都反复强调了童年对人的一生的重大影响,甚至决定了一个人的一生。

“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阿德勒

一个人长大后的性格和行事作风,在童年时期就埋下了种子。

在很多社会悲剧里,比如北大弑母案,近期的郑爽弃养事件等等,媒体常常去挖掘加害者的“背后故事”,很多网友对此不以为然,认为这是在为他们“洗白”。

私以为,媒体的方向是对的,也是有必要的,但却没有做到位,没有尽到应有的义务。

媒体不仅应该去挖加害者背后的故事,而且应该深挖,还要带着专家去深挖,对加害者的成长经历和心理深度剖析,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一个“人之初,性本善”的人犯下如今的错误或罪行?

我们作为未来的父母、老师、社会的一份子,应该如何引以为戒,避免其他人因相似原因走上歧途?

这都是媒体可以且应该去做深入探讨的,很可惜,现在的媒体就像奶奶形容我洗衣服一样,衣服放水里,和水亲亲就捞上来了,洗了个寂寞。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