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船政史》经典读后感有感

《船政史》经典读后感有感

《船政史》是一本由陈悦著作,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38.00元,页数:76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船政史》读后感(一):地方大员一次失败的近代化尝试

船政最大的失败,在于它始终没有进入国家的战略层面,而只是以福建一省之力维持。这让它在初期的建设经费用完之后,陷入了入不敷出的半死不活境地,直到他生命的完结。所以,尽管它的不可谓不努力,初期成绩不可谓不突出,但在造船技术日新月异的当时,最后留给中国的最重要财富只是它培养出的几期优秀毕业生。

《船政史》读后感(二):近代缩影

一段不太为人注意的历史,虽然以前对船政有所耳闻,但仅限于船政学堂的成就。看了此书,感觉船政作为一个集造船、海军学校、舰队功能的机构,其作用远非普通的洋务运动的企业能比,其复杂的机构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中国近代化的一个缩影,对今天也有很多借鉴意义。其中巴士栋领事裁判风波、杜业尔江船案等事例,观点新颖,也很耐读。

《船政史》读后感(三):船政一直被低估了

通过陈老师的书才注意到船政原来有如此不凡的过去。过去的印象一直停留在马江战败上。但是,仔细想想就会明白,近代西方对中国最大的军事优势就是船坚炮利,而强大海军背后是整个国家的工业体系和运行制度。随便买点枪叫士兵训练列队射击是很容易的,而军舰上的差距,却绝非一朝一夕能够迅速赶上。船政代表是扎实通过学习西方的技术和海军训练来赶超的路子,这至少需要十来年的时间和巨大的经费投入,而清朝给船政本就不多的经费还年年短缺,这就难怪马江的惨败了。

《船政史》读后感(四):陈悦老师的书一如既往地精彩和专业。

陈悦老师的书一如既往地精彩和专业。看完此书,最深的感触是船政的建设太不容易。中国当时甚至没有铁厂,为了保证船舶建设中配套铁件的需求,厂区建设了铁厂,冶炼锻造必要的铁钉、钢筋、铁板等件;当时中国也不能生产现代航海所必须的仪表,所以船政厂区必须建设起仪表厂;蒸汽锅炉是近代工业革命的核心科技,所以锅炉厂更是船政所不可或缺。更不要说为了能够实现自主造船驾船,船政必须建立船政学堂,设立制造、驾驶、管轮、绘图等专业,让一批年幼的学子放弃科举,用五年的时间来学习外语、代数、几何、微积分等今天学生从中学到大学毕业所要完成的课程。而这一切,是在中央财政没有给予支持的情况下实现的。

在这种情况下,船政一度是亚洲最大的船厂,并培养出近代中国海军的骨干人才,对船政的价值以前真的是低估了。

《船政史》读后感(五):小船政,大海军!

船政的历史虽然肇于福建,但船政的出现、发展,乃至壮大的每一步,都和整个近代中国的发展紧密相关。在这个意义上船政的历史,也是早期中国现代化尝试的历史,更是中国近代海军朝向现代化发展的历史。它的每一步前进和曲折,它所承载的光荣和梦想,遗憾和屈辱,都值得我们去铭记、去研究、去总结。以期为我们建立真正意义上强大的海军提供精神动力和经验借鉴。

陈悦老师是船政研究领域的专家,他的研究成果近年来获得了业界越来越多的认可和赞誉。作为一位民间的学者,意味着陈先生的研究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相比,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和努力,也因此尤为值得钦佩!

《船政史》一书是中国近代海军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一部海军先烈振兴民族海军的奋斗史。全书资料充实,内容翔实可靠,配以大量历史图片,全景展示了一百多年前那一代海军人波澜壮阔的探索史!

在海洋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新时期,《船政史》的出版可谓应运而生,期待本书为民族海军的发展提供新的更大的借鉴。

本书对于那些对中国近代海军发展感兴趣的普通读者来说,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书。对于近代船政、海军的研究者来说,也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