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西方的智慧读后感精选

西方的智慧读后感精选

《西方的智慧》是一本由伯特兰·罗素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18,页数:37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西方的智慧》读后感(一):充满智慧的哲学思想

设集合S是由一切不属于自身的集合所组成,即“S={x|x ∉S}”。那么问题是:S包含于S是否成立?首先,若S包含于S,则不符合x∉S,则S不包含于S;其次,若S不包含于S,则符合x∉S,S包含于S。

以上便是著名的罗素悖论,相信对集合论有所了解的读者都不陌生,这一悖论的出现给数学界以晴天霹雳,建立在康托尔集合论基础上的现代数学居然有漏洞,直接导致了第三次数学危机,也推动了数学家对数学基础的研究。从而形成了现代数学史上著名的三大数学流派,其中逻辑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罗素。

罗素认为“数学即逻辑”,他强调现代逻辑学和科学的重要性,可在中世纪之前的数学学派和哲学学派几乎等价,由此可见,数学来源于自然哲学。当数学科学逐渐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时,数学基础依然带有浓厚的哲学味道。因此,罗素坚信哲学和数学一样,可以通过逻辑学的方法来获取确定性答案,而哲学家的工作就在于发现一种能解释世界本质的理想逻辑语言。所以,他的分析哲学也由此诞生,通过将哲学问题转化为逻辑符号,哲学家就可以更容易地推出结果,且避免被不够严谨的语言所误导。

然而,大多数的分析哲学家都缺乏历史感,忽视哲学中的历史问题和历史研究,罗素当然是那少数人,他对历史和历史理论研究颇深,写了一部脍炙人口的大部头哲学著作《西方哲学史》。但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这样的鸿篇巨著读起来是艰难的,罗素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便对《西方哲学史》进行了通俗化处理,于是有了这本《西方的智慧》。书里以清晰明了的框架,系统的阐述了从苏格拉底之前到现代哲学,西方哲学所兴起的时代背景、及其发展的全过程,包括之后形成的各个学派学说。罗素在历史的大视野下,为我们展现了西方哲学的前世今生,犹如铺开了一副精彩纷呈的西方智慧画卷。

罗素花了大量篇幅来讨论希腊文明,毕竟从古到今,每一位哲学家的思想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才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正如“没有黑暗时代的经院哲学,可能就不会有作为西方哲学里程碑的休谟,没有休谟就不会产生康德,没有康德,黑格尔的辩证法就无从说起,没有黑格尔辩证法的扬弃,马克思就不可能提出辩证唯物主义”。因此,古希腊哲学在人类思想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早期希腊哲学家对后世产生的影响也从未间断。同时,罗素非常明白历史的顺承关系,一一阐述了不同时期的代表性哲学观点的来龙去脉,他希望读者所了解的西方哲学不只是一个个片段,而是一条延绵的长河。

《西方的智慧》是一本有着深刻内涵的哲学通俗著作,其中还涉及了历史、科学、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内容。看完全书,我们不得不赞同罗素的观点:政治历史是孕育哲学思想的大环境,科学和经济思想则是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罗素用相当多的笔墨描绘了不同时期科学与经济领域的发展,但其侧重点并不是科学与经济发展本身,而是它们背后的思想及其对哲学的推动,相互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西方的智慧》读后感(二):写在《西方哲学史》之后的哲学通史

文艺复兴以来,西方文学艺术界、思想文化界,“通才”似乎一直都很稀缺。显而易见的是,这与知识的专门化密不可分:愈加细化的学科设置使学者逐渐倾向于成为某领域的“专家”,对学术兴趣之外的领域,置若罔闻,甚至毫未涉及。不过,也存在一些例外,比如马克斯·韦伯、伯特兰·罗素,前者是著名社会学家、思想家,后者是著名哲学家、文学家、数学家。

谈到罗素,很多人可能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他和弗雷格在数理逻辑上的贡献,这一贡献改变了亚里士多德逻辑学的一统地位。中国读者,可能更熟悉的是罗素的两卷本《西方哲学史》,这本书长期以来被用作哲学系的必读书。不过,也正因为此,《西方哲学史》也吓跑了不少非哲学专业的读者,毕竟,没有掌握一定哲学基础,在哲学史中即便是走马观花,也做不到。

好在《西方哲学史》之后,罗素重又书写了一部《西方的智慧:从苏格拉底到维特根斯坦》(Wisdom of The West: A Historical Survey of Western Philosophy in its Social and Political Setting,直译应为《西方的智慧:在社会和政治背景中对西方哲学的历史性调查》)。在本书“前言”中,罗素坦言道,如果确如卡利马科斯所说“大书是大难!”,相比《西方哲学史》,《西方的智慧》一书,充其量“是个小难”,毕竟,他“为有助于阐述,书中有任务、地点、文献的图片集,这些图片尽可能选自它们所涉及历史时期的原始资料。”而且,“只要行得通,都尽力吧通常只用语词表达的哲学观念转换成图解,用几何隐喻的方式传递同样的信息。”

《西方的智慧》中,罗素就西方哲学两千多年的历史沿革进行了梳理,从前苏格拉底哲学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再到泛希腊时期——以斯多葛派为主——的哲学,之后到早期基督教、中世纪经院哲学、接着,他又论述了近代哲学的兴起、发展——不列颠经验主义、启蒙运动、浪漫主义,然后,他将时间稍稍回拨,阐释功利主义以来的哲学思想,最后以当代哲学结尾。《西方的智慧》大体上涉猎了西方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哲学家,在以时间为线索的同时,保持着一种难得的问题意识——前辈哲学家提出了哪些问题,他们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情况如何?后辈哲学家在同样的问题上的表现又是怎样?

读完《西方的智慧》,最突出的一个印象便是,简练干净。罗素显然阅读了大量的哲学原著,对各种学问——形而上学、伦理学、认识论、本体论、逻辑学,都有自己独到而深刻的理解。虽然不至于三言两语便将复杂的哲学问题讲清楚,比如实体与现象的关系,但总能提要钩玄,切中肯綮,发现问题的核心。当然,考虑到通史的著述体例,要求罗素详细引用作品原文,与作者对话、批评,可能有些苛刻。毕竟,罗素自己已经在“序言”中提到,“确实,有许多范围广泛的哲学史,用更大篇幅对每一项都作了更为详细的讨论。显然,本书无意与这些著作竞争。”

尽管写作的是一部哲学通论或导论性质的书,但在《西方的智慧》中,罗素丝毫没有掉书袋,也没有故作高深,而是竭力将某些玄奥的哲学观点图示化、通俗化,当然,在论述哲学家的主要思想时,免不了要引用其核心概念。另外,他那英国人特有的幽默,也让人印象深刻。比如,在谈到赫拉克利特万物都在流变的思想时,他举了个例子,“如果我们今天踏入泰晤士河,明天又踏入,我们踏入的是同一条河;然而我们踏入的水是不同的。我想,这种观点是十分清楚的,尽管我不会建议读者去做这种尝试。”

本书在“序言”中,罗素写道,“哲学史可以有两种方式叙述,要么叙述都是纯粹说明性的,展示这个人说了什么,那个人所受影响有多大;要么叙述与某种程度的批判论说相结合,展示哲学讨论是如何进展的。”在《西方的智慧》中,罗素总体上采用的是叙述加批判的方式,不仅试图把握某一哲学家的主要思想,还就其理论的论证与解决问题的有效性,进行了评断,比如康德何以认为因果律是先天综合的,他说,“不难发现,康德的范畴表不像他想的那样完善,因为它依仗于略嫌狭隘的逻辑观点。”

在《西方的智慧》中,罗素充分实践了对哲学家的友好原则——一般不轻易判断理论的对错,对哲学家在某些场合不明的情况下表达的言论,进行范围和情境的界定,即便发现哲学家的论证有错,也会帮助完善其论证等等。比如,他写道,“我们必须在这种逻辑的意义上,而不是在军事准则的意义上理解他的这种论断:‘战争是万物之父。’”这段话中的“他”,指代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若是无这一句,赫拉克利特,很可能会被理解成一个狂热的好战分子,就像我们长久以来所做的一样。

在鸟瞰西方哲学之余,罗素对现实,也有不少自己的看法。例如,谈到学术界的行文风格,他拿柏拉图进行对比,并感慨道,“柏拉图的著作使他跻身世界文学中显赫人物之列。这种特性不幸已成了哲学中的例外。现在有大量的哲学作品是华而不实的,单调乏味和言过其实的。”又如,在谈到当时大学,罗素用柏拉图在雅典开设的学园(Academy)作比,坦言道,雅典学园中学科的存在,都对辩证法的原则负责,“而对这些原则的研究正是教育的真正显著的特征”,“在真正实际的含义上,甚至今天,这仍然是名副其实的教育的目的。填鸭式地向学生灌输,尽可能多地把知识挤进学生的脑子里,这不是大学的作用。大学的真正任务是引导学生养成批判审视的习惯,并引导他们理解对任何课题都产生影响的原则和标准。”

读毕《西方的智慧》,或许可以说,一场西方哲学的巡礼,暂时告一段落。不过,因考虑到本书的简洁——只提供一个西方哲学的大致轮廓,其实巡礼过后,或许该适当深入接触西方哲学。比如,对伦理学感兴趣的,可从功利主义入手,一直阅读到约翰·罗尔斯的《正义论》,及之后的哲学原作与相关解读作品。哲学的希腊文是“爱智慧”,智慧难寻难得,追求不了,但热爱智慧,每一个人,其实多加努力都能做到。

《西方的智慧》读后感(三):知识,抑或智慧?

在科学和人文艺术等诸多学科门类中,哲学无疑是最具有思维乐趣的。罗素说,“一个艺术收藏家喜欢美的事物,但这并不使他成为哲学家。哲学家爱‘美’的本身”。换而言之,假使一个艺术家热爱绘画、音乐、舞蹈、雕塑等事物,一个物理学家将宇宙纳入自己的研究范围,即便他们都对所研究的对象作出思考,也不能称其为哲学家。冯友兰说,哲学乃是对“思想的思想”,此言一语中的。

在专业划分已然如此精细的今天,哲学虽然从无所不包的“知识之总和”降格为众学科中的普通一类,哲学家也早已从古希腊时代思考万物本原的闲暇者转为高校里职业的“哲学工作者”,然而抛开哲学发展进程中日益繁琐、远离大众的逻辑陷阱和概念游戏,跳出专业工作者自得其乐的理论圈子,我们会发现,人类对于世界本真的好奇和探究自身的欲望,却从未熄灭过。这也正是罗素《西方的智慧》能得以诞生的土壤。

在写作《西方的智慧》之前,罗素早有《西方哲学史》问世。相比起来,《西方哲学史》的专业、规范无疑更符合学术史的写作原则。然而时值87岁高龄之际,选择重新撰写一本图文并茂的通俗版《西方哲学史》,罗素显然有着更为深刻的思量。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与其说《西方的智慧》是《西方哲学史》的通俗版,莫若说《西方的智慧》是作者在耄耋之年重返哲学源头的一种新尝试。他在序言中说道:“至于再出版一部哲学史,有两件事应该作些偏袒的辩护。首先,简洁而又相当全面的叙述很少看到。确实,有许多范围广泛的哲学史,用更大篇幅对每一项都作了更为详细的讨论。显然,本书无意与这些著作竞争。那些对这一学科产生浓厚兴趣的读者,无疑会在适当的时候查阅这些著作,也许会进一步研读原著。其次,目前越发强烈的专门化倾向,使得人们忘记了他们在智识方面受惠于其祖先。这一研究旨在抵消这种健忘。”因此,抛弃迫不及待想要从书本中汲取知识的阅读负担,阅读《西方的智慧》就成为了一种纯粹的思维乐趣。王小波说,知识虽然可以带来幸福,但假如把它压缩成药丸子灌下去,就丧失了乐趣。可惜罗素死得早,否则很有可能会引其为知音的。

既已无意于成为一部学术著作,《西方的智慧》在写作风格上也就不囿于繁琐的引文和注释,更和纯粹说明性的教科书式的哲学史写法不同,其阐述无疑自由许多,“叙述与某种程度的批判论说相结合,展示哲学讨论是如何进展的”,也因此,翻阅本书最大的乐趣不在于罗素对哲学史的复述,而在于他理直气壮夹带的“私货”。看作为哲学家的罗素,如何写哲学家们,不失为一桩趣事。

某位作家曾说过,能够带来思想快乐的东西,只能是人类智慧至高的产物,这点恐怕古希腊人深有体会。罗素亦毫不讳言对古希腊的偏袒,“所有的西方哲学史,都是希腊哲学史”,“因此,相对慷慨地对待希腊哲学,就不必再作辩解了”,所以他用超出三分之一的篇幅来写古希腊,这也是他论述与思考最为精妙之处。对于古希腊哲学史上的三杰,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可以清楚的看出他对柏拉图的偏爱。尽管在梳理其思想时,他将很大一部分内容归为其师苏格拉底,例如洞喻。提到柏拉图哲学,理念论几乎是个不争的事实。但罗素犀利地指出,这不是柏拉图自己的观点,至少不是晚期或成熟期的观点。甚至对于其代表作《理想国》是否为柏拉图原创还是深受苏格拉底影响,罗素也存了疑,他认为,《理想国》与其说是柏拉图的,还不如说是苏格拉底的,关于这一点他指出,在柏拉图晚期的思想中,他对于政体的论述要比《理想国》中完善的多。尽管本书没有给出细节的考证,或者说,这其实无关紧要。因为站在时代的前列回顾启蒙时期的诸多观念,其幼稚与不合现实是无可避免的。但真正重要的,不在于正确的思想,而在于思维的过程。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本原”,21世纪的人听了简直要发笑。但对“水本原”的论证——尽管这种论证在今天看来是如此的幼稚——却值得敬重。这也是古希腊哲学家如此反对智者派的原因。因为他们只给出了知识,充其量只能算是精神食品的供应商。而智慧是无法被给予的。

罗素对于柏拉图的偏爱,很大程度上源于柏拉图并不试图抬高哲学门槛以提升优越感的态度。他动情地说:“他绝不会热衷建立一个体系,以终止任何体系,就像以后许多哲学家如此做的那样。他是举世无双的哲学家,他不仅是伟大的思想家,而且也是伟大的作家。柏拉图的著作使他跻身世界文学中显赫人物之列。这种特性不幸已成了哲学中的例外。现在有大量的哲学作品是华而不实的,单调乏味和言过其实的。确实,在某些地方,这几乎已是一种传统,哲学著作为了深奥必定是晦涩的,而且在文体方面是不流畅的,这是一种憾事,因为它吓退了对哲学感兴趣的俗人。”由此我们可以深刻地理解了罗素为何要写《西方的智慧》。“哲学”一词源于古希腊,原意为爱智慧。然而在哲学已经成为专业化学术门类的今天,与其说哲学是一种“智慧”,倒不如说已经下降为一种“知识”,哲学家从闲暇的贵族向职业化的哲学工作者的转变,也使得哲学离普通大众越来越远。甚至不仅哲学与大众之间有着门槛,哲学学科内部也是藩篱重重,流派林立。哲学工作者囿于小圈子里,沉浸在唯有少数人所知的精细概念中自娱自乐。缺乏整体性观照的哲学,很难讲是否可再被称为“智慧之学”。

罗素看到了这一点,因此《西方的智慧》尽管是一本通俗的著作,却有着整体性的观照。大量的历史背景,绘画艺术和雕塑的插图,对某时代人文杰作的点评,以及在叙述某个哲学家思想时时不时插入的与另一时期哲学家的比较,如果“哲学”一词仅仅被视为在当代所有的含义的话,那它无疑超出了这一范畴。对智慧的追求,才是罗素的目的。

“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罗素的此句名言经由王小波而广为知晓。在本书后记中,他亦有言,“有一件人人都可以做的事情,那就是允许别人对他本人不愿意存疑的事情不下判断的自由”。自由的发表见解源于自由的思考,“对于人类而言,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作为一个自由主义者,罗素显然认为,启发和鼓励这种审视,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