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菊与刀》读后感精选

《菊与刀》读后感精选

《菊与刀》是一本由[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0.00元,页数:31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菊与刀》读后感(一):揭开面纱,认识日本

作者鲁思写于特殊背景之下,收集资料到完稿并没有历经很长时间,也没有亲历田野调查,但这份报告仍不失为一本优秀的社会学、文化人类学著作。

读的过程中,很容易与日本的影视文学产生某种共鸣,寻得某种照应,使一些意欲遮羞的日本学者的驳斥显得难以立足。

谈到日本德川幕府这段历史,士农工商等级森严,“名誉的义理”和“复仇的美德”,从黑泽明大师的电影里可以觅得踪迹。三船敏郎的浪人形象深入人心,武士为了口粮保护农民,农民省吃检用来供奉武士,各方各得其所,各安其分。

谈到日本人的宗教观,金基德对日本禅宗倡导的苦行文化做出了很好诠释。《春夏秋冬又一春》的冬季,金基德服刑之后回到寺庙,赤裸上身,修行苦练,以求“圆熟”。

谈到日本家庭,小津安二郎、是枝裕和的镜头语言无疑最能体现日式生活哲学,关于耻感文化、父辈地位、原生家庭成员关系的艺术化呈现无不真实透彻。

谈到日本人性格中二元性和矛盾性,不禁想起三岛由纪夫、川端康成的文学,少有欢乐结局,细腻,沉静,物哀之美,常常唤起对男女主角自我牺牲精神的惋惜和同情。

谈到日本父权社会和女性嫌恶,上野千鹤子的控诉和唤醒总是掷地有声。

文化人类学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学科,不宜用历史的某几个剖面就盖棺定论,民族志研究需亲赴田野,与时俱进,鲁思这份报告少了必要的打磨和修正,不过本书作为西方视角能引发东方如此广泛的关注和反思,赞许和非难,足以证明了它的价值。

揭开日本的面纱,可以从这本书开始。

《菊与刀》读后感(二):《菊与刀》读书笔记

《菊与刀》可谓如雷贯耳,主要原因还在于成书的背景。二战结束前夕,德日败局已定,美国当局急需制定德日战败后的相关政策,相对于西方国家的德国,东方古国日本更是难于理解和预测。《菊与刀》的作者鲁思本尼迪克特受美政府委托进行相关研究,主要回答两个问题,一是在不进攻本土的情况下,日本政府是否会投降;二是是否可以利用日本政府乃至天皇,对战败后的日本进行改造和治理。

鲁思是文化人类学家,基本理论“文化是人格的放大”“人格是文化的浓缩”“文化的可塑性”等,随一生未到过日本,却凭着对日本战俘、在美日侨的访谈,以及查阅相关文字影像资料,完成了《Report 25: Japanese Behavior Patterns》。战争结束,美国当局的决策和历史发展均同鲁思报告的建议一致。1946年,鲁思将报告整理成此书出版,引起强烈反响。

“菊”是日本皇家家徽,“刀”是武士文化的象征,作者以此命名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爱美而又黩武,尚礼而又好斗,喜新而又顽固,服从而又不驯。鲁思把日本文化的特征概况为“耻感文化”,着重分析了日本的等级制——“各得其所,各安其分”;恩与报恩——负债(皇恩、亲恩、主恩、师恩,被动发生的义务),义务(忠、孝、任务,无法偿还清的债且背负无限时间),义理(对社会、主君、近亲、他人及自己的名声,应当如数偿还的债,时间上也不是无限的);人情的世界——追求尊重享乐又必须恰如其分(履行义务为人生最高任务);道德困境——道德准则处于多层次分散状态,缺乏统一的道德准则,从而带来诸多的矛盾;自我修养——磨掉“身上的锈:培养能力与抵达“圆熟”境界(意志与行动之间“毫无障碍,纤发悉除”的体验);儿童学习——儿童教养的不连贯性造成日本人的矛盾性,从而造成种种紧张。

综合来讲,鲁思从文化人类学角度对日本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科学分析,较好的回答了“日本人为什么能成为日本人”的问题,但缺乏历史的比较和各阶层的具体分析,仍不失为一本了解日本民族性的好书。

PS:第五星献给本书译者吕万和,译者序中言及,参译本书时,吕老爱人崔树菊已卧床与癌症抗争百余日,然崔老依旧支持吕老,经常谈论此书。定稿之后,熊老已腹胀如鼓、难服餐药,及至待刊时,熊老已辞世五十日。“谨补数语,以托哀思。”

《菊与刀》读后感(三):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思路应用与实质偏差

久闻此书大名,终于有时间进行阅读,鲁思本尼迪克特英国文学的学习,为本书的语言水平提供了保证,翻译者吕万和老师的再版也保证了语句的通顺和内容的完整。

文化人类学是鲁思本尼迪克特的老师博厄斯,1899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开创的人类学的一个分支,与体质人类学一起组成了人类学的研究领域。体质人类学的代表作就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菊与刀》则应用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思路对日本这个民族的特性进行了相对全面的研究和分析。因为本研究的基础是作者受雇于美国战时情报局是做的关于日本天皇的备忘录和关于日本文化的报告,从研究的纵深和宽度来说和《人类简史》、《枪炮、病菌与钢铁》比起来还是有些弱化。但是文化人类学分支的力量还是不容忽视。

本书首先分析了日本作为一个民族的独特性,比如对各得其所、义理的重视,比如日本民族的耻文化和对冒犯的反击方式。文中关于幕府时代武士的描述让人击节赞叹,因为经历了200多年的和平时期,所以武士们培养了一些类似琴棋书画的雅趣,也发展了对公司经营的一些技能;因为武士的经济来源只有大名的二次分配,收入偏低,因此武士阶层形成了对节约作为美德的价值观。虽有其,但读至此处,也让人有些脊背发凉,我们生命的际遇、认同的价值观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了时代和个人环境的影响,我们坚持的东西,只是为了让我们感觉良好,还是真正的普世价值,永恒追求,还是说根本就没有什么普世价值,永恒追求。想想关于爱、自由、忠诚、家国情怀,应该还是一些普世价值吧,虽然其中的很多细节仍有差异。

一直说中日一衣带水,日本民族虽然脱离中华的影响已久,且已经在自己的道路上继续演变,但是仍有一些东方人共同的性格特质值得反思。在关于日本独特性的描述中,也可以让我们对照自身,了解中华民族,了解自己在这些维度上的观点和价值观。

其次文中和后面,作者也分析了日本民族独特性的来源,比如儿童的教育,比如对中国佛教的改良等,整篇看起来前后呼应和逻辑性,也增加了可读性。

本书的两个附录则能够使读者跳出本书的正文来看待本书的观点。通过了解鲁斯本尼斯科特的小传,了解了这位文化人类学家的生平,了解了文化人类这门学科的发展,知道了本书的起源,也为作者不能完成雄心勃勃的欧洲七种不同民族的文化而惋惜。另外一个附录是日本学者对这本书的评论,也是褒贬不一。通过这两个附录,使读者理解到这本书的观点也只是一家之言,知道在这个领域还有很多未定事宜,值得去探索和求证。

总之,本书采用了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针对日本民族的特性进行了一些提列和说明,虽有部分实质偏差,仍不影响研究方法的合理性和对照自身反省的作用,值得一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