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原书第3版)》读后感1000字

《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原书第3版)》读后感1000字

《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原书第3版)》是一本由Randal E.Bryant / David O'Hallar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39.00元,页数:73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原书第3版)》读后感(一):意犹未尽,奋勇向前

好书一本,第三部分篇幅有些少,希望第四版的时候能增加内容。如何评价?浓缩5个字:程序员必读!

这些年陆陆续续读了一些计算机相关书籍,遗憾优秀的计算机书籍都是国外作者,期待未来20年,国内大佬们能出版大量的经典著作,也希望自己在未来能写一本某一领域入门书籍。

岁月如歌,吾辈亦须奋勇向前!

《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原书第3版)》读后感(二):习题非常值得一做

力荐好书!自己经验,做习题的时间比看书的时间长,有时还要回头反复翻阅其中的几章,寻求解题思路。往往面对习题没有头绪是因为对书中某部分的内容没有理解透彻。解决习题,嶓然醒悟,一片明亮。 附 习题解整理 csapp-3e-solutions

另 寻求第三版最新的lab code,好心人可以分享下?感激不尽 :)

《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原书第3版)》读后感(三):并不完美的经典之作

这本书名头极大,全书读完也很有收获,但不得不说还是有一些缺憾。最大的问题是后几章内容太单薄,感觉像蜻蜓点水一样一带而过,尤其是并发编程那章,主要就介绍了一个信号量,如果按照前面章节的写法应该讲清楚CPU层面和操作系统层面对并发编程的支持和约束,举一个简单例子把底层的实际过程描述一下,这样整体上就清楚多了,毕竟并发的概念在这个时代是如此重要,不发篇幅讲清楚实在可惜。还有IO章节就是几个函数介绍,CPU层面实际过程是怎样的没写。缓存的章节最大的疑惑是没讲缓存一致性的问题,这和并发编程密切相关。如果说是篇幅的原因,那第四章设计的Y86是不是有点浪费篇幅呢?不是说写的不好,但书名是从程序员角度,相比之下CPU的设计似乎没太大的必要。

说这么多,其实是期望用一本书就搞清楚计算机底层机制的懒人吐槽,爱之深,责之切,毫无疑问这本书还是值得推荐,五星之作。

《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原书第3版)》读后感(四):不愧是计算机三大圣经之一

这本书是当初大三的时候自己买来看的,当时看的是原版。可以说这本书是开启我对计算机的兴趣,在这之前我对计算机一直就是肤浅地认为是敲敲代码,就像印度那些软件外包一样。但在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开始了解计算机本身是一个多么精妙的东西,也是为什么很多大神的程序员都把编程当成一门艺术。

这本书从最开始的计算机编码开始讲起,后面一路往上讲,硬件,内存,操作系统,编译优化,异常控制流,网络编程,多线程编程等等。这其中无一不透露着编程要讲究软硬件结合的思想,你不能光有一个逻辑上的思考,更要去考虑底层的硬件是如何执行每条代码的。

通过这本书,给你构建起一个扎实的系统的思维,在你以后编程或其他与计算机相关的工作时,会更加整体地、更加系统地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因为原版之前读的,隔了太久,而且当初看最开始的编码部分也理解得不是很透彻,所以打算买本中文版重新温习一遍。这本书的中文版是难得的翻译质量很高的译作

《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原书第3版)》读后感(五):程序员进阶图书

Chapter 1

hello.c 源程序(文本)——>预处理器(cpp)

hello.i 修改了的源程序(文本)——>编译器(ccl)

hello.s 汇编程序(文本)——>汇编器(as)

hello.o 可重定位目标程序(二进制)——>链接器(ld)

hello 可执行目标程序(二进制)

了解编译系统如何工作是大有益处的:

1. 优化程序性能:一个switch语句是否总是比一系列的if-else语句高效得多?一个函数调用的开销有多大?while循环比for循环更有效吗?指针引用比数组索引更有效吗?为什么将循环求和的结果放在一个本地变量中,会比将其放到一个通过引用传递过来的参数中,运行起来快得多呢?为什么我们只是简单地重新排列一下算术表达式中的括号就能让函数运行得更快?

2. 理解链接时出现的错误:链接器报告说它无法解析一个引用,这是什么意思?静态变量和全局变量的区别是什么?如果你在不同的C文件中定义了名字相同的两个全局变量会发生什么?静态库和动态库的区别是什么?我们在命令行上排列库的顺序有什么影响?最严重的是,为什么有些连接错误直到运行时才会出现?

3. 避免安全漏洞。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