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摇摆之心》读后感摘抄

《摇摆之心》读后感摘抄

《摇摆之心》是一本由[英] 达里安·利德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16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摇摆之心》读后感(一):简单读后感

20220928,2.5小时读完。第59本书。[英]达里安·利德,张英诚译,《摇摆之心,理解躁郁》原作名《Strictly Bipolar》67千字,45元。作为一个在多年前被确诊双相的人,看到这样全本主题都在双相上的书而不是在类似一个合集里,真的要看一下的。全书理论的部分挺多的,也有提出疑问引发我的思考,喜欢的一些人物的例子,一下子让概念具体起来。到最后总结下来躁郁的典型特征,我觉得我应该不是他说的那种人吧?又不太确定,也许只是我没意识到,人很少真正能感知到自己的状态。开头和结尾都有提到实际治疗中对症状,分开不同药物,只把患者当做病例而不去探究背后他们的历史和过去。这一点真是狠狠赞同了,医生冰冷的态度真的抹杀了我最后去复诊的想法。国内的环境也还处于对各类精神障碍有误解或者无知的状态,希望多点这样专业的科普书。

《摇摆之心》读后感(二):精神分析的帕累托最优

科技进步改变了生活,这种改变绝不仅仅体现在生活品质的提升,同样体现在诊疗技术。对于身体疾病的诊疗如此,对于心理疾病的诊疗更是如此。曾经有颇为偏激的作品认为,抑郁症是现代社会“创造”并且“传播”的,不知道持有类似观点的人在阅读本书《摇摆之心》时会作何感想。如果说曾经的时代是属于“抑郁症”的,那么现在的时代是属于“双相”的。本书开篇即提出了这个观点,震惊吗?似乎是有些震惊,但是震惊之后仔细回味,似乎还真是这样。当下的生活中,似乎没点病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现代人了。为何会陷入这样的局面呢?或许是诊疗技术或许是宣传手段,总之欢迎来到双相时代。

本书颇为有趣的一点是,虽然名为理解躁郁,但是更多的篇幅实际上是放在了狂躁之上。我们究竟应当如何看待躁郁呢,如果说因为我们此前对抑郁症持续的关注,我们对于抑郁已经有了一定了解,那么躁是否尚不足够?或许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本书将重点放在了躁之上。和字面意思相似,躁描述了一种急切地,热情的状态。但是不同的是,这样的状态带有的并不是攻击性而是利他性。发作时的或许会陷入盲目的急切的利他行为、脑海中点子蜂拥而出、迫切的想表达自己等等。正因为如此,处于这样的状态的人们往往难以自拔。不能够意识到自己出现了身心问题,并不是因为深陷低谷,而是因为突如其来的狂喜让人不忍放弃。但是这其实只是躁郁的一部分,除去抑郁可能带来的影响外,有记录的病例是否都带有了盲目夸大的嫌疑?许多名人其中不乏科学家、企业家、明星通通被冠以躁郁之名,并且将其做出的重要贡献、获得的巨大成功与躁相连,是否有美化、诗化甚至过度浪漫化,乃至于最后陷入病态审美的嫌疑?

实际上,我们无法去追溯这些的所谓患者的真实性,甚至连当下的疾病诊断是否可靠都需要明确。作者也承认当下的精神分析陷入了“原子化”的境地,类似于“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尴尬境地。被精神分析法在早年嗤之以鼻的片段诊疗成为了标准疗法,鸡尾酒疗法则成为了给药的不二法门,多种药物堆叠下的人生究竟如何其实已经难以细究。读到这些的时候,都忍不住回头细想,或许真的某些心理疾病的诊断过于草率了?我们承认疾病的存在,但是和身体疾病陷入的无药可医相比,心理疾病或许还处在难以明确诊断的阶段。阅读期间,无数次想知道双相究竟有哪些类型,极度抑郁后的躁动究竟如何判断,又如在抑郁、躁郁之外的焦虑症、强迫症该如何归类?心理疾病与精神疾病当如何界定?等等这些问题其实并无答案,这或许不是本书不能,而是精神分析界尚无定论。

因为心智科学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埃里克·坎德尔,最初的梦想也是从事精神分析,最终还是放弃了。或许,他也窥见了什么吧。

《摇摆之心》读后感(三):它让我更了解和理解了躁郁和好友

书评里所有双相好友的自述内容的发表都经过了其本人的同意。 在上学时候我们有诊断课,熟悉DSM-5的各项诊断要求的症状表现,以使我们有能力将求助者与他们需要的资源链接起来——是不是到了病理性程度,需要就诊、服药?——其中也包括学习双相的诊断。长期以来,我对双相的理解也只停留在症状上:躁期可能会睡眠减少、夸夸其谈、冲动购物、自我感觉异常良好,而后躁期和郁期交替等等……正像作者达里安·利德教授提到的一些精神健康从业者一样,把双相看作纯粹的一个生物性疾病实体。

而这本书给了我全新的视角。作为拉康派精神分析师,利德教授从双相者个体视角和感受出发,描述了双相者在躁狂和抑郁期的内在感受,提到躁狂的核心感受是“好像万事万物联系在一起”,而滔滔不绝、冲动购物,是围绕这个感受衍生的行为,例如,书中提到有位双相者冲进书店一口气购买20多本书,因为她刚看着小溪意识到了湖中女神和另一个事物的联系。

看到这里时,我有些惊讶地向确诊了双相的好友求证,好友肯定了这点。好友当年曾经在躁期发作的夜晚买了20根竹子,而后不眠不休在小区花园里种了一夜。我问她,那买竹子、种竹子和“联系”有什么关系,她开心地解释当时感到种植竹子在艺术创造在结构上相似,像一种劳动与生长的结构,于是非常确定自己需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购物不是最终目的,但它是实现这个关联的重要手段。她不止要平时作画,还要让艺术长在花园里。那一刻我想,原来是真的,在即时看起来突发、“非理性”的行为背后,仍然有内在逻辑。

实话说,因为在读书之前,我就知道作者是拉康派的学者和精神分析师,而我的受训背景并不是结构主义精神分析也不是动力学,所以在阅读之前我去试着啃了点拉康入门……虽然拉康的主要理论我还是看不懂(> <),但有一件事留下了深刻印象。在讲到1930年代法国社会特别是文艺界对妄想症的看法时,有对当时著名妄想症病例的妄想内容的详细记录,和拉康将内容关联了病例个人生活及社会史的分析。当时,我粗略地感到,现在精神诊断非常重视外在视角(精神科医生对患者的功能的判断)、不再关注“疯丨癫”的具体内容不同,分析师仍会认真地对待求助者的所思所感,去探索和找到内在视角与联系。而这对于精准诊断和支持求助者良好预后而言很重要。

就像书里提到的,如果仅看“情绪摆荡”,有其他的障碍也可能出现这个症状,此时,人们的内在感受就能做出区分——精神分裂者有时也会出现激越的症状表现,但不会有双相者那种“离发现内在联系/发现真谛就差一点点”的感受;前者可以在房间里与自己想法坐在一起,后者迫切需要找到观众传递自己的发现,并且可能会切换听众,和很多人讲述自己的发现。

(后来我还是啃不下拉康,忐忑不安地打开本书,发现这本书你不需要有精神分析背景或者拉康相关的知识也看得懂,译者的专业性和翻译经验也让整本译本行文流畅、通俗易懂。不用有包袱= =)

在讲完核心内在感受后,作者开始讲述他从专业工作和其他双相文献中找到的,他所认为和躁郁有关的个人生活因素。这部分老实说我看得有些跳跃,因为,和其他一些精神分析书给我的感觉类似:不同的障碍背后,存在相似的负面家庭因素或成长体验,但到底是什么让一些人走向了躁郁,而另一些人没有呢?我感到困惑。当然,也可能和我自己并不是双相者有关,我把书转赠给了好友,希望她看完后可以告诉我,她在读到个人经历部分是不是有触动。

正当我以为这本书只有惊艳的开头,而后面流于主观、零散的举例时,作者笔锋一转,开始讲躁期转郁期的一个重要表现:复仇愿望。并接着区分了躁郁的抑郁感和单相抑郁症的抑郁感。好友一直很纳闷自己郁期和单相抑郁朋友的抑郁并不相同,书里提供了可能的答案。当我把书里的内容复述给她听,她大为高兴:“原来真的是这样,我一直告诉身边人我要复仇,但没有人理解。”我惊讶地问她:“真的吗,你真的想复仇吗?”她说是呀,接着详细描述了一个复仇计划。单相的抑郁倾向于自责,向内归因,“我”的存在是一个“错误”,且“我”的在场感很强烈;而躁郁的郁比起“我要毁了自己”,更像是“有他人要毁了我”,生活没有意义了,因为糟糕的事情将要发生、压倒一切,即使有自责,也会伴随对世上其他“错误”去纠正的愿望,即,复仇。

作者接着说,人们对躁郁的周期性感到无法理解,进而认为它是纯粹受到生物因素影响的。但是如果真的挖掘,有可能会发现摆荡和特定因素的关联,而这个特定因素和个人生活史有关,这能帮助双相者在稳定服药之外,找到调节生活的方法——并不是说不用药,而是现在对躁郁的治疗压倒性地聚焦在对药物的调整上,忽视了个人生活史。而越是无法意识到关联,躁郁的变动就显得越随机、越无法被理解;双相者就越不被视作一个有意义的个体。

限于表述能力和理解能力,我只能较为支离破碎地讲述我从书中看到的内容,而无法复述书里的完整想法,比如“债”、利他愿望等等,我还是有点缺乏理解。可能因为和我没有躁郁,缺乏实体感受有关,我把书转赠给了好友,期待她看完后和我进一步探讨。实话说,我认为,有一定可能,身边没有双相者的读者在看了书后会觉得云里雾里,或是认为里面充满了作者的主观感受,但如果有机会能去看看其他双相者的自述,会加深理解。至少我在和好友的交流后,感到自己比过去更理解她了;而好友说,她以为过去和我说过的很多表现我是理解的,但在我看了书跟她探讨后,她才意识到我没有真的*懂*她想法背后的感受和动机。我握着这几天获得的新的对躁郁和对好友的理解,感觉灯泡在我的大脑里闪闪发亮。 而如果你是从业者,我想这本书也可以提醒我们,始终要记得去看见一个人在诊断标签后完整的样子,跳出那些外在诊断视角,去重视内在体验。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