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五味》读后感摘抄

《五味》读后感摘抄

《五味》是一本由汪曾祺著作,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23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五味》读后感(一):豪放的讲究

书架上随手拿下的书,一打开就被吸引了。拜《舌尖》所赐,近几年吃文化迅速盛行,本来已经对谈吃感到腻味了,但是汪老这么朴实的文字实在是让人爱不释手。

京味儿十足的语言似乎更适合谈吃,很讲究,但是并不挑剔。说来看简介我才知道汪曾祺是南方人,真的一点都看不出来。汪老对吃的研究相当有见解,也很接地气。每天饭前看一篇,食欲大增,即使明知晚饭就是稀饭咸菜,也觉得是无上的美味,这本书就是有这样的魔力。

《五味》读后感(二):生活的兴趣广一点

一周内慢慢悠悠读完了汪曾祺老先生的《五味》,之前在准备看本书的时候,就在网上看到有人评论说,看汪老写吃,手里一定得备些小食,不然会越看越饿。可惜我看的时候大部分都是在教室,不能带零食,便只能垂涎着想象书中的美食。 这本书一共有38篇散文,都讲饮食,优点是汪老的文字简洁有趣,缺点是有些章节重复了。 汪老着重“饮食文化”,他认为饮食是代表了一方水土人情的。一方饮食,一方文化。 喜欢他这样形容四川的饮食文化: 四川人真会吃,凡菜皆达于极致,浓就浓到底,淡就淡到家。这样才称得起是“饮食文化”。 近来网上出现了好多黑四川饮食的话,四川饮食无非麻辣两字,什么菜都重油盐麻辣,失了食物本味。作为一个四川人,看到这样的话,只会觉得说这些话的人怕是不了解四川饮食。 川菜调味,并不止麻辣两项,川菜主混搭,酸、甜、苦、辣、麻、咸,调味之复杂,可谓各大菜系之首。可能川菜出了四川,总会或多或少的有些变化,外地吃的,总不够正宗。 喜欢汪老在一篇散文里写:口味单调一点,耳音差一点,也还不要紧,最要紧的是对生活的兴趣要广一点儿。 希望自己能成为对生活兴趣广一些的人。

《五味》读后感(三):五味·书评

仔细想想,食物可能是文艺创作中绕不开的主题。悬疑恐怖电影中,食物本身以及食材的处理往往是真相的隐喻,有的电影甚至将做饭作为报复的工具;舌尖上的中国的纪录片火起来大概率也是因为食物戳中了观众的心思。遑论什么样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饭,总是要吃的。世人常道烟火气,而烟火气又大半与食物息息相关。

《五味》是本浅淡的书,大抵就是睡前窝在床上随手翻一翻,最好是周五,可能会让自己一鼓作气想想明日的食谱下个厨,又不至于下猛料勾出馋虫来而睡不着。汪老写这本书的时代工业化的半成品还不普遍,食物也就是食物本身,没什么有机、手制、原本的商业概念,馆子也好、做饭也好,一家有一家的手法,一家是一家的味道,但那种蒸腾感,却都是在的。

尽管是本以食物为主题的散文集子,大抵也不过是离不开三个维度。最基础的,就是介绍食物的本身、应季、做法,单单这事就惹人欢喜。不论是少见的葵和薤,还是分别取嫩茎和菜叶的芹菜,不同萝卜的做法,特制的风栗子,就如同春天一来,应季的蔬菜、瓜果一上市,整个人就敞亮了。二是由食物引发的心情和通感,他写“一炒炒米,就让人觉得,要过年了”,虽这么一小句话,可离开过家,在外过个节的人都能懂,故乡的食物,乃至在外过节的食物,已经不是食物本身,而如同一个触点,总附带着故乡的回忆、节日的气息,乃至时代背景、老百姓的智慧和当时的心境。《四重奏》里说,“能哭着吃下饭的人,是能坚强地走下去的。”食物上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困难的治愈。三是食物与文化,汪老强调了杂食,由此引申出对生活的兴趣要广一点,对文化作品的口味要杂一点,包容一点。他写北京人过去只吃白菜,后来也有所转变,故“由此可见,大白菜主义是可以被打倒的”。

细想之,食物远不止五味,但五味就如同颜色中的原色,尝遍五味,亦是尝遍人生。

《五味》读后感(四):谈谈人间五味

又是一年腊月时。

某日下班回到家里,看见妈妈腌制了一大坛腊肉,厨房还挂着十几串香肠。再过了几日竟又看到了她在制作腐乳,将一块一块霉豆腐,裹上鲜红的辣椒粉,装入坛中,一旁的我看的是垂涎欲滴。可惜,要等到明年开春才能吃上一口。不过,腊肉倒是很快就能尝鲜了。这是我至今依然最爱的菜品,喷香的腊肉配上山里特有的冬笋,冬日里围在炉子旁边,我一顿可吃上三碗米饭。

腊肉冬笋

中国人最讲究吃食,不仅要味道好,还要看相佳,因此,便有了色香味俱全。若要美食原汁原味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不仅需要这个作者是一位吃学家,还得是一位美学家。私以为,汪曾祺先生就非常符合这一人设。

汪曾祺,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是沈从文先生的得意门生,因其在文学上讲究唯美,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尤其是他的散文,平淡质朴,却又不失美感,虽没有结构的苦心经营,却又自有章法。

汪曾祺先生是个会吃的人,因此,他写过很多关于吃的文章,这本《五味》就是汪曾祺谈吃的散文的合集,里面既有家乡的美食,又有各地的美食,既像谈吃,又像谈人生。

汪曾祺《五味》

一、别有风味的野蔬

咸菜文化

咸菜,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入冬之时,将青菜或者白菜砍后洗净,晾干。放入腌菜的缸中,一层一层地撒上粗制的盐巴,最后盖上盖子,进行腌制。一般四到五天就可以吃了,一直能吃到第二年的春天。

腌制咸菜

炒青菜

说到炒青菜,全国各地均食之,这里所说的炒青菜有何不同呢?袁枚在他的烹饪著作《随园食单》里这样写道:炒青菜须用荤油,炒荤菜当用素油。汪曾祺先生崇尚的的炒青菜,就是用刚刚采摘的新鲜青菜,用荤油爆炒,不搁水或者很少放水,最大限度保持青菜的色泽和味道。

爆炒青菜

马齿苋

马齿苋对生长环境要求不高,因此我国南北各地都能看到这种植物,可以用来入药,或者烹食。不过很多人吃不惯它的味道,但是在古代,马齿苋可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蔬菜。

二、菌类族谱

昆明地处云贵高原,年平均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湿润的气候非常适合菌类的生长,那里生长着全国三分之二的菌种。在《五味》一书中,汪曾祺先生这样说道:雨季一到,诸菌皆出,空气里一片菌子气味。

常见的牛肝菌

牛肝菌,正如其名,面如牛肝,肉厚柄壮,事宜炒食。不过,在《五味》一书中,汪曾祺先生特意强调,炒牛肝菌一定要多方蒜片,那种很薄的蒜片,不然吃了会头晕。而蒜片正好可以中和这种不适感。

牛肝菌

名贵的鸡枞菌

鸡枞菌被称为野生食用菌之王,一般生长在田野间的白蚁窝上,菌盖很小,但是菌柄很粗,我们吃的就主要是菌柄。鸡枞菌味道鲜美,正似肥母鸡的味道,却又独有菌子的香气,因此得以称为菌中之王。

鸡枞菌

其貌不扬的干巴菌

干巴菌,云南珍稀野生食用菌种,一般生长于七八月雨水充足的季节。黑乎乎的,汪曾祺先生形容它像一个被踩了的马蜂窝。由于生长在山野间的松树见,故而干巴菌还包裹着很多的松毛等杂草,择起来很麻烦。干巴菌与五花肉同炒,再加上青辣椒,味美异常,虽是菌子,却带有陈年的火腿味道。

干巴菌

三、好吃的鱼

塘鳢鱼

各地叫法不同,有的叫土不鱼,有的叫虎头鲨。生长于浅滩或者河溪的底层,塘鳢鱼一般可以用来清炒、椒盐,或者熬汤,都非常美味。不过,塘鳢鱼并不是一开始就位列珍馐,很长一段时间,这是一道上不了台面的菜。有袁枚的《随园食单》为证:杭州以土步鱼上品,而金陵人贱之,目为虎头蛇,可发一笑。

塘鳢鱼氽汤

鳜鱼

汪曾祺先生在《五味》中这样写道:鱼里头,最好吃的,我以为是鳜鱼。

新鲜的鳜鱼可以用来干煸、糖醋,或者烧汤,其味鲜嫩、细腻。另外,鳜鱼还有一种非常著名的吃法,叫做臭鳜鱼。臭鳜鱼是徽州菜的代表之一。相传,过去贵池人用鱼篓挑着鳜鱼到徽州去贩卖,由于路途遥远,等到了徽州的时候,鱼已经发臭。徽州人将其烹食之后,发现味道极美,于是就有了臭鳜鱼这道名菜。

臭鳜鱼的制作过程中,必取新鲜鳜鱼,用淡盐水腌渍,保持温度为25度左右。以期最大限度保持鳜鱼原汁原味。腌渍七天之后,用猪肉煸炒,红烧至汤汁收缩,美味异常。

干烧臭鳜鱼

四、蒙古一绝——手把肉

蒙古有一绝——手把肉。羊肉是现杀活羊,直接掐断羊的主动脉,然后开膛剥皮,这个现场,几乎很少溅出血迹,这也是蒙古人的绝活儿。

将羊肉切成大块,放在滚开的开水里面煮熟,配上酱油,韭菜花等作料,沾着吃,味鲜无比。

手把羊肉

五、昆明菜

汪曾祺先生在昆明待过很多年,因此,对于昆明菜,他是有独特感情的。

昆明菜虽不属八大菜系,但风味却也卓尔不群,注重保留菜的本味,因此昆明尚蒸菜。用小笼一层一层叠在一起,摞在一口大蒸锅上,蒸的菜酥烂,连骨头能能够嚼碎。最为著名的要数汽锅鸡了。

汽锅鸡以云南建水县特质的一种陶蒸锅为最佳,专门用来蒸食物,现在很多地方都可以制造这种汽锅。汽锅鸡的主食材是产于武定的肥鸡,因为这种鸡肉质肥而不腻,香气扑鼻。在蒸的过程中将汽锅缝隙堵上,让蒸汽凝结成美味的汤汁,最大限度保留鸡的原汁原味。既是一道美味佳肴,又是滋补尚品。

汽锅鸡

世间诸味均可尝试,不必偏于某一类。比如,广东人遍尝野味,蛇与龙虱都吃过;云南傣族人爱吃苦肠,就是牛的肠道未消化完的粪水,用其沾着肉吃。这些人间五味,尽管杂陈,却不可辜负。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