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书蠹牛津消夏记经典读后感有感

书蠹牛津消夏记经典读后感有感

《书蠹牛津消夏记》是一本由王强著作,海豚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48.00元,页数:27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书蠹牛津消夏记》读后感(一):读后感

看完啦,书分为四个部分:藏书经历、牛津见闻、猎书留踪(旧金山、香港、巴黎)、答问。全书围绕藏书,多谈外国藏书,大概与作者的个人经历有关。读来就像听了一个故事,没有同感,毕竟自己多是看翻译了的书,很少看英文原版书,对书的装帧也没有了解。有两个感触,一是自己还是见得太少了,以后还是会买一些喜欢的英文原版书看,哈哈~

《书蠹牛津消夏记》读后感(二):#彤阅读#2017之16《书蠹牛津销夏记》

这本书20万字,装帧非常精美,内页图片很有可看性,也是我购买新版书最贵的单本,定价人民币148元。

王强,大家非常熟悉,是新东方联合创始人,也是真格基金合伙人。 虽然他没有《中国合伙人》邓超的帅气,但一说话却能吸引人入胜,这就是内才。 这本书,作者将自己在全世界找书、读书、购书的经验,集于一册,他全部收藏的是英文经典版本书籍,真是让我佩服且羡慕。 人和人差距,不是想拉近就拉近的。如我,爱看书,但因为基础知识构建的水平差劲,只能阅读中文书籍,所以,面对英文经典译本,真是可遇不可求,就比如《尤利西斯》,我就买了三个不同译本比阅读,这就是知识基础弱的无奈之举。 走到中年,更懂得阅读也是一种选择,一定要尽量的阅读经典,对于书,买回来为的是吸取书中精华,为的是阅读,而不是为了摆放家中。 凡物而善用之, 则贵比黄金。 不善用之, 玉亦劣于瓦砾。 从小喜欢看书,绝对不喜欢看教科书

《书蠹牛津消夏记》读后感(三):饱蠹的书蠹

不知作者是否受到了钱钟书先生把牛津大学包德雷图书馆(the Bodleian Library)称为“饱蠹楼”的影响,书名把书蠹与牛津的夏天联系了起来。

作者在牛津消夏虽然短短几天,但饱览群书之趣已消弭了时间之限。

本书是作者海外淘书的游记,牛津是他眼中的宝库,无论是包得雷图书馆的书海,还是Blackwell的典藏,亦或是诞生了《爱丽丝梦游仙境》的Chris Church或是托尔金流连的Eagle & Child,都让书超越了文字本身而充满智慧与沧桑。

尽管作者对于书的热爱已远远超出了读书,寻书访书藏书之乐也远非普通爱书之人所能消受,但相同的初衷是对丰富精神世界的不懈追求。

除了遍访书籍的乐趣之外,本书中还大量介绍了图书的版式、版本、装帧等知识,值得学习了解。

总之,读王强的锦绣文章充满了幸福之感,如在书海中的漫天飞花、遍野蝶舞。

《书蠹牛津消夏记》读后感(四):出版美学的产物

周五下班回家,途经方所,看到晚上有场新书宣传讲座,主讲人名叫王强,书名为《书蠹牛津消夏记》。人名普普通通,未有耳闻,书名倒是奇怪得紧。仔细一看,原来大有来头,这个王强简介是真格基金联合创始人、新东方联合创始人,也就是和俞敏洪,徐小平并称的新东方三驾马车中的“佟大为”。成功人士出书不稀奇,不过书名显得这么书生气的就少见了。加之看到是毛尖作的序时,我决定去讲座看看。

“王强自称书蠹,倒是童叟无欺,光是文章标题,就篇篇涉书。不过书海悠游,我们只看得到小丽或者玛丽,王强却能直接敲开爱丽丝或者血腥玛丽的门,甚至,把她们带回家,如此,看王强的文章,时不时给我一种从来没真正看过书摸过书的感受。” 毛尖如此写道。

于是乎我发现了王强的另一个身份——藏书家。西方语系出身的王强酷爱西方文学,从二十个版本的《莎士比亚全集》到四百余本《现代文库》,从伍尔夫的小说散文集到亨利·詹姆斯的书信集,讲座上王强讲起自己收藏的珍本善本,神采奕奕,沉浸其中。王强还特别迷恋作者签名,从马克吐温到狄更斯,从哈代到劳伦斯。单以《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来讲,既有达利插图签名版,亦有草间弥生配图版,而上面签有“小爱丽丝”名字的那本更是可以媲美牛津博物馆的收藏。讲座听完,我突然想起那句张岱的名言:“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痴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

然而我是对藏书这种雅好没兴趣的,一来没钱,二来缺乏知识分子气息。动手翻了翻样书,坦率来说,文字不错,但远没到一流书话的地步。不过看一看一个真性情的人去淘书的见闻,尤其很多都是自己不会接触的外文初版,也算有趣。但真正吸引我最后促使我掏腰包的,是该书的精美文艺的装帧和独居匠心的设计。

枣红色的真皮封面上,书名“书蠹牛津销夏记”几个字采用小楷字体,烫金设计,一红一黄,加上背景纹路,一种西方传统装帧的艺术气息就跃然眼前;书皮下方是牛津高街的浮雕,背面选取了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的“小马图”。打开环衬页,却又是土耳其的湿拓画设计,画风似又流动,似又庄重。扉页的描图纸薄如蝉翼,色彩雅素,既不影响文字阅读,定睛一看,又是一番纹理图案。书的纸张厚实,触感上佳,页面版式清爽,有关藏书的照片更是清晰精美,与文字相得益彰。乃至于最后我已经不把它作为一本书话来看,而是当成一件工艺设计的样本,出版美学的产物。

虽然此举颇有些买椟还珠的意味,不过倒让我想起了有关电影的定义。电影算是剧本内容,叙事结构,镜头语言,表演情绪一系列的综合载体,一部优秀的电影不会在任意一方面粗制滥造,形式往往和内容并重。那么一本实体书同样也是文字内容和装帧设计的结合,文学和美学。在生存环境大不如前的出版行业,能产生如此完美严苛要求的作品,作者和出版商想来均是极爱书之人。

所以在最后签售时,我没有请求王强老师写什么特定寄语,而是希望签上一句他对书籍的看法。王强略一思索,落笔四字——“书是河流”。

《书蠹牛津消夏记》读后感(五):装帧精美的书

买藏书大家出的书,有时会惊艳。比如韦力的几种:《得书记》、《失书记》、《古书之爱》,以及现在价格炒上去几倍的《芷兰斋书跋》初集,都称得上秀雅精致,内容充实。我想,原因是好的藏书家对书特别讲究,自然不愿自己的书出得不像样子。 可惜韦力收藏中国古籍,他写的书却不能雕版印刷、线装装订,如他钟情的宋元善本一般。在这方面,收藏西方书籍的王强就幸运得多:他能把自己的书做成心仪的理想模样。比如我手上这册《书蠹牛津销夏记》,就能让读书人如登徒子见了梦露一般,神不守舍、目不转睛。

此书16开本、圆脊,书口刷金,这就比较特别了,因为中文书刷金很少见。硬纸板精装;封面用特别定制的朱砂般的正红色PU,纹理细腻、手感柔和;书名题签与封面双栏都烫金压印,触摸上去有明显凹凸感;这都让人欢喜。最特别的是在封面下部,以浮雕工艺呈现了英国名画家透纳画的牛津高街,效果惊人。这书做得让人一眼看上去就觉得:富丽堂皇!

打开书,环衬的图案与色彩很特别。我查了一下出版社微博,原来环衬特意使用了来自奥斯曼土耳其特有的 “湿拓法”工艺。微博上这样介绍“湿拓法”:“轻轻滴落在水间的颜料渐渐随水波晕开,等到水上图画完成后,再将白纸盖在其上吸取颜料,然后将纸慢慢抽离水面,继而神奇的、不可复制的“水中画”便由此诞生。”这环衬和封面一样,本身就是高级的工艺品。

书除了前后序跋,主体分为四部分。每部分之前有半页极薄带暗花的透明扉页,用绿豆为原料的描图纸制成,每页扉页暗花都不重样。内页的纸张厚度、白度恰好,不透字,十分挺括,翻起来很有感觉。版式上段落、字体、行间距、天头地脚的安排均美观悦目。每章题目上又印有别致的题花,每章题花也都不同。相关几百种书影的彩印插图亦极清晰,位置安排基本能紧密联系文字段落,却不会过于影响阅读。页码数目字用了特别的暗红色花体。可以说,这册书各处都能看出设计者、制作者的巧思与技术来。

连封底也有惊喜。正中金色双圈中印了一位秃顶修士骑马的图案,图案源于英国乔叟的名著《坎伯雷故事集》。图案摸上去是凸起的,原来用了热转印工艺。朋友看了说,此书英伦风很浓。诚哉此言。

这本写西方书籍装帧、版本与藏书故事的书,在书的各部分用上相应各种西方现代书籍装帧工艺,内页各处也特意运用题花、花体阿拉伯字母等等西方古籍的若干元素,加上里面又有几百种珍贵英文书籍的漂亮的彩色书影,因此有内容与形式之间互相呼应、相得益彰之妙。我翻阅起来真觉得琳琅满目,爱不释手。

这本让人赞叹的书当然也不是没一点毛病。比如封面书名题签写的是:书蠹牛津销夏记,这是对的。扉页上书名却是“书蠹牛津消夏记”,而书的序言中也用这个书名。书名用“消”字肯定错了。唐代白居易《销夏》诗:“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唐陆龟蒙 《奉和袭美<太湖诗·销夏湾>》诗:“遗名复避世,销夏还销忧”。都可以证明应该是“销夏”而非“消夏”。

第二是环衬黏贴太紧,让书不能轻松打开,也不能摊平。半圆书脊不能摊平,不算合格。虽然些许白璧微瑕,但从装帧整体来说,《书蠹牛津销夏记》的确是集合了不少西方装帧工艺,让人开眼界、长见识。

海豚出版社出版。海豚的主事者俞晓群是一位很有追求的出版家。他在辽宁教育出过轻巧、朴实、合用的新《万有文库》。到了海豚后他特别重视西方装帧工艺技术,出过著名的维德《鲁拜集》。他做的董桥小开本很漂亮,陆续在出的“海豚文存”系列也有特色。负责此书印刷的是北京雅昌艺术印刷公司,这是中国最好的印刷公司,特别在画册印刷上。2008奥运会中国的申请报告就是雅昌印制的,嘉德的拍卖图录也是由雅昌负责。作者自己是行家里手,出版与印刷都是好手,这才能合作做成这么漂亮的一本书。

随便说说书的作者李强。新东方的三位创始人之一,现在做天使投资人。他最大的爱好是藏书、读书,重点在西方近代文史的珍贵版本。他在这方面的收藏数量质量在国内是第一流的。他说的这句话:说到藏书,总有人问,你要挣多少钱才买书?这太外行话。当你有钱才想到买书的时候,已经离书很远了。我觉得,对于真正爱书的人,永远不要问他两个问题:这书你花了多少钱?你买的都读过了吗?我很有同感。

他买书藏书并不是在发家之后。他在初到美国第一个圣诞节,夫妻两人账户上仅有29美元,他也去买了一册《鲁拜集》。看书和谈恋爱一样,爱了就不管不顾了,如果要万事俱备才去看书去恋爱,那能叫爱吗?当然,这不是叫人不切实际,而是说人要真喜欢一样东西,就会克服困难想尽办法去争取。于是我买了《书蠹牛津销夏记》,而且从书里还找到了买书的充分理由。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