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匹配度》经典读后感有感

《匹配度》经典读后感有感

《匹配度》是一本由陈峻锐著作,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页数:28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匹配度》读后感(一):这本书很干货,我读了28小时,平均一小时10页。

这本书要么当工具书用,平时放着吃灰,做用户调查时候临时抱佛脚拿出来看看。要么把每一个知识点都做成思维导图。我选择后者,目前还没做完,估计整本书可以整理出几十张导图吧:

职场读书:如何提一个好问题?三分钟榨干《匹配度》实战精华

放两张之前做的图给大家:

《匹配度》读后感(二):这是一份咀嚼过书本内容后的读书笔记

《匹配度》是一本很务实的工具书,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位严谨认真的高中老师,在教你一门叫做用户需求洞察与探索的课程。这位老师把每个章节每个段落都讲的很细,有时候甚至会有些罗嗦,大部分人觉得他讲的都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废话。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我上完了整门课程,部分不感兴趣的段落我都打瞌睡去了,但是重点内容听进去了很多。下面是我上课时做的一些笔记:

本书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走进用户需求,带你了解什么是需求,洞察需求的人都具备哪些素质;第二部分是探寻用户需求,即我们应该使用哪些方法工具,经历哪些工作流程,才能在需求信息层面发掘出比较理想的结果;最后是第三部分:从需求中发现机会,即整理好需求后,如何去结构化的分析这些需求,才能找到需求对应的产品机会甚至是新的市场。

第一部分:走进用户需求

1. 需求的定义:人们愿意支付一定的成本去满足的愿望;且需求是一种多层次的愿望。如何理解这个多层次?按照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需求的级别从低到高,从简单到复杂,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这五种需求。但是现在社会,人们的需求中往往是这些需求的混合体,因此我们说需求具有多层次的复杂属性。最后,人们做出客观行动满足的愿望,才叫需求。不是所有的愿望都是需求,人们随便想想的事情,不是真实需求。

2. 发现用户需求,你要具有哪些能力:同理心——像用户一样思考;联想力——打开自己的脑冻;好奇心——探寻需求的奥秘。

第二部分:探寻用户需求

1. 问对问题才能找准需求。

洞察需求,有两种方向,一是探索性洞察,即不知道要开发什么产品,或不清楚现有产品有什么提升点,甚至是为了探索还不知道的新需求;二是问题性洞察,企业知道产品、服务或者组织结构的问题,但是不知道问题背后的原因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问题性洞察分两种,一种是疑惑,即想知道为什么;第二种是难题,即想知道怎么办。一般来讲先解决疑惑再去解决难题。先去找问题,再在问题中找出若干个疑惑点和难题点。如何去解决以上的疑惑和难题呢?答案是去问用户,提问题。

问题提纲:从普遍到具体,从行为到心理,从现象到原因。具体可拆分为六个方面的问题内容:基本情况、行为描述、场景及影响因素描述;心理及情绪描述、偏好及思维模式描述、生活模式及价值观描述。

提好问题后,如何去研究?研究方法可以分为二手资料研究即案头研究,一手资料研究即最常用的访谈与观察。

研究的执行计划要明确以下几个部分的工作内容:工作阶段如期的阶段,案头研究阶段,访谈准备阶段,访谈实施阶段,分析阶段和汇报展示阶段对应的时间计划、人员配置和分工、样本数量——一般10-20个为佳、辅助安排和成本预算、执行提纲。

2. 案头研究:只言片语藏需求。

我们要善于搜索信息,尤其是隐形信息。搜索的信息来源一般有:搜索引擎、相关行业报告、社交媒体(看看热点是哪些)、产品聚合平台(大众点评,携程等)、专业论坛(精华贴,热帖。求助帖等)、指数情况(百度,微博指数等)、最有效的是搜索专家后交谈。

搜索完信息后如何甄别信息真假,归类信息呢?要关注事实,警惕有明显偏好的观点,交叉验证信息。甄别信息时,最好做信息摘要:比如写一个表格,分别是事实,态度,我的态度。

一般归纳信息的维度:用户分类和特征——总结行业内如何去细分用户类别和特征;行业的竞品情况——枚举所有相关行业或组织;业内的产品套路——用户序曲如何被满足,用户使用产品或服务中的每个环节,参与者,触点,利益关系。一些产用的分析框架:AIDMA(Attraction, Interest, Desire, Memory, Action)和AARRR;产品的趋势——行业发展报告。

3. 找到用户,做好准备

找哪些用户?典型用户(大脑中立刻浮现的人),极端用户(专家型,新手型),趋势用户即领头用(大学生,白领,专家)。

4. 深度访谈:倾听用户的需求故事

个人偏好深度访谈,焦点小组用处不大。深度访谈的阶段:开场(自我介绍,项目介绍,寒暄——兴趣爱好,寻找共同点)、探索(描述细节经历,了解前因后果,说出难题或矛盾及是否解决,了解情感,是否满意的细节)、思考(询问用户对产品的看法,询问原因,畅想有这个产品后的生活状态)。提哪些问题:事实性问题(5W),行为性问题(做了什么),倾向性问题(你喜欢什么,偏好什么),原因问题(为什么),主观性问题(你觉得怎么样,你的观点?),建议性问题。如何去提这些问题,描述,结构化,对比性去引导。

5. 用户观察:用眼睛发现说不出的需求——别听他们怎么说,看他们怎么做。

观察的信息要分类:AEIOU-活动,环境,互动,物品,用户。

6. 探索用户需求的其他工具

一般来讲:

产品上市前:(观察与访谈),直接参与法、文化探索法;

产品上市后:原型/实验法、痕迹物分析法。

关于对调查问卷的看法:通过调查问卷很难获得超越调查问卷选项意外的答案。

第三部分:从需求中发现机会

1. 谜题-迷局是问题分析的分类,疑惑-难题是为了解决问题的分类

2. 用户需求是整理出来的

如何整理展示信息:

统计信息中的频次,时间;

比较:找不同用户的共同特征,比较特殊用户与典型用户的差异,找不同阶段的相同需求特征,比较同一用户的前后不同阶段的变化;

结构化,即分类或聚类,聚类更好,能专注于元素本身的属性去结构化分类,最后整合为更抽象的层次;

整合,即按照顺序,位置关系,角色关系或功能逻辑关系排序。

展示这些结构化信息的六种图形工具:轮廓图(两条线的轮廓图一般用来对比)、象限图(常用来比较和分类,寻找比较重要的象限部分)、网络图(连接元素关系)、树状图(展示层次和归属关系)、流程图、韦恩图(韦恩图和象限图,网络图合用,划分范围,威力无穷)

也可以用13种维度在表格中展示,任意选取2个或以上维度便可有效筛选信息。1. 用户主题:角色,状态,属性或类别,行动,情绪 2.客观环境:场景,接触点,物品,产品或者方案 3. 行为过程:阶段,步骤 4. 收益回报:价值,风险

3. 把产品机会逼出来:

找出模式概念,梳理概念间的关系。一般模式就是反复出现的行为或主题,一般有元素模式和关系模式。

梳理模式概念,其实就是使用抽象过的模式信息,不断去结构化分析和整合。

4. 有趣的需求更要有用:这章其实就是告诉你不要太书生气,在企业里工作要顾及同事和老板的需求。既要会工作和汇报,也要会做人。让老板和同事支持你,是新的需求和产品推进的最大动力。

《匹配度》读后感(三):需求哪里来,到哪里去

需求从人的心里来,要到人的心里面去。你知道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那你懂得如何运用需求层次理论吗?你知道什么是需求吗?如何发现需求,如何从需求中寻找到产品机会?《匹配度》这本书将会告诉你什么是“需求”,如何探索需求,如何从需求中发现机会。

《匹配度》的作者陈峻锐,毕业于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资深用户研究专家,中国电信12年用户研究从业经验。资深用户研究专家。2011、2014连续评选为中国电信集团级营销人才。负责执行过数十个用户研究项目,对用户研究有着丰富的经验。

这本书从三方面解答了关于需求方面的困惑“走进用户需求”“如何探索用户需求”“从需求中发现机会”,是一本打通产品与用户需求的工具书。

需求是一种用户,尚未被满足,又希望被满足的愿望。现在,肚子饿了,想吃东西.满足你“想吃东西”这个要求,这就是一个需求。

想要≠需求。我们常常会陷入一个误区,用户想要什么东西,我们就创造出什么东西,这就是满足用户的需求了。其实,并不是这样。亨利·福特说过这样的一段话:"如果在当年还没有汽车的年代,我去问我的顾客他们想要什么,他们的回答是,更快的马。"有时候用户也不知道他们自己想要什么东西,就像你想吃东西,但是不知道想吃什么。

并不是用户说想要什么东西,我们就创造出什么东西来,我们还要懂得去发现需求,用户想要的和他真正的需求并不一致。

问对问题才能找准需求。可口可乐做了这样的一件事情,它问了用户“喜欢什么口味的可口可乐”,所以他们生产了有樱桃味的汽水,然而并没有很多人为此去买单。原因就在可口可乐问错了问题。它应该问用户“为什么喜欢可口可乐”而不是“喜欢什么口味的汽水”,问对问题是找准需求的关键一步。

说到发现需求,最常说的就是,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把自己变成一名用户。但变成一名用户到底该怎么做呢?《匹配度》这本书中提出了这样三点要求:去除思维模式、去除知识体系、建立非我的价值观念

思维模式,我们做的决定,很多都是根据我们的思维模式思考而得出的决定。在《了不起的盖兹比》里有这样一句话:“你要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确实如此,我们永远无法做到和别人一样感同身受。这就要求我们在发现需求的过程中要去除思维模式。

知识体系,知识体系的构成,决定了我们成为一名什么样的人。但我们的用户的知识体系是参差不齐的。如果你现在你的用户是一名家庭主妇,你现在去和她聊”区块链是什么东西“,还不如跟她聊怎么做菜会更好吃。知识体系的不一样,也是发现需求中的一大阻力。

建立非我的价值观念,这就像前面说的,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和我们一样的经历,人是无法做到真正的感同身受的。假如你的目标用户是孕妇,而你又是男性,你需要感受孕妇的感觉,这时候你就要收起我的感觉。这就要我们在探索用户需求的时候,建立非我的价值观念。

通过收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从中去分析出用户真正的需求,发现机会。这其中会有两种问题的出现,第一种是由于缺乏信息,而产生的谜题。第二种是由于信息太多,而产生的迷局。这两种问题本质上的出现都是由于缺乏收集、分析数据的能力。

分析过程一共会有三个阶段。迷茫、探索、洞察。在这三个阶段中,大部分人会被困在迷茫和探索阶段中,迷茫是找不到方向,探索是持续摸索的过程,而洞察才是真正的发现人内心的需求。

五种梳理材料的方法。统计(频次、时间)比较(横向比较-找共同点、横向比较-找差异点、纵向比较-找共同点、纵向比较-找差异点)结构层次(业、媒体、生活)整合(按序列顺序整合、按位置关系进行整合、按角色关系进行整、按功能关系进行整合、按逻辑关系进行整合)

六种常用的展示图形。轮廓图、象限图、网络图、树状图、流程图、维恩图。

看完了《匹配度》,让人联想起了人工智能。在寻找需求方面,人类与人工智能相比,谁更能找到人们的需求,并寻找到新的机会?人工智能是基于大数据分析和算法匹配,从而探索出人们的需求。而人们是基于数据搜索和分析从而分析出人的需求,并且根据需求去创造出产品满足人们的需求。

就像在没有汽车的年代,人工智能能根据数据和分析去找到人们的需求是更快的马车,但人工智能并不能探索出汽车这样的东西。现阶段的人工智能除了谷歌阿尔法狗,在中国今日头条的算法匹配也是根据人工智能的数据分析,从而去推送看你喜欢什么样的内容。

无法确定人工智能在寻找人的需求这方面是否能够替代人类。但是能确定的是人工智能在探索人的需求这方面,能够帮助人们去收集数据和分析数据,从某种角度而言,人工智能会是一种很棒的工具。

《匹配度》是一本诠释“需求”的书,至少在现在这个阶段,它是一本不错的工具书。如果看完这篇文章,你还对“需求”这两个字的意义不清楚。建议你去超市里逛上一小时,你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这就是需求。

深度的思考,深入的读书,一书一世界。我是深度读书,公众号:深度读书了吗(shendudushu),欢迎你一起来思考这个世界!

《匹配度》读后感(四):三分钟懂什么是需求

需求从人的心里来,要到人的心里面去。你知道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那你懂得如何运用需求层次理论吗?你知道什么是需求吗?如何发现需求,如何从需求中寻找到产品机会?《匹配度》这本书将会告诉你什么是“需求”,如何探索需求,如何从需求中发现机会。

《匹配度》的作者陈峻锐,毕业于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资深用户研究专家,中国电信12年用户研究从业经验。资深用户研究专家。2011、2014连续评选为中国电信集团级营销人才。负责执行过数十个用户研究项目,对用户研究有着丰富的经验。

这本书从三方面解答了关于需求方面的困惑“走进用户需求”“如何探索用户需求”“从需求中发现机会”,是一本打通产品与用户需求的工具书。

需求是一种用户,尚未被满足,又希望被满足的愿望。现在,肚子饿了,想吃东西.满足你“想吃东西”这个要求,这就是一个需求。

想要≠需求。我们常常会陷入一个误区,用户想要什么东西,我们就创造出什么东西,这就是满足用户的需求了。其实,并不是这样。亨利·福特说过这样的一段话:"如果在当年还没有汽车的年代,我去问我的顾客他们想要什么,他们的回答是,更快的马。"有时候用户也不知道他们自己想要什么东西,就像你想吃东西,但是不知道想吃什么。

并不是用户说想要什么东西,我们就创造出什么东西来,我们还要懂得去发现需求,用户想要的和他真正的需求并不一致。

问对问题才能找准需求。可口可乐做了这样的一件事情,它问了用户“喜欢什么口味的可口可乐”,所以他们生产了有樱桃味的汽水,然而并没有很多人为此去买单。原因就在可口可乐问错了问题。它应该问用户“为什么喜欢可口可乐”而不是“喜欢什么口味的汽水”,问对问题是找准需求的关键一步。

说到发现需求,最常说的就是,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把自己变成一名用户。但变成一名用户到底该怎么做呢?《匹配度》这本书中提出了这样三点要求:去除思维模式、去除知识体系、建立非我的价值观念

思维模式,我们做的决定,很多都是根据我们的思维模式思考而得出的决定。在《了不起的盖兹比》里有这样一句话:“你要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确实如此,我们永远无法做到和别人一样感同身受。这就要求我们在发现需求的过程中要去除思维模式。

知识体系,知识体系的构成,决定了我们成为一名什么样的人。但我们的用户的知识体系是参差不齐的。如果你现在你的用户是一名家庭主妇,你现在去和她聊”区块链是什么东西“,还不如跟她聊怎么做菜会更好吃。知识体系的不一样,也是发现需求中的一大阻力。

建立非我的价值观念,这就像前面说的,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和我们一样的经历,人是无法做到真正的感同身受的。假如你的目标用户是孕妇,而你又是男性,你需要感受孕妇的感觉,这时候你就要收起我的感觉。这就要我们在探索用户需求的时候,建立非我的价值观念。

通过收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从中去分析出用户真正的需求,发现机会。这其中会有两种问题的出现,第一种是由于缺乏信息,而产生的谜题。第二种是由于信息太多,而产生的迷局。这两种问题本质上的出现都是由于缺乏收集、分析数据的能力。

分析过程一共会有三个阶段。迷茫、探索、洞察。在这三个阶段中,大部分人会被困在迷茫和探索阶段中,迷茫是找不到方向,探索是持续摸索的过程,而洞察才是真正的发现人内心的需求。

五种梳理材料的方法。统计(频次、时间)比较(横向比较-找共同点、横向比较-找差异点、纵向比较-找共同点、纵向比较-找差异点)结构层次(商业、媒体、生活)整合(按序列顺序整合、按位置关系进行整合、按角色关系进行整合、按功能关系进行整合、按逻辑关系进行整合)

六种常用的展示图形。轮廓图、象限图、网络图、树状图、流程图、维恩图。

看完了《匹配度》,让人联想起了人工智能。在寻找需求方面,人类与人工智能相比,谁更能找到人们的需求,并寻找到新的机会?人工智能是基于大数据分析和算法匹配,从而探索出人们的需求。而人们是基于数据搜索和分析从而分析出人的需求,并且根据需求去创造出产品满足人们的需求。

就像在没有汽车的年代,人工智能能根据数据和分析去找到人们的需求是更快的马车,但人工智能并不能探索出汽车这样的东西。现阶段的人工智能除了谷歌阿尔法狗,在中国今日头条的算法匹配也是根据人工智能的数据分析,从而去推送看你喜欢什么样的内容。

无法确定人工智能在寻找人的需求这方面是否能够替代人类。但是能确定的是人工智能在探索人的需求这方面,能够帮助人们去收集数据和分析数据,从某种角度而言,人工智能会是一种很棒的工具。

《匹配度》是一本诠释“需求”的书,至少在现在这个阶段,它是一本不错的工具书。如果看完这篇文章,你还对“需求”这两个字的意义不清楚。建议你去超市里逛上一小时,你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这就是需求。

深度的思考,深入的读书,一书一世界。我是深度读书

公众号:深度读书了吗,欢迎你一起来思考这个世界!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