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文心雕龙》读后感摘抄

《文心雕龙》读后感摘抄

《文心雕龙》是一本由刘勰著作,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33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文心雕龙》读后感(一):让学术见鬼去吧

刘勰家贫不娶,剃了头当了和尚,在寺庙中博览群书,梦见了孔子,就承文教之志,花了数年的时间写成了《文心雕龙》。

翻开《文心雕龙》,你就知道啥才是文化。“花数年时间写一部篇幅不大的文章?”这在现代人来说是很少见的,现代人不管有料没料,洋洋洒洒的就写出了宏篇巨制,然而写的虽快,死的也快。

由于《文心雕龙》太牛叉,在清代以下就逐渐有了一门学问叫做“龙学”。我是一向反学术的,什么研究?丫的就好比甘甜水果上面飞舞的苍蝇了,屁成就没有,就以嗡嗡前人的成果为生。

后来看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出版的这个版本,附了刘咸炘的话语。好了,刘咸炘的片言只语正合我意,刘威炘对《文心雕龙》的认识才是对的,而你们那帮子搞学术的苍蝇全都不得要领,那你们都是在瞎嗡嗡啥呢?

所谓学术,大率如此。拿把刀,咔咔地把他要研究的文本给大卸八块,然后认认真真地就一块肉肉作全方位科学研究。丫的已把整体给切割了,丫的所研究的是啥子东西?

学者会说:嘘~不识字的文盲,略识字的泥腿子,你就靠边站了,试问我所用的每一个科学研究法,你能叫上名字么?你不懂,你就靠边站了。——真实意思是,我读了好多年书,终于有了今天的学界地位,我就是靠这个吃饭的,你个不懂事儿的小屁孩尽球讲真话,不是在砸我饭碗么?

敬人者人恒敬之,犯人者人必报之。我反学术,势必是要伤害谁个的利益了。

————

刘咸炘大概仅仅活了36岁,在他只有21岁的时候,他写了一本《学略》,非常简洁的一本小册子,算是目录学或文献学了,他用的是刘歆的“七略”分类法。虽然仅是三言两语,我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因为许多观点都和我一致,我的这些认识又从没被他人啰啰嗦嗦的大部头学术书印证过,遭遇刘咸炘的小册子,如是孤家奔跑在荒野忽地相逢了良臣,激动得涕泪交流。

好了,《文心雕龙》是本神一般的书,且找本附带刘咸炘评说的版本去读。读过之后希望你也和我一起唱:让学术见鬼去吧!

《文心雕龙》读后感(二):《文心雕龙》的天人之道与“儒释道”人文之道探析

《文心雕龙》的天人之道与“儒释道”人文之道探析

欲探究刘勰秉承怎样的“道”来书写《文心雕龙》,应明晰“道”在全书当中处于怎样的位置,笔者首先以全书的框架体系作为切入点,以理清“道”是如何牵引全书逻辑链条的。全书共五十篇,其中《序志》是总序,能够为写作文章所用的,只有四十九篇。刘勰在《序志》篇中将全书划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文之纲领”,包括两部分,即作为“文之枢纽”的《原道》至《辨骚》共五篇,和阐述“论文叙笔”的《明诗》至《书记》共二十篇;下篇为“文之毛目”,包括说明“剖情析采”的《神思》至《程器》共二十四篇,和体现“长怀序志”的《序志》一篇。龙学学者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从二分法至七分法的六种划分方法,而无论如何划分,“文之枢纽”五篇的位置基本固定。

“文之枢纽”五篇遵循“道——圣——经——纬——骚”的逻辑:《原道》篇论“文与道”的关系;《征圣》篇论“文与圣”的关系;《宗经》篇论“文与经”的关系;《正纬》篇论“文与纬”的关系;《辨骚》篇论“文与骚”的关系。可以如是理解:作文必须以“道”为本,所以要“原道”,即“原于道”;如何“原道”?最好向圣人请教,所以要“征圣”,即“师乎圣”;圣人已去,幸而留下经典供后人研习,所以要“宗经”,即“宗于经”;这里的“经”指“五经”,那么,是否学习“五经”便足矣呢?刘勰没有囿于一隅,同时还另外给予了“正纬”和“辨骚”两种途径,“纬”指诗文,“骚”指以《离骚》为代表的辞赋。《原道》篇提出了“道为文本”的核心,其后四篇即围绕“文以明道”展开论述。

再放眼全书,《文心雕龙》遵循着“道——圣——经——纬——骚——体——术”这样一条文脉。“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所以要“征之周孔”,但是“去圣久远,竞今疏古”,于是便要“还宗经诰”,“文之枢纽”中提到的主要解决方法就是“宗经”,可是在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诸如“文体解散,离本弥甚”等许多困难,如若想“禀经以制式”,就不得不正视“文体解散”的问题,于是必须“正末归本”,即“正体”,可以如是理解:“正体”是解决“宗经”问题的,其对应的篇目大致就是从《明诗》至《书记》的“论文叙笔”部分,这一部分以儒学的五经为主,又是全书的纲领,这可证明《文心雕龙》主体部分是秉持着“儒道”的,也就是说“经”对应“体”是以“儒道”为准则与目标的。

以此类推:“纬”和“骚”对应“术”是刘勰傍及百家额外撷取的为文之术,由于当时文坛掀起一股浮藻之风,文人士大夫们“多欲练辞,莫肯研术”,刘勰想光复“文丽而不淫”的文风,于是提出了“比资晓术”的解决方法,即“执术”。那么如何“执术”呢?主流的儒学之道着重于“体”的问题,而“术”的问题可以借鉴儒学之外的他家之长,联系魏晋时代的流行思潮,当时儒释道盛行,于是自然而然把“他家”大致锁定在佛道两家,而阅览从《神思》至《程器》的“剖情析采”部分,总能发现其中出现了佛学和道学思想,当然,全书由刘勰所撰,刘勰受儒释道三家思想所影响,全书中若多若少都体现了这三家思想,只不过《文心雕龙》纲领部分的“体”主要以儒学为主,所以其后毛目部分的“术”就可以由佛学和道学发挥起所长了。

由此条分缕析,《文心雕龙》的逻辑框架便一目了然了。笔者认为,《文心雕龙》全书秉承的道义有两层含义:一层是天人之道,一层是人文之道。在“道沿圣以垂文”的路径中,“道”通过圣人作为传承人,往前承接“天人之道”,往后发展出“人文之道”人文之道主要包括儒释道三家之道,下文详解。

何以为“天人之道”?这个问题也可以同于“道从何处而来”?“圣人从何处接过“道”的火炬?《文心雕龙》第一篇《原道》便探讨了这一问题,“道”由“天”传递给“人”,由“人中之圣”承担起主要任务。全书共49个“道”字,《原道第一》中的“此盖道之文也”,“自然之道也”,“莫不原道心以敷章”,“故知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以明道”,“乃道之文也”,“道心惟微”中的“道”是重中之重。

《原道》第一句话“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其中,“文之为德”,非言“言之德”,乃是说“文之作为德”,那“德”又是何意呢?《管子·心术》中说:“德者,道之舍,物德也生,德者,得也。”即“德”是“道”所寄寓之物,“道”无形无名,通过“得”加以显现,“物之得以为物”,万物得到了形与名,便可作为“德”的意象,而“德”又是“道”的寄托,“文”又是万物的其中一员,所以此处可以理解为“文作为一种道”——是很伟大的,它与天地并生。这与篇末的“乃道之文也”首尾呼应,“辞之所以能鼓动天下者”,便是因为“辞”是“道的文”,“辞”是“文”的一种,“文”是“道”的一种。那么“文”分几种呢?广义的“文”指《情采》中所说的三种文:形文,声文和情文。“形文”对应文中所说的“龙凤”“虎豹””云霞”“草木”,“声文”对应文中所说的“林籁”“泉石”。所以才说“故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自然众多“无识之物”尚且丰富多彩,那么作为“有心之器”的人,怎能没有文章呢?而后引出下文,人类的文章便是“人文”,也就是上述所说的“情文”。狭义的“文”指“文辞”,属于广义的“文”中的下一级类目。笔者认为可以大概理解为“文”指文学,文化等;“辞”指字词,藻饰等。广义的“文”中的三种分类在实际写作中,有时又可以作为狭义的“文”中的下一级类目,如“形文”指文辞要讲究文采,“声文”指文辞要讲究音韵,“情文”指文辞要讲究情义。这就是“道之文也”。

理解了“文”之后,再看“道”,“自然之道”和“道心惟微”中的“道”面目如何,从何处来,至何处去?文中第一句“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文”既作为一种“德”,“德”既作为一种“道”,是与天地并生的,接着便解释了自然中处处有“文”,天地确立之后,“人”才加入其中,与天地并称为“三才”,这里存在一个时间先后问题,也就是说“天地”在“人”之前,而“文”与“天地”并生,所以“文”在“人”之前,所以“道”也在“人”之前。而以“儒释道”为代表的“人文之道”必在人之后,因为人之祖先还有一段在“天雨粟,夜鬼哭”之前的历史,既然“人文之道”在人之后,那么“自然之道”和“道心惟微”中的“道”绝对不是指“人文之道”,笔者用一个词来概括,即“天人之道”。《原道》中的“道”基本指“天人之道”,其中夹杂着些许从“天人之道”过渡到“人文之道”的滥觞。

“天人之道”如何理解?《原道》篇·赞曰:“道心惟微,神理设教。”“神理”是指什么呢?东汉班固《白虎通义·天地篇》云:“始起先有太初,然后有太始,形兆既成,名曰太素。混沌相连。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然后判,清浊既分······精者为三光,好为五行,五行生情性,情性生汁中,汁中生神明,神明生道德,道德生文章。”班固阐释得十分明了,从宇宙源起到文章生成是沿着如是一条逻辑链的:太初——太始——太素——气(气分清浊,精者为三光)——五行——情性——汁中——神明——道德——文章。笔者拙见,“神理”乃“天”传入人间的“道”,人接收了“神理”,产生“天人感应”,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便是自先秦诸子起至后世代代相传的“道”的追求。

刘勰所处之时,儒释道(玄学)盛行,正是尊崇“天人感应”与“天人合一”的时代。这一点从篇名《原道》亦可瞥见端倪:“原道”取自《淮南子·原道训》:“夫太上之道,生万物而不能有。”“太上之道”就是最初的“原道”,从宇宙初始而来,从“神理”而来,从“天”(这里的“天”不是与“地”相对而言的,是约等于“神理”的概念)而来。《原道》中所说:“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描述了天地的纹理,即“道之文”,笔者认为这句话描述的是“天地之道”,比“太上之道”晚,比“自然之道”早。“自然之道”须待作为“五行之秀,天地之心”的人出现之后,形成“三才而立”的局面,才可“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便确立了。之后,刘勰用动植物做铺垫,突出人之于文章的可贵,由此,“天人之道”便生成了。其时间顺序如是:太上之道——天地之道——自然之道——天人之道。

何以为“人文之道”?圣人接过“天人之道”的火炬后,再由自身和后代继续努力,发展出“人文之道”,“儒释道”文化便是其中的佼佼者,“经”“纬”“骚”便是参考资料,“体”和“术”便是答卷。笔者认为,《原道》篇之后的“道”基本指“人文之道”,其中夹杂着些许从“天人之道”过渡到“人文之道”的余迹。《文心雕龙》人文之道揉杂儒释道三家思想。魏晋南北朝时期,儒释道多元思想并存,在文人士大夫作品中留下痕迹。刘勰的《文心雕龙》便揉杂了三家思想。儒学自大一统以来占据中国传统文化主流,其对刘勰及《文心雕龙》的影响自然不必赘述。魏晋道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玄学兴起,《文心雕龙》中俯拾即是道学思想的影子。比如《正纬》篇里的“夫神道阐幽,天命微显”体现了道家无中生有的宇宙观中的神秘色彩。《神思》篇里的“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脏,澡雪精神”体现了道家追求“虚静”的美学思想。《隐秀》篇的“故自然会妙,譬卉木之耀英华”体现了道家“自然全美”的思想。至于佛学思想,也可窥知一二。比如,《论说》篇“动极深源,其般若之绝境乎”中的“般若”就是一个佛学名词。有学者提出《序志》中的逻辑与佛家的因明学的逻辑极为相似。《文心雕龙》中携带佛学思想的原因与刘勰的生平有关。刘勰求学时便与佛学结缘。《梁书·刘勰传》中说道:“勰早孤,立志好学。家贫不婚娶,依沙门僧祐,与之居处,积十余年,遂博通经论······勰为文长于佛理,京师寺塔及名僧碑志,必请勰制文。”

综上所述,《文心雕龙》所秉承的“道”是天人之道与“儒释道”人文之道的统一。

参考文献:

[1]李凯,缪勇.《文心雕龙·原道》之“道-德-圣-文”含义及其关系疏解[J].文艺理论研究,2018,38(06):159-168.

[2]吴晓玲.浅谈《文心雕龙·原道》中“道”之所指[J].大众文艺,2016(16):20-21.

[3]王少良.《文心雕龙·原道篇》哲学本原论思想探微[J].文艺评论,2013(10):145-150.

[4]赵红卫.《文心雕龙》“原道”之“道”探究[J].名作欣赏,2010(26):10-12.

[5]万奇.《文心雕龙》之书名、框架和性质今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8(02):101-105.

[6]林衡勋.刘勰《文心雕龙·原道》中之“道”新探索[J].文艺理论研究,2009(01):45-51.

[7]张少康,笠征.刘勰《文心雕龙》和佛教思想的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4):49-55.

[8]孙蓉蓉.再谈《文心雕龙》结构框架的形成——与张一平先生再商榷[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03):3-5.

[9]张一平.也谈《文心雕龙》结构框架的形成──与孙蓉蓉同志商榷[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03):47-49+58.

[10]施惟达.《文心雕龙》:综合儒道佛的美学建构[J].云南社会科学,1991(02):83-88.

[11]劳承万.论《文心雕龙》的逻辑体系[J].学术研究,1991(03):74-80.

《文心雕龙》读后感(三):《文心雕龙》的天人之道与“儒释道”人文之道探析

欲探究刘勰秉承怎样的“道”来书写《文心雕龙》,应明晰“道”在全书当中处于怎样的位置,笔者首先以全书的框架体系作为切入点,以理清“道”是如何牵引全书逻辑链条的。全书共五十篇,其中《序志》是总序,能够为写作文章所用的,只有四十九篇。刘勰在《序志》篇中将全书划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文之纲领”,包括两部分,即作为“文之枢纽”的《原道》至《辨骚》共五篇,和阐述“论文叙笔”的《明诗》至《书记》共二十篇;下篇为“文之毛目”,包括说明“剖情析采”的《神思》至《程器》共二十四篇,和体现“长怀序志”的《序志》一篇。龙学学者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从二分法至七分法的六种划分方法,而无论如何划分,“文之枢纽”五篇的位置基本固定。

“文之枢纽”五篇遵循“道——圣——经——纬——骚”的逻辑:《原道》篇论“文与道”的关系;《征圣》篇论“文与圣”的关系;《宗经》篇论“文与经”的关系;《正纬》篇论“文与纬”的关系;《辨骚》篇论“文与骚”的关系。可以如是理解:作文必须以“道”为本,所以要“原道”,即“原于道”;如何“原道”?最好向圣人请教,所以要“征圣”,即“师乎圣”;圣人已去,幸而留下经典供后人研习,所以要“宗经”,即“宗于经”;这里的“经”指“五经”,那么,是否学习“五经”便足矣呢?刘勰没有囿于一隅,同时还另外给予了“正纬”和“辨骚”两种途径,“纬”指诗文,“骚”指以《离骚》为代表的辞赋。《原道》篇提出了“道为文本”的核心,其后四篇即围绕“文以明道”展开论述。

再放眼全书,《文心雕龙》遵循着“道——圣——经——纬——骚——体——术”这样一条文脉。“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所以要“征之周孔”,但是“去圣久远,竞今疏古”,于是便要“还宗经诰”,“文之枢纽”中提到的主要解决方法就是“宗经”,可是在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诸如“文体解散,离本弥甚”等许多困难,如若想“禀经以制式”,就不得不正视“文体解散”的问题,于是必须“正末归本”,即“正体”,可以如是理解:“正体”是解决“宗经”问题的,其对应的篇目大致就是从《明诗》至《书记》的“论文叙笔”部分,这一部分以儒学的五经为主,又是全书的纲领,这可证明《文心雕龙》主体部分是秉持着“儒道”的,也就是说“经”对应“体”是以“儒道”为准则与目标的。

以此类推:“纬”和“骚”对应“术”是刘勰傍及百家额外撷取的为文之术,由于当时文坛掀起一股浮藻之风,文人士大夫们“多欲练辞,莫肯研术”,刘勰想光复“文丽而不淫”的文风,于是提出了“比资晓术”的解决方法,即“执术”。那么如何“执术”呢?主流的儒学之道着重于“体”的问题,而“术”的问题可以借鉴儒学之外的他家之长,联系魏晋时代的流行思潮,当时儒释道盛行,于是自然而然把“他家”大致锁定在佛道两家,而阅览从《神思》至《程器》的“剖情析采”部分,总能发现其中出现了佛学和道学思想,当然,全书由刘勰所撰,刘勰受儒释道三家思想所影响,全书中若多若少都体现了这三家思想,只不过《文心雕龙》纲领部分的“体”主要以儒学为主,所以其后毛目部分的“术”就可以由佛学和道学发挥起所长了。

由此条分缕析,《文心雕龙》的逻辑框架便一目了然了。笔者认为,《文心雕龙》全书秉承的道义有两层含义:一层是天人之道,一层是人文之道。在“道沿圣以垂文”的路径中,“道”通过圣人作为传承人,往前承接“天人之道”,往后发展出“人文之道”人文之道主要包括儒释道三家之道,下文详解。

何以为“天人之道”?这个问题也可以同于“道从何处而来”?“圣人从何处接过“道”的火炬?《文心雕龙》第一篇《原道》便探讨了这一问题,“道”由“天”传递给“人”,由“人中之圣”承担起主要任务。全书共49个“道”字,《原道第一》中的“此盖道之文也”,“自然之道也”,“莫不原道心以敷章”,“故知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以明道”,“乃道之文也”,“道心惟微”中的“道”是重中之重。

《原道》第一句话“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其中,“文之为德”,非言“言之德”,乃是说“文之作为德”,那“德”又是何意呢?《管子·心术》中说:“德者,道之舍,物德也生,德者,得也。”即“德”是“道”所寄寓之物,“道”无形无名,通过“得”加以显现,“物之得以为物”,万物得到了形与名,便可作为“德”的意象,而“德”又是“道”的寄托,“文”又是万物的其中一员,所以此处可以理解为“文作为一种道”——是很伟大的,它与天地并生。这与篇末的“乃道之文也”首尾呼应,“辞之所以能鼓动天下者”,便是因为“辞”是“道的文”,“辞”是“文”的一种,“文”是“道”的一种。那么“文”分几种呢?广义的“文”指《情采》中所说的三种文:形文,声文和情文。“形文”对应文中所说的“龙凤”“虎豹””云霞”“草木”,“声文”对应文中所说的“林籁”“泉石”。所以才说“故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自然众多“无识之物”尚且丰富多彩,那么作为“有心之器”的人,怎能没有文章呢?而后引出下文,人类的文章便是“人文”,也就是上述所说的“情文”。狭义的“文”指“文辞”,属于广义的“文”中的下一级类目。笔者认为可以大概理解为“文”指文学,文化等;“辞”指字词,藻饰等。广义的“文”中的三种分类在实际写作中,有时又可以作为狭义的“文”中的下一级类目,如“形文”指文辞要讲究文采,“声文”指文辞要讲究音韵,“情文”指文辞要讲究情义。这就是“道之文也”。

理解了“文”之后,再看“道”,“自然之道”和“道心惟微”中的“道”面目如何,从何处来,至何处去?文中第一句“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文”既作为一种“德”,“德”既作为一种“道”,是与天地并生的,接着便解释了自然中处处有“文”,天地确立之后,“人”才加入其中,与天地并称为“三才”,这里存在一个时间先后问题,也就是说“天地”在“人”之前,而“文”与“天地”并生,所以“文”在“人”之前,所以“道”也在“人”之前。而以“儒释道”为代表的“人文之道”必在人之后,因为人之祖先还有一段在“天雨粟,夜鬼哭”之前的历史,既然“人文之道”在人之后,那么“自然之道”和“道心惟微”中的“道”绝对不是指“人文之道”,笔者用一个词来概括,即“天人之道”。《原道》中的“道”基本指“天人之道”,其中夹杂着些许从“天人之道”过渡到“人文之道”的滥觞。

“天人之道”如何理解?《原道》篇·赞曰:“道心惟微,神理设教。”“神理”是指什么呢?东汉班固《白虎通义·天地篇》云:“始起先有太初,然后有太始,形兆既成,名曰太素。混沌相连。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然后判,清浊既分······精者为三光,好为五行,五行生情性,情性生汁中,汁中生神明,神明生道德,道德生文章。”班固阐释得十分明了,从宇宙源起到文章生成是沿着如是一条逻辑链的:太初——太始——太素——气(气分清浊,精者为三光)——五行——情性——汁中——神明——道德——文章。笔者拙见,“神理”乃“天”传入人间的“道”,人接收了“神理”,产生“天人感应”,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便是自先秦诸子起至后世代代相传的“道”的追求。

刘勰所处之时,儒释道(玄学)盛行,正是尊崇“天人感应”与“天人合一”的时代。这一点从篇名《原道》亦可瞥见端倪:“原道”取自《淮南子·原道训》:“夫太上之道,生万物而不能有。”“太上之道”就是最初的“原道”,从宇宙初始而来,从“神理”而来,从“天”(这里的“天”不是与“地”相对而言的,是约等于“神理”的概念)而来。《原道》中所说:“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描述了天地的纹理,即“道之文”,笔者认为这句话描述的是“天地之道”,比“太上之道”晚,比“自然之道”早。“自然之道”须待作为“五行之秀,天地之心”的人出现之后,形成“三才而立”的局面,才可“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便确立了。之后,刘勰用动植物做铺垫,突出人之于文章的可贵,由此,“天人之道”便生成了。其时间顺序如是:太上之道——天地之道——自然之道——天人之道。

何以为“人文之道”?圣人接过“天人之道”的火炬后,再由自身和后代继续努力,发展出“人文之道”,“儒释道”文化便是其中的佼佼者,“经”“纬”“骚”便是参考资料,“体”和“术”便是答卷。除《原道》篇之外“道”出现了43处:《征圣第二》中的“天道难闻”;《宗经第三》的“恒久之至道”,“然而道心惟微”,“道深稽古”;《正纬第四》中的“夫神道阐幽”,“乖道谬典”;《明诗第六》中的“及正始明道”,“则道原为始”;《祝盟第十》中的“道废则渝始”;《铭箴第十一》中的“然矢言之道盖阙”;《诔碑第十二》中的“道其哀也”;《哀吊第十三》中的“压溺乖道”,“亦亡之道”,“或狷忿以乖道”;《杂文第十四》中的“身挫凭乎道胜”,“归以儒道”;《史传第十六》中的“昔者夫子闵王道之缺”;《诸子第十七》中的“入道见志之书”,“至鬻熊知道”,“爰序道德”,“庄周述道以翱翔”,“述道言治”,“志共道申”,“含道必授”;《论说第十八》中的“曹植《辨道》”;《封禅第二十一》中的“何尝不经道纬德”,“虽复道极数殚”;《奏启第二十三》中的“王道有偏”;《议对第二十四》中的“大明治道”;《体性第二十七》中的“用此道也”;《情采第三十一》中的“故立文之道”;《比兴第三十六》中的“诗刺道丧”;《夸饰第三十七》中的“夫形而上者谓之道”,“神道难摹”;《指瑕第四十一》中的“反道若斯”,“若夫立文之道”;《养气第四十二》中的“心绝于道华”;《附会第四十三》中的“道味相附”;《总术第四十四》中的“常道曰经”。依据上文所述,笔者认为,《原道》篇之后的“道”基本指“人文之道”,其中夹杂着些许从“天人之道”过渡到“人文之道”的余迹。

《文心雕龙》人文之道揉杂儒释道三家思想。魏晋南北朝时期,儒释道多元思想并存,在文人士大夫作品中留下痕迹。刘勰的《文心雕龙》便揉杂了三家思想。儒学自大一统以来占据中国传统文化主流,其对刘勰及《文心雕龙》的影响自然不必赘述。魏晋道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玄学兴起,《文心雕龙》中俯拾即是道学思想的影子。比如《正纬》篇里的“夫神道阐幽,天命微显”体现了道家无中生有的宇宙观中的神秘色彩。《神思》篇里的“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脏,澡雪精神”体现了道家追求“虚静”的美学思想。《隐秀》篇的“故自然会妙,譬卉木之耀英华”体现了道家“自然全美”的思想。至于佛学思想,也可窥知一二。比如,《论说》篇“动极深源,其般若之绝境乎”中的“般若”就是一个佛学名词。有学者提出《序志》中的逻辑与佛家的因明学的逻辑极为相似。《文心雕龙》中携带佛学思想的原因与刘勰的生平有关。刘勰求学时便与佛学结缘。《梁书·刘勰传》中说道:“勰早孤,立志好学。家贫不婚娶,依沙门僧祐,与之居处,积十余年,遂博通经论······勰为文长于佛理,京师寺塔及名僧碑志,必请勰制文。”

综上所述,《文心雕龙》所秉承的“道”是天人之道与“儒释道”人文之道的统一。

参考文献:

[1]李凯,缪勇.《文心雕龙·原道》之“道-德-圣-文”含义及其关系疏解[J].文艺理论研究,2018,38(06):159-168.

[2]吴晓玲.浅谈《文心雕龙·原道》中“道”之所指[J].大众文艺,2016(16):20-21.

[3]王少良.《文心雕龙·原道篇》哲学本原论思想探微[J].文艺评论,2013(10):145-150.

[4]赵红卫.《文心雕龙》“原道”之“道”探究[J].名作欣赏,2010(26):10-12.

[5]万奇.《文心雕龙》之书名、框架和性质今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8(02):101-105.

[6]林衡勋.刘勰《文心雕龙·原道》中之“道”新探索[J].文艺理论研究,2009(01):45-51.

[7]张少康,笠征.刘勰《文心雕龙》和佛教思想的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4):49-55.

[8]孙蓉蓉.再谈《文心雕龙》结构框架的形成——与张一平先生再商榷[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03):3-5.

[9]张一平.也谈《文心雕龙》结构框架的形成──与孙蓉蓉同志商榷[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03):47-49+58.

[10]施惟达.《文心雕龙》:综合儒道佛的美学建构[J].云南社会科学,1991(02):83-88.

[11]劳承万.论《文心雕龙》的逻辑体系[J].学术研究,1991(03):74-80.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