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有书和没书的日子经典读后感有感

有书和没书的日子经典读后感有感

《有书和没书的日子》是一本由余斌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0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有书和没书的日子》读后感(一):有书和没书的日子

很喜欢这本书,一是书32开,设计简单明快,印象中书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绝对不是现如今大开本,装潢得很精美,可一翻开书,里面没有几个字,都是图片。虽然是读图时代,但书,就应该有内涵的,一点没有内涵,也就不能称其为“书”了。

作者是爱书的人,虽然他一再称自己与书无缘,可我看来,与书有缘还是无缘,那要看你是不是爱书了,爱书之人,与书皆有缘。这是一本与书有关的书,作者回忆了小时候对书的痴迷,写他读过哪些书,甚至《金瓶梅》这样的禁书是如何读多的都用富有幽默的语言写了。写《次禁书非彼禁书》,写自己出书的经历。都是作者亲身经历的,所以写起来顺畅,我们爱读书的读者读着也感同身受。

从文字中可以看出作者的为人,作者本人一定是爱书之人,这个自不言说,我还能看出作者的文学功底极为深厚,因为他的语言独体,表述手法很与众不同。同样的意思,直白的表述,读起来没味,太绕口又有卖弄之嫌,而作者就那样用自己的风格写下了那些与众不同的句子,既能彰显自己的文字功底,又没有卖弄之嫌。所以他的文章读起来颇合我的胃口。

与书一起的喜怒哀乐,恐怕只有读书人自己有切身体会了。整理书橱,搬家时搬书的困扰,找到很久不曾谋面的一本书等,看起来都那么让人亲切。书的乐趣就是如此!

作者是爱书的人,他担忧这纸质书的生命。是啊,当今电子书盛行的时候,纸质书的生命还会有多长?就如竹简被纸质书取代的结果一样。纸质书被电子书取代似乎是大势所趋,不过,如今还有很多热爱读书的人,他们喜欢书的墨香,喜欢翻书时的快乐,就如我。不管纸质书的生命有多长,至少在它存在的这段时间里,我会坚持读下去,一直。

看到作者能把自己的读书快乐行诸笔端,与读者分享,其实我们也可以做到,把自己的读书经历写下来,即使出不了书,但完全可以愉悦自己。就出32开本的,简朴的书,那才是书的样子。

《有书和没书的日子》读后感(二):不合时宜的“小情怀”

这本小书激起的是关于书的一种“小情怀”。

全书分为底事有缘、乐在其中和书里书外三辑,每一辑又有五至十则小杂文,主题皆为“书”,有谈与书之缘的小文章,也有一些不错的书评,比如谈论何伟《江城》、《寻路中国》的那几篇就不错,当然还有搬书的困扰,其实也就是一本记录爱书人喜怒哀乐的小书。

说到“小”,自然要提到其中一篇叫做《“大”趋势》的小散文。余斌说:“真正是‘大’势所趋,甭管是什么性质的书,一概往‘大’里做,书店里已成‘大’书天下。因满目大书,比例感变了,以致视觉上都常有误差。”这里指的是书的开本大小。在过去,书的开本有一定之规,往往不是大三十二开,就是小三十二开,现在二十开、十六开、大十六大等等,开本越来越来大,为的是从市场考虑,放在书店里容易吸引眼球。

书本做得越来越大,更别提那些叫嚣着自我吹捧、自我推销的杂乱无章之音。与此相反,作为60后爱书人,余斌自认是传统守旧之人,他记下买书、读书、写书评、搬书等等这些小感悟,躲在僻静的角落里钻研着这些小东西。在当前金钱洪流席卷下的社会,对外行人来说这只是一种不合时宜的“小情怀”,爱书人自己却在对“小情怀”自嘲一番的同时仍然固执地守着这方心灵的栖息地。这本小书,三十而开,拿在手上正好相宜,算是作者对“小情怀”的一种践行吧。

说到读书这种不合时宜的“小情怀”,爱书人往往得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逢人便说我在看什么书,其实压根没看。第二阶段,无论何时何地,读书就像做贼一样,最恨旁人问你在看什么书,恨不得包个书皮,你管我看什么?第三阶段,读书最用功,不声张、也不躲,从读书中受益最多,但嘴上不时自嘲读书没啥用。

欧阳修夫子自道:“余平生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盖唯此,尤可以属思尔。”后人移到读书上,所谓“善读者,有三上之功,枕上、途上、厕上”。其实,仔细想来,途上和厕上难免受限,受益最多的怕是“枕上”了,余尤为如此。借用作者一句话,正好可以表达我对深夜“枕上”读书的偏爱:“到这时多半夜已深,万籁俱寂,一灯荧然,无丝竹乱耳,无案牍劳形,书中意味,转觉深长……”

金圣叹的“雪夜闭门读禁书”,大抵也是这种感叹吧。

《有书和没书的日子》读后感(三):与书之间的奇缘

这是一本谈书和谈与书之间交往的书。关于“书”的话题,对于爱书人来说,绝对是一个吸引人的话题。在这本书中,作者余斌先生和读者们分享他和书的缘分,与书的有关趣闻。这些与书的故事,作者娓娓道来,别有一番情趣。

关于作者与书的缘分,作者自己都有点拿捏不准。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作者与书的无缘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一则,作者不是当生在书香门第,如果呱呱坠地时已是书香缭绕,那是缘分无限了。父亲算是家族中拥有书籍最多的人,也不过几十本而已。而且父亲买书也可能是出于作者喜欢读书的缘故。在我看来,这里面可能也有历史的原因,对于普通的干革命的人来说,也没有什么精力去读书。作者读的第一部小说,也是第一部大部头书,名为《欧阳海之歌》。对于七零、八零后的读者来说,对于这部书是比较陌生的。其实这本书在期间是大大的出名,据说当年一共发行了上千万册,现在是无法想象这种情况了。这本书是描述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英模、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烈士欧阳海生平事迹的长篇纪实小说,1965年首版,带有浓重的历史烙印。这样的书,作者读了至少三遍,也足见当时实在无书可读。买书,对于当时的作者来说,是巨大的“财政负担”,只能去借书。图书馆是借不到什么书的,前期间图书馆不开门的,后期开放了,也没什么书可借。故而向作者所有具有可能性的同学借书,不管这些书是同学自己的或是从其他途径弄来的。借来的书的内容也是千奇百怪、包罗万象,从《赤脚医生手册》到《安娜•卡列尼娜》,从扬州评话《武松》到石印本的《济公传》等。而且这些书的品相也是各种各样,多是残缺不全。

在我看来,作者青少年时代的读书经历,实在是书荒年代的证据。而作者与书之间的交道实在是一种奇缘,一种难得的经历。我辈想要经历也是很难经历的。或许,真是青少年时代的书荒经历,才让作者对读书的机会更加珍惜,读书更认真、更用心、更刻苦。作者对于与书之间是否有缘,还有点疑疑惑惑。作者与书之间的交往和经历,在我看来,不仅是有缘,而且还是奇缘。

《有书和没书的日子》读后感(四):关于书的那些事儿

文/友竹

余斌老师真够谦虚的,竟然在这本书的题赠(代后记)里不无怀疑地写道“旁人收到这书当真肯破功夫好好地读读吗……但愿有人还愿看看吧”。看到这里,我就乐了:这么有意思的书,怎么会没人愿意看呢?余老师真是多虑了!

单是从没书的日子说起,余老师书里提到的那些“当时人们挤破头也要去新华书店哄抢一本书”的故事,已经让人浮想联翩。我们是没经历过那样的日子,但是禁书之痛给我们的父辈们、祖父辈们造成的影响已经在耳边不知响过了多少遍。记得梁晓声写的《年轮》里也出现过当时年轻人围堵新华书店门口的片段。但那好像是刚刚恢复高考那阵儿,人们为了买教材和辅导资料所作出的行动。

本书中《我为书狂》描述的则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大陆读者对书的一种群体性疯狂——这种疯狂不是因为把书带回家作为工具去考取学历或证书,而是纯粹的精神饥荒。这种饥荒可以让他们早上五点起床,顾不上刷牙洗脸吃早饭等一系列晨间活动的进行,便直奔书店而去。而在书店工作人员方面,则要忙于维持公共安全、秩序和保护好门框、柜台:皆因当时人们对书的疯狂已经忘记何为谦谦君子的风度了,故而常常导致挤坏门窗之事的发生。

时期虽然屡屡禁止人们读书,然而当时爱书的人还是想尽一切办法来搜罗书籍。或借或抄或从有门路之人的家中“偷”,总之书对某些人来说是“禁而不止”的。但是,提到《金瓶梅》这本史上有名的禁书,作者却曾真的跟它亲密接触过。第一次读是在高中时期偷偷摸摸读了同学父亲的手抄本;第二次则是在读研期间的校图书馆正襟危坐、光明正大读的。

作者对这本书隐秘的藏身之处进行描写很是费了些笔墨,连带着提出的一个疑问也很有意思:据说这是专供某级以上高级干部看的,高级干部政治觉悟高之外何以抗“黄”能力亦高于常人?其实这是说笑了,因为接下来作者说了自己的幸运之处:因“予生也晚”,非高干非专家的自己竟然得睹它的真容了!不管怎么说,作者跟书的缘分是极大的。

有些内容读起来有趣归有趣,但对我来说,最喜欢看的还是余老师在这本书里对书的各种评论。特别的对于“大”趋势这个现象的关注,相信很多人深有感触。现在各类书都越做越大,装帧设计也越来越高大上,但是书的内容呢?对此,只想以某位记不起名字的哲人之话问一问:形式美很重要?可以呀!要是一个姑娘只有漂亮的脸蛋而没有脑壳呢?怎么样?有没有觉得很惊悚?所以,热衷于以外观博众人眼球的诸位,都好好想想吧。赏心悦目固然重要,阅读体验才是根本呀。

《有书和没书的日子》读后感(五):有一搭,无一搭

但凡是读了几本书的人,大抵都对多读的书或多或少有点感悟,但是余斌老师的《有书和没书的日子》还是挺让人吃惊的,因为他不但能把感悟写出来,而且还能把所有的感悟顺手拈来的组织起来,并且这样杂家一样的感悟,还形成了一本书。在这本书里,你根本找不到所谓的“书评”,没有一篇专门针对某书的读后感,而篇篇又都是读后感,读下来,不禁感慨其人的阅书之丰,更感慨其博闻强识和融会贯通。甚至有一种自惭形愧的感觉,读那几本书,那粗浅都融合不在一起的感触,还写什么书评啊?但是书评还是要写的,因为连余斌老师这样的读书高手都曾经做过“枪手”,你也得明白,没有一篇篇的枪手习作,怕是来不了这样的一本书吧。水平有限,但是改写还得写,练笔无止境。

我在公交车上读这本书,小32开,区区的百十来页,以为自己两天上下班就读完了,没想到要读这么久。盖因余斌老师的文章,虽为随笔,但是干货还真多,基本上不发什么感慨,不写什么废话,每一篇似乎都能带给人一些启示。读《借书与借钱》更是心有戚戚焉。大抵天下读书人都逃不出“黄生借书说”的规律,还都爱书。对于书有种天然的占有欲,想要分享书的内容,但是不想分享书本身,更加不愿意分享者更改书的品相。小学一年级我借书给同学,回来每一页都画满了圈圈点点,还都是用的钢笔、圆珠笔之类不能擦掉的笔。我的同学对这种行为丝毫没有愧疚之心,而且也没有道歉之意。那个时候我就突然明白了,对于自己很重要的东西,其实未必对他人是一样的。对于那些不爱惜图书的人——他们大多数也不爱读书,你无法跟他们讨论书籍的意义,更加不能苦口婆心的劝他们“借来的东西要爱惜”,因为既然这件物品对他而言并不重要,他又为什么要珍惜呢?或者借你的书不过是敷衍你或者是借个理由来接近,你何须费尽口舌,换取一个糟糕的心情?唯一的办法就是,不借书。等我又能力屯书的时候,我的原则是,可以送书给你,但是借书?能妥就妥。

同余斌老师一样,也受困于屯书癖。家里的好多书也是形成“书累”。买的时候,收到书的时候都很痛快,整理书架的时候也蛮惬意,但是不能搬书,一搬就头疼。去年也处理了不少自己再也不会看的通俗小说。漫漫屯书路,上下求索,爱书之人自会懂得,有书累,但是更多的是与书相伴的乐趣。季羡林老先生曾说过:“如果读书也能算是一种嗜好的话,我的唯一嗜好就是读书。人必须读书,才能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余斌老师可谓践行了这句警句,后辈者无我,也将踩着“有书没书”的鼓点,将这有书无书,读书消化写几笔的日子有一搭无一搭的过下去。没书读或者不读书,日子当然也能过下去,但是一定没有读书、读好书过的更好。

有书的日子,读书的生活,是一种幸福。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