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肉体与石头读后感1000字

肉体与石头读后感1000字

《肉体与石头》是一本由[美]理查德·桑内特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4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肉体与石头》读后感(一):我们追逐着自我放逐的自由

基于现代性视角下的城市经验,本书在某种程度上是对逐渐走向封闭化,过度追求舒适度的城市文明的反思。个人主义在不断的发展,而个人在城市里却逐渐沉默了。所谓多样化的城市景观并未加强市民之间的互动,而是区隔,隐形的将城市划分为一个个符号空间,个体找不到自己的归属,更对鼓吹的“彼此间的共同命运”感到陌生。读完此书,或许能依稀理解波德拉尔的诗歌中“速度”总是作为某种疯狂的经验存在。速度的飞驰,技术的革新,运动的无限便捷的同时,人们也被动化了,伴随着感官的迟钝,作为主体的身体经验越来越微乎其微,难以触摸,而这也是本书从身体史视角切入的一大原因。 在桑内特的架构中,人类自希腊以来的城市发展史被浓缩概括为三种身体的形象,分别以身体的不同器官来命名,它们又对应着人类历史上的三种城市理念和类型。每一种类型都体现着身体体验与城市形象的相互关系,其中身体体验塑造着城市的形象,反过来城市形象又回应和加强着身体的体验。从希腊罗马——声音与眼睛的力量,巴黎威尼斯——心脏的运动,再到伦敦纽约,基于哈维血液循环理论的城市系统,桑内特并不是将它们视为一以贯之的发展历程,而是相互平行,互为参照的。跟随着文字,我看到身体经验以不同的形式被言说,并展现着与城市的互动。审视当下,现代人对于愉悦感的耽溺,互动感的缺失,都是桑内特潜在批判的,也是希望引起人们警醒的。 后疫情时代,我们与城市空间的关系被拉进了。校园一有阳性病例,动辄便是个把月的隔离。和被挤压的宿舍空间,和被区隔的校园,和城市,或许也会有很多变奏吧!

《肉体与石头》读后感(二):如何从身体出发又最终可以超越身体?

政治经济的权力和文化知识会直接在身体的意象以及身体的延伸——空间(石头)上体现出来。其中,身体的感受有冷热,愉悦和痛苦,自由和束缚之分。同时,包括医学知识在内的有关身体的认知革新也会渗透进社会文化的共识,进而产生出不同的空间类型。这是一个历久弥新的问题:“如何让社会中具有反应力的身体能找到感官上的舒适点?”

在 “开放民主”的希腊,公民的公开露阴和男性之间的爱抚被认为是对于全民的纽带和城市公共性的认同,言语和行为高度一致。基督教时期,人认识到了身体的不足。宗教在本质上是否定在地性而追求精神性和普世性的,但它必然需要在金钱、权力和愉悦的力量前进行“人化”,以形成一系列特有的空间场所和仪式规范。

人有惰性,寻求舒适、平衡而规避威胁、刺激。但是人也有能动性,会反抗权力中的支配性秩序。桑内特认为,“自由想让身体产生反应,就得接纳不结、困难和阻碍,并将它们作为自由经验的一部分。身体在面对阻碍时才能产生生命力”(P341)。我非常同意这种带有强烈宗教色彩的西方价值。虽然舒适和愉悦能让人暂时地抽离现实,但是疼痛(包括感情上的)会不断地把人拉回现实,思考现实,所以痛对于人至关重要。痛让人获得自由。这需要严格的劳动和自我规训。

接着,桑内特又提出了一个更大更普遍的问题,在原子化、族群分裂的社会里如何构建命运共同体??当下,“个人主义与速度联手麻木了现代身体;让他们无法连接”(P356),那么“还有什么东西会让我们由内而向外去接触其他人,去体验他者呢?”(P414)桑内特仍然认为“疼痛”可以产生同情和连接,只要能意识到疼痛的根源,人的不完整,社会的缺陷,流放者就可以重新聚集起来。至于接下来会如何?没有答案。

《肉体与石头》读后感(三):如何让身体过一个感觉上丰富的生活?

世界丰富,脑容量又有限,看过了也未必记得住,快速理解一本书作者写作的动机、逻辑和方法,掠过构成文本肉体的知识细节,是阅读的方法?还是偷懒的借口?

《肉体与石头》是9年前看过的一本书,当时在执行365天每天一篇书评的自虐行为,我就是用前面的方式阅读该书,并概括了这本书的写作逻辑:

城市发展史被作者划分为三个阶段,以身体的不同器官命名——

古希腊和古罗马用“声音和眼睛的力量”参与城市生活,反映民主天性与秩序驯化。

“心脏的运动”则探讨中世纪城市理念和身体体验,现实的诱惑和心灵的转向,灵魂与信仰如何左右城市空间。

最后是“动脉与静脉”,四通八达、畅通无阻,强调迅速、舒适成为现代城市设计的模式,个人主义得到强化,排斥了人的身体对城市的参与和在公共空间的停留,人们的感觉和感受能力越来越弱。

简而言之,作者找到一把重新梳理城市发展史的钥匙,即人的身体。而以总结作为阅读方法,就像畅通无阻的迅速,湮灭了阅读辛苦地攀爬,会不会像作者描述的“动脉与静脉”,减弱阅读的感觉和感受能力?

与之对比摄影的体验,大幅度的变焦镜头,轻松便利的就把影像拉到自己面前切片,而定焦只能通过身体移动拍摄理想画面,在行进的过程中,眼睛经历的细节信息会无限扩展,带来影像更多的可能。

例举书中两个片段,如果阅读过程忽略了这些文字,很难理解“肉体与石头”如何延伸为“感觉与空间”,理解什么是“让身体过一个感觉上丰富的生活?”

第一个是关于罗马城市空间与人体关系,以及发生的空间与人交织影响的利弊过程。简要描述其逻辑:自然设计了人体——建筑代表了一种人体的神秘延伸——设计空间需遵循人体比例——以身体的肚脐为中心(情感纽带)形成人体比例关系的城市几何学——形成严格统一的秩序——人们在伟大的建筑前保持庄重——清晰的空间次序规训着身体的行动——连婚姻的房间都应该是“秩序行为的学校”——灌输“正确的事”以及被逼做“正确的事”——可是这样的空间会抹杀多元性——导致死气沉沉的社会——不再有熟悉的愉悦,只有苍白、无趣及凄凉。

第二个是关于中古时期巴黎人如何设计能够省思内在的花园。他们认为这种花园设计必须有三个要素:凉亭、迷宫以及池塘。凉亭是有顶的空间,意味着在公共空间里面避免他人侵扰的边界。迷宫象征着灵魂努力地想在灵魂自己的中心找到上帝。池塘则是可以反射的表面,是人们可以照的镜子,修道院的设计者曾经对花园是否应该设置喷泉思考再三,最后觉得水流会破坏镜面的平静,妨碍沉思。

我相信,知识消化借助“逻辑思维”,知识广度借助各种书单榜单,是不靠谱的,只有当阅读深入到细节之中,我才能够确信回答这篇文章标题的设问——身体的确可以过上一个感觉丰富的生活,就像重新阅读《肉体与石头》,收获9年前未获得的“感觉上的丰富”。

《肉体与石头》读后感(四):城市的秘密

在阅读桑内特的《肉体与石头》时,正好听了一场上海世博会园区总规划师吴志强的演讲《城市发展规律与中国未来抉择》,讲座内容直击城镇化,屡屡提及身体的城镇化与智力的城镇化双重影响了城市的规划与发展,在演讲的最后,他以“尊重城市的生命规律”作结,与桑内特的思路不谋而合。只是,桑内特在《肉体与石头》中,将城市规划发展与身体文明进化的关系进一步深入分析,他试图找出问题的答案:“从建筑、都市规划以及计划的实施中,能不能看出人类身体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困顿”?身体意识影响城市空间,肉体与石头的碰撞,构成了人类城市文明的血肉。

在整本《肉体与石头》中,桑内特没有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直面目前了无生趣甚至感官剥夺、身体间彼此隔离的现代城市生活与人类社会,而是放眼过去,寻找城市化历程中的得失经验。全书将身体与城市的联系分为三大部分:五官、心脏与血管,对古希腊、罗马、文艺复兴时期城市进行重点分析,最后落脚于现代都市,将历史的幕布拉开,以便挖掘城市的秘密。

城市的布局与空间的分布,皆来源于身体的需要,然后用石头建造城市,以承载文明的气质。对于古希腊人,裸露的身体与开放式的神庙构成了城市的雏形。雅典人是城市的情人,人体成为了城市中最伟大的艺术品,“展现自己是肯定自己身为市民的尊严”,在彼时彼城,暴露肉体代表了吐露灵魂,无论是开放的市集还是宏大的剧场,都彰显了古希腊的城市特点:石头所代表的阻隔仅限于城门,凸显了城市内外有别的特质,城墙与城门的守护,内部则通透坦白,彼此信任,其仪式感与氛围更接近于今日的婚宴大厅,如大家庭般敞亮温馨。

而当时间轴拉到罗马时期,由于宗教的进一步渗透,城市的定位亦发生了变革,城市中的建筑更贴近于“身体几何学”的规律。因为基督教的力量,罗马城市更像“世界舞台”,城市是“一个跨越幻觉与现实界限的演员,以沉默的默剧式身势语言来表演”,给朝圣的灵魂创造精神与世俗的双重空间。作为一神教的标志性建筑圣母堂,正是以人体之比例作为参照,让身体的奥秘与城市的秘密互为注脚。城市的中心由分散的市集成为聚集的广场,如同城市的肚脐,而线性的会堂与博物馆建筑则构成了城市的脊椎,空间层次清晰,互不打扰,一切如同信仰与生活一般有条有序。

当身体的觉醒与城市的发展在文艺复兴时期同时到达巅峰状态,文明所面对的空间问题更为复杂,商业经济与宗教信仰两股力量,将身体与城市夹杂其间拉扯。经济让人自由、疏离,而宗教则千方百计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一个把城市想象成有等级的身体空间,另一个则把城市想象成一个身体彼此联结的空间”。同时,由于医学的发展,人们对于自己的肉体结构亦有了更深的认识,身体的区别被进一步放大,同时带来了种族的隔离。为犹太人所建造的石墙,隔离与孤立了一部分人,肉体的疏离加剧,城市的空间整合由身体认同所左右。

当然,“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城市将区块的割裂发展至极致,如身体将肌肉组织切割至支离破碎一般,生命本质中流动的血脉同样影响着城市的发展。革命是身体的解放与反抗。在结束中世纪残存的禁锢之后,人们的衣着开始宽松,城市开始清扫尘土,让空气得以流通。“身体的运动,在现代首次产生了重要性,成为一种生物活动的原则。医学对于血液循环、肺部呼吸,以及神经中电的流动的分析,构成了对健康身体的全新图像,一个自由运动的身体可以刺激有机体。……空间因此就应该设计成有利于身体运动以及呼吸的样式”,同样由于身体的自由移动,18世纪以后,个人主义盛行,共同信仰分化,阶级的石墙依然坚固,全新的秩序与都市空间却悄然形成。这样的城市格局与身体需要,更接近于现在的城市,只是,身体移动速度的需求愈来愈快,城市的边界变得模糊而无个性。人类看似解放了身体,却又重新将自己禁锢到驾驶座上,贪恋舒适、便捷的心态,最终让身体与工具混为一体,自我再次迷失。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而随着城市的发展,生活真的变得更好了吗?在《肉体与石头》中,桑内特试图提醒我们:现今城市的理念,正在造成人类文化的缺失与心灵的麻木。对于中国与城市的未来,吴志强教授给出的药方是:“创新是城市的生命,智力创新是中外发展的生命线”,只有回归生命的本源,也许才能看到城市的出路,高速的城镇化比例不是目的,灵魂跟上身体,而不沦陷于技术发展的虚拟繁荣与石头带来的虚妄安全感,才能让人类与城市的文明不至于倒退。

《肉体与石头》读后感(五):以“身体”建构城市

土耳其诗人纳乔姆•希克梅有句名言:“人的一生有两样东西难以忘怀,一个是母亲的面孔,一个是城市的面孔。”城市之于人类,并不仅仅是一栋栋石头建筑,而是我们安放肉身、寄托情感的特殊空间。

城市并不冰冷,它也可以柔软多情。美国学者理查德•桑内特干脆将城市比喻成了人的肉体。桑内特的作品呈现出独特的魅力,他擅长于将历史、文化和哲学融合进城市学研究,近年来屡获黑格尔奖、斯宾诺莎奖等国际奖项。《肉体与石头》是其代表作之一,该书分为三个部分:声音与眼睛的力量;心脏的运动;动脉与静脉。分别描述古希腊罗马时期、中世纪基督教时期、17世纪迄今的工业社会时期的城市历史。以人体喻征城市,以城市包容肉身,且点出了每个时期的城市特色,身体与城市——这原本不相干的二者,奇异地统一于这部另类的西方文明史之中。

古代雅典崇尚民主政治。伯里克利选择在公众墓地发表演说,以鼓动雅典民众抗击斯巴达的勇气,这个特定的话语空间展示了人类声音的力量。演说之后,雅典兴起了公众场合的男体裸露。德国哲学家齐美尔曾说过:“眼睛是一个独特的‘社会学成就’。相互观看影响个体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桑内特的描述将这句话具象化了。男人们暴露身体的行为是为了建立“男人间的纽带关系”,宣示着民主与自由,雅典人认为性是公民的正面特质。但是,民主从开始就是个有限的概念,女性、奴隶和非城市公民被排除在这个范围之外。大量的政治学、哲学,甚至生理学解释,都在维护城市男性公民身体的优越地位。

对身体的感觉投影于城市建筑之上。桑内特说,柱廊这种希腊建筑形式包含了冷与热、遮蔽与暴露。他详细分析了帕台农神庙,以求证视听官能在缔造古希腊民主政治中所起的作用。这种作用同样体现于古罗马时期、尤其是哈德良时代的建筑之中,万神殿的政治威压氛围代替了希腊城邦的泛自由。整个中世纪对于身体的极端冷漠,缔造了阴郁、封闭的市民建筑格局,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滞缓的城市心脏才重新开始了新一轮的跳动。

对14~16世纪的威尼斯的考察是第二部分的重点,“城市给人以自由”,但似乎只是就经济意义而言。城市政治依然不平等,比如威尼斯对犹太人的隔离迫害,将城市的空间隔绝成了各种破碎的部分。这种境况在近现代有所改观,社区建设竞相表现对个体权利的重视和保障。对于生活在传统范式之外的人们,比如同性恋或单身妇女,比如特立独行的艺术家,或者那些寻求打破各种禁锢的人们,城市代表了解放的空间,给身体和思想以尽可能的自由。

很显然,桑内特所谈论的“身体”有着多重内涵。有时它是生理学意义上肉体观念和性意识的演变;有时它是城市建筑的一种巧妙比喻;它更多的是对城市生活人群归属感的关注。从本书的历史分析,城市对于身份认同一直有着各种限制。比如,性别差异、种族差异、阶级差异等。城市通过各种“身体”展示而不断建构自我,可它却无法保护市民的身体(包括精神自我)免受来自社会交往和差异的威胁。当前欧洲正在经历政治重组,大量流动于城市“动脉”与“静脉”的移民们给城市带来了活力也带来了不安定,遍及整个欧洲的公民身份空间正在打开,是否能拥有更宽容、更安全、更平等的城市生活呢?而对于中国来说,一批批从农村涌入城市的人们,如果谈起城市,会不会像谈起母亲一样深情呢?

桑内特代表了一种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把主体性从人们通常赋予它的中心地位移除,转而使它从属于各种话语体系。这本书包罗万象,我们可以从生理学、建筑学、经济史、思想史、宗教史、伦理学、政治学等多个角度读到城市历史文化的演进,建构一个新颖的理论体系并不是容易的事情,所以本书在某些例证和细节上难免有牵强附会之感,但桑内特正在拓宽城市研究的维度,特别的视角给我们特别的思考。

PS:暂不授权微信公众号,其他媒体如有需要请先联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