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上海的金枝玉叶读后感摘抄

上海的金枝玉叶读后感摘抄

《上海的金枝玉叶》是一本由陈丹燕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元,页数:28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上海的金枝玉叶》读后感(一):回忆录真是个神奇的东西

#悦书苑#——《上海的金枝玉叶》-澳大利亚出生,燕京大学毕业,南京路第一个百货商场是她家的,在上海从1915生活到1998去世,看这些年份能大致推测她会经历些什么。

陈丹燕的书一直没有很喜欢,这本娓娓道来,不拖沓,不臆测,还挺好的。老太太说:“在你没有经历的时候,会把事情想得很可怕,可是你经历了,就什么都不怕了。真的不怕了。然后你就知道,一个人是可以非常坚强的。比你想象的要坚强得多。”

回忆录真是个神奇的东西。我又想外婆了,很多人劝老太太写回忆录,一直不肯写,去世之后妈妈和姨妈们还说起来,不知道为什么。心中一惊一紧,我一直都知道啊,因为她和外公说好了不写回忆录了。

《上海的金枝玉叶》读后感(二):想要变成什么样,就得有什么样的生活姿态

这本书我读完后我给了3颗星。黛西的故事让我给了2.5分,还有0.5分给了书的排版和老照片。我不清楚豆瓣的8.2份如何来的,是否刷分?

其实这个故事可以更加精彩,但是作者显然没这个能力。有些点睛的情节被作者反复多次提及,可以想见作者没有控制情节张力的能力。原本还想看她的其他两本书,但看到一半我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这本书的一个观点对我而言是正确的。(p158,不赘述)。我身边的一位亲人就是这样,他是个善良的老人,一生也经历了许多事,多是社会改革带给他的挫折。生活的艰难让他有了一颗怨怼的心。每次家庭聚会中,都会提及上个世纪的一些政策是如何将他的生活破坏的彻底。渐渐地在这个情绪里的他老了,变得更加片面、极端、爱钻牛角尖。这让一个老人变得不那么可爱了,而黛西经理的可能比他难上许多倍,但这也没让她变成面部可憎的女人。

心态、经历、过往都会逐步的塑造一个人,想要变成什么样,就得有什么样的生活姿态。

《上海的金枝玉叶》读后感(三):坚韧

这本身是S推荐我看的,其实我并不爱看这种女性个人传记性质的书,尤其是豪门小姐变得落魄的情节,但是它这本书在此基础上有一个亮点就是它刻画出了这位女性在这个变迁中的坚韧与勇敢。作者则是根据郭婉莹的一些老照片和其子女的回忆写出了这一本类编年体的传记,她的故事其实很简单,故事的梗概大家都有耳闻,作者增加了许多她的感悟,其实有些矫情,只有少许能打动人,产生共鸣的地方。

这让我想起了曾经看过的《母亲和我们七兄妹》,作者以自己的和家人的回忆写出的母亲的一生其实更有真情实意,更让人打动,记得我看那本书的时候是2015年的暑假在家,那时和母亲同床而枕,晚上在手机上看这本书,我哭得稀里哗啦,母亲问我怎么了 ,我说这位母亲如何地苦,她说我太容易感动了,值得这么哭吗,何况你的母亲也是这么苦过来的。

文中提到了康有为的女儿康同璧,我最近在另外一本书《往事并不如烟》中也见到了,在《往事》这本书中是分一节写康同璧及其女儿,章节名叫最后的贵族,其实我觉得《往事》这本书中的描写更好,因为是作者的真实经历,更客观,更多事实,描写的更丰满。

《上海的金枝玉叶》读后感(四):最后的贵族气质

陈丹燕的上海三部曲,我原本以为会讲很多人的故事,没想到一本书就是一个人,这样也好。刚好之前看过程乃珊的《上海探戈》,不免会作个比较,相比之下更喜欢陈丹燕的上海,虽然像一本小说,但终归是走了心的。

很有意思,英文书名叫Shanghai Princess,上海公主。主人公当然可以算是公主,永安百货郭家的女儿,从小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在澳大利亚出生,在中国读最好的学校,住在最豪华的房子里,直到反右运动的开始。

陈丹燕拿捏得很好,既没有大肆描写郭家奢华的生活(这倒是我之前期望看到的),也没有夸张地写出落魄贵族的故事,仿佛一切发生得都很自然,这当然跟戴西的性格有关。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就很难想象,怎样从三十年代的东方巴黎的生活变成五六十年代在农场洗马桶。不知道是哪个作家说过,年轻时的经历会成为老年时的一个cushion,让人不会感觉到世界的冰冷。感觉这句话用在戴西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一开始会很惋惜,戴西没有选择离开中国,所以遭受了非人的折磨,后来又很庆幸,还好她年少时受过那么好的教育,看过那么大的世界,能够处变不惊。不知道戴西能不能代表上海的精神,就像二战期间的巴黎,战火纷飞的时候还能在家里插玫瑰花。在上海生活久了,发现平凡之中有一种傲气,大概是一种从开埠以来就慢慢积累的自信。上海人最早接触外面的世界,所以总是会有一种不屑的态度,而这种态度在困难时刻能够拯救他们。

书里有很多照片,戴西和她的家人,我们可以窥见上海最上层人家的样子。陈丹燕就是从照片开始,慢慢向我们展示了这个人的一生。美中不足的是,故事很冗长,很多不需要说出口的,很多不需要一说再说的,全都出现在里面。感觉陈丹燕很急匆匆地,想要我们站在她的视角,看她笔下的人物,但是操之过急反而会使人物显得不那么完整。

《上海的金枝玉叶》读后感(五):有一种美丽可以天长地久

“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读完此书,似乎更能深刻地理解杜拉斯的这句话,看着书中二十五的戴西,美丽得象一朵盛开着的白玫瑰,那一年她收获了爱情,步入婚姻的殿堂,她就像是上帝的宠儿,笼着无与伦比的光环,只是在我们眼中却是不那么真实,那么高高在上,到了后来,经历了那么多的苦难,从丈夫的背叛,到的磨难,她像是从天堂坠入到凡间的天使,尽管岁月无情地夺走她的青春美貌,然而即便是白发苍苍、满面皱纹,镜头前的她,依然有着一双清澈明亮的双眼,依然保持着恬静迷人的微笑,谁能从她的脸上看出,那些年的苦痛和折磨?

书中描述戴西生活的篇幅并不多,是戴西不愿过多的谈及,可就那么一段描述她清扫厕所的段落,也让人看着心痛,就像戴西说的“清洗厕所这件事的本身是不侮辱人的,而是人们将你与厕所联系在一起的,与臭的、脏的联系在一起,并强迫你去做,这才是对人的侮辱”,可想而知,那时的她,要有多么强大的内心才能去承受住这样的侮辱,或许,这样的伤害还只是其中一部分,只是戴西不再提及,她说每说一次仿佛就像是再经历一次,想来那时的伤害真的是太深太残酷吧,可是即便这样,也没让她变成一个充满怨恨的老太太,后来,她谈起,谈起她的那些劳动,也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上一句“那些劳动有助于帮助我保持身材”!

八十一岁的戴西回到澳大利亚,再回来时,陈丹燕问及为什么不留在澳大利亚,毕竟那是她出生的地方,她说"我没有钱在澳大利亚生活下去,也没有足够的时间重新建立自己的生活“,我不知道,说这话的那一刻,戴西的心中是不是有些伤感,夺去了她的一切,可是自始至终,没有听到她抱怨过,”要是生活真的要给我什么,我就收下它们“,生活给予她的,她全盘收下,她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坚强,或许,就是这份坚强,让她维持着自己的骄傲,维持着岁月也夺不走的美丽!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