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柏拉图四书》读后感100字

《柏拉图四书》读后感100字

《柏拉图四书》是一本由〔古希腊〕柏拉图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55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柏拉图四书》读后感(一):柏拉图对话的最佳译本

此次结集出版的四篇对话中,除了《会饮》曾经出过单行本之外,《斐德若》、《普罗塔戈拉》、《斐多》都是首次正式面世,尤其是《斐多》,个人最喜欢的一篇对话,刘小枫先生的译笔真是好,在哲学对话中读出让人感动的东西,充分让人领会到古典智慧的高妙,且切近人世……

《普罗塔戈拉》和《斐德若》坊间早就有讲稿本流出来,这次拿《柏拉图四书》与过讲稿本对比后,发现《四书》翻译更死贴原文了,有些地方甚至舍弃了中文表达的流畅。另外,对比《会饮》此前的单行本,《四书》版的《会饮》也有相当大的改动,相信译者在尽可能向中文读者呈现古希腊原文的风貌。柏拉图的哲学对话非常难译,因是带有戏剧性的外观哲学对话,苏格拉底与谈话者的哲学性思辨(特别是《斐多》里不少形而上的思辨),中译文如何在达与雅之间拿捏好分寸,很是考验译者。尤其是古希腊文里不少小品词、副词、语气词怎么转译成中文,使译本既能表现哲学对话的现场张力,又能传达出苏格拉底对话的双重意味,太考验译者了。叹服刘小枫先生的译笔,积数十年功力,在深透理解柏拉图哲学的基础上,翻译这四篇哲学对话,为中文读者呈现了一个完美的译本,新的高度啊……

《柏拉图四书》读后感(二):提要

普罗塔戈拉篇

政治修辞术与治邦术的异同,以吹箫高下和少德性的惩罚作对比

对德性的讨论:普认为德性有正义,虔敬,节制,智慧。

正义和虔敬是相似的,智慧与节制是相近的,而竟然可以存在即考虑周到又节制的不义之举,可见二者都不是德性的核心,暗含真正的德性在于且只在于善,但苏没有明说,而普则混淆了善的基本正“义”即将不义之中也有漂亮的部分这一错误定论解释为人和其他生物的相对差别,偏离了讨论的核心:“人的德性”,隐性揭示普这种智术师败坏灵魂的一个方面。

中场休息后第二幕:论诗

苏看似在解释西蒙尼德斯的诗,实在于对这诗人类似普的价值相对性进行攻击,苏是承认人的价值来源于自己内心的理性,而这诗人否认这一点,并断然否决朝向这一终极目标所作出的努力,苏蔑视那些撒谎称颂母邦的人,他们为了个人的安危而放弃了对真理的追寻并以那必然的命运(雅典的礼法)为自己开脱,这也揭示了哲学家和诗人的区别,暗中表明柏拉图对诗人的态度,后面苏说把诗人驱除出对话也与理想国中把诗人驱逐出城邦有义理上的同质性,因为诗人不“真”只会自我标榜以假充真。

第三幕:开头的序幕部分已经暗含了勇敢来源于知识的概念,正文进行具体辨析。先说了人人都会用衡量法,保证选择较大的善和较小的恶,而结果大相径庭则表明常人不是有意向恶,而只是不知道何为正确,换言之,缺少知识。

最后苏指出了他们彼此的理论矛盾之处即都倒向了自己主张的对立面,可教与不可教关键在于所教之物是治邦术还是修辞术,即是善的知识还是为自己谋利而伪装成善的知识,普的言辞表明他所说的话没有一个最高价值作为支撑只是为辩而辩,把主观上的修辞术等同于真理,这是与宣扬知识即美德,真理是良心的苏格拉底完全对立的,苏通过他与普的辩论,揭示了智术师的本质、保护了一个懵懂年轻的灵魂。此篇结束

不想写了,就这样吧。

《柏拉图四书》读后感(三):一些杂想

刘小枫编译的四篇柏拉图对话录,采用了斯特劳斯的注释并添加了自己的评价,走的是回到文本的路线。

《普罗塔戈拉》从表面上看主要在讨论德性是否可教这个问题,最终是苏格拉底德性不可教击败了普罗塔戈拉的德性可教,但这只是表层,我也只读懂了这一层。尤其是中间论诗这一段更让人摸不着头脑。记得章雪富老师在课上说过,此篇对话还包含着苏格拉底的哲王治国与智者学派的民主制之争,注释中也指出了这一点。注释还指出,苏格拉底之所以进行此番对话,还有着抵御智者对青年的侵蚀的意图。

《会饮》可谓是最文采斐然的一篇,其知名度仅次于《理想国》,可能是它对同性恋和柏拉图式的爱情的宣扬吧。在本篇中,苏格拉底并不是唯一让人惊艳之人,其他人的讲话也很有意思。其中有一段关于爱洛斯神的探讨,区分了希腊神话中的两个阿佛洛狄忒,一个是从天神乌拉诺斯诞生的掌管同性的灵魂的爱欲的属天的阿佛洛狄忒,另一个是宙斯的女儿掌管异性肉体爱欲的属民的阿佛洛狄忒,解开了我一个多年的谜题。阿里斯托芬关于阴阳人的传说也是章老师课堂上讨论的话题之一。压轴的是苏格拉底的观点:生育是为了追求自身的不朽,使自己的血脉永存。但灵魂上的生育技高一筹,它生育的东西不仅自身不朽,而且还会流芳百世。苏格拉底表达了自己的爱欲:对真正的美和知识的热爱。

《斐德若》争论的是到底应爱慕有爱欲的人还是没爱欲的人。苏格拉底指出,真正的爱欲者爱欲的是灵魂,着力要把对方打造成与他一样的人。最后则对修辞术展开评判,认为修辞术首先要认清真伪。施特劳斯指出,这就是古典政治与现代政治的区别:德性比自由更重要。本篇中关于灵魂的万年旅程可以说是对《理想国》卷十中传说中灵魂千年之旅的扩充。

《斐多》是苏格拉底临死前最后一次哲学讨论。他主要论证的是人死后灵魂是不死不灭的,灵魂脱离肉体是获得了解脱,走上了智慧之路。此篇还涉及了关于大地的传说,世人住在大地的空洞里,而高贵的灵魂住在真正的大地上。最后,苏格拉底坦然面对死亡,让我们看到了西方理想知识分子的化身。

《柏拉图四书》读后感(四):无题

《普罗塔戈拉》讨论智慧是否可教,《会饮》是一次围绕“爱欲”(eros)的民主议政模拟,同《斐德若》一起构成了苏格拉底的爱欲观,即对美和智慧的爱欲,《斐多》记录了苏临终前的言行,探讨灵魂与死亡,达到这出四联剧的高潮。四书中有太多精彩之处和让我亲切的新观点(求知即回忆),举例,人的自身不会拥有同一个自己,总是某一部分在年轻,一部分在老去;灵魂只有热爱智慧才会长出翅膀,重回天上与诸神同行(这样的神话如,两个阿芙洛狄忒,切成两半的阴阳人也很有意思);修辞术要讲求真实,德性比自由更重要灵;魂不死,真正热爱智慧的人有信心,去抵达更好的那边,身体总在拖累灵魂(灵魂是神,身体是世人)。苏格拉底说他的一生总在做同一个梦,梦说,作乐吧,劳作吧。热爱智慧就是最了不起的乐。死前仍在耐心教导年轻人如何爱欲,远离智术师的诱导,并作天鹅之歌,不亏为理想哲人的典范。关于对死的认识给了我很多鼓舞。回到现实,我们在忙着回避思考这些与我们切实相关的问题,哪怕完成一场和斐德若在郊外的对话似乎也变得遥不可及。

《普罗塔戈拉》讨论智慧是否可教,《会饮》是一次围绕“爱欲”(eros)的民主议政模拟,同《斐德若》一起构成了苏格拉底的爱欲观,即对美和智慧的爱欲,《斐多》记录了苏临终前的言行,探讨灵魂与死亡,达到这出四联剧的高潮。四书中有太多精彩之处和让我亲切的新观点(求知即回忆),举例,人的自身不会拥有同一个自己,总是某一部分在年轻,一部分在老去;灵魂只有热爱智慧才会长出翅膀,重回天上与诸神同行(这样的神话如,两个阿芙洛狄忒,切成两半的阴阳人也很有意思);医术划分身体的自然,修辞术划分灵魂的自然;灵魂不死,真正热爱智慧的人有信心,去抵达更好的那边,身体总在拖累灵魂(灵魂是神,身体是世人)。苏格拉底说他的一生总在做同一个梦,梦说,作乐吧,劳作吧。热爱智慧就是最了不起的乐。死前仍在耐心教导年轻人如何爱欲,远离智术师的诱导,并作天鹅之歌,不亏为理想哲人的典范。关于对死的认识给了我很多鼓舞。反观现实,我们在忙着回避思考这些与我们切实相关的问题,哪怕完成一场和斐德若在郊外的对话似乎也变得遥不可及。

《柏拉图四书》读后感(五):短期更新

本文仅作随想 柏拉图四书,目前读了前三篇,普罗塔戈拉裸读,后两篇配合着Jowett的译本,才能读下去。 阅读柏拉图,两千年以前的人物,再加上地域文化的跨越,以及其文本的深度,难度可谓不大。译文有些拗口,不单指中译,有时英文文本也许要靠中文互补。但此书的好处在于其对内容的义疏,增加了不少背景补充和可读性(施疏主要作用在于解读文本,对第一篇的理解起了很大作用)。 上面是一些客观因素,再说说其他方面的难度:首先,可以肯定的是知识储备不足,尤其是古希腊雅典历史这块,关于当时的政治,战争等,和柏拉图书中出现的人物(当然,若是只想了解对话里的主要观点,除了需要了解雅典的民主制,这块并不是很重要);第二,不熟悉当时的文化背景,比如说《会饮》里关于爱欲,男童恋等,不知道的还以为一群大老爷们颂扬恋童癖(PS.就是这篇对话以及《斐德若》里的“亲爱的”,“乖乖”,颠覆了我对古希腊的看法,原来苏氏也是gay气满满);第三,不了解古希腊神话,或者说不感冒神话,这块可谓是重头了,前三篇对话中都出现了以神话故事作为载体从而论述观点,在《斐德若》中神话显得更为重要。这种不了解会造成什么后果呢?当苏格拉底将灵魂比喻成「御马者」、「好马」、「劣马」三件套的时候,你会觉得他在讲骚话,对,就像“蜘蛛吃鼻屎”一样的骚话。正如Jowett所言:No one can duly appreciate the dialogue of Plato, especially the Phaedrus, Symposium, and portions of the Republic, who has not a sympathy with mysticism. 更重要的也许不是神话原本的内容,而是理解何以为柏拉图式的神话(Platonic mythology)。 当然了,最难的还是理解作为哲学家的柏拉图,他的思想及智慧。读一遍是不够的,尽管我对所谓的爱欲不感兴趣,但使我着迷的是爱欲里的苏格拉底。 先这样。 ———————————————— 《普罗塔戈拉》该篇对话分几个部分: 1.苏格拉底对年轻人希波克拉底的劝解: 去找智术师为了什么?成为一个智术师。苏氏曰:“你难道不羞耻?”而后苏氏改口,给年轻人一个台阶下:“你不过是为了接受针对常人和自由民的教化,对吗?。”可苏氏再次提醒:当心你的灵魂。你可知道智术师是何也?年轻人答:“对智慧的东西有认识。”苏氏曰:“对什么智慧的东西有认识?如画家对肖像方面的智慧有认识一般。”“智术师是对言说方面有认识。”“那么,是哪方面的言说呢?如拉琴的人对拉琴的言辞上很厉害,即在自己拥有的知识方面很厉害,智术师在哪方面有知识呢?。”年轻人哑口无言。苏氏呵斥道:“你不曾和智术师交谈,也不知其人,就这么草率把自己的灵魂交给他。”而后对智术师下定义:贩卖养育灵魂的东西的大贩或小贩。身体所食之物有好有坏,灵魂也如此,相比之下对待灵魂所食之物更要小心(对比在《斐德若》中,苏氏对灵魂和修辞术的说法)。 2. 苏格拉底与普罗塔哥拉的交锋: 苏问:“在你这可以学到什么?”普答:“齐家和治邦。”(施疏:齐家,即父权,就是君主制,相应的治国术便是王政术。民主制取消了王治,治国术便是“最有能耐地行事和说话”,即治邦术。) 苏曰:“治邦术不可教,因为此非技艺,不像造船,城建等。再如,最优秀最智慧的城邦民都无法教授自己的德行给其他人。” 普先用神话来说明(该神话对比着施疏来读,内涵十分深刻) 不想写了,心情不合时。

当称赞神不真实时,就碾碎神。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