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古代艺术与仪式读后感摘抄

古代艺术与仪式读后感摘抄

《古代艺术与仪式》是一本由[英] 简·艾伦·哈里森 著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页数:2015-1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古代艺术与仪式》读后感(一):最后一章“仪式、艺术和生活”笔记

我们这些本身并非艺术家或思想家的俗人,长期以来只能过一种二手的生活,只能按照艺术家为我们安排和示范的方式去生活去想象,甚至去感受……精神世界的日益扩展,生命意识的日益丰盈,决定了人们越来越渴望原创性而不是第二手的激情和表达……人们把艺术当成了一项责任,对于艺术的感情就像我们中的一些人对于宗教的感情一样。艺术成了一种“应当”……当然,这个“应当”,和其他很多社会性的“应当”一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产物,但是至少,它的存在本身就是值得关注的。艺术从其最初诞生的时候,就是社会性的,而社会性也就意味着人类性和集体性,归根结底,道德和社会性是一回事。人类的集体情感实质上就是道德,也就是说,这种情感让人类团结起来我们想强调的是,他(托尔斯泰)正确地认识到,艺术要求我们去看和体验,而且假如我们想要活下去,就必须向前看,而不是向后看。在某种意义上,艺术就像语言,总是期待着新的、更充分的和更微妙的情感……部落社会早已不复存在,古老僵化的家庭制度也正走向没落,取而代之的是工厂同事、专业圈子等等成为凝聚人们情感的社会群体,把人们凝聚在一起的,是共同的兴趣,而不再是别的什么。视野广阔、品味高尚的艺术很少是深奥晦涩的(一种梦想?)

《古代艺术与仪式》读后感(二):笔记 | 从哈里森到周氏兄弟的对读

一、关于人性的假定: 知觉 情绪(广义,一种延宕/距离/间隔,是强化与提纯) 行动

由此解释艺术活动: 对【生活】的本能反应 对生活的【仪式】化再现 【神】仪式的心像投影 【艺术】作品心像模本

二、论述的不足 未经深入考察的假定 看不推进线索的说理 现象文本作为证据直接印证 分析适可而止(“有节制”),不回应问题但激发问题 对于某概念不加区分地使用

三、问题 1、不同种族、不同历史时期的人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存在共性? 2、考察音乐的起源发展;歌词是后起和附属地位 3、理解原始崇拜:是生存的重要来源还是? 4、“想象生活”与“平凡生活”的关系:一定是对立的吗?能否达成超越辩证修辞的统一? (哈里森:能动力量和新的情感对日常生活的渗透) 5、先考究神话、史诗、戏剧实际出现时间,再讨论其关系 6、什么是英雄精神,英雄的意义:变动的,个人的,反社会的? 7、考察广场舞(甚至蹦迪,其他休闲运动,群体运动) 8、艺术与道德的关系:艺术家的感情和观念,并不会直接导致现实行动? 9、如何看待古代的“偶像”(人格化的神,进一步的物质形象)?“始作俑者”? 10、如何看待摄影艺术?单纯的摹仿术之外 11、如何看待漫画(社会讽刺漫画)?理性先行而非艺术冲动 12、尼采与哈里森在考察希腊戏剧(艺术)起源问题的异同比较?进一步可以考察鲁迅与周作人(很巧,前者经常被叙述为受了尼采的影响,后者是首先介绍哈里森到中国的人),感觉这背后是两种不一样的学术(文学艺术)态度,更根本说是两种思考方式和生存方式: 目前的感觉是是否把“想象生活”和“实用生活”分开,是否对于“联合”有乐观的态度。从哈里森的自传看来,她的“公共学术生活”趣味与她所宣称的“至高无上的朴素的生活本身”存在距离。

《古代艺术与仪式》读后感(三):生活需仪式

六月,职称考试已结束,生活慢了下来。上课之余有更多时间泡图书馆,一天半日,阅读杂书、使用知网、听听音乐……图书馆成了我日常游乐场。

独爱绿色,深绿、中绿、草绿、灰绿、水绿、柠檬绿等等。行走于书海之中,《古代艺术与仪式》这本浅绿色封面紧紧抓住了我的视线。驻留在有黄绿色床帘下安静的角落里,开始静静欣赏。

曾几何时,读过某本书里的一句批判性较强的话:生活无需仪式感,它毫无实际意义,只会剥削掉大把时间。从那以后,我开始在生活中体会这句话,平日摆拍个喜欢的物品、结婚仪式、竞选仪式等等……这些无非是消耗时间,没有任何意义,花十倍的人力物力,达到的目的是同一个。我开始抛弃随手拍张自己喜欢的视觉角度、放弃在闲暇的午后泡杯茶坐在窗边阅读一个下午、放弃参加同学升学宴等等。然而这使我越感觉生活缺了些什么,慢慢的好像一切都失去了意义。而这次读了这本书我又重新思考了这个问题……体会更加透彻和分明。

艺术并非直接源于生活本身,而是源于人类群体对于生活需求和欲望的集体诉求活动,即仪式。仪式是人类的一个永恒的需要。某些具有特殊天赋的人能过一种多愁善感、不入俗流的生活,执着于那些好贵的超凡脱俗的艺术和学术中。

生活处处需要仪式感,生活本身由柴米油盐酱醋茶等最基础的物质条件组成,若没了仪式感,总有一天生活会被无尽的油烟覆盖掉生活的本质,人们开始疲惫、烦躁……关系开始破裂。

生活的艺术无处不在,但它需要仪式感这一桥梁。

THE END .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