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数字命运》的读后感大全

《数字命运》的读后感大全

《数字命运》是一本由肖恩·杜布拉瓦茨 (Shawn DuBravac)著作,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66.00,页数:3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数字命运》读后感(一):基于二元论的数字化未来之路

这本书就像是落地版的《奇点临近》,用时下最流行的解释就是“互联网+数字化的一切”。作者不仅站在数字化革命的征途的起点,用强大的历史数据为算法,放眼未来几十年的人类生活,究竟因何处科技发生了何种变化。可贵的是本书不仅仅给出了预测,还给出了未来人类即将遇到的科技瓶颈、将越过哪些障碍,才能更好地迎接数字新世界。而且所涉及领域甚广,其中一部分领域谈得比较深入。

比如在谈到未来的汽车业的发展——无人驾驶汽车将替代今天的汽车,并将最终消除人为交通事故引起的人员伤亡、大大降低交通拥堵、更快更安全地到任何想去的地方……这一蓝图是如此令人期待,也并不遥远,但是它的实现也并非一条坦途。其中,除了汽车制造技术上的突破(依托于更快更强大的互联网、传感器的广泛应用、数据的高效处理等,这都不算事儿,最多只是时间的问题),真正棘手的问题之一可能来自于与交通规划、管理部门,甚至是政府的协调和磨合。比如路面、交通信号系统等基础设施都需要加装传感器,具备了智能化、与汽车、行人甚至建筑等景观建立通信,才能更好地加速之前那由于美丽的蓝图的实现。而其中涉及多方沟通、改造成本、制度制定和监管等问题,智能化城市还可能导致令非必要的人员失业(其实今天我们也能看到这样的失业,而这只是开始)……

一个简单的命题展开之后,带来的是大规模的思考、N个方面的共同规划和努力。这些思考和努力作者已经替我们发现并指出了,我们不必等待十年、二十年再去发现这些问题,再开始寻找答案,我们从现在就可以开始行动,这就是本书最大的价值。

引用卡尔·荣格的一句话“In all chaos there is a cosmos, in all disorder a secret order.”翻译过来就是:混沌中自有宇宙,混乱中自有秩序。因此,作者还是乐观的,毕竟迎接我们的是一个全新的精彩的世界,我们也值得为这样的世界付出自己的一份力。

最后,再说说我理解的书名《数字命运》。世界有50亿人口,但是人类的发展轨迹是所有人集合起来的一股更强大的力量,1+1大于2。会有一只无形的手推动着世界的运转,再棘手的事也会得出解决的办法。这就是作者所持的关于数字化未来是人类的一种宿命的观点。关于未来,你、我都脱不了干系,但也并非你或我或任何人所能左右的。

PS: 很喜欢《数字命运》的封面,天和地是一张“无形的”巨大的网(互联网),点点星辰(智能终端、数字设备等)点缀其中,人类的命运就在这天地之间,星辰之上。

《数字命运》读后感(二):数字时代的必读书之一

人类已经迈入了数字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更深刻地理解我们这个时代,把握着这个时代发展的方向,加强对数据、数字的了解,是一个必做的功课,而这本《数字命运》是一本不错的参考书。

这本书先从数据谈起。数据总是存在的,而且早就存在。人类一直在收集各类数据,只不过是采取了不同的方式,讲故事、写字、画图等等。在这本书中,作者罗列了数据的一些特性:永久性、可复制性、及时性、高效性、倾向秩序性、动态性、无限可分性等。这些特性很多是可以重叠的。现在我们运用数字技术可以使这些性质更加突出。

在这本书中,作者简明扼要地数字化进程中的几个重要的节点。莱布尼茨“发明”二进制,香农将布尔代数运用到电路上,斯蒂比兹制造了一步数字计算器等。这意味着人类开始进入计算机时代。计算机的发展进程,这是我们当代人都比较熟悉的。

数据被数字化后,这导致了数据的爆炸式增长。模拟信息有一定的成本限制,而数字数据几乎没有成本限制。数字数据指数式快速增长,让人类进入了一个信息海洋的时代,或者说是大数据时代。

传感器的成本越来越小,它的低价使得传感器遍布全球。这为我们未来的巨大复杂的电子世界提供了可能和物质基础。消费技术产品(现在最典型,使用最广泛的就是手机)的传感器化,会进一步推动定制化,也为我们带来了更多的个性化体验。

数字数据会不会带来负面影响?当然也会。风险是无处不在的。数据会产生混乱,很多网络用户可能都有过数据丢失,电子邮箱被破坏等经历。而数据外泄而造成的伤害和破坏更是比比皆是,有些造成的损失还是很大的。社交媒体铸成的错误是很常见,数字鸿沟也是客观存在的,有一些数字数据甚至导致政治动乱、经济剧变,这些都是我们人类需要认真面对的。

在这本书中,作者展望了2025年后世界。这个时候,数字的定制能力已经大大提升,3D打印机可能已经进入千家万户。这样时候,人类的旅行方式可能也大大不同,有了无人驾驶的汽车等。人类娱乐方式肯定也有很大的变化,电视节目保存在云端,会大大方便人类选择观看自己喜欢的节目。人们看病的方式也会有很大变化,人们自己可以使用设备进行体检,生病了也不一定要跑到医院看医生了。

这本书是一本关于未来的书,是一本数字时代的必读书之一

《数字命运》读后感(三):“数字化”不错,但依旧只是“商用”的注脚

对于这本书,坦白来讲,我一直抱着比较客观,甚至是批判的态度。因为关于这方面的图书真的太多了,宁可错过,也不敢轻易好评了呀!

其实作者很讨巧,或是说编辑很讨巧,可以避开大数据的讨论,而从数字作为切入点,提出了“数字化”的新概念。但是,经管书从来不缺抓人眼球的看点,读者看多了也未免眼疲,什么X时代啊,革命啊,命运啊,X联网啊,不博眼球不罢休啊!为什么要博眼球呢?因为经管书的读者太实际,大家要干货啊,而没有干货怎么办呢?只得抛出新概念来搏一搏呀!

如果说,这本书出在03年,或许是不错的书。因为那个时候中国人刚知道“大数据”不久,除了涂子沛老师那本稍显晦涩的《大数据》外,舍恩伯格的《大数据时代》可谓非常深入浅出的把大数据的概念炒起来了。

不过,同样,如果现在还有谁热捧《大数据时代》的话,也已经out了。它不过是画了蓝图,对政策是一种引导,但对民用没什么价值。因为难听点来说,老百姓拿不到数据,知道这些无非是赶个时髦而已。

之后关于数据的书,要想出彩,至少要偏商用。第一阶段是让能拿到数据的政府意识到问题,然后用起来。那么,第二阶段是从政府过度到企业,让他们能用大数据赚钱。所以后来出了一批书,比如《大数据云图》,虽然还是没说出到底要怎么办,但它胜在商用的例子太多了!这本书也不是写给老百姓看的,因为坦白说,这照样和我们老百姓没什么关系。但是,对于读经管书的企业高管来说,你能看到商机,抓住商机,就够了。

那现阶段呢,是要民用啊!也就是说,我们个人要掌握学会将自己的数据为自己所用。这怎么做到?还没有太接地气的书。但是很多人都意识到这个问题了呀,大数据的一个特征就是数据要全,不是数据多少的问题,而是数据要全的问题。我们自己生产出来的数据,政府知道,企业有钱能买到,但是我们消费者在这个情况下,是不对等的啊!我们拿不到自己的数据啊!

2015年的6月份,也就是这本书出版的时候,清华经管学院为另一本书《数据新常态》搞过活动。当时的嘉宾都很大咖,当然是出版方的功劳,请到了英特尔中国研究院的吴甘沙老师。那个时候,吴甘沙老师就讲过,大数据现在要努力做到为个人所用。这才是现阶段,同类图书需要出彩的地方。

好了,看到这里,就应该清楚我的评价逻辑了吧。其实这本书不错,很多例子也还算新颖,但是因为一直还停留在商用的阶段,所以并不能算是出彩的图书。如果一直提商用举例子,还不如看看共享经济来的实在。

还是那句话,经管书不差新概念,差的是怎么把一件事情说清楚。高屋建瓴谁都会,尤其是老外,侃侃而谈的太多了。我得承认我层次不高,见多了概念,还是想知道我们要怎么办。毕竟,按作者说的,这都进入第二个数字十年了啊,还在描绘蓝图未免也太悠哉了吧。

《数字命运》读后感(四):理解我们的未来命运

Elaine: 7月份第3本书。昨天是成书200多年前的《富兰克林自传》,今天是上个月才出版《数字命运》——纽约时报畅销书、美国经济学家肖恩 .杜布拉瓦茨最新力作,最新热辣的大数据发展趋势的一本书。

看书就要这样,不要太执着于行业性和已知世界,看老书,培养文化沉淀,看新书,培养敏锐触觉。丰富多彩才是人间正道啊。

在这本书里,美国经济学家肖恩 .杜布拉瓦茨提出了一系列基于数字运用和发展的“真实假设”,这几乎是一种对未来的预定。比如:

有没有一种办法可以减少90%车祸死亡人数? 有。

不再让人类驾驶汽车,就消除了几乎全部与汽车相关的死亡原因。没有酒驾、毒驾、没有抢道、没有鲁莽的并线、没有闯红灯、飙车、没有男司机、女司机和新手司机。“无人驾驶汽车”不是是否会实现的问题,而是何时出现的问题。

现在是第二个“数字十年”,而我们的未来一定是是数据的未来。我们的数字命运意味着我们线上和线下的自身不再相互分离,几乎所有行为都会被获取,并缩小思维和行为之间的距离,我们因此会做出更好的决策、挽救更多生命、创造更多价值。

科技是未来生活的催化剂。工程师们正在重新构建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在可见的未来,你的家会成为一个巨大的智能手机,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和获取信息。

如同有了汽车,人类就不可能回到马车时代,当人类开始进入数字时代,就再也无法回避数字对人类生活的全面渗透。越来越多的日常用品被数字化了,如健身器材、冲浪板、运动手环、吸尘器、煮饭锅;越来越多的传感器内置在成千上万的新设备中,并且与互联网相连。你的煮饭锅也许会与你的无人驾驶汽车相连,了解你何时回到家里,并准备好热腾腾的晚餐。

关于大数据的书,市场上已经有不少。不需要读太多,几本就够了。

第一本是巴拉巴西的《爆发》,是讲大数据的缘起。非常值得科学小白读一读。用诸多有趣故事讲述“人生看似杂乱无章,其实有规可寻”。当我们将生活数字化、公式化和模式化的时候,会发现大家都很相似,都具备爆发模式,而且非常规律。他甚至有零有整地判断,人类行为93%是可以预测的。看上去随意偶然,其实极易预测——前提自然是占有和分析海量大数据——如同古代人类无法准确预测天气,而现代人对予对天气数据的海量占有和分析能力,就可以做到类似“通神”的能力。

第二本可以看看舍恩伯格的《大数据时代》,比较理论。主要围绕三大理念来讲,是“要全体不要抽样、要效率不要绝对精确、要相关不要因果”。

而《数字命运》是最新的一本,是最为落地和与现实接轨的。对于数据时代如何影响我们的工作、生活和沟通方式做出了全面预测和解析。

公众微信号:myreading / 高趣我读

《数字命运》读后感(五):“数字化”时代,人类生活面临颠覆

“数字化”时代,人类生活面临颠覆

“互联网+”,很火;“互联网+”,+什么?有操作系统的咖啡机、能用蓝牙与手机连接的马桶、能同步数据的牙刷、能对你喝过的东西进行分析并将其数字化的杯子,装有传感器并能联网的花盆、奶牛、圣诞树,甚至尿不湿,等等,这些曾经像魔法一般神奇的事物已经逐渐从科幻作品走进了人类的生活。

美国消费电子协会(CEA)首席经济学家肖恩·杜布拉瓦茨(Shawn DuBravac)博士在《数字命运》一书中指出,我们已然处在一个将彻底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革命的边缘。他认为,显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数字技术和设备的蓬勃发展,预示着一个人类新时代的开始。除了数字硬件的风靡,人类未来十年的生活将以“全数字化”和“物联网”为特色。数字化所带来的数据浪潮将以闻所未闻的量级席卷我们的世界,渗透进我们的生活。

发明电灯不是爱迪生辉煌的终点,而仅仅是起点。大数据(big data)巨量资料的收集也并不是数字时代的开始,只有当以数字技术为出发点的数字化日益获得认同并大量应用于社会,才是真正的数字化。这种由数字技术和数字化产品带来的全新的更丰富多彩和具有更多自由度的生活方式称之为“数字化生活”。

比如,网购。当然,数字化带来的不仅仅是购物的便捷与乐趣。我们身边所有稍稍复杂一点的电器设备、机械设备,哪一件不大量使用数字化逻辑电路芯片?从家用报时钟和孩童的摇控汽车、遥控飞机,到复杂的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就连厕所用的自动感应冲水器也是数字化产品。我们已经把非常多的控制权交给了数字,我们也从数字化中体验到了无穷的乐趣和社会的进步,这已经成为人类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运行基础。

“就像物理宇宙一样,数字世界也在扩张……”数字生活。这是依托互联网和一系列数字科技技术应用为基础的一种生活方式。一如肖恩所言,大数据已渗透到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并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工作与思维。在大数据时代,某些行业的问题并不需要该行业的专家来解决,而可以通过数据专家来解决。

比如,在过去,医院的护士会一天三次来收集病人的生命体征数据,包括体温、血压、心跳。而在数字化的大数据时代,我们每天能收集的关于病人每分钟生命体征、官能的数据点达1200个。大数据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使我们对于自己的健康有更精准的预测,我们每个人不再是“平均人”,自身的样本采集和判断使治疗更加个性化,而不是简单应用平均剂量。

未来,数据将成为重要的资源,就像资金、劳动力一样的资源。比如,一组DNA可能会死亡或毁灭,但数据化的DNA却会永存。因此,大数据时代的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和许多科学门类都会发生巨大甚至是本质上的变化和发展,进而影响人类的价值体系、知识体系和生活方式。

哥伦布航海时代,世界突然变得很大;计算机、互联网问世后世界又开始变小。随着互联网技术应用的日益普及,人类生活方式开始改变。地球人貌似一夜之间都变得“智慧”起来,甚至连物品都有了“思想”。一如肖恩所言,一旦我们不再需要亲自驾车,“汽车办公”就会成为生活的常态,乃至“一种普遍现象”。不仅如此,在2050年科技高速发展的未来,不论使用哪一种设备,都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借助无线手段传送数据。

10月9日深圳特区报第C05版:读与思周刊/新知

http://sztqb.sznews.com/html/2015-10/09/content_3354101.htm

原创稿件,谢绝任何网站、新闻客户端、微信公号等以任何形式转载,若转载或商用请致函致电商洽索取原创及润色后的完整版。但是,欢迎转发和分享至您的朋友圈。

新浪微博,欢迎互粉:http://weibo.com/1391089223/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