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耳朵借我》经典读后感有感

《耳朵借我》经典读后感有感

《耳朵借我》是一本由马世芳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6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耳朵借我》读后感(一):音乐也有使命和教养

这本书成文于2010-2014年之间,大半文字来自《财讯》和《小日子》专栏杂志,这本书更像是日记的整理。第一辑《像刀子一样的风》,读起来很沉重,怎么读都读不完的感觉,仿佛看见那个年代的炮火和在炮火下匍匐的人,他们没有战壕。读到第二辑歌词唱错了的部分,人才放松下来了,慢慢地读到音乐本身的小事情。“音乐不是枪炮”存疑,文字工作者的枪炮是文字,音乐人的枪炮应该也是音乐,马世芳的本意应该是音乐承载不了那么多,也不应该去承载,而在事实中,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让音乐承载了一些东西。我觉得音乐作品还是有一点使命的,首先它承载它的创作人。 14年走川藏线,队友老赵很喜欢音乐,一只耳机就花了几千,我问他能分得清一件音乐作品用的是什么调什么样的编曲吗。马世芳说要有“音乐的教养”,深以为然,没有教养的都是伪,伪到自我陶醉更可怕,不仅仅是音乐需要教养。

《耳朵借我》读后感(二):使命和教养

这本书成文于2010-2014年之间,大半文字来自《财讯》和《小日子》专栏杂志,是由日记和回忆整理而成的一本书。 第一辑《像刀子一样的风》,读起来很沉重,读不完似的沉重。我看见那个年代的炮火,和在炮火下匍匐的人们,他们没有战壕。 第二辑写歌词,写到歌坛老将们在年轻时唱错歌词的尴尬趣事时,整个人才放松下来了,缓了一口气。还是开心点好,哪怕就一点点也行。 马说“音乐不是枪炮”,心里存疑。他的本意应该是说音乐承载不了那么多,也不应该去承载——这是马世芳对音乐的钟情和偏袒!我倒是觉得音乐作品还是有一点使命的,首先它承载它的创作人,实际上人们也确实或多或少地让音乐承载了一些东西。作者人的枪炮是文字,音乐人的枪炮应该也是音乐啊。 马世芳说要有“音乐的教养”,深以为然,不仅仅是音乐需要教养。徒318的队友老赵很喜欢音乐,他舍得花几千块去买一支耳机,我问他能分得清一件音乐作品用的是哪个调什么样的编曲吗,他没回答我,我猜测他可能不知道。喜欢的事情一定要去研究,之后才可以说喜欢的——这是喜欢的教养。

《耳朵借我》读后感(三):眼睛借我。

在学校图书馆看到这本书,鉴于它棕色精致的包装和文艺清新的名字拿起来就没放下了。耳朵借我,借我说给你听,借我你些许时间翻开这本书,重拾曾经的记忆。对于一个对台湾历史一点不了解,对台湾歌曲也听得不多的我,开始看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时,说实话,我看不下去。后来,我发现,这本书需要从后往前读。与现在紧密相连的是历史,当我开始看到罗大佑、周云蓬、小河、张悬的名字的时候、也开始好奇唱片筑墙让我想入非非,慢慢,就看结束了。

读罢,我知道历史产生音乐,音乐记录历史。歌者也有歌者的个性,他们对音乐的热爱超越了自己,对民族的热爱也超越了自己,享受自由,享受超越自我。纵然歌曲背后的故事给歌曲本身加了很多分,但这这也只是锦上添花,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清晨醒来,阳光很好的时候,我会想起林生祥的《种树》;留着眼泪告别过去的时候我会想起《魂萦旧梦》;影片里战火四起,祖国岌岌可危,勇敢的战士抛洒最后一滴鲜血倒下的情节我会想起《亚细亚的孤儿》;看到香蕉,水牛,稻米,玉兰花等时,我会想起李双泽的《美丽岛》…

《耳朵借我》读后感(四):马世芳不仅有大耳朵,还有硬笔头

趁着“看理想”的开播,热衷炒作的“理想国”迎合地出版了马的三本书,我唯独对这本感兴趣,因为它谈的是音乐,集结的是2010-2014年马在台媒专栏聊华语音乐的随笔。众所周知,马有一双大耳朵,但有没有一支狠笔头,我很感兴趣。说实话,在初期翻阅的过程中,并不是很愉悦,甚至有些大失所望,都是些味同嚼蜡乃至被嚼烂的乐坛见闻,新鲜有余见地不足。但慢慢看下去,不知怎地,我的两眼就湿了,真的,可能是感同身受那种为了音乐和理想的执着与追求,为了自由和幸福的拼搏与戮力,不论是胡德夫、李泰祥还是罗大佑、李双泽,那个年代赋予那些人的气质与感动,那些如今早已被说滥唱乏的“青春、梦想、流浪、家乡”,那种尊敬音乐如同敬仰神灵般的纯粹,在马的笔下还原得那么动人心魄、令人悸动,只是这些东西现在早已稀缺得让人可笑可叹了。最喜欢的是其中两篇文字,一篇纯故事《目击陈升和伍佰的第一次》,马作为当事人讲述了“菜鸟”伍佰和“酒鬼”陈升的第一次录音室合作,其间酒过三旬肆意挥洒,好生羡慕手里痒痒,搞得我好想继续玩音乐啊!还有一篇《坐在音乐上》则完全相反,纯粹的音乐随笔,没有故事没有政治,只有旋律和歌词以及技术层面的探析。让我这个对林生祥完全不了解的人,也马上想要去听听这张《我庄》。

《耳朵借我》读后感(五):侯德健序+李宗盛序

天生一对“大耳朵”

侯德健

马世芳有一对天生的“大耳朵”,在绝大多数人只被允许用“小耳朵”听世界的时代,陶晓清和马老师夫妇俩就给了他们的宝贝儿子世芳一对难得的“大耳朵”。这一对大耳朵里有陶晓清的浪漫情怀和马老师的人文关怀,世芳用他的“大耳朵”分秒不差地记录了台湾、香港、大陆的歌手和他们的歌,再用调过音的文字准确地记录下来,我怎能不甘心情愿地把我这一对“小耳朵”借给他。

关于过去四十年两岸三地的原创歌曲,很少人比世芳听得多,听得仔细。我有许多很爱听歌也很用心听歌的朋友,但大多数人都没有世芳独特的机会与缘分。认识世芳近四十年了,却很少有和他深度沟通的机会,直到前些年上他的电台节目谈歌的时候,才发现原来他对歌的情怀比他的母亲更浪漫,更难得的是,他对生活在错综复杂两岸三地的中国人的关怀也不亚于他的父亲。

把耳朵借给马世芳吧,听他放一首歌,认识写歌的人和那个年代的故事。

侯德健

2015年1月26号,北京

推荐序

李宗盛

世芳老弟:

让我老实跟你说,即便并不动听。

从不主动或者能免则免,我极少看乐评或是相关的文章。

能给我启发的不多只是一小部分原因。

主要是我想纯粹地、主观地、不受影响地去完成一首歌或是一张专辑的制作。

当我交出母带的时候工作已然完成,

专辑的销售、外界的评语、歌者的成败,我并不在乎。

一张专辑的制作对我而言意味着是要去说服、去感动、去带领一个团队,

一起相信这十首歌能为歌者创造奇迹,能为时代留下印记。

身为制作人背负着一个歌者或者是一个公司的未来,

他凭借着的是信仰般的虔诚与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

我知道这样的态度当然有失偏颇,但是大半辈子的音乐人生涯也就这样过来了。

然而其实无碍,

你的文章我虽然不多看,但却必须承认持续暗中观察。

所以在你新书发表的时候,要真心感谢你的孜孜不倦。

所以请你继续,

在众声喧哗时代中,为尽心尽力的音乐人挣些许尊严。

在荒谬浮夸行业里,替混沌不明的现象给出诤言补白。

我的耳朵无需借你,

你的耳朵当真不赖。

李宗盛敬礼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