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恋上书》的读后感大全

《恋上书》的读后感大全

《恋上书》是一本由[日]松田哲夫 著 / [日]内泽旬子 绘著作,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23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恋上书》读后感(一):啊,是澳大利亚的味道

“一本图文并茂的日本书籍”,这样来描述的话,第一时间让人想到的总是妹尾河童。

去年在学校图书馆舒服的五楼坐着,我把能借到的河童先生的书都拿来读,哪怕是窥视厕所,也读到要垂涎下来。

其实一贯是标榜只看纯字书的,但是更恒常的事情是:美的东西无人能拒。

河童先生的厉害,自然是文字和图画皆亲力亲为,看他的旅欧手记,简直对那些局促的小旅馆疯狂长草,哪怕就是那么逼仄,为了看一下他旅居过的细节,也得咿咿呀呀,心向往之。

细节,没错,就是细节令我爱死了这个国。这一次的书之旅,堪不堪比《奥德赛》我持保留意见,但足足够的细节,就令人乐于研读。

文字和图画分开画也不赖,旬子姑娘对做书工艺细致的体察与松田桑对工业流程整体的把握恰好形成互补。图画里那些细微的注释和箭头,以及对远景”看不到“的那种小小懊丧,是参观者的敬畏心与求知欲,而文字叙述里不厌其烦的叨扰,仿佛让我们看到当时他们去参观意愿的执著与恭敬。

就是这么舒服客气地进行着,我们也跟着他们从一本书的拆解到一间工厂的探秘,这本讲述书的书,也成了一种纸上做戏,太有趣。

印象深刻的细节是运送木材的货车运到工厂里时,松田桑说,空气里是澳大利亚的味道。跨越海洋运送优质木料来做优质纸品的用心,感觉好像人类的确是在努力一起做事情。这个时候就遗忘一下商业算计吧,桉树和澳洲的阳光被密封再打开,想不暂停下感受匠心都不行呢。

最初拆封翻开这书时,我就很愉快,脑海里瞬间感受到这份纸张的触感和行间距的贴心,更不要说它本身就有点儿书中所说简精装的意味。我打开,每一页都可以展平,嗯,这就是最好不过的,床上读品。

《恋上书》读后感(二):书还没看就旧了?是轻型纸的锅吗?

想必你是爱书之人,但你知道书是怎么做出来的吗?我是说实体意义的书,由纸张构成,用线、胶固定,又经受油墨洗礼的书。讲述“一本书”的诞生史,这是一个连编辑可能都不太有机会涉足的世界。

·

为什么你总觉得书价贵?

用好纸、用四色印刷、精装、加专色、书签、烫金、压印,每样一样,都需要多加一道工艺,也意味着增加了成本。

·

为什么封面不到半年就褪色了?

不同颜色的颜料,耐光的强度也不同,蓝色比较耐光,红黄则不耐光。褪色既有质的问题,耐光性更高的颜料也越贵;也有量的问题,油墨用量少,也容易褪色。

·

轻型纸是原罪吗?

其实轻型纸的产生既得益于让纸张更蓬松的技术进步,也顺应方便把书带出门的需求。其实,要制造轻、厚又表面平滑的纸张,从技术层面上来说是很困难的。轻型纸木质素含量高,纸张上没有加涂料或涂料量低,所以更容易发黄。换句话说,它容易变旧、变老,正因为它自然。

·

什么是五彩缤纷的黑?

每一油墨厂商的黑色油墨都不同,有的是青黑,有的是赤黑,实际调制时需要加别的颜料,有时还会加亚光油。当然同一种颜料印在不同材质上,也会呈现不同效果。

·

为什么在书上会摸到粉末?

印刷过程中,上了油墨,为防止页面粘在一起,因为会喷粉末,等于用粉做了一个覆膜。而且,你知道吗,为了让纸具有一定的渗墨性,造纸时加入土作为填料。纸张就是土和木的合成之物。

·

大家总把做书人和手艺人联系在一起,制书的很多步骤、工艺都需要纯手工完成。稿子也是人看的。再精微的细节也丝毫马虎不得,这是制书人追求的态度。事实上,人就会出错。我们喜欢书,因为它有人的温度,但人就是会犯错啊。

勉强读自己不爱看的书是无法长久的,所以我最终还是沉浸到了自己喜欢的书本里。

《恋上书》读后感(三):对待书就像对待恋人

对于爱好图书且有着一定专业知识的朋友来说,每当捧回一本新书,脑海之中不禁会浮想出许许多多关于书本的问题。比如:书的版型该如何选择?开本该如何制定?内文版式该如何设计?页数该如何计算?什么样的纸张更适合表现图书内容?什么样的装订方式更便于阅读?印刷的原理究竟是什么?

一般的读者往往是习惯于直接翻读书本吸收内容,却对“书的身体”兴趣不多,了解也甚少。但还是有不少的爱书人,包括像编辑、美术设计等专业人士对以上问题相当敏感。日本以“编辑狂”知名的松田哲夫便以“作为物件的书籍”为兴趣,发起了一趟旅程,进入印刷厂的各个现场参观考察并实践参与,当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惑,还直接访问专业人士,配以内泽旬子的插图绘画,一起撰写出《恋上书:一本书是如何做出来的》,以轻松幽默的方式向普通读者讲解了关于书籍印刷制作的种种奥秘。

既然是讲书籍制作过程的图书,那么其本身的装桢设计一定也应该是独具匠心的,不然就是一个活生生的讽刺了。而这本书选择了32开的开本大小,封面软精装,内页使用蒙肯纸。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之上减轻了书的重量,特别的轻巧。同时,这样做也增加了内页的手感,抚摸起来特别舒服。只是蒙肯纸较为粗糙的表面使得书中数十幅的插图印刷效果不是特别的理想,但也无伤大雅,总体来看,是值得称道的。

本书的第一章就教读者拆书,从字面上也不难理解,就是去拆散一本书。只有拆了书,经历这样一种过程和结果,才能切身体会到书籍的组成部分。不过,拆书也是一门大学问,需要心灵手巧,稍微不注意便容易把书拆得“血肉模糊”。记得时常有同学找我借一张笔记本的纸,因此得撕开,但我长期会把本子撕烂,拆书也是一种差不多的历程,必须得时刻保持小心翼翼的态度。

由最初的拆书开始,松田哲夫一步一步展示做书的过程,随后到做假书样、切纸、装帧、油印……尤其当边阅读他的文字边配合着书内插画师内泽旬子的细致描绘,在进行阅读的过程时,仿佛也成了一次对书籍本身的敬礼。阅读《恋上书》不仅仅知道了书的制作,更体现一个人对一件物件的尊重可以到达怎么的一个程度。作者说:“这是一趟书籍世界的奥德赛之旅。”我们正是需要具备一种匠人精神,哪怕是一个多么细小的物件,都应该发挥全力将其做到极致。多年以后,你一定无法回避自己当年的某件作品,若留下什么非受迫性缺陷,该是一个多么大的遗憾啊。

尽管这本书面向的受众群很大,专业性还有待提高。不过对大部分人来说已经足够,作者的叙事表达方式与结构,都会帮助我们对书籍装订、文字印刷、纸张制造、油墨冶炼等等产生一定程度上的理解,拓宽我们的视野。

(此篇为个人大学本科时期书评)

《恋上书》读后感(四):书是如何制作的

这是日本编辑松田哲夫以如何制作书籍为主题,通过访问业内人士,介绍书本生产过程的情景,配合形象鲜明的插画,让读者对书籍如何制造出来有了更直观的感觉。

现今的出版状况,书籍世界已是以文库、新书等平装书为主流,即平装本比起单行本或精装书占了更多数。随着图书低价化、低成本恶性竞争的出现,规格化生产的现象开始盛行。书籍设计正在被不断地重新认可和重视,越来越多的出版社开始将注意力转向封面设计等部分。并且,焦点往往会放在商品的性质与价值感、定价与成本等。平装书容易阅读,只是少了收藏的乐趣;精装书很牢固,却又不利于翻阅。

作者通过日本若干书籍设计师,了解到业内工作的技术性细节。

通常而言,对于书籍设计的整体印象,也就是文字、颜色、质感、图像等步骤。过去所有的书都是锁线装的,让每一帖的纸不会四散掉落。后来,发明了‘胶装’的装订方法,在每一帖的对折处切上断断续续的直切切口,然后再在这部分糊上浆糊,浆糊会从切口渗入,达到锁线般的效果。之后随着黏合剂的强度增加,‘胶装’成为主流。现在很多封骨采用地券纸(即中径纸)。为了体验制书环节,作者也试着在装订厂做假样书,了解到,每个工作人员每天也只能完成两三本假样书的制作而已。

精装书装订过程的步骤为:(‘书芯装订’的工序)1.齐制*裁切、2.折页、3.粘贴(贴环衬)、4.配页、5.锁线*压背、6.刷胶、7.三面光边;(精装书特有的工序)8.封壳制作(有时此处会加上烫金步骤)、9.加书签带、10.紧书背、11.贴背、12.包封面、13.压槽;14.包上护封并插入销售传票条。根据步骤,作者依次参观裁切厂、配页厂、锁线厂、封壳制作厂、烫金厂等公司。

锁线机的线以前都是棉线,近来多用更为强韧的50-70号的白色尼龙线。线条也换成粉红、奶油或黄色等淡色的线,以防失误容易分辨。有些工序,国外都没有的,例如‘压背’工序。因日本特有的图书销售模式而产生的附加工序,日本公司开发了专有的自动护封机。

作者回想起职业历程,见证了出版从盒装时代进入到文库新书(平装本)。腰封成了一种装饰性东西,甚至被人诟病过度包装,但作者却认为还是要保持,且在现场自己亲手制作书盒。

在王子制纸株式春日井工厂,作者看到纸浆纤维逐步去除水分变成纸张:用澳大利亚进口的桉树和山毛榉等阔叶树制作的纸浆(纤维为1-2毫米长),主要用于生产需要高白度、弹性强的出版印刷用纸;针叶书的纸浆(纤维为5毫米长),多用于生产牛皮纸等需要强韧度的包装用纸;锅炉底含有木质素的黑液经过浓缩,还可以做燃料。

在制作高级纸中,涂布机可以将粒子很小的填料(高岭土或碳酸钙等)加上黏合剂(淀粉糊、合成糊)混合成涂料。超级压光机再将纸张裁切到捆包,接下来,制造装帧用纸(访问日清纺绩富士工厂)。

了解平板印刷油墨和新闻油墨:凹版印刷油墨用于出版,还用于外包装、装潢建材等,从糖果、方便面到CD、MD风包装都是凹版印刷;油墨公司和印刷公司间具有紧密的合作关系,和出版社直接往来的例子却完全没有。平板印刷油墨是颜料(20%)+树脂(30-40%)+植物油溶剂(30-40%)+其他助剂(5-10%)混合而成的。

在东京色材工业株式会社参观颜料的制造工序,了解到颜料制造关键在于冷却与加热。日本的印刷没有细目分项计价,无法反映出效率和材料费。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