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异乡人读后感锦集

异乡人读后感锦集

《异乡人》是一本由(法) 加缪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8,页数:14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异乡人》读后感(一):之前看的书名叫《局外人》

不明白为什么现在要翻译成《异乡人》。之前的《局外人》的书名贴切很多,无论对默尔索本人而言,还是其他人看待默尔索的眼光来说。因为这部小说,喜欢上加缪,喜欢上荒诞派。看这部的同时,不要错过加缪的戏剧《卡里古拉》。

《异乡人》读后感(二):永远的异乡人

加缪的语言风格非常符合小说中的主人翁特点,直接简洁,毫不拖泥带水,毫不苟延残喘。

作为都市生活的大多数人来说,异乡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充满了讽刺意味,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做某些事情,并被理解为这是理所当然的,这难道不是社会伦理对人的道德绑架,整个社会对个人的强奸……

《异乡人》读后感(三):1-1

在空荡的人间漂浮,灼热的空气里游离,生死 道德 法律又于我何干呢?旁观众生的苦乐,只让我觉得这世界不值得。丧失悲喜的能力,我只能把自己装在套子里,任由思绪肆意操纵!面具下的谁又是真实的呢?如果胚胎时的人类知道,得到的总会失去,最终的命运不过是一块墓碑寥寥几字,还会选择来到这无奈的人间吗?

《异乡人》读后感(四):真实

用等人的时间,在西西弗书店看完了加缪的《局外人》。翻到最后一页的时候,书店里刚好放着《葡萄成熟时》的伴奏。当摩尔索在第二场审判获得胜利时,“他确定了自己的生活方式的全部正当性,而毋庸遵从任何其他人包括上帝所规定的道德、礼俗、宗教与法律。” 人们对于他们所理解的存在,总试图寻找意义,但事实是日复一日感官上的欲望比虚无的意义来得更实在。

《异乡人》读后感(五):道德判你死刑,哲学证你无罪

Part 2 chapter 5,存在主义的升华,文采之斐然,酣畅淋漓。钦佩哲学家的视角且每个优秀与流传于世的哲学家同时也是优秀的文学家。道德、法律、哲学三角关系既有交叉又存在悖论,理论的探讨往往落脚到微小的细节之争,常说法律是社会行为的准绳、道德是法律的补充,那哲学可以是法律和道德的纪检委,应该像一面镜子让法律和道德正衣冠、知得失。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