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莫扎特》读后感1000字

《莫扎特》读后感1000字

《莫扎特》是一本由彼得·盖伊著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莫扎特》读后感(一):笔记。

莫扎特的人生是个天才战胜早熟的人生。 一个神童,本质上是一个自我消亡的产物:在一个孩子身上看到的所谓“奇迹”,若放在一个年轻人身上就只不过是有才华,是极为寻常的事。 莫扎特和任何作曲家一样,对听众的趣味很敏感,知道他们喜欢什么,并在他的自尊和他的天才所设置的界限内,给予他们所想要的。

《莫扎特》读后感(二):大家小书

以下是小白译者的自卖自夸

----------------------------------------------------------------------------------------------

著名学者彼得·盖伊(Peter Gay)于美国东部时间2015年5月12日晚间于纽约曼哈顿去世。作为美国最重要的历史学家和文化学者之一,彼得·盖伊一生笔耕不辍,其重要著作每一本都堪称是大部头的学术作品:《弗洛伊德》、《魏玛文化》、《感官的教育》、《启蒙时代》——所有这些著作,几乎都是对所在学科领域产生重大冲击的“代表作”。

而盖伊在年近八旬之时,却忽然笔锋一转,写了一本区区10万字上下的充满个人趣味的小书——《莫扎特》。从《启蒙时代》这样题材宏阔浩瀚的巨作,横跨到音乐史学下的人物传记——彼得·盖伊的《莫扎特》可以看做是其对近代欧洲人文研究的副产品,但其实更是他私人兴趣的产物。

在西方,身兼专业学者和“专业乐迷”的知识分子可谓大有人在,他们“写”音乐的视角往往更加独特、更加个人。像是爱德华·W·萨义德(Edward Said)痴迷古尔德,对他的研究可谓极其深入而精到,学术生涯中期就开始为杂志撰写大量乐评,甚至还开设过以古典乐为主题的系列讲座;而哈佛大学荣休教授、著名中国文学学者李欧梵也是超级乐迷,生于音乐世家的他虽从事文学研究,却始终都对古典乐念兹在兹,《音乐的往事追忆》、《音乐札记》等也都是非常精彩的爱乐经典。

而彼得·盖伊作为资深乐迷,到了晚年也耐不住笔头寂寞,为他所钟爱的莫扎特作书立传。这既可以看作是他研究欧洲思想史、社会史的一个余续,也可以算作是一种对自己所至爱的大师的致敬。

《莫扎特》一书恐怕是彼得·盖伊所写的最“不专业”的著作了,其内容的安排也十分独特。盖伊并没有完全采用时间顺序来介绍莫扎特其人,而是通过莫扎特在他短暂一生中扮演的各种角色,全方位诠释了这个在音乐史上排行第一的天才人物。全书分八章:神童、儿子、仆人、自由艺术家、乞丐、大师、戏剧家和经典艺术家。

前半部分侧重于呈现音乐神童的真实一面,包括他对父亲亦爱亦恨的复杂感情、对自己天才身份的认知、对金钱缺乏的恐惧及其财政状况...同时也不乏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内容:莫扎特对表妹的追求与迷恋,他自身某些独特的怪癖(如著名的食粪癖)等等,都有书信资料作为佐证。

本书后半部分则更能体现出作者“专业乐迷”的能力,在笔者认为最出色的《大师》和《戏剧家》两章中,盖伊不遗余力,仔细分析并赞美了莫扎特最伟大的成就——贯穿其完整创作生涯的钢琴协奏曲、最重要的两首弦乐五重奏(K.515、K.516)、最后三首交响曲和四部歌剧(三部意大利语歌剧《费加罗的婚姻》、《唐·乔万尼》、《女人心》和德语歌剧《魔笛》)。被莫扎特晚期钢琴协奏曲中的极简、至美所感动的人能在本书中得到完美共鸣,那些听见弦乐五重奏里中提琴沉沉叹息的人也能在书页中找到答案(莫扎特自称中提琴是他最喜欢的乐器,而如作者盖伊所说,“莫扎特的生命音色,确乎靠近了中提琴的悲苦色调。”)。

《莫扎特》作为大历史学家信手拈来的“大家小书”,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著作。盖伊本人也直言,此书极大受益于所罗门(Maynard Solomon)的权威著作《莫扎特大传》(Mozart: A Life, 1995),但作者在个人见解和诠释中融入了大量史实和考证,并且结合了他所熟稔的欧洲十八世纪的文化风尚与社会习俗,其权威历史学家的学术功底在这本小书中可窥一斑。

正文结束后,盖伊有心将他所推荐的参考文献归总成了一篇指导性文章,学术型乐迷朋友可以在其中找到优秀的莫扎特研究著作作为延伸阅读,而对于更多单纯对莫扎特其人怀有好奇和敬仰的朋友,愿能够通过此书,看到一个更加完整的、将其还原为人(而非神)的莫扎特,看到他天才的光辉和生命中萦绕不去的悲愁。

《莫扎特》读后感(三):读《莫扎特》---音乐天才的一生

读完真的是由衷的赞叹莫扎特的才华,赞叹他对音乐的一腔热爱之情,赞叹他的父亲对其培养的孜孜不倦及全力付出。但是却为莫扎特当时的窘迫感到难过,不停的巡回演出,即使所到之处非常受欢迎,得到诸多国王、贵族的溢美之情,依然改善不了他的困苦,想到这么有才华又这么勤劳作曲、勤于创作的人冬季却不得不靠不停的运动来取暖,而买不起煤炭,甚至过着借钱生活,就为那个时代悲哀。 莫扎特是一个音乐神童,大众几乎都对此毫不怀疑!但读完这本书还有其他的几本音乐方面的书,我觉得音乐家庭的氛围或者父母的倾心付出才是这些孩子成功的关键,虽然孩子的幼年需要伯乐去发现,但同样需要家人的支持,单凭孩子的一腔热血是难以持续的! 莫扎特出生在奥地利的萨尔斯堡,由于哪里建筑和风景相得益彰,曾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小镇之一。即使是目前因为莫扎特的存在,那里也是旅游胜地。莫扎特的父亲利奥波德 莫扎特是当地天主教乐团的小提琴手,还会作曲和指挥,可算是小有名气。莫扎特的母亲酷爱音乐,会拉大提琴和小提琴。在这种情况下孩子自然而然的受到感染,莫扎特的姐姐南妮儿比他大四岁,从刚会说话时就在父亲的指导下学习弹大键琴。南妮儿的音乐才华令他的父亲非常兴奋,也使他对未来充满了幻想。利奥波德认为南妮儿将来或许能为贵族社会演奏,变得富有而出名,这样他这个父亲兼师傅也会名声大噪。在这种情况下,莫扎特是在耳中不断响着音乐的环境中长大的,因此当这个三岁的男孩做在大键琴前开始辨别着音调时,他的父亲没有感到意外。让父亲感到意外的是小莫扎特可以立刻找出能令他感到愉快的音符组合—和音,而且能够牢牢记住并重复弹出。 莫扎特的天赋在弹琴时自然的表现出来,他只是自我欣赏,为了得到愉快而弹奏。姐姐南妮儿回忆他从来没有被迫弹琴或作曲。相反,别人却不得不阻止他日夜不停地弹奏。四岁可以靠回忆演奏曲子一般不会出错。起初父亲并未让莫扎特在大众面前露面,怕引起妒忌和怀疑,六岁,莫扎特在音乐上的才华和知识都大有进步。南妮儿也是一样,她的才华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南妮儿的一生大半生活在她弟弟的影子里。莫扎特六岁时开始巡演,姐姐10岁。这样小的一个孩子有如此出众的音乐才能,令很多人目瞪口呆,更给以后的大文豪歌德印象深刻。 但是熟悉莫扎特的每一个人都认为幼年时的他太过严肃,少有哪个年龄的孩子该有的活波调皮,而成人后的莫扎特却带有孩子气,我行我素得有点任性。这大概是父亲的着力在音乐上教导,成长的敏感期错过了吧。成年后莫扎特尤其在四处云游演出时经常给家人写信,还写了一系列有关屎尿屁的歌曲,如今这样的标题都被人修改过了。比如“把我的屁股好好舔干净”、“去你的吧”、“啊,你这个蠢驴一样的马丁”。这样一个典雅又粗俗,精美又浑噩的人,倒比那画像和传说中天使般的莫扎特有血有肉,有趣可信。当然莫扎特是好青年,只说脏话不骂人。 少年时的频繁旅行演出,有时一演出就是3–5个小时,这不能不对幼小的莫扎特健康上是一种伤害,英年早逝不能说与这完全无关,少年时的莫扎特即经常面色苍白。莫扎特的父亲一心想攀附权贵,将儿子作商机,暴露了他的势力和投机商人本色,他只是利用了儿子,毫无诚意辅助他实现他的天才。后世有人这样评价他的父亲,也不能说全无道理。但是也不得不说他的父亲时一位出色的的严格的而又巧妙的教师,是一位出色的营销专家。著名商业记者杰夫.科尔文的调查结果是莫扎特被高估了。那些4岁做的曲皆由父亲记谱并润色,8岁写的交响曲几乎都在模仿巴赫,16岁的钢琴协奏曲并无创造性,只是将巴赫的音乐重新编排。21岁的第九钢琴协奏曲才是莫扎特第一篇被世人认可的杰作,而在此之前,他已经接受了18年的专业强化训练。也就是说,莫扎特的童年与如今的音乐学院的附小、附中的孩子并无太大区别。他的早期的成就在于“刻意练习”,在于其父亲的每天的指导与督促,这却不是每一个音乐学院附小、附中的孩子都能有的条件。 青年时期,莫扎特确立了鲜明的个人风格,他不打算用音乐来表达高深的哲理,他只想表达快乐。后来不少人笑他肤浅,他坚持音乐就应该使人快乐,快乐是生命能量的释放,快乐也可以很深刻。后世的人从他的快乐中研究出大道至简之类哲学,叫人闻之忘扰,一念之间,顿悟了幸福的真谛。离开了宫廷,莫扎特才算真正获得心灵上的自由与自立。 其实,音乐、文学、艺术很多方面是相通的,我相对来说喜欢轻松、旋律轻灵优美的曲子,对于武满彻的,看过田忆苗的介绍,欣赏不来,确实也是不懂。 不得不说,莫扎特20岁过后所创作的曲子以及歌剧以及最后的三部交响曲确实很是受欢迎。比如《费加罗的婚礼》、《魔笛》,对这一块接触不多,本身又在小城市生活,不知道现在可有演出。说来也惭愧,也还没有看过歌剧。 青年时期,莫扎特单恋了韦贝尔家的大女儿,经历了痛苦之后,他明白,爱只对爱之人有意义,爱与音乐,都是深沉的经历。 莫扎特后期的生活挺凄苦,不得不借钱维持生活,但那段时期也是音乐作品比较高产的时期,为了生活去谱曲等等。那时的音乐作品出版还没有严格的版权之说。但是幸运的是他的儿子后来享受到了莫扎特的版权费。后人推测莫扎特可能是死于肾脏疾病,那时医疗条件也很差,并不能给予明确诊断,更别说治疗了。 人怎样都是过一生。但是莫扎特从小热爱音乐,并能在父亲的帮助下在年少时成名,虽然辛苦,但也见识了各地有趣的风土人情,听到了各地的音乐、歌剧,对其音乐的敏感性也不能不说没有帮助;而且毕生都从事热爱的音乐方面的事业,也是一种极大的幸福!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