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启蒙时代(上)》读后感精选

《启蒙时代(上)》读后感精选

《启蒙时代(上)》是一本由[美] 彼得·盖伊著作,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9.00元,页数:54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启蒙时代(上)》读后感(一):更全面、客观地认识启蒙时代

谈起“启蒙”你会想到哪几个词?哪些哲人?哪些作品?其中一些“科学、民主、自由、理性、反宗教”可以说塑造了现代人的世界观、价值观。

我们如何更全面一些了解“启蒙时代”以及那个时代里的“启蒙哲人们”呢?盖伊说,启蒙哲人们,其实是一个家族,他们各自的差异很多,但是仍有某一种思想方式将这群知识分子联系起来,他们是有家族相似性的。除了这些伟人们,当时的一种社会氛围、社会环境,更重要的还有那些能听懂启蒙哲人们所说的、被启蒙哲人们思想所激发热血的阶层——“有教养的阶层”,他们身居要职:出版社的办公室、政府机构、私人沙龙、大学教席、王室周围等,思想上的花朵、学院派的讨论,还需要政教秩序上的担当,而那些担当者也许是二三流人才,但是是构建社会的精英。在这本书里,就能从这个角度,来看启蒙时代,那个时代,就不仅仅是一个落在史书上发展线,而是鲜活的时代。

《启蒙时代》分上下篇,上篇是“论述启蒙哲人如何争得了自由”,下篇“论述他们如何运用这种自由”。“自由”不是凭空而来的,现代的自由与古代的自由,也有很大的内涵上的差异,而启蒙哲人们的思想遗产,则来自于异教和基督教遗产以及两者的对抗和独立。“有用而可爱的过去”,启蒙与古典学问到底是什么关系?哲人们对古代的追慕,让他们对所继承的基督教遗产的束缚有怎么的打破,而又转向了一种新的现代世界观?每个现代人,都应当从源头好好读一读。

《启蒙时代(上)》读后感(二):《启蒙运动》(上)

《启蒙时代(上)》启蒙运动的参与者很多,他们的学说各有不同,信仰也不一样,甚至这些学者之间矛盾重重,即使如此他们仍是一个小团体,因为他们共同反对基督教的迷信,非理性行为。启蒙学者反对基督教之工具有三,第一是古希腊和罗马的哲学,这些哲学蕴含着人文精神和理性精神。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起源,也是人文主义的起源,古罗马虽然在原创上无法与希腊相提并论,但是古罗马对各地的宗教、哲学具有包容性,很好地继承了希腊文化,并在一定程度有所发展,古罗马对文化的包容与启蒙时代基督教的排除异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是启蒙学者能够运用对付基督教愚昧的工具。第二个工具是科学,18世纪科学的发展打破了基督教固有的理念,带动了哲学的发展,使世人对上帝的崇拜开始过渡到对科学的崇拜,冲击了基督教的神学理论,理性开始取代迷信逐渐成为大家的信仰。有必要提到的是并非所有的启蒙学者都是唯物主义者,都是无神论者,他们有部分人仍信仰上帝,但是他们抛弃基督教关于上帝迷信的学说,他们认为上帝是一种理性精神存在,而不是一种迷信,上帝(理性精神)创造世界以后就不能干涉世界,世界是理性的,这一部分启蒙学者当归类为客观唯心主义者,以伏尔泰为主。虽然启蒙学者之信仰不同,但是他们共同以理性为刀剑向愚昧的基督教神学开战,这是他们共同之处。第三个工具是基督教的经院哲学,基督教的经院哲学是基督教迷信的基础,是基督教统治世人的支柱,要想取得对基督教的胜利对经院哲学开战是不可避免的,启蒙学者利用经院哲学不合理以及相互矛盾之处进行攻击,同时也利用早期经院哲学符合理性精神之内容,做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启蒙时代(上)》读后感(三):希帕提娅:启蒙运动的先声

文/严杰夫

启蒙运动领袖之一、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在《罗马帝国衰亡史》中提到过一位别具气质的女学者:希帕提娅。希帕提娅生活在5世纪的亚历山大城,当时那里是东罗马帝国中古希腊影响最大的城市。

希帕提娅的父亲是亚历山大博物馆的研究员,还是一名数学家。比起父亲来,希帕提娅不落下风,她被看作是新柏拉图主义的掌门人之一,同时也是出色的数学家和科学家。有研究称,她是第一位发现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的学者。除去智慧外,希帕提娅的美貌也并不逊色,她被后人看作拥有“雅典娜外貌”。因着这种美貌,希帕提娅自然成为诸多年轻才俊追逐的目标。在当时的亚历山大城里,总督欧瑞斯忒斯代表着政治权力,而在他还是学生的时候,就已折服于希帕提娅的智慧和美丽。他疯狂地迷恋着她,并展开热烈追求。希帕提娅对此无动于衷,反而劝导欧瑞斯忒斯抛弃爱欲,追求真理,她指导欧瑞斯忒斯学习音乐和星象,以期安抚他的相思病,但无济于事。于是,在一次课后,希帕提娅丢给欧瑞斯忒斯一条沾着经血的月经带问道,你爱这个东西吗?这一点也不美丽,因为我也是一个“不洁之物”。希帕提娅这种“爱哲学胜过爱自己”的性格,被后世的启蒙哲人所追崇。

但受到官方推崇的基督教逐渐成为主流意识形态,并且这种意识形态影响到一大批社会底层的人,并显示出极端主义的倾向。在官方的推动下,原本遭受迫害的基督徒,摇身变为了迫害异教徒的人。基督徒暴乱逐渐升级,最终将亚历山大博物馆焚烧殆尽,古希腊遗留的文明遗迹被当作异教标志而被肆意损毁。希帕提娅在这样的时代里,不得不成为悲剧的主角。

历史学家对希帕提娅最后遭遇的描写尽管有些细微差异,但悲惨程度大抵相似。希帕提娅同时代的基督教史学家所奎德记录到,亚历山大城内的基督徒暴徒已经被暴力蒙蔽了双眼,他们一早就计划要袭击和加害于“高傲的异教徒”希帕提娅。公元415年的斋节,以一位名为彼得的礼拜朗诵士为首,一群基督徒埋伏在希帕提娅回家路上。当希帕提娅的马车经过,他们群起而攻之,将希帕提娅从马车中拖出。他们将她带到一座教堂内,脱去了她的衣服,用石头扔她,还用瓦片剜她的肉,并且将她分尸。至此,这帮暴徒还不忍结束,最后还残忍地把希帕提娅的残肢扔进了火堆。希帕提娅死后,许多学者也纷纷离开,基督教掌握了权力,但历史的黑幕也徐徐降下,亚历山大城及其代表的古代西方文明最后一丝光明就此殒灭了。

希帕提娅就好像是黑暗来临前最后的烛火,细心呵护自己周围方寸之地的光明,却又十分柔弱,一阵风就可能将其吹灭。只是许多人都没想到,这阵风如此剧烈,以至将烛台本身也吹倒摔碎。直到在1300年后,这个烛台才被修复并重新点亮。这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启蒙运动。

著名的启蒙运动史专家彼得•盖伊在《启蒙时代》里,将启蒙解释为人类抛弃迷信而追求理性的过程。这样来看,希帕提娅的肉体虽然极为脆弱,但她的精神却从未消灭,经过了千年的黑暗,依旧点燃了后人追求理性的光。

《启蒙时代(上)》读后感(四):再次启蒙

什么是启蒙?康德为之下定义:启蒙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要敢于认识!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 在18世纪,一批欧陆,英美的哲人思想家构成了一个非正式的联盟。他们利用古希腊罗马的异教思想,结合近代科学思想发展,对欧洲据统治地位的基督教宗教思想进行攻击,对等级制度进行反思,对建立更美好的符合人性的制度进行探索。彼得盖伊用两大卷书,为我们展现了波澜起伏激奋人心的宏伟画卷,两卷完全可以单独分开读。上卷异教精神的兴起讲启蒙哲人如何争得自由,下卷自由的科学讲他们如何运用自由。他们在这期间受到基督教正统思想的打压,受到国王贵族的限制,当然更有底层民众的诋毁。可以看到启蒙哲人也有内部分歧,思想不尽相同,也常常妥协和虚与委蛇,甚至撒谎与权宜之计。也有缺陷如道德二分,对基督教思想的正面未能正确评价,对论战乐此不疲,党同伐异,反感细枝末节而思想并不深入等等。 尽管有这些诟病,但如果我们还不至于忘恩负义到模糊了眼神,我们终可看到并享受这他们的成功!还是康德,“这不是一个启蒙了的时代,这是启蒙的时代。”书中的大部分介绍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卢梭、休谟、达朗贝尔、莱辛等,偶尔提及富兰克林与杰斐逊。但在下卷的尾声用十几页,介绍了启蒙的实践,也即美国独立,第一个共和国的建立并得到巩固。杰斐逊《独立宣言》自不待言,麦迪逊汉密尔顿杰伊《联邦党人文集》也体现着从洛克霍布斯以来经启蒙哲人广泛谈论传播宣扬的思想理论。甚至连受教育程度并不高的华盛顿在独立战争胜利后不久的1783年6月,向美国各州州长发出了一封通函,显示出对哲学世纪的自豪:“我们的帝国不是建立在无知和迷信的黑暗时代,”他写道,“而是建立在人类权利比以往任何时代得到更好理解和更明确界定的新纪元。经过漫长岁月中哲学家、圣贤和立法者的不懈努力,对于人类心灵追寻社会幸福的探索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一个知识的宝库,它已经可以为我们所用,他们收集的智慧可以恰当地用来组建我们的政府。”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一个政治家如此信心十足地建议把社会科学应用于人类事务,如此信心十足地认为这样的应用将带来普遍的幸福。启蒙哲人正是将自己获得的自由,行动的纲领施展在社会的政治、教育、文学、艺术、道德、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方面,并激发人们认识自我、认识世界的批判精神以及振奋勇气,于是我们很幸运地得以生活在一个启蒙了时代。 但无疑我们并不能自满,彼得盖伊写作此书,以及我们回看历史的主要目的,还在看到现实的并不完美而且不可能绝对完美。现时代的"种族、阶级、民族主义、富足带来厌倦和绝望,非理性力量变得更加独出心裁,其程度超出了启蒙哲人在最黑暗时刻的想像“,这样的问题揭示着,蒙昧无知和强制的蒙昧仍四处可见。世界需要更多的光明而非更少,需要更多意志坚定的启蒙者而非更少。要勇于认识,敢于批判,摆脱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加油,再次启蒙!

《启蒙时代(上)》读后感(五):《启蒙时代》:从传统中挖掘现代性

最近一两年里,国内引进出版的反映现代世界起源方面的书籍着实不少。广西师大理想国今年推出了伊恩•布鲁玛的《零年:1945》,把现代世界的肇始放在了二战结束的194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前年则推出了麦克法兰的《现代世界的诞生》,以最古老的现代国家英格兰为例,畅谈现代世界诸多制度的起源。

与上述著作注重制度、社会变迁相比,世纪文景刚刚引进出版的新书《启蒙时代》,则把着眼点放在了思想层面。在本书作者彼得•盖伊看来,出现于18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直接为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的独立提供了思想资源,并且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从这个角度来说,启蒙运动才是现代世界诞生的标志性事件。

彼得•盖伊之所以要写作《启蒙运动》这本书,除了认识到这场思想运动的重大价值之外,也跟其个人经历密切相关。盖伊1923年出生于柏林一个犹太人家庭,1939年为逃避纳粹迫害而逃离德国,历经坎坷后抵达美国。其身份和经历,跟另一位著名犹太思想家阿伦特非常相似。而盖伊的《启蒙运动》,跟阿伦特的名著《极权主义的起源》一样,其根本出发点,都是为了对肇始于启蒙运动的西方现代民主思想进行正本清源式的探求工作,对充斥着暴力与极权的20世纪进行深刻批判和反思。

盖伊和阿伦特的批判与反思精神本身,就与启蒙运动的思想脉络一脉相承。“启蒙”在法语和英语里都源于“光”这个单词,而“光”或光明象征着智慧、理性、自由与开明,也隐含着对黑暗进行驱逐和批判的意蕴。值得注意的是,光明与黑暗,在启蒙运动中都有着具体的指向。光明,代表着以古希腊、古罗马为代表的西方古典主义思想传统;而黑暗,则直指以基督教为代表的中世纪欧洲统治思想。为了把民众的思想从统治欧洲长达千年的基督教教条中解放出来,启蒙哲人的选择是热情呼唤古典主义思想。在这本书里,狄德罗、伏尔泰、休谟等启蒙哲人,跟伊壁鸠鲁、西塞罗、卢克莱修等古希腊、罗马的思想家之间的精神传承关系,被盖伊梳理得一清二楚。而启蒙哲人们这种以大传统对抗小传统的斗争方式,无疑也是他们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反观中国,在民国和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两次启蒙浪潮中,知识阶层所依赖的思想资源完全来自西方,而没有从中国的思想传统中寻求对抗传统思想糟粕的武器,其失败也就不出意外了。

启蒙哲人对古典主义思想的推崇与宣扬,并不是对这些思想传统照单全收,而更多的是对其批判精神的重新发扬光大,而这种批判与反思的思考方式,在基督教统治下的中世纪长期处于缺失状态。盖伊在这本书里,详细追溯了西方的批判传统,是如何从古代异教时代的繁荣,演变到千年中世纪基督教时代的衰落,再到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重新崛起的全过程。这样一条思想脉络的演变史,实际上也正是欧洲兴衰史的真实写照。也正是由于这种传承、批判与发扬精神的复兴,启蒙哲人们才得以在古希腊、罗马先贤的基础上,将“自由”、“平等”、“民主”、“人道”等现代思想中的诸多基本概念一一建立。

之前关于启蒙运动的诸多论著,更多是把启蒙哲人们分不同国度各自加以研究,于是我们看到的是以休谟为代表的苏格兰启蒙运动、以康德为代表的德国启蒙运动和以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为代表的法国启蒙运动。而盖伊在这本书里,把这些分布欧洲各国的启蒙哲人们视作一个整体加以对待,因为他们的共同特征都是对古典思想的追慕和对基督教教条的批判。用盖伊的原话来说就是:“18世纪有许多启蒙哲人,但是只有一个启蒙运动。从爱丁堡到那不勒斯,从巴黎到柏林,从波士顿到费城……启蒙人士统一在一个雄心勃勃的纲领之下,这是一个提倡世俗主义、人道、世界主义,尤其是自由的纲领。”

盖伊在书中采取的是精神分析式的写法,即从思想家们所创作的第一手文献资料出发,来分析其思想特征和主要观点。这本应十分枯燥的文献解读,却在盖伊优美生动的文笔之下,写得煞是有趣好看。而透过书后所附的长达几十页的文献综述也可以看出,本书较强的可读性并不是天马行空,而是建立在对大量启蒙哲人的经典文本和研究文献的征引和梳理基础之上的;这种诗意化的启蒙运动叙事,有着比较坚实的学术基础。

正如书中的启蒙哲人们继承着古典思想家的批判传统一样,盖伊在这本书中对启蒙运动的评判,也顺应着启蒙运动本身所倡导的批判精神。他虽然推崇启蒙运动,但是并没有对这些启蒙哲人进行人为的神化,而是对他们的著作采取一种语境化阅读和去语境化阅读相结合的方式,反复在当时语境和当下意义这两个层面,点评和考量其思想的价值。这种与启蒙哲人平视对话的方式,给我们如何进行阅读与研究,提供了知识层面以外的参考。

2015.3.29中午作于竹林斋

(本文作为彼得•盖伊纪念专题的文章之一,刊发于2015年5月17日的《晶报•深港书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