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荒原狼的读后感大全

荒原狼的读后感大全

《荒原狼》是一本由[德] 赫尔曼·黑塞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8,页数:2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荒原狼》读后感(一):此外,无法赦免的刑罚还有,他将被嘲笑。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是痛苦的,因为有太多的相似性,我们都不敢直面自己,那于我而言未免太过残忍。

荒原狼,人与狼。人,是生活在市井下的千百个你我;狼,是隐藏于内心的,不甘于市井的自己。在这两者的冲突间,我们勉为其难的生存着。

在帕布罗的剧院里,所有的理想都得以实现,所有遗失的爱都再续情缘,但人生不过是一场虚空。

"这副僵硬的嘴唇就像我的一生,像我可怜的幸福和爱情:一点红,画在一张死人的脸上。"

《西游记》里的善财童子不仅不会赚钱,也不会管钱,恰恰相反,在佛经里他不喜欢钱,只喜欢知识和真理。

但对于这个简单的世界来说,这不符合时宜,活的快活的人绝非你我之辈,这是一件特别让人心碎的事情。

那么,什么才是永恒呢?书中如是说:

“每个真实行动的画面、真正情感的力量,即便无人知晓,无人看见,无人为后人记录保存下来,也隶属永恒,在永恒中,没有后世,唯有当下。”

但,此外,无法赦免的刑罚还有,他将被嘲笑。先生们,来,预备齐:一——二——三!

《荒原狼》读后感(二):永不消逝的幽灵

生活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人生是否具有意义?我们一生到底在追求什么?

这些哲学问题折磨着每一个曾经向灵魂发出拷问的身体,在一声声叩问中,我们看到了悉达多,我们成为了荒原狼。

黑塞,这位瘦削的德国作家,无论是从长相还是性格上都给人一种脱离了低级趣味的基调,他从小接触文学与哲学,优渥的教育环境奠定了他独特的美学世界观。

小说给世人以更丰富的层次的去面对、去审视甚至是逃离现实与人生。

而黑塞的《荒原狼》则是以最丰富的想象力与最荒诞的形式,

在文学的世界里肆意地疯狂着,

却在现实的问题中孤独地清醒着。

主人公哈利似幽灵般行尸走肉地游荡在城市的街头、咖啡馆的角落、画廊的尽头......

奔跑、追寻、探索、发问,似人非人,似狼非狼。

黑塞以如此怪诞与荒谬地呈现一种精神问题,却让每个普通的我们产生共鸣。

因为我们何尝不是在生活中奔走忙碌,时而又会被突然冒出地灵魂发问敲醒脑袋:我们那么忙碌是为什么?我们那么劳累是为什么?我们那么悲伤是为什么?我们活着又为了什么?活着的意义又是什么?想到尽头,我们会......我们会......我们会......我们会......

我们可能会想睡着了,第二天,重复昨天的故事,继续奔波忙碌。

这样的问题,很多哲学家都曾思考过,比如叔本华:我们的人生无非就是在痛苦与无意义中来回摆动。

寻找到意义未必是人生的最优解和尽头,也许寻找意义才是人生的意义。

一匹无所畏惧,敢于直面孤独的狼,却也在荒原的奔跑中思考怎样去活着,该怎样摆脱痛苦,却从未想过如何过得开心,似乎快乐对勇敢无畏的狼而言是可耻的,是无意义的。哈利与赫尔娜的对话,正是多个自我的斗争与调和。

黑塞是理想的、浪漫的,充满信仰的与天真的,所以他以及他作品中的人物才会在现实的冰冷与残酷下感觉痛苦,那么荒凉与贫瘠,失去浪漫理想的丰饶,活着有什么意义呢?

这个亘古不变的话题,似幽灵般缠绕着每一个精神丰富的人的一生。

意义的追寻与探索,在黑塞的笔下也诞生出了许多金句:

“人是一种试验和过渡,人只不过是自然与精神之间的一座又狭窄又危险的桥梁。”

“孤独就是无求于人”

“他一生把幻想的全部天赋,思维能力的全部强项都用来针对自己,针对这个无辜而高贵的对象。”

“(莫扎特)“您应该学会笑,这是对您的要求。您应该理解生活的幽默,生活的绞刑架下的幽默。”

这是荒原狼最后学到的人生真谛,或者说他摆脱意义的探寻的最优解,就是以幽默的人生态度对待这个世界。而幽默是什么?可能是介于无头脑与钻牛角尖中间的一种轻松自在和自嘲的状态,不去纠结,不去悔恨,不去抱怨,不去狂喜,不去愤怒,豁达自在。

而其实幽默也只是人生的某一状态,我们还可以探寻更多的自我意义的救赎方式,因为意义始终是人生不断浮现和涌现的幽灵般的存在,它来了又走,走了又来,我们无法一劳永逸地与它和解,可能会伴随一生,与之和解的这个过程,也许这也是一种意义。

《荒原狼》读后感(三):《荒原狼》译后记

我们所知的世界,包含其中的不公、腐朽和恶意,如何与我们信任的理想和至高愿景相协调?一切赋予生命价值的神圣事物——美、爱、真理和善——是真实的,还是空洞的幻象,给人慰藉的错觉,我们最珍视的希望和创造?音乐仅为娱乐服务,还是一条步入内心的通道,让人类在被异化的现实中得以肢解自我并在忘我的状态下获得瞬间的幸福并回忆天堂?我们的自我,被扼杀在社会诫命的暴政下,又为何深感成为真正的人,成为不朽者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如果生命终将结束于坟墓中,我们又为何致力于艰辛地塑造自我,探索永恒?

《荒原狼》的主人公哈里·哈勒,市民社会的优雅绅士,政治和文化上孤独的批判者,一心渴望毁灭的原始野兽,在回答上述心底无声的提问时,在遭受以精神世界受到威胁和技术全面合理化为标志的动荡现实中,做着调和其自认的双重本性,即人性与狼性的努力。他深入灵魂的矛盾如此剧烈,乃至他在痛苦地试图解决这些矛盾时,被逼到生存的边缘。

1927 年出版的小说《荒原狼》具有强烈的自传色彩。它是赫尔曼·黑塞以对主人公哈里·哈勒的考察,力求揭示和解决其本人与大众文化、工业社会和权力阶级的冲突以及深层心理危机的文学表达。

以富有创造性的三重视角,本书的第一部分分别以匿名编者的前言,哈勒本人的自述,一本名为《论荒原狼》的手册的深度剖析,描述了市民、自我和不朽者眼中的哈里·哈勒,揭示了他自身的矛盾和危机,预言了解决这一矛盾和危机的可能性。第二部分由哈勒和他的三个新朋友——赫米娜、帕布罗和玛丽亚共同展开。他们可以被理解为哈勒内心的渴望或其命运的折射,特别是赫米娜,既是哈勒灵魂的镜像,又是他另一个性别的自我。哈勒在赫米娜身上获得了他为完善自身所需要的激励。他在梦中与他热爱的歌德对话。赫米娜、帕布罗和玛丽亚共同将哈勒引向他生活的对立面,并准备通过魔术剧院克服他的危机。第三部分发生在魔术剧院。在那里,积极和消极的场景、符号和隐喻令人心惊肉跳:哈勒的灵魂分裂在破碎的镜像中。人能依照内在的意愿,安排灵魂的棋子,塑造生活的游戏。在不可理喻的表演中,人与狼进行着主权互换的杂耍。在反对机器的战斗中,哈勒射杀了司机,掀翻了汽车。他重温并赢得了旧日各式各样的爱情。他象征性地谋杀了赫米娜,遇见了他最崇拜的莫扎特,在最后的法庭上,接受了不朽者的审判——黑塞艰难地摸索着,在语言不存的地方,在难以表达的经验领域呼应内心的提问,苦苦寻找答案。最终,哈勒意识到,灵魂就像“千百层薄皮组成的葱头,无数根细线构成的织物”。他意识到善与恶可以在理性的建构和反思中相互依存,意识到在治愈的路上,人必须以幽默接受生活,在自我嘲讽和嘲讽文化与社会的不足中调和自我。唯有幽默地看待现实,唯有在生命中轻盈地跳舞,开怀大笑,人才能找到摆脱生存危机的出路,在抵达完善的征程中迈出微小的一步。这是一场对生而为人的最残酷的庆祝,是一部反对平庸的充满勇气的诗篇。它揭示了欲望与恐惧的荒谬,以诚实和坦率的态度,承认并处理了内在无意识的火山爆发。

以欠缺的意志和力量,我将译稿献给所有处于忧愤中,却依然不懈地坚守信念、顽强修正、默默向上的朋友们。感谢读者的鼓励。感谢编辑和果麦给予的耐心、包容和爱护。

姜乙

2022 年7月25日于哈尔滨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