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音乐神童加工厂经典读后感有感

音乐神童加工厂经典读后感有感

《音乐神童加工厂》是一本由伊莎贝拉•瓦格纳著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8,页数:54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音乐神童加工厂》读后感(一):所以学音乐家长的指南

作者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了成为顶尖独奏家的职业之路,从儿童到长大的。作者提供的信息让我叹为观止。描绘了音乐界的内幕和不为人所知的相信内容。作为一个儿子在学琴的家长,书让我知道了儿子音乐成长之路怎么选择。以及所以选择的利弊。

《音乐神童加工厂》读后感(二):翻译不够专业

联系上下文,授课大师让助理伴奏在某处弹成 forte(强奏),而助理伴奏予以反驳,称乐谱上标注的该处是 piano(弱奏)。

但是译者却将音乐表情术语 piano(意),翻译成“钢琴”,而且还不止一处。

很多国外的优秀著作,特别是人文类的不属于“硬学科”的内容的,总有一些译者认为自己的水平足够,结果翻译完了之后,大大降低了原著的水平。

《音乐神童加工厂》读后感(三):将音乐作为事业将付出怎样的代价

此书的内容表明,音乐职业相比其他职业而言,是一条更加狭窄与艰辛的职业道路。到达顶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10岁之后每天6-8小时)去练习纯粹的技巧,需要巨额的金钱去购买工具(好琴本身可达上百万人民币)、积累行业人脉(参加世界各地名师的大师班课程)和声誉(辗转各国参加国际比赛),需要放弃通常的学校通识教育(因为这会导致没时间练琴),并必须牺牲父母中一个人的事业全职陪伴孩子(因为高强度长时间反人性的练习时间指望孩子自觉是绝无可能的,并且上课和备赛在孩子年幼时均需成人陪同)。

收获一:除非下定决心让孩子走音乐道路,否则疯狂的督促孩子练琴考级之类的是没有必要的。如果仅仅是培养对音乐的爱好,那么对兴趣的保护和音乐鉴赏能力的提高,比获得个业余几级重要太多。

收获二:再次思考,将一个人的人生从童年开始全部押在音乐事业上,对个体而言是“值得”的吗?

《音乐神童加工厂》读后感(四):读罢觉得慎重选择音乐专业道路,学艺术是为了更美好的生活

姓瓦格纳的,一看就是音乐世家。伊莎贝拉的孩子是一名独奏小提琴手,她自己则从小学习钢琴,后来去读了社会学博士,之后花了10年时间,跟踪访谈90位小提琴手,于是有了这本书。

这本书以小提琴独奏家为例,使用民族志和观察研究手法,扎扎实实田野调查了一把乐器独奏学生的成长过程。野心勃勃的家长投入、独奏老师的挑拣和栽培、微妙的比赛环境……这是无数琴童及其家庭付出一切,挤上金字塔尖的过程。而我们旁观者确实也只看到了最后站在舞台上的幸存者们。

书中的内容按照独奏教育之前、独奏教育的三个阶段、职业生涯详细展开,每一个阶段都写着“达到极限”。每一个阶段都写得超级细,譬如不同国家的琴童的风格差异、名师的教学场所和席位态度区别等,个中滋味,专业从业者读来可能更加深有体会吧。

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还带着一点希望,可能会培养一个孩子走音乐道路。但合上这本书的时候变成“谢谢,还是不要了,或至少别是独奏”。音乐教育是必要的,但为了成为精英演奏家,从小便被关在屋子里日复一日地练琴……说到底,还是没办法狠下心来替娃做这个决定。毕竟享受音乐、享受艺术有许多种方式,每一种方式都是为了能够体验更美好的生活。

《音乐神童加工厂》读后感(五):……

读到一半有一些想法,匆匆赶来写笔记。从分析的思路和后文的一丁点透露来看,作者的理论分析应该和布迪厄的“象征资本”分析有一定的关系(顶锅盖)。但是在读的过程中我屡次想起福柯。读到第三章,多次看到作者提及“社会化”这个概念,但是也始终不理解什么叫音乐神童的“社会化”。这是一种创造“正常”的过程吗?这个等级体系是通过规划音乐儿童日复一日而且年复一年的时间安排(例如严格地规定几点练琴),驯化儿童的肉体以致于为他们的“社会化”创造一个基础吗?虽然对这部分的分析不是很多,作者可能更想分析老师、家长、儿童之间的合作以及经由老师带来的人脉圈对儿童走向独奏道路的作用,但是,小提琴演奏(包括所有的乐器演奏)毕竟都是以肉身-乐器相结合为基础,没有这一步,所有的象征资本的积累都毫无意义。那么这又意味着什么?

评论区的提法更有意思。“一个大型国际化中世纪宗教体系”、“家长飞蛾扑火一般”地投入其中。或许,有可能,不管是艺术圈还是学术圈,都是一种以等级化的、英雄化的现代职业道路取代了人类拯救自身的宗教化行为的努力。日复一日的对时间的严苛安排、阶序化的前进道路、英雄化的职业偶像......转化了直面生命自身必须面对的“拯救”问题。第一代的犹太家庭对小提琴的热衷程度或许不是偶然。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