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卓有成效的个人管理经典读后感有感

卓有成效的个人管理经典读后感有感

《卓有成效的个人管理》是一本由彼得•德鲁克 (Peter F.Drucker) / (日)上田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页数:20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卓有成效的个人管理》读后感(一):读后感

花了一天时间,在工作之余读完,说下感受:1.这本书的内容是语录。一页只有一段话,两到三句。原以为这本书是讲个人管理的,发现是德鲁克其他著作的摘抄。2.因为是摘抄,所以说的都是些结论性的东西,很多看不懂,因为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些结论。因为是德鲁克的书,给个四分吧,还是读他的其他著作比较好,会很详细,不像这本,只有个结论,不好理解。

《卓有成效的个人管理》读后感(二):一本管理学大师德鲁克的书摘

一些与鸡汤无关的摘录和感想

1、“雕像的背面是看不见的,哪有连看不见的部分也要求付款这种事?”“众神看着呢”

2、为了自身的成长,我们首先应该追求卓越,进而从中建立充实感与自信。

3、成功的关键在于责任心,让自己勇于承担责任。

4、不应该安于现状,要有不断进取的欲望。

5、取得成果必备的五种能力:a-清楚什么占用了自己的时间,然后系统地管理所剩无几的时间 b-注重对外界的贡献 c-以强项为中心 d-决定好优先顺序 e-为取得成果做出决策。

6、以工作的输出为核心,而不是技能或知识等投入为出发点。技能、信息、知识只是工具。

7、承担责任,获得自由。

8、不是做什么好,而是想让自己做什么。

9、身处于与自身价值观相悖的地方,人就会怀疑自己,贬低自己,所以不要加入与自己价值观相悖的团体

10、除了报酬,脑力劳动者认为机会、目标达成、自我实现、价值也是必要的。

11、注重确定性的人不适合创业,也不适合做政治家、军官、国际航线的船长等。这些工作都需要做决定,而做决定本身就有不确定性。

12、成功创新的人会思考最佳机会。左右脑并用,能结合舒俱来了解人,并通过分析知道抓住机遇需要进行怎样的创新。外出见客户和用户时,切身感受他们的期待、价值和需求(用户分析)

13、注意以怎样的顺序向上司提出问题,不是提出什么问题,而是如何提出~

14、沟通是感知,是期待,是要求,而不是信息~

15、促成沟通的是倾听者~(所以想要达到沟通的目的不仅要说,还要多听)

16、使用听者的语言。苏格拉底说,“和木匠说话的时候,要使用木匠的语言”,必须基于听者的经历来使用语言~(将自己语言适用于所有沟通情况的不是装逼就是无用功)

17、沟通在与听者的价值观、欲望和目标达成一致时会变得强有力。然而不一致时,沟通就不会成立甚至会被排斥(所以要了解听者并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如何沟通,沟通的内容是什么)(“阳奉阴违”存在的逻辑)

18、你在掠夺别人的时间吗?这种行为不易察觉,但问一下就可以得知。

19、老了仍可以做优秀的工作。人们老去的方式不尽相同,有的人即使不能精力充沛的工作,判断力也没有失常,反而更能明智的做出决策。随着年龄增长而抛却欲望,兼具智慧和爱心的话,也会做出优秀的工作。

《卓有成效的个人管理》读后感(三):《卓有成效的个人管理》20个要点

作者:彼得.德鲁克

一、原文框架

知识成了生产手段,批量生产革命的主体是系统,而知识型组织的主体是个人。在知识型社会,个人而非系统,成为了知识型组织的变化之源以及财富的创造者。

目录

后记

二、精华要点

1.为了自身的成长,我们首先应该追求卓越,进而从中建立充实感与自信。由于能力不仅能改变工作的质量,还能改变人本身,所以具有重大的意义。

2.成长的关键在于责任心,就是让自己勇于承担责任。一切都源于此。重要的不是地位而是责任。所谓有责任感的人,就是要认真埋头于工作并认识到有必要获得符合工作需要的成长。

3.什么是完美的工作 大约公元前440年,希腊雕刻家菲狄亚斯完成了雅典帕特农神庙屋顶雕像群的雕刻工作。但完成后雅典的会计师却拒绝支付菲狄亚斯的账单。会计师说:“雕刻的背面是看不见的。哪有连看不见的部分也要求付款这种事?”对此菲狄亚斯回答道:“不,众神看着呢!”

4.外在成长和内在成长 自我启发,不仅指能力的培养,还有个人的成长。将关注的重点放在责任上,从而能够看到更为强大的自己,这不是自负或骄傲,而是自豪和自信的体现,一旦拥有就不会失去。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完成外在和内在的成长。

5.你希望被人记住的是什么 在我13岁那年,一位老师向他的学生问道:“你希望被人记住的是什么?”结果没有一个学生答出来。老师笑着说道:“现在不用着急着回答。但是,如果你50岁还回答不上来的话那就不好了,因为你虚度了人生。

6.取得成果须必要五种实践能力。第一,要清楚什么占有了自己的时间,然后系统地管理所剩无几的时间。第二,注重对外界的贡献。第三,以强项为中心。第四,决定好优先顺序,将精力集中在能够取得显著成果的出色工作领悟。第五,为取得成果做出决策。

7.必须把目标设定得难一点,让它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但是,必须有实现的可能性。以不可能没目标,以不可能的事情为前提,称不上野心,只不过是鲁莽无谋而已。

8.一旦决定要做什么,就把期待的结果写下来。9个月或者1年以后拿出来与结果对照一下。我这样坚持了50年,每次都有意外的收获。谁这样做都是一样的。这样以来自己的优势就很明显了。认清自我,最重要的是了解优势。

9.不要花费太多时间去改变你不擅长的方面,而是应该注重自己的优势。比起把一流的能力变成超一流的能力,从无能力到一般人要耗费多的多的精力和努力。

10. 要在组织取得成果,自己的价值观就必须组织的价值观相融合。不必完全一致,但必须能够共存,否则心情就不会轻松,工作也不会取得成果。

11.懂得运用自己的优势能够兼顾工作和自我实现。为把自己的知识转变为组织的机会而工作,并通过注重贡献,将自身价值转化为组织的成就。

12.第一份工作的选择相当于抽签。一开始就从事适合自己的工作的概率并不高,而且需要经过数年,才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转向适合自己的工作。

13.思考自己想要的收获在哪里,如果发现不在现在工作的地方的话,接下来就该问问为什么。是因为整个组织腐败,还是因为不能融入组织的价值观?无论是哪一个,这样的人都没有希望了,身处于与自身价值观相悖的地方,人就会怀疑自己,贬低自己。

14.当一个人自问,从人生中能看到了什么,并明白所得取决于自身投资时,他就成熟了;当一个人自问从组织中能得到什么,并明白所得取决于自身投资时,他就自由了。

15.注重正确理性的人不适合创业。那样的人也不适合做政治家、军官、国际航线的船长等。这些工作都需要做决定,而做决定本身就有不确定性。

16.成功创新的人,会斟酌遇到的所有机会。他们会仔细地考虑最适合自己的机会是哪一个,最适合团队的机会是那一个,以及能够发挥自己特长,并展现出卓越才能的机会是哪一个。

17.有人际交往能力并不一定能够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处理自己的工作以及与他人的关系上,如果重视贡献,就能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样,人际关系才具有建设性。对良好的人际关系唯一的定义是具有建设性。

18.如果你知道自己长处、工作方法、价值观以及应该做出的贡献。那么你有必要考虑以下问题:必须将这些告诉谁,你必须依赖谁,谁又在依赖你。然后,你需要将考虑的结果告诉他们。

19.所谓沟通,是感知,是期待,是要求,而不是信息。苏格拉底说过,“和木匠说话的时候,要使用木匠的语言。”不使用听者的语言,是无法促成沟通的,必须基于听者的经历来使用语言。

20.领导力并非是指吸引他人的能力,吸引他人的能力,只不过是一种鼓动能力;领导力也并非是指交友,影响他人能力,那样的能力,只不过是一种推销技术。

我的感悟:

一开始拿到这本很懊恼,书的内容太少了。每页内容很短,最多300字,最少50字。它是日本上田惇生编译过的。

《卓有成效的个人管理》读后感(四):《卓有成效的个人管理》读后感

全书是其他德鲁克书籍的书摘汇总版,将企业管理的理念分门别类的运用在个人管理上,很说得通。

有过一些职场经验后,看起来感触颇丰,下面写一些对我个人启发较深的观点。

书中指明,社会的环境的核心趋势是,生产主体,从追求效率的机器,变成追求成长的个人,这和知识经济时代的论调是一致的。既然主体变成了“人”,如何做到个人管理能卓有成效,梳理了下,觉得两个关键点,一是,向内聚焦优势,二是,向外交付成果。

一、关于聚焦优势

追求个人成长方法是,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有所成就,既激发个人的工作热情,也对组织有成果交付。去承担责任、去不断进取、去完成完美的工作,去让自己变得“重要”、“不可替代”。其实讲的就是聚焦优势。

“任何成功都要靠优势,靠劣势什么事也做不成”,要设定目标和复盘去“认清自我”,以提高对自我优势的认知。看到德鲁克和盖勒普(优势)都注重优势的提升,“不要花费太多时间去改进你不擅长的方面,而是应该注重,将一流的能力变成超一流的能力,而非从无能力到一般能力”。我愿意将这个观点,设定为是这个高效运转的社会,对个人作为一台机器,在如何交付成果这一命题下的重要建议。聚焦优势!

核心趋势下,我们都是脑力劳动者(机器),(我)被德鲁克要求,只专注于一件事,形成专业化,成为转接,取得显著成果。其实这和当年福特只想要工人的手,不想要工人是类似的,我想要有“选择”,我就得聚焦到“一双手”上对么,有别的想法,看上去是可以多元化的“触类旁通”,但实际上,已经变成是现实要求了,有些可怕。连抖音、今日头条,都要求KOL的定位,是聚焦于某个赛道的,这样才更可能早日“出来”,感觉很痛苦,没办法,多元化的价值,可能只能是我在专业赛道跑通了,才可能去尝试的事情,这可能是基础的游戏规则,先聚焦,再多元化。因为即使是聪明人,ta不聚焦,确实很难赶上笨人聚焦,这很现实。感觉在被“机器化”……

二、关于交付成果

德鲁克也鼓励大家,将人生的重心放在“工作”上,这和前一阵说的“996”,会有点相似之处,一个人有所追求,有所热爱,那就要在某个特定赛道上付出时间去“成长”,去“创造价值”,这种时间的付出,可能就被定义为始“工作”。

书中有一个关键的问题,是我觉得极其具有启发性的,是德鲁克13岁时被老师问的,也是他终生记忆,不断在生命的长河中问自己的问题,就是“你希望(死之后)被人记住的是什么?”

好难回答的问题,因为我不曾想过,想了想也觉得,好像绝大多数人,可能都不会被记忆。但是反过来以终为始地想,如果一辈子活过去,没什么被记住的,想想也真是有一些可悲。我现在没有答案,但是我觉得,这是我应该没事也学着问自己的问题,“我希望被别人记住的是什么?”,怎么证明,我在这世界上活过。

交付成果,交付最好的“成果”,交付面向远期愿景的成果,因为“成果”是获得尊重,获得人际关系中的和谐,最为核心的要点,并且向组织交付“成果”,要变成一种习惯,“当以自己应该做什么贡献这个问题为出发点时,人就自由了,承担责任,获得自由”。(有点洗脑,但是是德鲁克说的,我就认了)

交付成果,多数情况下要与他人合作。而“被他人能理解的沟通”是“感知”、“期待”、“要求”,是人与人的感性理性的混合行为,而不是简单的“信息”,我之前一直认为相反,我下brief,也是写清楚所有“信息”,完全忽略人的因素,忘记了什么是“交流”。德鲁克定义,“轻松自在的谈话,是捷径”

交付成果,要致力于“重要决策”,要分析问题的本质,很多任务的启动,不是从“事实”开始,而是从基于经验的假设。这个观点直接承认了“主观性”,很真诚,事实也确实如此,不如就承认了这一点,更高效更不纠结一些。

交付成果,要去调用“一切优势”(上下级同事等等)达成成果,要“让比自己优秀的人未自己工作”,面对领导,不要让ta“感到意外”。

交付成果,要注重优先顺序。“未完成的工作永远多于现有的资源,机会也比实现目标的手段多,因此,必须决定优先顺序,否则一事无成”。而“确定优先顺序的要素中,勇气排名在分析前。”即使是这样,“历届美国总统都不得不改变就任时决定的工作优先顺序”,也就是实际执行的时候,就一定会有调整,这是自然法则,不必纠结与担忧。“勇敢的人失败一次,胆小的人失败一千次”

以上是对,这本书的理解,欢迎大家交流探讨。wechat:bamboo1988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