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追寻千禧年读后感锦集

追寻千禧年读后感锦集

《追寻千禧年》是一本由[英] 诺曼·科恩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8.00,页数:57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追寻千禧年》读后感(一):时间点不错,视角选择不太好

讲述了从11到16世纪,千禧年的弥赛亚精神带来的各路思潮,代表人以及斗争情况,总之当时的欧洲的各种斗争都习惯于假借例如查理曼大帝再次出现,或者救世主重新降临之类的方式来蛊惑百姓。作者并且把当时的各路思潮与后来的黑格尔,马克思等等思想做了联系,但总得来说是通过基督教的思想分析作为主视角,包括最后的附录记载了克伦威尔时期的浮啸派的文献也让人看的收获不大,这当然与我们对基督视角不够熟悉有关系。但实事求是的讲,宗教固然有其重要性,但是当时的人口,气候,经济和科技发展状况等因素才更加重要一些,书里面有一些这些视角的讨论,但不够深入且过于武断。不过这个时间段挺好,中文世界介绍这个时间段的也不多,例如里面提到的约阿基姆的重要性,经过搜索,整个中文世界里只有刘小枫有过介绍文章,而约阿基姆则是中世纪提出三段发展的进步论的人物,与当时的宿命论,弥赛亚思想是不相同的,有其独特性。包括书里面提到的12到15世纪的意大利存在的代表教皇的归尔浦派和代表皇帝的吉柏林派的斗争,也就是封建主和工商利益的斗争,中文世界里的介绍也非常少,很期待能够以后有相应的文章或书籍的介绍。而中文世界里波西米亚的胡斯的和后期闵采尔的介绍相对就比较多了,但其实与意大利当时的两派斗争类似。

《追寻千禧年》读后感(二):即将到来的尘世王国 读《追寻千禧年》书后

我们对中世纪的印象大多是王权衰落,神权高涨,并且人们活在对基督的热爱中,并幻想能进入那天上的王国,整体的官方意识形态是由罗马教廷所操纵,直到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后,整个黑暗的中世纪才被打破。但是本书却提供了一个不一样的中世纪切入点,作者从千禧年主义这个基督教末世论的变体出发,指出即使在神权高涨的中世纪,仍旧是各种小派林立,并且结合源于犹太神学的千禧年主义在冲击神权和王权的统治。并作为后续原始共产主义的先声。

所谓千禧年主义指的是一些基督徒奉行的,以《启示录》为依据的信仰,即基督第二次降临后,他将在世上建立其一个弥赛亚王国。这种预言性质的想象,自然是宗教团体在面对威胁或切实压迫时,用来进行自我安慰的工具。这种思想虽然随着基督教获得成功后在教会中被驯化为一种对远离尘世的个人灵魂的末世论,即使其在官方教义中已被禁绝,但是在下层社会民间宗教中,它仍旧顽强地存在着。这主要是因为“至高者的圣民”这个概念在某些基督教圈子中已经变得像它曾经在犹太人中一样被深信不疑。而这也是后续不少千禧年主义运动中不断强调的一点。

那么参与这些运动的都是那些人呢?似乎答案是显而易见的穷人,但是正如作者指出的,尽管存在着贫穷、艰辛和依赖性,但相对而言,中世纪的农业社会并不接受穷人的激进末世论,农民如同贵族一样,被坚决地扎根在一个亲族中。这样使得其能够互相帮助,不至于产生对自身的迷惘。那么支撑千禧年主义的都是那些人呢,恰恰是那些没有土地,长期生活在失业威胁中的熟练工人或者没有特殊技能的出卖劳力者,或者干脆就是流浪者或者乞丐,这些人不但贫穷,而且在社会中缺少情感支持,他们没有正规的、制度化的方法来表达不满或者提出诉求,于是他们等待一个先知来将他们团结成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群体。

这些无所寄托的穷人自然会向对所有人的生活做出规定和要求的权威—教会求助,但随着神职人员世俗化的推进,教会成为了贪婪和色欲的代名词,一种苦行主义开始获得价值和合法性,而这些苦行主义又和早期使徒中的先知形象进行了融合,因此历次的运动中先知们总是不可或缺的。而先知和普通的群众起义领袖不同,他们很少是体力劳动者,他们更多的是知识分子或者半知识分子—曾经是司祭,后来改做自由布道者的人,是所有先知中最常见的。他们所有的特点就是熟悉《启示录》和千禧年语言的内容。在其担任先知角色前,他们本身就为末世论的幻想所着迷。此外先知们还需要具有某种人格魅力,这个不光是能给追随者改善生活处境和摆脱紧迫焦虑感的机会,而且还是一个执行受上帝指定的、具有极大重要性和独立性使命的前景。而后者才是使得追随者们所死心塌地的原因。

当两者条件满足时,一种情感和物质的纽带形成了,其目标和前提的无限性使得其反复发生,并成为一种持久不衰的传统,这就是“革命千禧年主义”。

《追寻千禧年》读后感(三):历史的端倪,诉诸于对往昔的追寻

对于欧洲中世纪的发展历程是爱好世界历史题材的读者并不陌生的一块领域。复杂的历史背景加上层出不穷的历史事件,衍生出了许多深远的历史影响,与今天的地区乃至世界版图不无一定的联系。诸如中世纪期间发生的文艺复兴、历次十字军东征,甚至是黑死病这样的大瘟疫事件,都能够成为牵扯欧洲大陆神经的重要一环,国与国之间的冲突与合作,欧中封建君主世袭统治所延续的结构,社会经济变革产生的种种结果,都延续着这些历史事件的余波与回声。然而,当我们试图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介入中世纪历史时,往往总会于不经意间收获到不一样的精彩,这也许就是庞大历史中不易察觉的细微之处,也可以称其为是内在演变出的真正脉络所在,它象征着连接我们所已认知与未探索的桥梁,也势必会带来前所未有的洗礼与帮助。

来自英国的历史学家诺曼·科恩所著的《追寻千禧年》一书,是一本将视角对准中世纪时期倡导与追随千禧年主义的历史学佳作,它的研究对象围绕在身处中世纪的那些贫困者身上,由此所引发出的各类事件前后掺杂进了诸多的历史变革进程之中,也许这其中有着微不足道的插曲,但诸如此类的千禧年活动所凝聚出的强大作用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世纪的发展轨迹。在叙述本书之前,作为读者欣喜的再一次见证了译者冯璇老师精湛的翻译水平,此前她的诸多甲骨文系列中文译本已然深得广大读者的喜爱,流畅不失水准,严谨不失理解,虽然这次的译作涉及到了许多宗教领域内的专业术语,但通读全书所能感受到的专业感与认真程度足以满足读者们的需求,同样也能够被认可的是,阅读这样的精彩译作也是我们能够深刻领悟作品内涵的关键所在,基于这一点上是要对译者表示出一份敬意。

如果说本书对于基督教、犹太教等宗教体系有一定了解的读者是友好的,那么对于那些几乎未曾涉及此领域内的读者也是持有善意的,其实本书较之于初见副标题题目上的深度性,在实际通读和理解的过程中丝毫不会带给人以强烈的距离感,作者所论述的内容几乎还是围绕整个中世纪欧洲大陆轮廓式的发展历史,不同阶段、不同国别之下的重大历史事件一一被呈现出来,是聚焦于“千禧年”这条主线所带动与传递出来的方方面面,这样一方面避开了因陷入某段历史情节中不能自拔的冗长感,另一方面又较好地展示与佐证了所要阐述的观点,由此引发的思考可谓是生动且真实的,中世纪千禧年主义的种种话题成为了科恩笔下通俗耐懂的叙述内容,也不再是那种束之高阁或者冰冷拗口的历史学术性描述。尽管对于纷繁复杂的宗教派别和宗教发展历程而言,普通读者除非是特殊的兴趣爱好一般是不太容易能够通盘熟知或者掌握的,所以如何在一定的框架范围内尽可能精炼的传递出主线情节,才是科恩所要表现出的一个写作方式,这也使得整部作品的结构更加地紧凑和凝练,也借助作者不厌其烦、几乎细致入微的解释与介绍,向我们普及了一些当时所涉及到的宗教历史,从而达到了以点带面、以面串线的阅读效果。

就整部书的内容而言,我想大致可以梳理归纳为三个方面的核心,也代表了三种可供思考的途径。其一是对于中世纪千禧年主义的认识是什么;其二是千禧年主义从宗教预言起步,如何依托于贫穷者得以发展变化;其三是中世纪大的历史形势如何影响和改变了千禧年主义以及它的追随者们。科恩深知这是一个复杂而兼具的任务,但他采取自己的方式将本书很好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为读者来了一场从历史到思想领域内丰富的洗礼。

针对第一个核心可以认为是作者撰写起点,也是全书的一个核心,对于“千禧年”的定义其实脱胎于对于基督教义的一种解读方式,它普遍被认为是世界末日之前的人类将经历的一个重要变革时代,与此相对应的还包括如何开始、经过与结束,这是一个充满想象色彩的术语,作为从《启示录》中演化出的一种观点,千禧年从诞生之日起就具备了相当浓重的宗教色彩,也正因为此,从而造就了不同的内涵与形式,中世纪对于基督教的推崇呈现出了一种持续演变的态势,有一个此消彼长的曲线脉络,官方教会对于基督教的宣传不遗余力,而民间对于基督教的认可同样也是十分复杂的来源,在典籍文本与事实环境的双重作用下,对于“千禧年”的定义传递出了广大受众的多样性以及不可控性,尽管从一开始观点的流行,再到逐渐扩大影响力,这其中经历了许多的探讨、争论甚至是不无黑暗与残酷的现实,但始终强调着一种紧跟外部形势而极具变化发展的态度。就其所代表的涵义而言,“千禧年”作为善与恶、黑暗与光明、贫困与富足等等这样的交替转化,呈现出了斗争对抗的意识形态,在强调位置、地位或者身份上的转换时,坚持将原本固有的存在打破,建立起一个更加趋于大多数人类所共同期待的世界或社会,而迎接的过程是需要战斗或者对抗取胜才能获取的,并不是那种凭空而来或者不费吹灰之力得到的结果,符合了中世纪人类对于现实不足以满足自身的强烈期许,与乌托邦不同的是更带有一些激进的意味。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这里探讨的“千禧年主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固有名词,随着中世纪欧洲大陆的扩张、斗争、合作等等因素的影响,对于其定义、概念上的理解趋于更加的多元化和复杂性,从上至下任何阶层似乎都能宣称其能够解读这样的名词,并由此所引申出了种种主流或非主流的行为方式,这一点我们放在后面的话题中进一步探讨。另外,从一开始我们也能看到,犹太教作为另一种宗教形式与基督教是不一致的,两者在中世纪的发展呈现出了交锋的态势,在对于千禧年为代表的未来认识上,犹太教更多的遵从于唯一坚持的原则,对于受众犹太人而言,与基督徒从基督教义出发所产生的分歧与矛盾将成为后面的一个矛盾焦点,也从一定程度上因为根本上的分歧加剧诸如大屠杀等等残害事件的持续发生。

针对第二个核心,正如前言看到的那样,将研究对象锁定为贫穷者其实更容易从这一群体的视角研究这场前后涉及几百年历史运动所涉及到的整体概括,相对于社会中统治阶层和特权阶层,贫穷者本身作为拥有物质贫瘠的劣势群体,处于被压迫的底层社会,其在生存上的诉求也是最大的,但诸如诉求、需求是需要建立在无论何种观念、信仰与精神的基础之上,虽然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已有了一定的进步,但仍还不足以推动整个欧洲迈向一个更高的时代,由于思想启蒙、科学技术处于一个尚待开发的阶段,所以宗教自然成为了大多数信教者、尤其是贫穷者们的精神寄托,受制于教育以及思想程度的偏差,他们对于各种主义上的理解相对更加现实与朴素,即将其归纳为一个简单的、似乎可以通过追随并改变命运的方式,这与其本身所处的地位以及诉求是紧密结合的,而有关于千禧年主义的思想也在同一时间找寻到了适合传播与发展的温床。主义带来寄托,诉求迎合主义。这样相互缔造的关系其实是一个互相影响的微妙状态,就历史发展主流趋势而言,中世纪欧洲的历史依旧是一种螺旋上升式的发展过程,是阻碍与发展同生共存的复杂环境,虽然封建势力与新兴资本主义势力渐渐对抗的态势已初现苗头,但这一时期的内部矛盾依旧是持续激化的主要方面,巨大的贫富悬殊差异建立在了不公平的统治体系内,无论是分配制度还是各项保障都远无法满足底层民众的需要,这也就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某些情况下因为生存发展需要所引发的事故也就层出不穷,为千禧年主义的广泛普及、变化带来了种种影响。

在千禧年主义传播之始,对于能够满足与迎合多数贫穷者的主旨精神,后者自然是呈现出一个欢迎的状态,“无形之中”的寄托有了一个可供描述的对象(其实存在于幻想中的景象),能够由此所引申出多重行为、举止、言谈都可以向其靠拢,且不受一定世俗层面范围内的约束,贫穷者的这种选择使得千禧年主义迅速扩张,并在传播过程中有意或无意之中做着调整和改变,它逐渐趋向于一个可以映照现实的状态,即虚构出的正邪双方有着对立斗争关系,前后的愿景也将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改变,在这样的期许之下,贫穷者所采取的任何行为都找到了一种事实依据,这也就导致了后来发生的诸如十字军东征这样大型运动的参与与发展过程,科恩不厌其烦的谈到十字军东征的历史事件,是因为这背后掺杂着太多贫穷者基于千禧年主义对于现实不满的复杂情绪,他们将千禧年主义映射到了现实环境中,将正邪双方实体化,并在其中发挥着属于自己的作用及影响,无论是集结成队还是一路奔波,都是这种思想和情绪的左右下进行的,导致了原本掀起运动的初衷与宗旨渐渐模糊,走上了一条不可控制的状态,当然,其中诸如对犹太人的屠杀,涉及到了复杂的宗教和历史原因,也反过来导致了千禧年主义更加地趋向于现实因素。同时当权者对于这种思想在一定程度上的反应甚至是迎合,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它所具备的强大影响力,虽然当权者的目的是在于维系自身统治利益,但对于能够借助这样的手段轻易获得支持则是不遗余力的,所以对于千禧年主义的传播其实不单单局限于底层,已然扩散到了某个国家乃至欧洲大陆的方方面面。无论后来的欧洲大陆如何演变,千禧年主义注定以更加多元化的模样呈现在世人面前,并始终折射出社会某类或多个群体的一种期望与诉求。

其实第三个核心作为解读千禧年主义与中世纪欧洲的关系,已然已由一段段历史所证明。随着中世纪历程的加剧,对于千禧年主义的理解已然跳出了原本预言启示的层面,上升到了一种现实与理想交融之下的环境中,它代表了对于现实复杂的考量,同时也兼具了对于理想的寄托,无论是后来的鞭笞教派的出现,超人精英集团所代表的的主张,以及后来对于平等主义千年王国的尝试,科恩的本意还是将历史与千禧年主义做了一次深度融合与探索,如果说我们过去接触过的历史,是基于一个正常规律之下的思维方式,那么千禧年主义的出现与发展则从逻辑上改变了前者固有的设想,不同历史事件背后其实都有着千禧年主义的幽灵身影,它始终存在于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只是太过于隐秘不被人轻易察觉。中世纪的欧洲作为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它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表现出了不同于以往与今后任何时期的一些特征,作为与千禧年主义交织下的产物,两者结合所带来的深刻影响促使了这一时期内的许多历史走向了一个可控又无法掌握的境地之内,但细思考量之下终究还是符合一定的预期与设想,也深深影响了许多坚持与追随它的人们,至于后者在未来如何变化如何发展,如果追根溯源的话则是要回到这样的初始点来加以认识,本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主义导致了许多的分支与末节,有的曾存在并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有的则换了一副模样继续生存下去,无论是何种状态,我们需要明白的是千禧年主义所真正代表的意义与价值,如同一种思想究竟要从何入手才能唤起我们对于它探究的热情。

像《追寻千禧年》这样涉及到人类某段历史中关于思想的佳作,无疑能够为我们从认识历史的角度带来更加深刻的思考,它不同于传统叙述历史的方式,而是更加紧密的围绕在一种认知程度上的观念加以阐述,事物最初的模样可能不再清晰,但对于本质与真相的把握,则需要我们用今天的眼光加以评判与洞察,作为一本假以时日可以多读几遍的好书,《追寻千禧年》所带来的思考一定是更加丰富与成熟的收获之地。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