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马克思问我哪里痛》读后感精选

《马克思问我哪里痛》读后感精选

《马克思问我哪里痛》是一本由柳东民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页数:20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马克思问我哪里痛》读后感(一):摘抄

1。人被定义为与别人相联系着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理解生命各个局面中遇到的快乐悲喜,以及那些细微而混乱的生活纹理。

2。人并非脱离人类整体之外可以独立确定自我的实体。

3。被权力支配着的人们无法认识到自己竟然是赋予他人权利的源头,而日夜敬畏着这权利,欣然地服从于他人——正因此,疯狂的掌权者们才可以维持他们的权力。

《马克思问我哪里痛》读后感(二):无题

夸一下装帧,封面设计可爱,排版规矩,易读性强,纸张微黄,眼睛很舒服。标题是亮点,让人很想了解书里的内容。

优点很多,唯一的不足是内容。支离破碎,深度不够。我一定是太浅薄读不懂吧。口吻怎么都是以青少年为读者群的感受。比教科书有趣得多,也仅此而已。

《马克思问我哪里痛》读后感(三):一个好的书名真的很重要

最初想要阅读此书着实是因为书名带来的困惑及好奇。记忆中马克思是严肃的讲解经济学及社会学哲学这类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学科类别,总是很难想象去将他与幸福或者疼痛这类的情绪词语联系在一起。大体是这样根深蒂固的想法,才会在初次遇见书名时,难掩那份好奇而阅读了此书吧。

阅读书籍的过程中,几次停摆,无法继续。此时才不得不说,一个好的书名,或者说,一个吸引人眼球,勾起人兴趣的书名真的是非常重要。倘若不是因为书名的好奇,我大概是无论如何也不会阅读这次书籍。但是有些书就是这样,你自以为不是你喜欢的类别,每次看见都没有生出想要阅读它了解它的欲望与冲动,但某一个巧合或者某一次偶遇,你看到了它或者这种类别,你突然发现,你的世界一瞬间变的开阔了。

那些深奥的,晦涩的,你以为一辈子你都不会去明白或者不想懂得的东西,在某一次的相遇里,你居然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种感觉是伴随着我阅读完整本书的心理历程。

尽管如此,我还是不得不说,这是一本不容易读懂的书。它的不容易读懂,是因为需要你高度的集中精力,细细的思索它隐含的意思。几次停摆,断断续续,但是我一直没有生出想要放弃阅读这本书的念头。至今想来,书确实是有吸引力的,而是我的心已经浮躁了,没有办法一次吸收太多。只能是这样时断时续的阅读。

这是一本理论性较强的书,不过没有大量的出现马克思的关于经济的专业术语,而是尽量的采用简单的通俗易懂的词语来解释一些存在的关于哲学社会学以及经济学的原理。因为赋予了太多感情色彩的词语,不会让人看着太枯燥。

闲来无事,或者想要装逼的人,可以去看看这本书。

《马克思问我哪里痛》读后感(四):马克思陪我走下去

作为一个主修马克思注意基本原理的在读研究生,翻开这本书,心中一阵感动。居然有人可以把一直以来晦涩难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这样亲切自然的运用到生活中。对于一个学了很多年马克思的我来说,实在是佩服。

或许是惯有的中国特色的原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那就是为党和国家的事业服务,很多东西经过数次的删减修改已经不像他原来的样子。加之作为学生的必考课程,在80后90后00后心中留下了永远的痛,如果马克思问我哪里痛?我只能回答,考试最痛!

喜欢这本书,原谅我的直白。因为再找不到什么理由来形容这本书,这本书的作者,柳东民教授,从韩国来到中国,教授马克思这门课,我想,他的课堂应该与众不同吧。正式他这种对待马克思的精神和态度,让马克思主义在他的笔下变得自然,简单,或许,他的学生读资本论也会品出另一番滋味。

感谢这本书,感谢我在研一的时候遇到你,让我因选错专业而追悔莫及的心稍稍平抚了一些。我想,对于未来的学习,我会改变方向,改变思路。看着同班同学传阅这本书,心里莫名的温暖。或许心中那个本我又开始出现。

在作者的带领下,第一次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来思考爱情,感觉就像是破产姐妹里面发现了那间杂货间,收拾干净就是一直盼望已久的蛋糕店。谢谢柳教授,用马克思为我们讲解爱情,告诉我们不应该把爱情看做一种权利,强调个体的自主选择权。

总之,谢谢这本书,为我打开一扇窗。

《马克思问我哪里痛》读后感(五):马克思陪我走下去

作为一个主修马克思注意基本原理的在读研究生,翻开这本书,心中一阵感动。居然有人可以把一直以来晦涩难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这样亲切自然的运用到生活中。对于一个学了很多年马克思的我来说,实在是佩服。

或许是惯有的中国特色的原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那就是为党和国家的事业服务,很多东西经过数次的删减修改已经不像他原来的样子。加之作为学生的必考课程,在80后90后00后心中留下了永远的痛,如果马克思问我哪里痛?我只能回答,考试最痛!

喜欢这本书,原谅我的直白。因为再找不到什么理由来形容这本书,这本书的作者,柳东民教授,从韩国来到中国,教授马克思这门课,我想,他的课堂应该与众不同吧。正式他这种对待马克思的精神和态度,让马克思主义在他的笔下变得自然,简单,或许,他的学生读资本论也会品出另一番滋味。

感谢这本书,感谢我在研一的时候遇到你,让我因选错专业而追悔莫及的心稍稍平抚了一些。我想,对于未来的学习,我会改变方向,改变思路。看着同班同学传阅这本书,心里莫名的温暖。或许心中那个本我又开始出现。

在作者的带领下,第一次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来思考爱情,感觉就像是破产姐妹里面发现了那间杂货间,收拾干净就是一直盼望已久的蛋糕店。谢谢柳教授,用马克思为我们讲解爱情,告诉我们不应该把爱情看做一种权利,强调个体的自主选择权。

总之,谢谢这本书,为我打开一扇窗。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