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感性分配的政治的读后感大全

《感性分配的政治》是一本由吕峰著作,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26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感性分配的政治》读后感(一):我也许貌似好像……看懂了?

读完《感性分配的政治》,第一感受是:“我也许貌似好像……看懂了?”第二感受是:“我竟然看懂了?”

毕竟无论是哲学著作本身,还是哲学研究专著,都太难懂了,很容易在逻辑思辨的风暴中晕厥(当然我的看懂不是指懂,就是有点感悟,因为一般看哲学著作,我都是若有所悟,重点在第一个字)。

当然这并不代表作者写得不深刻,只是恰当好处的深入浅出和恰当好处的鞭辟入里,让我得以模糊地看到朗西埃思想的一点金色的光(类似于在远处眯着眼睛看到了一掠而过的哲学家的身影,大多数时候他们对我而言都在迷雾里)。理解他为什么会成为左翼思想家,为什么选择做“弑师逆徒”。这注定是一条孤独且痛苦的道路。

我也想起再年轻一些的时候,内心总是有要与什么抗争的情绪在涌动(简称中二)——拒绝、反对、担忧、警惕、不安,也因此痛苦。年岁渐长后,我开始变得温和、自洽,也逐渐快乐、知足,但我同时在一点点失去年少时的敏锐、敏感和草木皆兵。于我而言,不是坏事,也不是好事。

在我看来,朗西埃选择了痛苦的那条——the one less traveled by,他也因此拥有了如此独特的学术性情,永远警惕任何形式的权力话语,永远坚定地向平等迈进。

来自深夜的碎碎念,如果你真的看到了这儿,那你挺闲的(没有没有,很感动啦)晚安。

《感性分配的政治》读后感(二):知识与权力:美学即政治,政治即美学

“从各个方面看,感性的分配是一个限定的术语,它既是政治也是美术的核心,也是朗西埃理论工具箱中一个值得研究的特殊概念。” 雅克·朗西埃是巴黎第八大学政治和美学教授,欧洲研究生院哲学教授,被誉为西方当代美学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

读完本书后,实在佩服作者如此细致地爬梳了朗西埃的学术思想运动轨迹、艺术体制观、电影批评、文学思想等,顺带还让我了解了阿兰•迪欧的相关故事,同时也袪魅阿尔都塞,重温福柯的经典著作,可以说是意外的收获! 与大多数哲学家一样,朗西埃的哲学思想语境也离不开他的人生经历。其幼年与父母一道从阿尔及利亚迁回法国的个体经验,促使他在政治哲学思考中,更多地关注那些被排斥和被边缘化的人,为他们发出自己声音的权利。 大学时,属于毛派的朗西埃曾是阿尔都塞的学生,属于法共的阿尔都塞在1968年五六月的“五月风暴”中名利双收,毛派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阿尔都塞的理论则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未站在学生这边,随后师生二人因立场冲突而走向分道扬镳!朗西埃还曾写文强烈批判阿尔都塞“作为哲学家干预政治,作为政治人干预哲学”的悖论行为。 后来朗西埃成为福柯的学生与同事,其深受福柯的哲学思想及其研究方法的影响,其妻曾是福柯的秘书,夫妻二人还曾是福柯监狱调查小组的联络员… “在研究主题及研究视角的确定上,朗西埃也受惠于福柯的教诲。…福柯对于话语机制的研究使他认识到,工人话语如同疯癫、死亡话语一样被权力所塑形,而运用考古学的方法,可以再见再现工人话语被知识和权力所淹没的记忆和经验。”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是行动的执行者,同时又是行动作用的对象。 朗西埃在福柯的监狱调查小组里,找到了当时法国知识分子所期望的福柯式“身体”话语与知识话语相结合的正确书写与言说方式,即,知识与权力的思想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私人性与公共性相一致。朗西埃也因此告别了阿尔都塞的纯理论书写方式,开始借鉴福柯的思想与研究方法。 作者认为,“朗西埃的政治美学拓宽了美学和文化研究两个领域的研究视野。…朗西埃把美学视为大众能够在被压迫和被统治的状态中获得平等和解放的一条必经之路…朗西埃的政治美学除了可以与社会斗争的实践紧密联系之外,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文化研究由于身份政治而出现的微观层面的抵抗的局限性问题。” 本书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跨越象征虚无主义的美学乌托邦,了解朗西埃的“美学即政治,政治即美学”的存在主义美哲思想观念,知悉现代艺术的使命,提升对艺术与政治之间的“美学”关系的认知,引申对政治性的艺术和可能性的艺术的思虑。在存在与感知的分配之中,保持知识分子为失声群体发声与斗争的良知!

《感性分配的政治》读后感(三):“抵抗”何以可能

法国当代哲学家、美学家朗西埃被西方学界定义为法国继福柯和德勒兹之后最引人注目的思想家之一,曾师从阿尔都塞。朗西埃突破了古希腊以来西方理性哲学压抑“感性”和“感觉”的传统,牢牢抓住“感性”的维度,重构审美体制。在阅读《宽忍的灰色黎明》时,我第一次对朗西埃产生极大的兴趣。通过搜寻发现,尽管朗西埃的著作大多已在国内翻译出版,相关研究却不多。本书新近出版,吸收了现有研究中最有价值的成分,概要性阐释了朗西埃美学思想的轮廓,其参考文献更是一份很好的书单。

文学政治观是朗西埃思想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也是我最有兴趣的部分。朗西埃借“歧义”和“感性分配”等概念沟通了文学与政治的边界,指出“文学本身就是政治”。本书第五章《文学的政治》集中讨论了朗西埃对文学的论述。“文学被他视为一种体现着平等和民主的新的写作形式,是十九世纪以来形成的书写的美学体制,区别于古典主义时代的亚里士多德的再现诗学体制。”朗西埃对于文学书写极为个人的观点为我提供了新的思路指引。

朗西埃认为,所谓逻各斯的目的地就是词语的“道成肉身”,词语从仅仅是精神和思想的场所奔跑到了行动领域。“行动”这种哑言在朗西埃看来就是文学哑言的最后声音,拥有神奇的力量,改变了原有的生活逻辑。“行动”使文学的哑言化身为世界万物的声音(历史的声音),那些能平等倾听文学哑言的包法利夫人们不切实际地想要拥有精神性的文学、爱情和幸福,在朗西埃的眼中是文学带来的平等观,打破了再现/诗学体制的等级分配。艾玛并非分不清文学和生活,而是要文学艺术直接融合于生活,或者把生活当作艺术和文学。 朗西埃认为这种“兴奋”(时代病)就是“民主”。此外,朗西埃将福楼拜和普鲁斯特的书写看作“植被式书写”(植物以无政体形态的方式漫山遍野地生长,打破了身体和话语之间的政治关系,这种书写就是文学的民主和平等)对我而言同样是很新鲜的说法。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言:朗西埃一次次从他人的思想体系中穿越,思想的运动最终汇聚于“平等政治”这一主题下。

在阅读这部博论的过程中,我免不了需要参照其他研究成果,综合起来的最大感受是:朗西埃极具独创性和现实介入感,他的发散性和融合性思维让人很难把握,从大量文学艺术作品的分析研究中提炼出其美学思想较为困难,本书作者尽可能地向我们全方位展露,但也只是轻轻掠过冰山一角,有待我们进一步挖掘。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