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达·芬奇密码》读后感精选

《达·芬奇密码》读后感精选

《达·芬奇密码》是一本由Dan Brown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Paperback图书,本书定价:CNY 35.00,页数:39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达·芬奇密码》读后感(一):逻辑缜密,环环相扣

我最爱的一本书,看了三次,逢人安利...

翻开第一页就进入高潮直到结尾,丹布朗在我心里早已封神。

宗教与信仰贯穿全书。以悬疑的角度描写,传世画作《蒙娜丽莎》、著名人物、地点好像都有宗教的影子,甚至是为了宗教存在,从多个方面深度描写宗教文化的神圣,教徒对信仰的无限忠诚。在我看来是揭露基督教不为人知的一面,像是在讽刺愚昧的世人。每看一次都有不一样的收获,回味无穷

《达·芬奇密码》读后感(二):男女地位

最深的感觉莫过于在男女地位这一块

不由得想到了作为非常不潮汕的潮汕人 从小在大男子主义的家庭中长大是可以很深刻的体会到男女之间地位的不平等

在传统的潮汕家庭中 仍存在着男尊女卑的观念 总觉得女子嫁人 是嫁“出去” 仿佛不再属于我们家而是别人家 理所当然的觉得女子就该待在家洗衣做饭带孩子

对于性的观念更是有问题 男子在外花天酒地可以原谅 女子喝酒下吧就是不自爱不自重 真是令人作呕

《达·芬奇密码》读后感(三):达芬奇密码

很好看。引人入胜。

开头就让人欲罢不能,让人十分迫切地想知道谜底而又不想错过任何细节。书很长,看了很长时间,但是很精彩,情节不断发生反转,屡次将我前面的猜测推翻,不可能的却是最可能也最合理。

信仰和爱都是抽象难捉摸的,可也是最伟大最神奇的力量。

很棒的一本书,强推。

2016.8.23 01:27

《达·芬奇密码》读后感(四):永不过时的推理小说

电影和书籍是相辅相成的。书籍纯粹靠读者的自我想象,而电影则为读者提供了现实素材。

十分遗憾的是,《达·芬奇密码》在2022年并不火。它于2004年问世,当时的90后只知道每天追《名侦探柯南》,但并没有形成相应推理文化。这10年来,在东野圭吾、阿加莎、神探夏洛克、唐探等一系列作品的影响下,人们才逐渐对侦探推理产生兴趣。乘着“推理热”的东风,爱奇艺不断更新“迷雾剧场”,可见2022推理作品的饱满丰富度。

但是,《达·芬奇密码》并不过时。宗教本就是古老的话题,不论信息多么发达,时代如何变迁,教堂的钟声还是会在每天的同一时刻响起——跨越世纪。

《达·芬奇密码》读后感(五):一个巧妙的圈套

故事情节环环相扣,紧张诡秘的气氛,使我一读便停不下来。这一切好似梦一场。我跟随着兰登一行人在欧洲的名胜古迹里穿梭,探索者那神秘的圣杯。最终,兰登听到了智慧之语,我嘴角微微上扬,梦醒了……

感觉作者设了一个圈套,等着我往里跳。开始,我一直以为贝祖·法希是导师,因为他总是致力于把兰登捉住,却没有足够的证据,还私下与阿林加洛沙主教联系。而后,剧情一转,雷·提彬才是幕后真凶,一时半会儿还没反应过来。但法希和主教的关系对我来说还是个迷。

文中有着大量关于宗教,象征符号的描写,这对于我来说信息量很大,但读来却十分有趣,特别是象征符号,使一件寻常的东西变得有灵性。我特别羡慕那些艺术家们,他们能够在作品里尽情表达自己。他们的作品是有生命的,其富含着他们的情感,具有着特殊的含义,其中的奥秘只有能懂之人才能明白。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