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普宁读后感精选

普宁读后感精选

《普宁》是一本由[美]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页数:25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普宁》读后感(一):《普宁》

觉得纳博科夫在书里最迷人的写作都是关于回忆的部分。

心脏的疾病成为往事回魂的莫种隐喻,也作为一个窗口向读者打开。

书中这样描述普宁心悸时看到的来自过去的情景:比起玻璃窗上映现的屋内某样东西的影像同窗外的景致那种不协调的程度又要小得多。

回忆的部分清晰流畅。而进入回忆场域的时机脱离他的控制,彻底摆脱出来又如此艰难。

但是,不管现实中的普宁怎样温侯到令人心痛,在回忆里我们可以看到他的感情是铺张的,不论是开头那个以幼儿的形象出现的普宁,还是后来对米拉之死言语不休的普宁。

在那个段落中他说:在一个连米拉之死这种事情都可能发生的世界里,一个人要是对自己还真诚的话,就不可能指望还有什么良心,更谈不上什么感觉,会继续存在。

可是,普宁其实心底里自己是拥抱另一种相信的。所以书中又会有这一段令我着迷的描写:他把盘子里的残羹剩渣都刮进一个牛皮纸口袋里,留着喂一条有时下午来找他的、背上有粉红斑的白色小癞皮狗——没理由让一个人的不幸遭遇影响到一条小狗的乐趣。

《普宁》读后感(二):快开车吧普宁

差不多到三分之二的时候,我对普宁这个人都没有太大的情感倾向,作者在开篇不久就说:“有些人——我也算在内——不喜欢圆满的结局。我们感到上当受骗,伤害才是准则。厄运不应该给堵住。”

看到这里,我在心里草草地就给普宁定下了“无可奈何的悲剧式人物”的形象,然后带着如同叙述普宁那些所谓“悲剧”时作者漫不经心的态度来看待发生在普宁身上的小事。

反正都是堵不住的”厄运“,我带着这种心态继续看着普宁,他的生活、他的工作、他的家庭,桩桩件件的小事凑成了我们看到的并不完整的“普宁”,而这些事几乎都是以失败或者悲惨结束。从他一开始搭错列车,到后来他给维克多精心挑选的足球,当我还在心底为他终于赶上周五那场演讲的时候,作者在最后告诉我他带错了演讲稿。

命运在他身上似乎从来没有好过,而他也在这种命运的安排下变成了一个别人眼中孤僻,奇怪的不受欢迎的助理教授。

直到最后,我看到聚会后的普宁一个人呆在厨房洗刷碗具,杯子在他手中滑下,“他差一点就抓住它”,玻璃砸碎的声音震响了他刚搬进来收拾妥当的屋子,我的心也跟着震颤了一下。

他差一点都抓到他想要的生活,他喜欢的房子,他期盼的日子。

纳博科夫太妙了,他让普宁最后开着他破烂的小车子往不知处奔去,我心底的不安渐渐被期待取代,而这种期待却在后面看到考克瑞尔拙劣地讲述普宁的”笑话“撕裂。

太残忍,也太巧妙了。

《普宁》读后感(三):普宁其人

普宁是谁?一个从祖国跨过大洋移民新大陆的流亡者,一个钻研俄罗斯文学、教俄罗斯语言的学者,一个被妻子背叛并离异了的男人。

流亡者的身份造成了普宁居无定所的生活,和无法获得安宁的心,就像书的作者纳博科夫一样。即使是移居美国,并获得了在温代尔大学教书的工作,普宁也依然在“流亡”,这不只是说他一直在搬家,更多的是他的一种不愿或者说不屑接受当地文化,以及无法与他生活圈中的人相融的情感。在情感上,普宁一直处于“流亡”状态,这又造成了他身体上的颠沛流离。书的开头,普宁“坐在风驰电掣的列车靠北窗户的位子上”,并且还做错了车;书的结尾,普宁开着一辆堆寒碜的小轿车,载着他的箱子和一条白狗,消失在地平线上。无论身体,还是情感,书中的普宁,自始至终都在“流亡”。

严谨的学者,或者说学究,是普宁的第二个身份。对书的痴迷,和对俄罗斯文学的热爱,书中随处可见。普宁喜欢抱着一本大部头的用围脖裹着的《苏维埃文学金库丛书》,躲到图书馆一个旮旯里,独自待到天空出现“紫蓝色暮霭”;还喜欢在俄语初级班的课堂上,插入只有他自己能懂的普希金四音步诗。似乎只有忘情于俄罗斯文学金库时,普宁才暂时从流亡状态中抽离。

身体和灵魂都在漂泊着的普宁,爱情也不如意,甚至有些荒唐可笑。他的婚姻就是一个笑话,被戴绿帽子不说,在妻子怀着其他男人的孩子回到他身边时,他甚至为妻子的回心转意而感动,并怀着真挚的感情准备养育这个孩子,可他的妻子只给了他经济上抚养这个孩子的机会。

普宁是谁?一个可怜、可悲、可敬、可爱的人,一个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的人。

《普宁》读后感(四):纳博科夫的又一名作,,,,情节虽然浅显些但仍然能有所触动,不愧大家所笔

《普宁》 是在世间充满争议的《洛丽塔》的作者纳博科夫的又一名作,该长篇小说大体描述一位因十月革命而流亡的俄罗斯老教授在美国教书而受异国文化冲突的故事。

普宁,本书的主人公,他性格温厚而怪癖,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常受同事的嘲弄,妻子也离开了他。他孑然一身,只得沉浸于故纸堆,钻研俄罗斯古文化和古典文学聊以自慰;时时刻刻回忆往事,流露出一股浓重的乡愁。纳博科夫把俄罗斯文化和现代美国文明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诙谐而极致地画了一个失去了祖国、隔断了和祖国文化的联系、又失去了爱情的背井离乡的苦恼人。作者在这部作品里还表达了他一向对弗洛伊德学说的憎恶,嘲讽了美国流行的心理分析学,同时也含蓄地讽刺了当时盛行于美国的麦卡锡主义。对美国学府的讽刺,尽管有些夸大,但却并不失真。

小说首先对坐错了公车又丢了演讲稿的主人公穿着和进行了开场的刻画,通过坐错了车暗示主人公对周遭生活、甚至美国文化的无法融入及冲突,用更加接近电影场景式的叙事手法引起情节。普宁被动地强制地融入着美国,他不愿也无法做出任何改变,周遭的一切都对他来说十分陌生与排斥,他坚守着那自身的最后的一股俄罗斯文学气息傲骨,但这一教授的本身格调却让他更难以融入身边的异国文化,他不仅是从俄罗斯流亡到美国,更是在美国居无定所四处搬家,表面上他是受不了身边的种种人种种事,实际上却是他的心无法走进生活。他的课,充斥着他的俄罗斯文化的敬仰却或许只有他自己能懂。他的妻子与别的男人鬼混怀着别人的孩子而回来找他,他却能欣然接受甚至为妻子的举动感动,他的儿子,也并不喜欢这个脾气古怪的流亡医生父亲。但是,他仍然在选择乐观地继续活下去,将热情投之于俄罗斯文学,投之于对生活一点点小细节的突然热爱。作者并未像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那样讲主人公的结局直接判决死刑,也没有像《日瓦戈医生》结尾时将日瓦戈描写地那么狼狈,但却是通过一种更接近生活的方式,用一天天的日子,一件件的小事,将主人公摆上舞台,去接受悲伤的洗礼,不仅是当前的生活悲伤,连回忆也无一丝甜蜜,尽管如此,他仍是坚持地活着,没有对生命选择放弃.....

小说从头到尾没有进行大量的墨水浇注,也并非长篇大论的叙事,看似充满着鄙视的视角,长篇表现普宁的“悲哀”,惹得读者的慨叹。却又在末章进行反转,通过自己与普宁的早早相识以及或多或少的瓜葛,以 自己也未必比普宁过得好很多和故事最后看似又回到了开篇的巧妙设置结局让人突然醒悟,醒悟之余才是无尽的哀伤,那是一种极度浅淡的哀伤,如同临幸了你一天好时光的阳光突然被一朵厚云遮住,那种哀伤如同空气迅速进入你的口腔,入进你的心房,让你若然恍悟,失意感涌上心头,自己真的生活地有所成果吗,又有什么资本揶揄普宁呢....

纳博科夫或许也是要通过普宁来表现自己作为一名俄国人在美国所经历的文化差异以及融入困难吧! 无法更改的种种事实;意识形态的差异、充满隔膜的状态,无法改变的现状,被迫地融入,孤单的灵魂......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