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西南联大哲学课》读后感精选

《西南联大哲学课》读后感精选

《西南联大哲学课》是一本由冯友兰、贺麟、汤用彤 著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38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西南联大哲学课》读后感(一):《西南联大哲学课》:纵使黑夜荒芜,仍有星光点点

对很多人来说,西南联大是一座神圣的殿堂。

艰苦卓绝的八年里,它培养出数位世界瞩目的人才,创造了教育界的奇迹。

究其原因,在于他们心中知识强国的抱负一直未变。即便当时,教室破败不堪,炮火无情肆虐,一批博古通今的先生,还能镇定自若地为学生们授课。

而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这本《西南联大哲学课》便是当时的讲义,收录了冯友兰、贺麟、汤用彤三位先生的文章,并对其按照时间节点进行排序,从诸子百家、汉代儒学、魏晋南北朝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到清代思想,再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脉络。

可能有人会觉得哲学很深奥,提不起阅读兴趣。其实,若是找对了方法,读来不仅不会乏味,且对哲学有新的认知。

比如,文中多处引用文言文,这就相当考验阅读者的功底,但不可否认的是,有了丰富的引用,文章的论述也更加有力。

比如,在艰涩的文字中去寻找趣味。冯友兰谈到秦始皇焚书的观点颠覆了大众的认知。他认为,秦始皇“第烧民间之书,不烧官府之书;第禁私相授受,可诣博士受业”,所以,汉初的诸家之学并没有受到很大影响。

类似的“奇闻”不止这一处,在《西游记》中,唐太宗与唐僧结拜,还赠予袈裟,派他去西天取经。这些桥段可能会让大众以为唐太宗崇尚佛法,其实不然。汤用彤先生在书里写道,唐太宗“实不以信佛见称”,甚至还曾数告法师“不得广兴佛事”。他留心佛法的原因,不过是征辽之后气力消减,有了忧生之虑。

比如,贺麟先生客观地评价,宋亡不是宋儒的过错,而是国策使然。关于两宋时期的哲学发展,王安石功不可没。他提出以“建立自我”为出发点的哲学思想,不仅契合个人的政治抱负,也引导后人注重自我的主观精神。虽然变法失败,但他的这种思想却对哲学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有人把哲学比喻成人类智慧之光,也有人把哲学理解为探究人生意义的法宝。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那个水深火热的年代,还有一批先生在真诚地教授哲学?

所以,无论是对于当时的人们,还是对于现今的我们,这些历经岁月流逝依然熠熠生辉的的哲学观点,依然像一盏盏明灯,照亮夜的黑暗,给人带来希望和慰藉。

《西南联大哲学课》,值得反复阅读。

《西南联大哲学课》读后感(二):人生中不可错过的哲学课

哲学一词是个舶来品,但这不意味着中国没有哲学,相反中国的哲学自先秦一直延续。 我们虽然没有哲学这个概念,但哲学思想却散见于经史子集之中。 文史哲从来不分家,知道中国哲学,再去看中国历史和文学,可能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毕竟思维决定行为嘛。 而这本《西南联大哲学课》就是一本帮你理清中国哲学思想和历史的通识课本。

友情提示:本书为冯友兰、贺麟和汤用彤在西南联大任教时所著,行文风格半文言,所引典籍没有翻译和注释,阅读时需要有一定的文言文基础。 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王朝,外儒内法的封建思想制度自汉一直延续到清。 可以说法家思想自战国就一直贯穿了整个中国古代史,我们之所以是现在的大一统国家,离不开法家所奠定的基础。 接下来就说一说我最喜欢的法家。

1.变古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次变法,或成功或失败,都在历史上产生了深刻影响。 每一次的变革都基于当时不得不变的困局。 而我们所熟知的这些变法家,基本都是法家理论的拥护者。 法家的历史观就是要变古。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在法家看来,一切法度要符合当时现实政治及各方面的趋势,不能一成不变。 在《韩非子》中用了一个寓言故事来形象地阐述了这一理念。 守株待兔的人,不可能再等到撞树的兔子,而一个国家也得因时制宜才能长远。

2.势、术、法 还记得当年看《铁齿铜牙纪晓岚》时,很多人在讨论乾隆为什么要用和珅,其中一种说法就是帝王权衡之术,皇帝并不是不知道他贪,但出于权衡的目的,要给纪晓岚这一类的官员树立一个对立面,大臣不齐心,则皇帝的宝座就稳了。 而帝王的权衡之术就出自法家。 法家有三派:重势、重术、重法。 慎到重势;申不害重术;商鞅重法;而韩非集三派之大成,又以老学荀学为根据,自成一家。 所谓重势,即君王有威势,方能御下。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如果换一个威势不足的皇帝,恐怕不是释兵权,而是立马起兵了。 至于术和法,君执术,以官位相授,循名责实,生杀大权尽在掌握;臣师法,法令既颁,则赏罚皆依法而行。 故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 法家主张赏罚分明,尊贵如太子嬴驷,只要触法也照样惩处。 即便贵族阶级有特权,可以减轻责罚,统治者也专门制定法律让特权合法化(盖上遮羞布),如“八议”。 在之后漫长的封建王朝历史中,势、术、法就是帝王手中的权柄,三者并用,以维持国家秩序、帝王统治。

本书一共分为6章,时间跨度从先秦直到清代,内容有子学、经学、玄学、佛学、理学、道学等。 如果你能静下心来细细研读,你会发现,先哲们的思想博大精深,有些思想即便到现在,也不过时。 如果你想了解中国哲学,一定不能错过这本书!

西南联大哲学课

评价人数不足

冯友兰、贺麟、汤用彤 著 / 2023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西南联大哲学课》读后感(三):为什么要深读《西南联大哲学课》?因为这是中华民族哲学的根脉

清明时节雨很大,网上热炒陈勇士。

这次热炒暴露出一个深层次的问题,那就是有多少人不跟风有自己的主见?很快都成了乌合之众,不吐不快。但现实会很快反转,甚至打脸。

我们的民族似乎缺乏更深层次的思考,独立,宁静和安稳。

凡事不能看表面,凑热闹。

《西南联大哲学课》就担负着如此的重任。

01只有深读它,才了解中华民族哲学的根脉在哪里

历史可以为镜,是为了我们更好地过好当下。

中华民族哲学的根脉在哪里?答案非常简单,就是西南联大大师们教的哲学课。

这一时期,延续几千年的文化饱经沧桑,沿袭至今。

读冯友兰,读贺麟,读汤用彤,相当于读古人,读老子,读孔子。

西南联大梅贻琦校长一语中的:

他率领下的西南联大,将哲学这门智慧之学传承发展,形成一股哲学思潮。

进而汇集成这本《西南联大哲学课》之精华。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动不动的精力被牵引,比如陈志龙清明加班怒怼领导被辞职,比如张继科上亿赌债人设崩塌,等等。

但我们读书,要深读,精读,践行。

至少要读三遍,否则不能理解大师们的哲学思想和中华民族的哲学精粹。

02只有深读,才能品味中华民族哲学的味道

本书收录冯友兰、贺麟、汤用彤等哲学大家的文章、演讲及授课讲义,为半文言文所讲,故读之一遍有难度,二遍有体悟,三遍有成果。

从古至今为线,郑重有序地梳理从子学时代到清末经学朝代的中国古代哲学发展脉络,是每一个有志于学习哲学,了解哲学的基本范本。

深读品味中华民族哲学之味道,至少有三点收获。

一是体验在烽火硝烟中,西南联大办学理念的前瞻,文化传承的坚守,以及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本源。

二是领略西南联大哲学大师们的风采,教学风格和人格修养,那时候的知识分子,真是知识分子,此后再无大师,值得每一个国人思考和镜鉴。

三是以冯友兰为首的哲学大家天团,对推动中国哲学的发展起到的承上启下作用,将会有全新的认识。

这个中华民族哲学的味道,有些甘甜,有些醇厚,有些凄苦,更有些刚烈。

此中滋味,只有读之,思之,饮之,行之,方能体会其中之万一。

03哲学是智慧之学,以《老子》发现“道”即通则为最高

冯友兰“对于事物之观察”指出:

这个解释简单易懂,将《老子》艰深晦涩解读如此,真是高人一等。

读者看看“道可道,非常道”就困惑了,此理不理解,解读后文全偏了。

这也是《老子》很难如孔子《论语》流行之广的重要原因。

哲学不但是智慧之学,更是涵盖一切文化学科的根源,如果懂哲学,相当于懂通识,即看待事物的变化和本质。

你怎么看哲学,看世界,看人生?

其实看看中华民族哲学的发展史,就会明白。

看《西南联大哲学课》,你会发现原来《老子》的“道”最高。

因为道是世界的来源和归宿,是天地间的总规律,是宇宙共同体的运行法则。

你想想看,看完本书,你就有如此收获,收获古圣先贤的大智慧,事半而功倍,何乐而不为呢?

读此书,用此书,如运用经济学标杆原理,毫不费力,看透世界,不断成事,成大事,人生不过如此。

得遇此书,幸哉!

西南联大哲学课

暂无评分

冯友兰、贺麟、汤用彤 著 / 2023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