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艺术家之死读后感100字

艺术家之死读后感100字

《艺术家之死》是一本由[美]威廉·德雷谢维奇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8,页数:54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艺术家之死》读后感(一):自媒体时代艺术家如何谋生?

这是一本关于艺术与金钱的书。书中讲述了在21世纪经济环境下,艺术家们谋生和奋斗的故事。 关于艺术家如何在数字时代谋生?你会听到两种截然不同的故事。其中一个版本来自硅谷,他们说:“如今就是做艺术家的好时代。如果你有一台笔记本儿电脑,你就拥有了一间录音室。如果你有一部智能手机,你就拥有了一台摄影机。” 他们还说:“制作费用低廉,发行也是免费的。只要开发你的创意,发布你的作品,每个人都是艺术家。你就会像流量明星一样。” 另一个版本则来自艺术家自己。那些音乐人、作家、电影导演、演员,他们认为:你确实能够发布你的作品,但有谁会为他买单呢?音乐是免费的、写作是免费的、视频是免费的,没人能算得上是艺术家。 作者相信艺术家说的,不相信硅谷的话。通过互联网,每个人都可以不经过中介,直接与观众,也与艺术家接触。网络催生了一批业余艺术家。 先有了快餐,然后有了快时尚,现在又有了快艺术:快音乐、快写作、快视频……这样的艺术创作又能维持多久?艺术可以是永恒的,因为他超越了自己的时代。 如果艺术家的日子从来都不容易,那么现在对于他们来说是否变得更困难了呢? 当音乐、文字、图片都可以被数字化而在网上传播时,免费数字内容的普及也促成了人们的某种期待,人们希望实体作品通通都能免费,艺术家们不求回报的进行创作。 艺术家要建立自己的品牌,需要像经营一家企业一样经营自己。通过互联网,艺术家可以直接与观众对接。通过免费发布一些内容来建立观众群体。 如果你能聚集一批超级粉丝,他们出于足够的热爱。你卖什么他们都会买账,是那些非数字化的物品或相关体验。例如:T恤、帽子、贴纸、马克杯、笔记本、钥匙扣、日历、书籍或是课程。 21世纪初艺术家重要的经济创新策略:众筹。是指粉丝通过一些线上平台直接对艺术家进行经济支持,众筹成为独立创意者的命脉。对于大多数年轻艺术家来说,众筹是他们经济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是一本反应当下创意人士生存状态的书。也是一本揭示数字时代下,艺术家正在面对的现实。

《艺术家之死》读后感(二):互联网时代,表达机会越来越多,以表达为生的艺术家呢,现状如何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不仅仅是狄更斯小说中的世界,其实这也是我们现实世界最真实的写照。 在艺术家的世界里,这种写照更是展现的淋漓尽致。对于属于现代的我们来说,成为艺术家的门槛越来越低,很多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很多人也能够成为艺术家,只要有着一定的艺术才能,在这个时代就有着展现自己的阵地,所以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但其实这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之中,艺术家想要真正凭借着艺术养活自己反而更加艰难,艺术家面临的生存困境更是有目共睹的。 如果我们身边有艺术家朋友,就会发现他们往往生活在极为狭小的空间之中,很多人直接把工作室当成了自己生活的空间,艺术家往往都无法通过自己的艺术作品赚取让自己体面生活的金钱,很多艺术家生活在穷困潦倒之中。为什么会这样呢?具体的艺术行业之中的艺术家生存现状又是怎么样的呢?到底哪些外部因素在改变着艺术家的生存现状呢?艺术家们还有着光明的未来吗?

威廉·德雷谢维奇,美国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如果细分的话,作家也属于艺术家中的一份子,所以作者也感受着现代社会艺术家生存的困境,他创作了这样一本基于真实调查而写就的著作《艺术家之死:自媒体时代创意人士的生存处境与未来》,带我们走进这样一个“人人都是艺术家,也就没有人是真正艺术家”的现实境况之中。 在过去的时代之中,艺术家们都是有着资助人的,必然也受制于资助人,但现在艺术家可以凭借着自己的思想来创作,有着完全的自由,这是现代艺术家自由的优势,可以更从容发挥自己的艺术才能。

可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怎么让自己的艺术作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呢?这就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对于市场的认可再说,一个默默无闻的艺术家也很难展露头角,毕竟门槛低也就预示着门槛内的人数更加巨大,出头之日就更加困难。 那现在的自媒体时代,艺术家们可以在网络之中宣传自己的作品,表达自己的观点,好像也是优势,但自媒体其实也是一把双刃剑,他让艺术作品能够有着展示的机会,却也让艺术作品的价值大打折扣。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现在阅读和听音乐基本上都是在网络上进行的,这就是对于传统书籍出版、唱片行业严重的冲击。有了互联网,出书或者发行音乐的机会无疑是方便了很多。但互联网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单价过低问题,网络平台的强势让艺术家版权降低问题,盗版问题严重,等等。

互联网让很多艺术作品的真实用户群大大流失。在这些之中,一些互联网大型企业更是提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亚马逊刚刚发展的时候,就曾经通过低价打压出版行业,用低于成本价的方式销售书籍。这就严重损害了出版行业的利益,最终让出版公司以及作者都失去了讨价还价的权利。

而且能够真正在互联网时代之中崭露头角的,越来越聚焦于顶尖的少数人,这也就制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巅峰神话,但却有着大量的普通艺术家在下面挣扎着、彷徨着,慢慢的也就失去了成长的动力。

其他的艺术门类呢?视觉艺术行业、电影电视行业呢?在自媒体时代又有着怎样的趋势?在这样的时代之中,艺术家的出路又在哪里?这样一本《艺术家之死》以大量真实的案例,深刻的洞察来,探寻着在现代社会之中,艺术家所面临的不确定未来,发人反省,值得深思。

《艺术家之死》读后感(三):艺术属于精神世界,但艺术家要吃饭,该如何选择?

我大学是艺术生主修专业是油画,在大学毕业前几个月,就做了日后无法谋生的铺后路决定:报名学平面设计软件。

那时候我就知道,面包和牛奶不可兼得,这辈子大概做不了画家,但至少可以做个有美术功底的平面设计师。

没有勇气走上一条艺术之路,为艺术献身?不,那不是对艺术的自暴自弃,而是我们都知道那意味着将要食不果腹躲在画家村里创作,极大可能穷尽一生。

毕业整二十年了,据我所知大学同学中只有一位在坚守着艺术之路,但生活惨不忍睹,头秃贫穷,四十几岁没房未婚,同学聚会从不参加,与其说沉浸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不如说他害怕经济社会浪潮中被嘲笑,被轻视。

我懂他的感受,在艺术面前,他是勇士,我是一个懦夫。

在北京生活不敢奢望一间画室,甚至连放油画架油画框的空间都没有,于是,二十年未碰过油彩和画笔。

39岁时爱上了写作,这是我第二次近距离接触艺术。幸运的赶上自媒体红利期,但浪潮很快被短视频冲击,文字表达瞬间落后视觉表达。

我再次面临大学毕业时的抉择:快速学习做视频,还是继续读书写作?

至此,我已写作四年,保持每天读书每周三本书评的持续输出,稿费还够交一次电费。当我看到《艺术家之死》这本书的封面,我知道它在诉说什么,虽然我从不是艺术家,但我知道以艺术为生的难处与尴尬。

《艺术家之死》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作家,曾经在在常春藤盟校做了24年教授威廉·德雷谢维奇。2008年,他辞去耶鲁大学教授终身教职。

离开这所常春藤名校后,他忿忿不平的写下了《精英教育的劣势》一文,立即获得100万+阅读量,内容是极具反常规的主题针对的正是他执教多年的美国精英教育,他说精英教育培养的学生学生大都聪明,有天分,斗志昂扬,但同时又充满焦虑、胆小怕事,对未来一片茫然,极度缺乏目标感,教育已经陷入了误区,而后以此他重著一本书《优秀的绵羊》深度分析。

辞职后的教授,做了什么?这个气愤的教授这次又生气了,这次为艺术家们站台,采访了音乐人、小说家、诗人、剧作家、电视制片人、插画师、画家等等多位艺术家们,进行了140次正式的长谈访问,有了这本《艺术家之死》。

它的副标题是:“自媒体时代创意人士的生存处境与未来”。在互联网时代,这个人人可以展示自己的时代,催生了一批业余艺术家的时代,我们似乎与艺术越来越近了,但与文艺复兴时期真正艺术越来越远了。

作者不禁要问:艺术本身还存在吗?那些不为了可以讨好观众的艺术,纯粹的艺术还存在吗?在市场化的时代《艺术家之死》,也许已经没有职业的艺术家存在。

想做艺术家,就要做好奉献精神,这种风险包括自己的婚育生活(作者采访的14位40岁以上的女性艺术家,只有3人生过孩子),而且做好不求任何回报的。但同时,又要坚信自己的艺术创作是有价值的。

我们印象里的艺术家的人生被美化、被浪漫化了。真实的艺术家的家人们朋友们,大多认为艺术家是在逃避成年人的责任,对于他们执念的追求梦想感到不满。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贝娄在散文里写道:“1937年的我非常年轻,已婚,很快丢掉了第一份工作,住在岳父母家里”,如果不是上班的妻子负责经济来源,恐怕他就要被迫打工了。

贝娄作品的主人公,知识分子身份决定了他们相似的命运。在他们的思想深处他们相信,艺术具有某种救赎功能,他们和贝娄一起执着于思考。

艺术家特质包括韧性、坚定、自律、沉迷创作,一意孤行,吃苦耐劳,他们一直认为谈钱太俗气了,但事实是艺术属于精神世界,但艺术家要吃饭。

其实艺术家的处境一直都苦不堪言。梵高放弃做牧师、艺术品销售商、教师的职位,选择从事纯粹的艺术创作,他给弟弟的每封信都有关经济求助。直到死亡那一刻,他都没等来世人对他艺术的认可,一生只卖出去一幅画。

但是《艺术家之死》聚焦的自媒体时代的艺术创作者,他们面临了梵高永远也碰不到的新问题,原创复制、盗版猖獗,还有快餐文化要求一些都要快,产出速度、作品速度、节奏速度都要快快快......

前几天冯小刚导演在节目采访中抱怨:现在的年轻人,都爱发弹幕,弹幕的出现,会让影视作品的打光全部都白费了,拍电影精细化要求的光线、运镜、构图大家没有欣赏到。

冯导还吐槽年轻观众倍速看剧问题,引起网友反击:如果好看,还用倍速吗?还有网友说:我是食客,你是厨师,你管我狼吞虎咽还是细嚼慢咽?

网友和冯小刚的问题是角度不同,冯导是当把自己的作品当艺术品产出,希望得到欣赏者的诊视,但观众把剧当做娱乐休闲产品,如何使用以自我舒适度为主,两者不可一个角度探讨,更无是非对错。

《艺术家之死》中作者采访了一位美国的网剧制片人,他说,网剧具有“极高的互动性”,每发布五集剧情,都会参照观众找出的故事的漏洞,会非常认真地指出哪一集多少分钟会有什么问题。这样的思路顺应了市场,顺应了观众的参与度,也会使作品质量得到提高,但作为艺术家的创意创作方面就空间狭窄多了。

回到最初的我的问题,这本书并没有给与我要的答案,但是却让我了解到很多现世的艺术家的生存困境以及经济趋势。选择活得好一点,还是为梦想而活,是很多艺术生都要面临的现实问题。

文|荣荣

长程深入地思考,拒绝短平快失智阅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