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你的9岁孩子读后感1000字

你的9岁孩子读后感1000字

《你的9岁孩子》是一本由[美]路易丝·埃姆斯 / [美]卡罗尔·哈柏著作,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2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你的9岁孩子》读后感(一):这书有几个问题

1. 8岁、9岁、10岁的孩子,都是一年之差,相差能有那么大么?

2. 每个孩子的个性、环境本来就都不相同,这书偏偏又是举的个例,那如何能推广到所有9岁孩子身上?

3. 这是美国人写的书,美国人做的案例,美国人生的小孩,放到国内来只能呵呵。

《你的9岁孩子》读后感(二):《你的九岁孩子》摘抄

摘抄的内容不全面,基本上属于我关注的,孩子已经出现或者未来我希望看到的行为。一边摘抄一边觉得能够有这样一本帮助我们认识孩子年龄特点的书真好,帮助家长在孩子可以发展的阶段尽可能的发展他的能力。当然,孩子如果不符合典型的特点,也要能理解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是有自己的特点和节奏的。

摘抄下来,时常看看,提醒自己,更好的看见孩子。

摘抄:

数字是一个能让人感到踏实的东西,因为数量能给出具体的标志,让他能知道他是在什么位置上。

孩子会在这个时候跟你说身体这儿疼哪儿疼,其实都跟他不愿意做某件事情有关。……万幸的是,孩子的这许多疼痛你大都可以不必当回事儿。

这个年龄的孩子越来越有意愿尝试新的食物了,哪怕是不喜欢的食物他也常常愿意尝试一下。

假如父母有足够的理由认为孩子已经足够成熟,足够有能力达到他们期望的要求,但是孩子却没有那么去做,那么父母应该考虑给孩子合理的惩罚、训斥,或者至少也要跟孩子一起讨论一下,拟定一个如何能做得更好的改进计划。

大多数的九岁孩子不难管教,但是需要你反复不断地提醒他。

大多数孩子比八岁的时候更能够接受你的批评,尤其能接受你措辞比较讲究的话。

大部分的孩子不但对别人很苛刻,对自己也很严格。

真实和诚信这两个字眼,已经成了九岁孩子的口头禅之一,他会说:“我一定要诚实”。毫无疑问,良知的雏形目前正在形成。

做计划表是九岁还很喜欢的一桩事情,也是他的这些长远规划的内容之一。

九岁孩子对自己的看法中,有不少细节和端倪表明他正朝着对自己、对别人能够更平和地接纳而成长着。

九岁孩子会格外喜欢推理的、侦探之类的故事书。

尽管肢体协调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得不错,可是,九岁少年的坐姿现在却有可能相当怪异。……坐在桌子前面做什么的时候,他的头可能跟手上忙活的东西靠得很近,因为九岁处于向内缩入得年龄段。(比如说,他这时候画出来得东西都很小)。在直观视觉上,他往往喜欢把东西拿到眼前看。

事件对这个年龄得孩子来说非常重要,这一点也可以通过另一个事实表现出来:如果他需要限时完成一件事情,那么他会以最快得速度冲刺。

九岁的孩子对遥远的过去以及历史很感兴趣,对历史长河中的各种不同人物也十分感兴趣。许多孩子都喜欢阅读专为孩子们写的各种人物传记。

九岁的孩子可以运用简单的逻辑得出一定的结论,做些简单的演绎推理,以及现在可以做得到的分门别类。

九岁孩子显然已经开始有了独立的批判性思维。……他对父母的行为这是也有了相当多的批评,而且常常是相当细致入微的批评。

这个年龄的孩子也往往有了更好的自制力,如果老师交代给他一项有难度的任务,告诉他需要在多少时间之内完成多少任务量,那么,通常来说,他都能自觉去完成。

九岁的孩子会全力以赴去完成一项新得到的任务。他往往喜欢自己去做,而且每个孩子都会按照自己的方式、自己的步调、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各显神通。

《你的9岁孩子》读后感(三):渐行渐远发端

在老师的倾力推荐下,开始了这本书的阅读。书里非常细致地描述了九岁孩子在生理和心理各个方面的变化与特征,及其细致,堪称“完全养育手册”。作者路易斯 埃姆斯是美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耶鲁大学格赛尔儿童发展研究所的创始人之一,他的教育理念已经影响了两代美国的年轻父母。而另一位联合创作者克罗尔 哈柏亦在儿童心理学颇有建树。因此这套书既具学术性又非常实用。 纵观全书,里面比较核心的一个阐述是:对于成长中的孩子,九岁应该是孩子发展“自我意识”的初始阶段。亲子间的距离将逐步拉开,孩子开始构建自己独立自主的世界。 相较于其它育儿书籍,我想认识到这一点对于理解孩子这一阶段的行为特征是大有裨益的。很多的亲子冲突都是由于不理解进而导致不接受产生的。其中特别强调的是与妈妈之前关系的变化。大多数的孩子表现出要跟妈妈“脱钩”,抗拒妈妈,既不想要看到她,更不想要听从于她。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将自己干预应该限制在最低范围之内,把孩子对自己的疏离看作是阶段性的,不要把它当作孩子对自己的否决,而是看作是孩子不断长大 向外伸展的正常行为,进而给予他一定程度的独立机会并让他为此承担一定的责任。 另外,书中提到的下面这些相对零散的点对我也是很有启发的,我也能在观察孩子实际生活中找到对照,能够认识到孩子行为的成长历程的确是在和顺阶段和不和顺阶段之间来回交替,并且在内向阶段和外向阶段之间来回交替。只有当孩子足够幸运地拥有一对不但能够注意到而且能够理解他成长阶段的父母,才会成长得最好。 -这个阶段的孩子会沉醉于重复活动之中,有种不大幕的不罢休的意念 -对自己、对别人的批评都相当的多;情绪波动大,会担心、会抱怨。 -非常看重糟糕的局面是谁先引起的 -P68影响孩子行为的三个重要因素: 1. 孩子本身的基本性格特征; 2. 成长发育的成熟程度; 3. 孩子成长的周边环境(学校、社会与家庭)。 -惩罚时的智慧:有意识地决定你目前什么也不做。学会“选择最佳时机”。要决定哪些不良行为可以放过,哪些不应该放手。 -饮食对于孩子身体的影响巨大进而引发一些学习障碍。比如食物添加剂而引发的食物过敏,可能导致多动症等其他症状。 -真正去理解不同孩子之间的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理解并接受孩子的“特点”(或许跟多时候我们称之为缺点),而不是试图去改变他。 -我们成年可能往往把孩子的痛苦都看作“无病呻吟”,并没有哪怕试图去理解或者感同身受。 P140 作者总结出来了一些促进大脑发育的建议,我觉得是最好不过的行动清单: 1. 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件事情,防止两极化的评判标准。平时可以多跟孩子一起针对社会热点等做分析评论,以此来锻炼孩子的思辨能力; 2. 帮助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重视语言的力量,鼓励孩子准备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与看法; 3. 和孩子玩一些需要讲究策略的游戏,如各种棋类、桌游等益智类游戏; 4. 给孩子机会做合理的选择并承担相应的自然结果。平时对于孩子的衣食住行可以有意识地把选择权交于孩子; 5. 重视闲聊的重要性,营造轻松的亲子沟通氛围。可以在散步,就餐时多倾听孩子的想法; 6. 大声朗读,鼓励孩子多背一些好诗好文; 7. 尊重孩子独特的思维方式,不带偏见地看待所谓的“幼稚”想法与做法,看见孩子,记住自己曾经也是孩子。

《你的9岁孩子》读后感(四):渐行渐远的发端

在老师的倾力推荐下,开始了这本书的阅读。书里非常细致地描述了九岁孩子在生理和心理各个方面的变化与特征,及其细致,堪称“完全养育手册”。作者路易斯 埃姆斯是美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耶鲁大学格赛尔儿童发展研究所的创始人之一,他的教育理念已经影响了两代美国的年轻父母。而另一位联合创作者克罗尔 哈柏亦在儿童心理学颇有建树。因此这套书既具学术性又非常实用。 纵观全书,里面比较核心的一个阐述是:对于成长中的孩子,九岁应该是孩子发展“自我意识”的初始阶段。亲子间的距离将逐步拉开,孩子开始构建自己独立自主的世界。 相较于其它育儿书籍,我想认识到这一点对于理解孩子这一阶段的行为特征是大有裨益的。很多的亲子冲突都是由于不理解进而导致不接受产生的。其中特别强调的是与妈妈之前关系的变化。大多数的孩子表现出要跟妈妈“脱钩”,抗拒妈妈,既不想要看到她,更不想要听从于她。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将自己干预应该限制在最低范围之内,把孩子对自己的疏离看作是阶段性的,不要把它当作孩子对自己的否决,而是看作是孩子不断长大 向外伸展的正常行为,进而给予他一定程度的独立机会并让他为此承担一定的责任。 另外,书中提到的下面这些相对零散的点对我也是很有启发的,我也能在观察孩子实际生活中找到对照,能够认识到孩子行为的成长历程的确是在和顺阶段和不和顺阶段之间来回交替,并且在内向阶段和外向阶段之间来回交替。只有当孩子足够幸运地拥有一对不但能够注意到而且能够理解他成长阶段的父母,才会成长得最好。 -这个阶段的孩子会沉醉于重复活动之中,有种不大幕的不罢休的意念 -对自己、对别人的批评都相当的多;情绪波动大,会担心、会抱怨。 -非常看重糟糕的局面是谁先引起的 -P68影响孩子行为的三个重要因素: 1. 孩子本身的基本性格特征; 2. 成长发育的成熟程度; 3. 孩子成长的周边环境(学校、社会与家庭)。 -惩罚时的智慧:有意识地决定你目前什么也不做。学会“选择最佳时机”。要决定哪些不良行为可以放过,哪些不应该放手。 -饮食对于孩子身体的影响巨大进而引发一些学习障碍。比如食物添加剂而引发的食物过敏,可能导致多动症等其他症状。 -真正去理解不同孩子之间的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理解并接受孩子的“特点”(或许跟多时候我们称之为缺点),而不是试图去改变他。 -我们成年可能往往把孩子的痛苦都看作“无病呻吟”,并没有哪怕试图去理解或者感同身受。 P140 作者总结出来了一些促进大脑发育的建议,我觉得是最好不过的行动清单: 1. 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件事情,防止两极化的评判标准。平时可以多跟孩子一起针对社会热点等做分析评论,以此来锻炼孩子的思辨能力; 2. 帮助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重视语言的力量,鼓励孩子准备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与看法; 3. 和孩子玩一些需要讲究策略的游戏,如各种棋类、桌游等益智类游戏; 4. 给孩子机会做合理的选择并承担相应的自然结果。平时对于孩子的衣食住行可以有意识地把选择权交于孩子; 5. 重视闲聊的重要性,营造轻松的亲子沟通氛围。可以在散步,就餐时多倾听孩子的想法; 6. 大声朗读,鼓励孩子多背一些好诗好文; 7. 尊重孩子独特的思维方式,不带偏见地看待所谓的“幼稚”想法与做法,看见孩子,记住自己曾经也是孩子。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