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吴小如讲杜诗》读后感1000字

《吴小如讲杜诗》读后感1000字

《吴小如讲杜诗》是一本由吴小如著作,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的278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012-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吴小如讲杜诗》读后感(一):略略小记

吴小如先生给学生讲课的录音整理稿,感觉吴先生真的很厉害,杜诗真的很精妙,以及自己文学底蕴的浅薄。

首先是吴先生本身的学问和治学之道。由于秉承家学,吴先生对杜诗有着特殊情感;此外读书期间系统听过俞平伯先生和废名先生讲授杜诗,更多些渊源。读本书的过程中,就能感觉到先生用功之深、研究之细、基础之牢靠,此外还有先生触类旁通的本领,非知识之渊博和兴趣之广泛,很难达到这个境界。这也印证了“整理后记”中其生评价吴先生“治文学宜略通小学”的理念:讲诗词有五个前提条件,即通训诂、明典故、考身世、查背景和揆情度理。以上这些都是读懂诗词的基础。

再者是杜甫其人其诗。小时候背诵诗词,往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读此书过程中,我总想,不知现在中小学课本关于杜诗的注释都准确吗?此外,我觉得读杜诗不仅仅在于感受其沉郁顿挫的风格本身,更在于体悟其所展现的人民性、思想性,在于“每饭不忘君”背后忧国忧民的情怀,也让人更深入了解杜工部的生平起伏带来的诗歌情感的变化及其为人,了解其天才和汗水,也似乎更能透过诗而真切看到诗人所处的时代。看完以后也为诗人遭遇感到唏嘘。

最后,我真的觉得读完了这本,还可以继续吴先生的其他书。以及,正如以前常想读博的人需要悟性,写诗读诗更需要悟性;)

《吴小如讲杜诗》读后感(二):深厚积淀之作

读这本书,让我对杜甫又亲近了很多。杜诗,是读书绕不过去的存在。但理解老杜,又非易事,需要心境和经历,也需要高人的指引和自家的体悟。当代学人关于杜甫的研究也翻阅了一些,洪业的《杜甫传》和本书受益尤大。洪业的书类似于诗传,而本书则类似于串讲。

吴小如先生以80多岁的高龄,积一生所学,只是娓娓道来,无卖弄,只是以心印心,无浮夸。用自己所学所积累去理解杜诗,以个人的经历感悟去理解杜甫,间或提一提他民国老师俞平伯浦江清等人的意见,有时空穿梭之感。偶尔穿插下一些学界往事,部分地方拿自己喜爱的京剧作为例子讲诗歌,艺术欣赏的自然流露就是如此吧。对老杜越来越喜欢了。我读诗不多,但于渊明子美是发自内心的喜爱。

说些题外话,我读李辉的文章,才知道潘向黎是潘旭澜之女,前者写一些诗话文章虽然泛泛,觉得也算是有些积累和才情的,当代浅薄的作家中也算是难得了,原来是渊源有自。而知道潘教授,则是他的《太平杂说》,文学教授以随笔写历史文章,有感情有文笔也有思想的穿透力。更令人感动的是,作为当代文学的研究者,父女之间共读的讨论的却是古诗文,可谓不以专业自限(中年的作者说,我在心里对梁启超点头:您说得对,杜甫确实是“情圣”!我更对父亲由衷地点头:你说得对,老杜“着实好”!)。父亲教子女读杜诗谈杜诗,印象中还有吴小如和洪业的父亲。他们的共同感受是,中年以后才真正了解了杜甫。

《吴小如讲杜诗》读后感(三):一点感想

读这本书,让我对杜甫又亲近了很多。杜诗,是读书绕不过去的存在。但理解老杜,又非易事,需要心境和经历,也需要高人的指引和自家的体悟。当代学人关于杜甫的研究也翻阅了一些,洪业的《杜甫传》和本书受益尤大。洪业的书类似于诗传,而本书则类似于串讲。

吴小如先生以80多岁的高龄,积一生所学,只是娓娓道来,无卖弄,只是以心印心,无浮夸。用自己所学所积累去理解杜诗,以个人的经历感悟去理解杜甫,间或提一提他民国老师俞平伯浦江清等人的意见,有时空穿梭之感。偶尔穿插下一些学界往事,部分地方拿自己喜爱的京剧作为例子讲诗歌,艺术欣赏的自然流露就是如此吧。对老杜越来越喜欢了。我读诗不多,但于渊明子美是发自内心的喜爱。

说些题外话,我读李辉的文章,才知道潘向黎是潘旭澜之女,前者写一些诗话文章虽然泛泛,觉得也算是有些积累和才情的,当代浅薄的作家中也算是难得了,原来是渊源有自。而知道潘教授,则是他的《太平杂说》,文学教授以随笔写历史文章,有感情有文笔也有思想的穿透力。更令人感动的是,作为当代文学的研究者,父女之间共读的讨论的却是古诗文,可谓不以专业自限(中年的作者说,我在心里对梁启超点头:您说得对,杜甫确实是“情圣”!我更对父亲由衷地点头:你说得对,老杜“着实好”!)。父亲教子女读杜诗谈杜诗,印象中还有吴小如和洪业的父亲。他们的共同感受是,中年以后才真正了解了杜甫。

《吴小如讲杜诗》读后感(四):《吴小如讲杜诗》读书笔记

读诗词及其研究,最多最杂还是初中,因个人喜好,到底还是宋词读得多,没有读过专门写读诗的论著,只在其他书中提到时汲取一二。忘了是从哪里看到推荐这本《吴小如讲读诗》,放了好几个月,近来时常觉得烦闷,打开读了两页,却便再放不下。想来这类书籍,自己虽不做研究,读完也不见得能记得多少,却实在是莫名喜爱,读着读着便能静下来的。

这本书是吴先生讲杜诗的讲稿,基本面都涵盖到,各有侧重,留有余地而不冗杂,穿插些古往今来杜诗研究者的意见交流,同时不乏自己的独特体会。既不作专业研究,又没什么横向对比,作为外行读这类书,真就是扩充知识和平静心神了,所以即使要写书评,也写不出个所以然。

印象最深的几个部分,其一是讲宋诗学杜诗的一些风格,寓情于理、夹叙夹议,要避免写出说教的意味本就很难,尤其要作出震撼人心而不乏讽刺的政治诗来,总归是不容易的,以前不太喜欢政治诗,但这本书算是改变了我这个看法了;其二是杜诗少有的闲适的部分与王孟韦柳和陶渊明作品的比较,豁达而保持忧患,平淡、生活化,但却感人至深;其三是《咏怀古迹》组诗和《秋兴八首》,老杜最有名的作品之一了吧,看得整个人慷慨激昂,老杜真的是一个很人情的诗人,写自己、写他人、写国家,都透露着很深的人性在。

书中道,杜甫写过很多种类的诗,但很多又只一两首,多有尝试,又不至于让人厌烦;又道,杜诗的好,不是一眼看上去的好,而是要一个字一个字琢磨的,越琢磨越好。此等韵味,委实引人入胜。

【摘录】

1.当你深入现实的环境时,就必须 写 客观的事物; 当离开现实的环境时, 就适宜发表思想。

2.杜甫也表现 了独立人格, 自由的理念。 更突出的是, 他把唐代当时吹捧大人物的世俗陋习, 给突破了, 张扬个性。

3.婉约与沉郁,本是同类的,沉郁浓度更大,婉约明快一些,表面上轻新一些。、

4. 诗应该非作不可,作一首便有一首的特点。

5.闲是闲极了, 但闲并不意味着无聊,而是有精神寄托。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