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伊利亚随笔选》读后感100字

《伊利亚随笔选》读后感100字

《伊利亚随笔选》是一本由[英] 查尔斯·兰姆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33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伊利亚随笔选》读后感(一):有点看不下去

很有名气的一本随笔,可惜不是我的菜。可能我的文学鉴赏水平不够,所以欣赏不了这本随笔,里面各种引用典故的地方实在多了点。我觉得要完全理解这本随笔的前提是对英国的历史文化有相当了解度才行。否则看几行字看一下下面的注释实在是有点影响阅读的乐趣。

《伊利亚随笔选》读后感(二):苦难是化了妆的幸福

比照兰姆的真实经历与他对自我生活的记录,以“苦难是化了妆的幸福”来形容兰姆的人生精神最合适不过,这是让他免于深陷苦难而精神失常的智慧的生活术!

他不躲避人生,也不诅咒人生,也从未丧失希望,他勇敢地朝人生跑去,大声地赞美幸福,欣然地接受苦难,在他的笔下,你全然找不到悲观、颓然的绝望之感,相反,倒充满了旺盛、不屈的强壮生命力。

我觉得,也只有能沐人间苦难为春风的伟大精神,才能发掘生命深处最隐秘的甜味,这或许才是生活的真谛。能有幸阅读兰姆的散文,与他伟大的精神相往来,也是读者的一大幸事。

《伊利亚随笔选》读后感(三):兰姆

读书笔记361:伊利亚随笔选

九几年的时候买过一本三联的,读了好多遍,一直认为是西方最好的随笔集,不仅在西方很有影响,梁遇春和梁实秋的散文也深受兰姆的影响。三联那本书不知丢到了哪里,再也找不到了,只好又买了这本上海译文版的,好在内容一模一样。

兰姆的随笔最大的特点就是苦中作乐,他的一生都是个小人物,几十年的青春献给了东印度公司,作为一个小职员默默无闻,更悲催的是姐姐精神有问题,又导致他放弃了婚姻,他有一帮穷哥们,在他的笔下一一娓娓道来,行文诙谐幽默,最喜欢的当属扫烟囱的小孩礼赞,此外像,穷亲戚,基督慈幼学校这些,别人往往用苦痛的笔调来写,兰姆都处理的极好。作为文科生,他把科技经济学术类书籍都一律打入冷宫,认为不配上书架。

兰姆是个很矛盾的人,现实的苦难让他抽烟喝酒,但是到了文字里,他又非常乐观豁达,对他人饱含深情。

《伊利亚随笔选》读后感(四):我们未尝不想如此地回忆和聊聊生活

兰姆的随笔仿佛显示着现在我们总捎带着点戏谑意味的“大英”的本来意涵,我是指文学角度上的。“随笔”这一不怎么入流的体裁,本身就使得两部随笔无法获得什么经典意义上的地位,除却开创者蒙田外,纵是飘过海峡的优秀继承者亦无法在文学史上凭它多获几行评价了。于是,这反而显示出兰姆这两部随笔可能的价值,译序所谓的“止血的良药”或许稍显夸张,但纵不是金疮药那般的良药,创可贴总是言符其实的。选文所能给予读者的,与其说是潜藏其后的咀嚼了并不美满的生活却不厌之弃之的作者魅力,毋宁说是洋溢在文字表面的,一种分寸适当的幽默和闲适。这似乎就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一本正经”是一种态度,它浸染着帝国城市的荣光和浪漫,但却决不是19世纪迅速崩塌的日薄西山;“胡说八道”却是遮掩荣光背后城市阴影的方式,正如华兹华斯只写那些美好的湖区风光。然而,我对作者的认识也仅限于此,似乎兰姆的译本只此一本(刘炳善先生的选本),总不免遗憾。怎么说呢,兰姆的随笔是很主观的,它也驱使着读者主观地去看待它,“主观”之美好就在于共情的便(bian/pian似乎皆可)宜和态度的向往。

我们并不都是生活的巨人,却都渴望着按时退休、有交游、悲伤中夹杂着欢乐等最稀松平常的日子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